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1
    2024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2
    2024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复习练习题,共6页。

    【基础巩固】
    1.“它标志着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攫食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的时代,开始了文明诞生的历程。”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城市的发展B.农业的产生
    C.国家的形成D.文字的产生
    【答案】B 【解析】农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与材料“标志着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攫食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的时代”相符,故选B项。
    2.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墓中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狭小,墓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富人”“随葬品丰厚”等信息反映了私有制的产生,故选B项。
    3.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 )
    A.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B.都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C.彼此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D.大河文明发展程度更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地区孕育出不同特色的文明,这说明人类文明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故A项正确;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排除B项;早期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较少,排除C项;不同的文明同属于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无优劣高低之分,排除D项。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没有权利,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杀害奴隶或者损伤奴隶的身体,意味着奴隶主的财产遭受损失,侵害人需要承担的是财产上的责任。这些规定反映了该法典( )
    A.宣扬君权神授
    B.维护奴隶制度
    C.重视保护人权
    D.主张法律至上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将奴隶视为奴隶主的财产,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制度,故选B项。
    5.据统计,在埃及境内共发现118座金字塔,大部分是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国王和王后的陵寝。金字塔的主要建造者是普通农民,工期通常安排在泛滥季,每期约调动10万人,修建一座陵墓总工期约为20年。这些史实说明,金字塔的修建( )
    A.反映了埃及历法比较先进
    B.阻碍了埃及文明的进步
    C.体现国家的工程组织能力
    D.折射着奴隶的悲惨生活
    【答案】C 【解析】修建金字塔“每期约调动10万人,修建一座陵墓总工期约为20年”说明金字塔的修建工程浩大,体现了埃及强大的工程组织能力,故C项正确。
    6.根据《梨俱吠陀》记载,四大种姓从事的职业不仅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对于“非再生人”(首陀罗)来说,他们天生地位低下,不能像婆罗门那样从事高等职业。材料反映了种姓制度( )
    A.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B.各等级之间地位平等
    C.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D.宣扬忍耐顺从的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四大种姓从事的职业不仅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对于‘非再生人’(首陀罗)来说,他们天生地位低下,不能像婆罗门那样从事高等职业”反映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故选A项。
    7.《摩诃婆罗多》讲述了婆罗多族两大王室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冲突不断,最终在俱卢开战的故事。这部史诗包括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国王、王子、智者、魔鬼和诸神等角色的桥段。据此可知,《摩诃婆罗多》( )
    A.注重记载古印度的民风民俗
    B.反映了分裂动荡的古印度社会现实
    C.印证了印度教产生后受到压迫的历史
    D.体现了古印度宫廷文学的辉煌成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冲突不断……难以计数”可知,《摩诃婆罗多》体现了分裂动荡的古印度社会现实,故B项正确。
    8.“对雅典人而言,城邦不仅是他们生活的载体,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的私利甚至生命,并通过取消公民权来制裁漠视城邦利益的人。”材料强调了( )
    A.权力制约B.平民政治
    C.公民意识D.主权在民
    【答案】C 【解析】材料“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的私利甚至生命”体现了雅典人强烈的公民意识,故C项正确。
    【能力提升】
    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对财产的强烈欲望不仅使人类克服了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碍,也使人类在获取更多财产的过程中构建起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摩尔根意在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障碍重重
    B.财富追求推动文明发展
    C.财产分配影响社会建构
    D.社会分工推动生产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对财产的强烈欲望不仅使人类克服了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阻碍,也使人类在获取更多财产的过程中构建起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反映了人类对财产的欲望推动了政治社会的建立,说明财富追求推动文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财富追求推动文明发展,并没有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障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财产分配和社会分工的影响,排除C、D两项。
    10.某学者在阐述国家产生的原因时说:“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从事法律事务、艺术、科学……氏族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国家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国家是各部落抵御外来侵略的产物
    C.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
    D.国家是适应社会管理需要而产生的
    【答案】D 【解析】材料“组织社会生产,兴建大型水利工程,从事法律事务、艺术、科学……氏族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说明氏族在社会管理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由此而诞生,故选D项。
    11.人类最初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帝国大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早期人类各文明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D.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人类最初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帝国大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大都拥有比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除此之外,“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故选C项。
    12.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羊内脏占卜,通称为“脏卜”。脏卜内容包罗万象,数量众多,仅古巴比伦时期的出土占卜文献中就有88%属于脏卜卜辞。下面对脏卜卜辞史料价值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卜辞都是由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后世
    B.从中可透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神关系
    C.可佐证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
    D.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第一手史料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出土于两河流域的脏卜卜辞属于直接真实反映古代两河流域历史面貌的原始资料,故D项正确;古代两河流域通用楔形文字,排除A项;B、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3.法老是古埃及国王专有的称呼,埃及法老既是历史人物,也是神话角色。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以此表明自己的神性。在古埃及人的传统观念中,法老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与神交流的中介。这反映出古埃及( )
    A.集权专制统治凸显
    B.政治等级严格
    C.君权与神权相结合
    D.国家实现统一
    【答案】C 【解析】材料“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之子’,以此表明自己的神性”“法老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与神交流的中介”反映出古埃及君权与神权相结合,故选C项。
    14.有学者这样描述印度的种姓制度:“各种姓集团都居住在自己的种姓区内……各种姓使用自己的水井,有自己的庙宇。各种姓之间职业世袭,不通婚,不共食。”从历史长时段看,种姓制度的影响是( )
    A.职业世袭,经济组织焕发新活力
    B.贫富悬殊,社会地位不平等加剧
    C.种姓隔离,导致民族凝聚力较弱
    D.同姓通婚,导致种族歧视很严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度各种姓之间处于隔绝状态,彼此不交流,缺乏联系,长期如此会导致整个国家缺乏民族凝聚力,故选C项。
    15.古希腊,人们普遍认为雅典城邦公民有一定的自由和土地权利,不过它们皆与城邦公民身份绑定,一旦丧失这样的身份,境况顿时呈现云泥之别,与外邦人或奴隶无异。这主要反映了( )
    A.雅典属于民主政治的典型
    B.雅典居民有同等自由权利
    C.外邦人在雅典拥有土地权
    D.公民身份与权利相辅相成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公民的自由和土地权利与其公民身份绑定,失去公民身份也就失去了一切权利,这说明雅典的公民身份与权利相辅相成,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雅典居民并不享有同等自由权利,如妇女、外邦人、奴隶都不享有公民权利,排除B项;外邦人不具有公民身份,因此没有土地权,排除C项。
    16.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主要依靠口述资料撰写。他辨别材料真假的标准有二:一是看其是否有确凿的证据,即是否是公众承认的事情,以神话为依据的观点在他看来是不可信的;二是所闻之事是否合乎情理,看所闻之事是否与希罗多德本人的亲自观察相吻合,是否合乎人之常情。这反映出《历史》一书( )
    A.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B.所选史料翔实丰富
    C.蕴含人文主义色彩
    D.受到公众普遍认可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一书的过程中,注重史料的确凿性和合理性,不以神话为依据,重视公众的承认度,蕴含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历史》一书主要依靠口述史料,虽经希罗多德考证,但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可信度和翔实性大打折扣,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公众是否普遍认可《历史》一书,排除D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法]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
    ——[古希腊]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雅典民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
    成因:城邦国家小国寡民的特点;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2)态度:批判。
    原因: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a href="/ls/tb_c16038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达标测试</a>,共4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a href="/ls/tb_c16038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达标测试</a>,共4页。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a href="/ls/tb_c400373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同步训练题</a>,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春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