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宏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卷
展开本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卷1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答题卷上。
2.答卷I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答卷Ⅱ时,将答案写到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Zn-65 Ag-108 Cl-35.5 S-32
卷I(选择题,共2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1. 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黄铜纪念币B. 有机玻璃指示牌C. 大理石建筑D. 碳纤维赛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A、黄铜纪念币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由单体聚合而成,是无色透明(透光率大于92%)具有耐光性的塑料,是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无机材料,不符合题意;
D、碳纤维,指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时,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称量B. 量取
C. 溶解D. 装瓶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所以不能在称盘或称量纸上直接称量,需放在已知质量的小烧杯内或表面皿上称量,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正确;
C、溶解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操作正确;
D、在标签上写好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名称,装瓶,操作正确。
故选A。
3. 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B. 铜导电性能良好,大多数导线是由铜作为材料
C. 生铁的硬度大于纯铁的硬度
D. 钛和钛合金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可用来制作船舶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不是铁元素。A错误;
B、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用铜制导线。B正确;
C、由于合金的硬度大于组分金属,生铁是合金,所以生铁的硬度大于纯铁的硬度。C正确;
D、钛和钛合金可用来制作船舶是因为钛和钛合金抗腐蚀性能非常好。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4. 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载脂蛋白对神经元的胆固醇(C27H46O)代谢进行重编程的机制,同时也揭示了载脂蛋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胆固醇属于氧化物B. 胆固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1
C. 1个胆固醇分子中含有74个原子D. 胆固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胆固醇的化学式可知,胆固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B、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胆固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27):16=81:4,错误;
C、由胆固醇的化学式可知,一个胆固醇分子中含有27+46+1=74个原子,正确;
D、根据胆固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6):16=324:46:16可知,氧元素占比最小,所以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故选C。
5. 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
B. 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 甲烷中碳元素转化成碳单质,用于制造高级炭黑
D.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2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B、液态锡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C、在该反应中,甲烷中的碳元素转化为碳单质,可用于制造高级炭黑,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在液态锡的催化下反应生成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降低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 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小于10g
D.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低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甲和乙的溶液质量不确定,无法比较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固体的质量,符合题意;
C、t1°C时,甲的溶解度为10g,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乙的溶解度与甲相比,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室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 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 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a点还未反应,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硫酸,A不正确;
B、b点时硫酸过量,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B不正确;
C、c点时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烧杯内液体的pH=7,C正确;
D、d点,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有较多的离子为Ba2+、OH﹣,没有SO42﹣离子,D不正确。
故选:C。
8.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B. 用铁锅炒菜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
C. 人体内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0.9~1.5,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
D.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O3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说法错误;
B、铁元素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一种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用铁锅炒菜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说法正确;
C、人体内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0.9~1.5,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说法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PM10)、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PM2.5)和臭氧等,说法正确。
故选A。
9.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溶液:白酒、雪碧、牛奶B. 常见的碱:火碱、纯碱、氨水
C. 合金:生铁、硬铝、青铜D. 有机物:甲烷、乙醇、碳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酒、雪碧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牛奶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火碱(氢氧化钠)、氨水,属于碱,错误;
C、生铁属于铁的合金、青铜属于铜的合金、硬铝属于铝的合金,正确;
D、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碳酸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组成与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看做无机物,错误。
故选C。
10.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人工降雨B. 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C. 活性炭净化水D. 粮食酿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干冰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升华,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浓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活性炭净水过程中只是将杂质吸附在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粮食酿醋过程有醋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B. 稀有气体可用于填充放电管
C. 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石墨用于作电极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说法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填充放电管,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说法错误。
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作电极,说法正确。
故选C。
12.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使石蕊试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B.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故浓盐酸也可用作干燥剂
D. 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故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也一定是碱性溶液,正确;
B、酸和碱起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要求反应物为酸和碱,生成物为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起作用也生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浓盐酸没有吸水性,不可用作干燥剂,错误;
D、盐是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NH4Cl属于盐,却不含有金属元素,错误。
故选A
13. 鉴别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铵盐和碱反应会生成氨气,取少许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NH4Cl,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K2SO4,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实验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B、MgCl2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实验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涤纶灼烧时无此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实验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酚酞试液不能鉴别纯碱和烧碱,实验设计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实验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B. 乙:证明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C. 丙: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丁:证明待测溶液呈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符合题意;
D、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都呈无色,所以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溶液的酸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卷Ⅱ(非选择题,共3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5. 如图甲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弹簧夹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乙记录的是以向长颈漏斗内加入稀盐酸为计时点及后续实验过程中装置内的压强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a~b段装置内压强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
(3)c点对应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1)
(2)弹簧夹关闭了,二氧化碳不能导出,试管内压强增大 (3)打开弹簧夹
【解析】
【小问1详解】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关闭弹簧夹,二氧化碳不能导出,试管内压强增大。即a~b段装置内压强变大的原因是弹簧夹关闭了。
【小问3详解】
据乙图可知,c点开始压强减小,说明试管内压强减小,原因是弹簧夹打开了,气体导出了。所以c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16. 小明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将U形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内,观察实验现象。
(1)烧杯内的溶液呈_____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红 17. 2NaOH+ CO2=Na2CO3+H2O
18. 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烧杯内的溶液呈红色;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 CO2=Na2CO3+H2O;
【小问3详解】
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管内气体压强减小,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
17. 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制作饼干和蛋糕的发酵粉主要物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
(2)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叶色发黄,干枯的现象,需要施加的化肥中应包含 ________元素。
(3)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_性。
(4)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营养师建议青少年每天需摄入适量的牛奶,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 。
(5)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答案】17. NaHCO3
18. 氮 19. 吸附
20. 蛋白质 21. CH4+CO22CO+2H2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氢钠加热或遇酸性物质时,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用于制作饼干和蛋糕的发酵粉主要物质,化学式是NaHCO3;
【小问2详解】
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叶色发黄,干枯的现象,是缺少氮元素所致,需要施加的化肥中应包含氮元素;
【小问3详解】
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小问4详解】
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小问5详解】
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和Ni作催化剂,生成物是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2CO+2H2。
18.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1首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下列试剂可选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氧化铜B. 硫酸铜溶液C. 氢氧化铜D. 碳酸钠溶液
(2)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①HCl ②CO2③O2④H2
(3)图3中仪器e的名称是_____;边滴加稀盐酸边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
(4)图4是兴趣小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右侧管内挂的是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干燥的。将左侧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注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答案】18. ACD
19. ④ 20. ①. 烧杯 ②.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21. 干燥的滤纸不变色,湿润的滤纸变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1首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硫酸过量,此时溶液中溶质成分一定存在硫酸钠,可能存在硫酸,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只要验证硫酸是否存在即可。
A、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取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入氧化铜,若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则溶液中存在硫酸,能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正确;
B、硫酸铜与硫酸不能反应,取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无论是否存在硫酸,都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不能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错误;
C、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取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铜,若蓝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则溶液中存在硫酸,能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正确;
D、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取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生成,则溶液中存在硫酸,能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溶质成分,正确。
故选ACD。
【小问2详解】
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不能与NaOH、CaO发生化学反应 用该收集气体时,气体的密度应小于空气。
①HCl能与NaOH、CaO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②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③O2不能与NaOH、CaO发生化学反应,但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此装置收集时,应从短管通入,错误;
④H2不能与NaOH、CaO发生化学反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用此装置收集时,应从短管通入,正确。
故选④
【小问3详解】
图3中仪器e的名称是烧杯;边滴加稀盐酸边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小问4详解】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将左侧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注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观察到湿润滤纸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能使石蕊变红色的物质,干燥的滤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从而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19. 兴趣小组设计的工业制烧碱及副产品利用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H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4)F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___。
【答案】(1)Ca(OH)2
(2)分解反应 (3) (4)灭火
【解析】
【分析】A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是氢氧化钙;H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H为铁;工业利用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制烧碱,A是氢氧化钙,则B是碳酸钠。D蒸发、结晶得到烧碱,即D是氢氧化钠;A+B→C+D,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C是碳酸钙;C分解生成E和F,E可循环利用,能生成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氧化钙;则F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一氧化碳。上述结论代入框图,经验证正确无误。
【小问1详解】
A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
【小问2详解】
C是碳酸钙,E是氧化钙,F是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是分解反应。所以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小问3详解】
G是一氧化碳,H为铁,所以反应⑤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小问4详解】
F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灭火、做气体肥料等。故填:灭火。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7分)
20. 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NaHCO3。
②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2CO3受热不分解。
③NaHCO3溶液呈碱性,且不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固体成分为NaHCO3;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NaHCO3和Na2CO3。
【进行实验】
【提出疑问】
(2)小玫认为小东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_________。
【实验探究】
(3)兴趣小组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拓展延伸】
(4)上述实验步骤②_____(能/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理由是 ____________。
【答案】20. Na2CO3
21.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只存在NaHCO3
22. ①. 试管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②. BaCl2+Na2CO3=BaCO3↓+2NaCl ③. 碳酸钠##Na2CO3
23. ①. 能 ②. 碳酸钠也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得到相同的结论
【解析】
【小问1详解】
提出猜想: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固体成分可能是碳酸氢钠,也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故猜想二:固体成分为:Na2CO3;
【小问2详解】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只存在NaHCO3,故小东得出的结论不准确;
小问3详解】
①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可能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由实验结论可知,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观察到现象为试管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故填:试管内壁有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碳酸氢钠和氯化钡不反应,故固体中含有碳酸钠(或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小问4详解】
碳酸钠也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得到相同的结论,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
四、计算题(5分)
2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铁合金样品是生铁还是钢(假设铁合金样品中只含有铁、碳两种元素),他们取22.6g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100g稀硫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m的值为_______。
(2)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21. 62.2
22. 设: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49%。
答: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每次加入稀盐酸后,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氢气的质量,由数据可知,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2.6g+20g-42.4g=0.2g;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氢气的总质量为22.6g+20g×3-82.0g=0.6g;说明每次加入20g稀盐酸,完全反应能生成0.2g氢气,则第二次产生的氢气质量也为0.2g,则m=22.6+20g×2-0.4g=62.2g;
【小问2详解】
根据第(1)分析可知,20g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 见答案。选项
实验目的
设计方案
A
鉴别NH4Cl和K2SO4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C
鉴别羊毛和棉纤维
点燃,闻气味
D
检验NaOH溶液是否有Na2CO3
滴入少量的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东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一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中含有NaHCO3
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固体中含有 ________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瓶中物质总质量(g)
42.4
m
82.0
101.8
121.8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宏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宏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卷,共9页。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存放药品或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是生命之源,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