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位置处,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农地边际化即耕地按耕作难易程度被逐渐挤出农业生产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让很多农民放弃边际化农地。梯田撂荒属于农地边际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某科研小组对贵州省西部山区的白都村地块基础设施差异对梯田撂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统计(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导致白都村梯田撂荒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灌溉条件差B. 生态环境脆弱
C. 劳动力缺乏D. 粮食需求下降
2. 短期内,白都村梯田撂荒会导致( )
A. 气候变干B. 粮食减产C. 土壤肥力下降D. 水土流失改善
3. 材料信息显示,提高白都村梯田利用效率的首要措施是( )
A. 发展梯田旅游B. 完善基础设施
C. 增加补贴力度D. 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显示,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让很多农民放弃边际化农地。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减少,且耕作成本上升,梯田种植的利润下降,耕种梯田远不如外出务工收益高,因此出现梯田撂荒现象,C正确;灌溉条件和生态环境并无明显变化,不是撂荒率高的原因,AB错误;我国粮食需求一直较高,不会下降,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梯田撂荒,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短期内粮食会减产,B正确;山区撂荒梯田无人管护,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短期内对气候影响较小,AD错误;耕地撂荒,利于土壤肥力自然提高,C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材料信息显示,基础设施较差的耕地撂荒率较高,例如灌溉和雨养的撂荒面积出现了显著差别,所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梯田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B正确。材料信息主要对比的是灌溉条件、动力使用状况、田恒坍塌状况,这主要反映的是梯田的基础设施状况,不能反映出旅游、政策补贴、退耕还林还草等方面,排除ACD选项。故选B。
【点睛】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4. 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
A. 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B. 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C. 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D. 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5.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
A. 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B. 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C.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D. 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安吉县想要通过碳汇交易获利,首先要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使得碳汇能够交易出去,获取利润,A正确;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都是保障当地在碳汇交易中获利措施,但不是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BCD错误。所以选A。
【5题详解】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促进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B正确;可以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但不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A错误;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但最主要的是为了节能减排,C错误;会提高企业碳排放成本,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际减排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
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历经千年,清朝《河防述言》记载了一种“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沿着原有河床两侧,修筑多重堤防,缕堤(堤势低矮,形如丝缕)固定住主河道的河床主槽,缕堤之外加筑一道遥堤,再配以格堤(内有农田、村庄等)、月堤(半圆形),“蓄清刷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图为黄河多重堤防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的( )
A. 水量B. 水质C. 流速D. 含沙量
7. 设计用于对抗常年河道摆动风险的河堤是( )
A. 遥堤B. 缕堤C. 月堤D. 格堤
8. 该治河方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此后黄河仍然出现洪泛甚至改道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 )
A. 工程技术手段较为落后B. 对水文变化的预测不足
C. 河流侧蚀岸堤的能力强D. 水土流失治理效果不佳
【答案】6. C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河道修建多重堤坝,主要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即通过堤坝不让河水分流,束水固槽,加快流速,提高河流搬运能力,把泥沙挟送入海,减少河床沉 积以达到治沙的作用,C正确;水量与河流补给来源有关,多重堤坝的修建并不能改变黄河的水量,A错误;结合前面分析,河道修建多重堤防可以改变河流速度,进而影响泥沙沉积,对含沙量有一定的作用,含沙量变大,水质变差,但不是该工程主要目的,BD错误。选C。
【7题详解】
读图可知,遥堤位于河道最边缘,是最后一道防线,主要用以防范特大洪水,A错误; 缕堤作为多重堤坝最前线,是为了防御寻常洪水,同时也是特大洪水时不免漫溢的主要障碍,B错误;月堤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加强对河流侵蚀岸的保护,防止河道改道等作用, C正确。格堤是位于遥堤和缕堤之间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横向格堤,以防洪水溢出缕堤后,沿遥、缕二堤之间漫延并冲刷堤根,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该工程的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黄河含沙量太大,水流速度减缓后,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河床不断抬升,导致后期黄河出现洪涝甚至改道现象,主要原因是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不当导致,D正确;河流侧蚀没有导致修建的工程出现决堤,C错误;对水文变化预测,可以提前采取防御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去影响河床的抬升,B错误;当时的水利工程不完善,但即使有配套的工程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含沙量过大的问题,因此不是主要原因, A错误。故选D。
【点睛】综合整治黄河的措施: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打坝淤地,修建梯田,小流域综合治理),减少流水侵蚀;上中游修建水库;下游清淤疏导河道和加强堤防同时进行,并和灌溉相结合;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防治水污染。
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含量,气温以及紫外线强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北方某城市臭氧浓度受海陆风影响显著。图示意该市春季有无海陆风影响的两天中臭氧浓度日变化及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9. 据海陆风影响当日风向和风速变化信息,可推测( )
A. 海洋位于城市东南方向B. 海风风力较陆风风力弱
C. 13时前后海风转为陆风D. 20时前后陆风转为海风
10. 海陆风对该城市臭氧浓度影响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受( )
A. 陆风影响,污染物难扩散B. 海风影响,污染物回流多
C. 陆风影响,空气湿度较小D. 海风影响,气温相对偏高
11. 与晴天比较,阴天臭氧浓度( )
①峰值时间提前②峰值时间滞后③峰值更高④峰值更低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9. A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午后出现海风;图例中有显示风速和风向的箭头,据此推断午后出现海风的风向为东南风,说明海洋位于城市东南方向,A正确;陆风出现在中午之前,海风出现在中午之后,对比风向和风力的箭头显示,海风风力较陆风强,B错误;根据图中风向和风力的箭头可知,13时前后陆风转为海风,CD错误。故选A项。
【10题详解】
据图片可知,中午之前为陆风。当有陆风影响时,污染物含量较低,说明陆风影响使污染物容易扩散,A错误;午后出现海风,将海洋上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上空,污染物回流,使污染物含量较高,B正确;据材料知,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陆风影响时,臭氧的浓度较低,但空气湿度较大,C错误;气温偏高,不是影响该城市臭氧浓度高低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阴天时,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减小,陆风转为海风的时间滞后,说明阴天臭氧浓度的峰值时间滞后,②正确,①错误;阴天时,海风比较弱,污染物回流较少,导致臭氧浓度的峰值更低,③错误,④正确。综上,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海陆风在近地面有两个局地环流组分,即昼间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和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 这种规律的风循环,是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造成的。陆地比热小,白天增温快,夜间冷却也快;而海洋的比热大,在一天之内温度不会明显的变化。于是白天,陆地空气上升,变成低压区,较冷和较重的空气从海洋流入陆地,形成海风;到了夜间,陆地冷却得快,变成高压区,而海洋空气增温上升,陆地吹来较冷较重的空气,形成陆风。这样昼夜循环就形成了海陆风。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文鱼属冷水性高度洄游鱼类,溯河产卵,在河溪中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国际美食界誉为”冰海之皇“。地处澳大利亚南端的塔斯马尼亚岛,由于存有较大面积的天然地带,被称为“世外桃源”,旅游业和三文鱼养殖业是该岛重要的经济支柱。但近些年因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场已经阻塞了河口地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左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河流分布,右图示意三文鱼养殖场的浮动笼。
(1)指出塔斯马尼亚岛养殖三文鱼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养殖规模过大对该地三文鱼的影响。
(3)针对当地三文鱼养殖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为促进旅游业发展,该岛内部重点发展了公路交通,请简析原因。
【答案】12. 塔斯马尼亚岛纬度较高,受西风漂流影响,有广阔、洁净冷水环境;海水清洁,塔斯马尼亚岛开发较少,岛上淡水清洁;岛上河流众多,有适宜三文鱼洄游的自然条件。
13. 养殖场密度增大,水质降低,降低三文鱼的品质;水体中含氧量降低,减缓鱼类生长速度甚至窒息死亡。
14. 改进养殖技术;缩减养殖规模;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开展远海养殖等。
15. 该岛面积小,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形崎岖,公路交通灵活性强,可适应地形类型广。
【解析】
【分析】本题以塔斯马尼亚岛养殖三文鱼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以及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水温、水质、饵料、生存空间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塔斯马尼亚岛纬度较高,加上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水温较低,符合三文鱼的生长习性;由材料“存有较大面积的天然地带”结合示意图可知,附近海域广阔,三文鱼养殖空间广;塔斯马尼亚岛人口较少,工业发展程度低,开发较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少,海水清洁;由材料可知,三文鱼需溯河产卵,岛上河流众多,有适宜三文鱼洄游的自然条件。
【小问2详解】
养殖三文鱼需投放饵料,三文鱼生长过程中产生排泄物、消耗氧气。养殖规模过大,投放饵料及鱼类排泄物增多,水质降低,将影响三文鱼的品质;三文鱼生长过程中需消耗氧气,养殖密度过大将减缓鱼类生长速度,甚至导致鱼类窒息死亡。
【小问3详解】
由材料“近些年因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当地三文鱼养殖需缩减养殖规模;养殖规模扩大,投放饵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多,水质降低,故应改进养殖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由材料“养殖场已经阻塞了河口地区”可知,近海养殖造成的污染较大,故可开展远海养殖。
【小问4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岛屿面积小,且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地形崎岖,不利于铁路、轻轨等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成本较低,灵活性强,适应性强,可克服一般地形、河湖等自然因素的限制,且上下车方便,更适合旅游,因此,岛内应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
【点睛】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阶段性下切,使得原有的河床高于洪水位,形成分布在河谷两侧的阶梯状地貌,称为河流阶地。位于江西省赣江阶地上的H沙地面积80多平方千米,高大的沙山分布其中,沙地的沙堆上广泛分布着蔓荆灌丛,植株矮小,叶片小,表皮厚,根系发达,枝条匍匐生长。下图示意蔓荆灌丛沙堆景观。
(1)从物质来源及动力条件的角度,阐述H沙地的形成过程。
(2)结合H沙地自然特征,分析蔓荆灌丛对环境的适应性。
(3)H沙地一面临江,三面被农田和村庄包围。有的学者主张将沙地改造成为林草地,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早期赣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谷底部堆积;随着赣江下蚀,原有的河床出露水面,形成河流阶地;河流阶地上的泥沙受风力侵蚀、搬运,最后堆积,形成了沙地地貌。
(2)当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部分季节较干旱;植株矮小,蔓荆叶片小,表皮厚,利于减少水分蒸腾;沙地蓄水能力弱,蔓荆根系发达,利于吸收土壤水分;沙地多大风天气,蔓荆枝条匍匐生长,利于避风。
(3)赞同:当地降水丰富,具备林草生长的气候条件;改造沙地可消除对周围农田和村庄的威胁;改善当地气候;改善生物多样性;林草地发展农业产生经济效益。
不赞同:沙地面积大,改造沙地难度大,成本高;多年来沙地面积稳定,对周边农田和村庄威胁不大;南方沙漠生态系统独特,应予以保护;沙漠旅游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西省赣江阶地上的沙地为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植物特征以及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当地位于赣江,赣江流速较快,河流水量较大,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谷底部沉积,形成河床;随着河流下蚀,导致河流下切,原有的河床出露水面,形成河流阶地;河流阶地上的泥沙遭受风力侵蚀,在风力的作用下搬运,随着风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沙地。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江西,纬度位置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蒸发旺盛;当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导致部分月份(季节)气候较为干旱;根据材料信息“沙地的沙堆上广泛分布着蔓荆灌丛,植株矮小,叶片小,表皮厚,根系发达,枝条匍匐生长。”可知,蔓荆灌丛植株矮小,植株的叶片较小,且表皮厚,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减少需水量;沙地孔隙度较高,蓄水能力较差,蔓荆灌丛根系发达,能够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沙地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蔓荆灌丛枝条匍匐生长,能够减少风力对植株的影响。
【小问3详解】
若赞同,当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热量条件充足,具备林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将沙地改造为林草地,可以减少对周围农田和村庄的影响;将沙地改造为林草地,能够改善局地气候;能够增加生物多样性;林草地可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若不赞同,根据材料信息“位于江西省赣江阶地上的H沙地面积80多平方千米,高大的沙山分布其中,”可知,沙地面积较大,改造难度较大,资金需求量较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沙地面积相对稳定,对周围农田和村庄的影响相对较小;该沙地位于我国南方的地区,生态系统相对独特,改造沙地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应加以保护;沙地景观在南方地区相对较少,特有的沙地景观能够发展沙漠旅游,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马塔努斯卡冰川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山谷冰川,冰川终点是马塔努斯卡河的源头。由于位置靠近当地主要高速公路,也是美国可以驾车抵达的最大的冰川。下图为马塔努斯卡冰川位置图。
指出该地驾车旅游的最佳季节,并分析车辆需要具备的主要性能。
【答案】夏季。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车辆需具有较好的爬坡性能;海拔高,气温低,多冰雪覆盖,轮胎需具备良好的防滑能力;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车辆需有良好的空调设备;冰雪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汽车挡风玻璃和车窗玻璃需要有良好的防强光照射的功能。
【解析】
【分析】本题以马塔努斯卡自驾游为材料,涉及旅游活动季节、自驾车辆需具备的性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读图文材料,该地驾车旅游的最佳季节为夏季,因为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大较大,平均气温较高,天气暖和;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该地纬度较高,白昼时间较长,适合户外活动时间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马塔努斯卡冰川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车辆需具有较好的爬坡性能;该地海拔高,气温低,多冰雪覆盖,道路湿滑,轮胎需具备良好的防滑能力;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夏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车辆需有良好的空调设备,保障车内温度;冰雪覆盖面积大,冰雪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汽车挡风玻璃和车窗玻璃需要有良好的防强光照射的功能,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等。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照当前快递的发展趋势,2025年我国快递外包装材料消耗量将达到4127.05万吨。下图为我国快递外包装材料消耗量数据。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
【解析】
【分析】本题以快递包装材料的滥用为材料,涉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根据材料“现在快递包装往往浪费资源也污染环境。”可知,快递包装材料的滥用会增加资源的消耗,增加成本,使用不易降解的材料(如包装盒(袋)、胶带)会造成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加大对环境的污染。指标
灌溉条件
动力使用状况
田垣坍塌状况
灌溉
雨养
机械动力
人畜力
坍塌
未坍塌
耕地面积(hm2)
32.131
30.387
7.831
54.687
7.837
54.679
撂荒面积(hm2)
0.730
20.624
0.215
21.139
3891
17.462
撂荒率(%)
1.17
32.99
0.34
33.81
49.64
27.93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