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49989/0-17096961366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守株待兔》(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49989/0-1709696136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学目标,本课教学设计,读通课文,读懂故事,再读故事,感知结构,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33个词语。
2.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特点,并能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的提示语。
4.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要点,写好“艳、静”等八个字。
5.积累“邯郸学步、滥竽充数”等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2.能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3.能结合相关语句,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4.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5.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口头表达
1.积极参与讨论,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书面表达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3.能按照正确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快乐读书吧
1.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二、本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3.要懂得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要不劳而获的道理。
4.阅读“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能知道坐车人犯的是什么错误,与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1.要懂得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要不劳而获的道理。
2.阅读“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能知道坐车人犯的是什么错误,与同学交流。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宋、耕”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守、株”等9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3.借助注释、图片和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能借助提示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单元导语页,走进寓言单元
1.看图猜故事。
(1)出示《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相关的图片,学生猜故事题目。
(2)拓展:你还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2.揭示单元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1)明确单元主题。
①引导学生看导语: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启发思考: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寓言故事。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单元导语的理解,为什么“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②引导学生看插图。提问:谁知道这是什么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了解学习目标:读寓言一要读懂故事,二要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评价关注点:
◆能借助图片快速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
◆能通顺地表达自己对单元导语的理解。
◆能领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
二、引入课文,解题明义
1.引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守株待兔》,这是一篇文言文,选自《韩非子·五蠹》,书中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是其中的名篇。
2.学生齐读课题。
3.读题明义。学生结合“株”的注释,尝试说一说“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
评价关注点:
◆能整齐划一地读好课题。
◆能借助注释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
◆能通顺地表达“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
三、读通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一读,读准字音。
(1)学生试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检查自读情况,提醒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互帮互助。
2.学生二读,读好停顿。
(1)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范读,注意停顿。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分组齐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言文朗读的节奏。
3.学生三读,疏通文意。
(1)回顾梳理: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方法,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读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
(2)学生运用以上方法,自主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4)同桌之间讲述故事大意,互相补充、指正。
评价关注点:
◆能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能互相检查、互相帮助。
◆能运用三种方法自主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四、再读故事,感知结构
1.指名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流利。
2.梳理故事结构: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事起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结: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环节组成。这篇文言文虽然语言精炼,篇幅短小,仅39个字,却把故事讲述得很完整。
3.借助提示背诵课文。
评价关注点: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能借助提示背诵课文。
五、指导书写
1.耕:“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2.释:左窄右宽。“采”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一题和第二题。
【板书】
读注释
看插图
联系上下文
5 守株待兔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事起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两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