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g 游弋yì 轻觑(qù) 好高鹜远 wù
B. 宽宥yòu 珐琅fà 羞赧nǎn 李代桃缰jiāng
C. 忧戚qī 箱箧xiè 困扼è 强聒不舍qiǎng
D. 瞥见piē 唠叨lá 筵席yán 间不容发jiā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字音、字形。
A.好高鹜远wù——好高骛远;
B.李代桃缰jiāng——李代桃僵;
C.箱箧xiè——qiè,困扼——困厄;
故选D。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______出无穷的魅力。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______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书法艺术。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不同时代名家辈出,______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如今,随着书法艺术的普及,我们期待这支笔______焕发新的生机,______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A. 变幻 锲而不舍 掀起 不但……而且
B. 变换 兀兀穷年 涌现 既……又
C. 变换 锲而不舍 掀起 既……又
D. 变幻 兀兀穷年 涌现 不但……而且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变幻:令人不可捉摸的变化。变换:指由变化而改变。根据“无穷的魅力”,可知用“变幻”搭配恰当;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第二空。锲而不舍:意为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根据不同时代“追求书法艺术”,可知用“锲而不舍”最恰当;
第三空。掀起:指揭起,往上涌起,或使运动等大规模地兴起。涌起:像水或云一样由下向上冒出来。根据“书法艺术一个又一个高潮”,可知应选用“掀起”;
第四空。“焕发新的生机”和“带来新的风格流变”是递进关系,因此要用“不但……而且”;
故选A。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你的第一场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当你沉浸其中,感受阅读带来的能量,你能听到雨打芭蕉、花鸟蝉鸣,你能看到苍山万物与大地同辉。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它记载了宇宙运行,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它藏有包罗万象的文明与智慧,可以触及每一个自由的心灵;它带你纵观世界体察万物,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宽度。去读书吧,这是与自己对话的最好方式;去读书吧,诗和远方一定不远……
A. “隅”是量词,“与”是连词,“懵懂青春”是偏正短语,“体察万物”都是动宾短语。
B. “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书里找到天地。”
C. “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它记载了宇宙运行的奥秘,引发了对未来无尽的想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与”是介词;
B.“在书里,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你找到天地”;
C.“也许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许是笃行精进的挑灯夜读”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故选D。
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往往选取丰富的意向,表达强烈的情感。他的《我爱这土地》就借托“鸟”的形象,来表达对多灾多难祖国的深沉的情感。
B. 在文学的山水中,游目骋怀,既有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与民同乐”,也有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范仲淹“先忧后乐”,更有明末清初张岱雪夜游湖的“痴”情。
C. 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尊称对方用令、尊、贤等,如“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谦称自己用小、家、鄙等,如“鄙人”是称自己。
D. 因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就有了后人作品“稍逊风骚”中“风骚”指文章辞藻:“迁客骚人”中“骚人”指文人。“更”是古代夜晚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常识。
B.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成员,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并不包含张岱,
故选B。
名著阅读(3分)
5. 完成小题。
《水浒传》中,鲁智深因酒后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只得推荐他去东京大相国寺,途中,他为帮刘太公女儿,(1) ,后来,又为救和尚们,和史进一起杀了崔、丘两个恶人,并(2) ,之后前往大相国寺。
请把空格处的事件补全,并分析这部分情节着重表现了鲁智深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第一空:大闹桃花村。
第二空:火烧瓦罐寺
形象特点:率性而为,不拘小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嫉恶如仇,行侠仗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一空:根据题干“途中,他为帮刘太公女儿,”的提示,可知情节出自《水浒传》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去大相国寺的路上,路过了桃花村,得知当地太公的女儿将要被桃花山上的强盗强娶,今晚就要成亲。于是答应帮助太公,当夜,强盗(即“小霸王”周通)来成亲。鲁智深便在洞房里等着,当周通进去要闹洞房的时候,被鲁智深几拳打倒,逃回了桃花山。应填“大闹桃花村”;
第二空:根据题干“又为救和尚们,和史进一起杀了崔、丘两个恶人”的提示,可知情节出自《水浒传》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鲁智深去往东京大相国寺,途中看见一所败落寺院,名为瓦罐寺。鲁智深进来后,只见几个老和尚坐在地上,询问之后得知是崔道成、丘小乙这两人如强盗般把众僧赶走了,荒废了寺院。鲁智深便与他们打斗,因饥饿抵挡不住二人的联手,只好落荒而逃。不久在赤松林遇见了史进,史进给了他烧饼和牛肉。吃饱后,二人去找崔道成、丘小乙算账。崔道成和丘小乙最终被他们杀死。老和尚们因见鲁智深跑了而内心惧怕,所以尽数自杀了。鲁智深见了,便放火把瓦罐寺烧了。应填“火烧瓦罐寺”。
形象特点:根据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保护刘老太公一家,可知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根据第四回“赵员外重参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不遵守禅规戒律,可知他率性而为,不拘小节;根据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鲁智深在瓦罐寺见崔道成、丘小乙行凶作恶,便邀史进合力打死了两人,体现了鲁智深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性格特点。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行路难》)
(3)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两句借用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洒脱不羁,表达作者飘飘欲仙又脚踏人间、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答案】 ①. 晓镜但愁云鬓改 ②. 玉盘珍羞直万钱 ③.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 八百里分麾下炙 ⑤. 起舞弄清影 ⑥. 何似在人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镜、鬓、羞、辩、麾”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②项是如练③,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④,谙尽⑤孤眠滋味。
都来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有落花的台阶。②月华:月光。③练:白色的丝绸。④欹(qī):倾斜。⑤谙(ān)尽:尝尽。⑥都来:算来。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渔家傲·秋思》中,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 《渔家傲·秋思》中“霜满地”借边塞的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也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C. 两首词都写秋天的景象,“雁”“霜满地”“纷纷坠叶”“银河”都是秋天特有的意象,词人都从视觉角度描绘了秋夜。
D. 《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词人悲凉寥寞的心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理解赏析。C.有误,“银河”不是秋天特有的意象,而【甲】诗中“四面边声连角起”和“羌管悠悠霜满地”,【乙】诗中“夜寂静,寒声碎”都是从作者的听觉角度进行的描写,所以选项“作者都从视觉角度描绘了秋夜”的表述有误;故选C。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十岁能诗,游乡校,郡博士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上甚异之。
8.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幼凝重异常童 渔人甚异之 (《答谢中书书》)
B. 一经目不忘 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C. 惟公其然 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D. 以至诚为本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9.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
10.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
11. 请依据选文,用自己语言回答问题。
(1)宋濂和汪应辰都是勤学之人,他们的勤奋表现在读书方面各有不同,宋濂的勤奋表现在A___;汪应辰的勤奋表现在B___。
(2)自认为愚笨的宋濂和天资聪颖的汪应辰,在少年读书时有很多相同的经历,比如C___、D___。
【答案】8. D 9. (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2)皇上看了他的回答后,认为他是老成之士。
10. 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
11. ①. 克服困难抄书 ②. 拾柴草点火看书 ③. 借书而读 ④. 游学乡里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异:形容词,不同的/动词,对……感到惊异;
B.一:数词,第一次/副词,全;
C.然:代词,这样/助词,……的样子;
D.以:都是介词,译为“把”;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1)援,提出;质,询问;俯身,弯下身子;以,连词,而,来。
(2)上:皇上;对:对策,策论;意:认为。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为:等到放榜的时候一看,竟然是个年轻人,引见者带汪应辰上前拜见皇上。“及唱第”表示时间的状语,“乃年少子”表判断的句子,“引见者掖而前”与前文构成内容上的承接;故断句为:及唱第/乃年少子/引见者掖而前。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①空,【甲】文宋濂的勤奋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可知,他克服困难借书抄书学习;②空,汪应辰的勤奋从“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可知,他的勤奋表现在拾柴草点火看书。
(2)③空,结合【甲】文“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结合【乙】文“从人借书”可知,二人都曾借书读书;④空,结合【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结合【乙】文“游乡校”可知,二人都曾游学乡里。
【点睛】参考译文:
【甲】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录。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乙】
汪应辰,字圣锡,是信洲玉山人。年幼时沉稳聪明,和一般小孩不一样,五岁时就知道读书,回答他人的问话常常出语惊人,认识很多偏僻字。家贫寒,没有灯油,就经常拾柴火用来点接着白天看书。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一看就不会忘记。十岁能写诗,曾在乡校游学,郡里的学官戏弄他说:“韩愈十三岁能写文章,现在你像什么?”应辰回答到:“孔子有三千学生听他讲学,只有你还是这样。”绍兴五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年龄刚刚十八岁。御策用民力、吏道、兵势问他,汪应辰回答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以诚信为根本,对皇帝而言要设身处地为天下百姓着想。皇帝看了他的策论,认为他是一个老成的读书人,等到放榜的时候一看,竟然是个年轻人。引见者带汪应辰上前拜见皇上,皇上对他感到很惊异。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送入太空。3位航天员将与神舟十五号的3位同事完成又一次太空会师,并在空间站驻留5个月。神舟十六号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航天员类型。其中,老将景海鹏四度“飞天”,是中国目前“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和载荷专家桂海潮首次“飞天”。
【材料二】
飞行员对视力要求高,这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首先,飞行员需要有好的远视力和近视力。远视力能够帮助飞行员看清远处的目标,如其他飞行器、山脉、建筑物等,而近视力则能够帮助飞行员看清近处的仪表和控制面板。如果飞行员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不够好,可能会导致误判飞行参数和目标,从而危及飞行安全。其次,飞行员需要有良好的颜色识别能力。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要识别和辨别不同颜色的灯光和信号,如跑道灯光、导航灯、警告灯等。此外,飞行员还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要通过视觉来判断飞机的位置、方向以及周围环境的空间位置。
【材料三】
过去,我国对航天员的年龄要求为20~45岁,现在年龄更大的人也可以成为航天员。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的平均年龄是历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中最大的,费俊龙57岁、邓清明56岁、张陆46岁,三人平均年龄为53岁,比神舟十四号乘组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人的平均年龄大了8.4岁。
年龄对身体条件有一定影响,年轻力壮意味着身体条件更好,无论是呼吸系统功能、心血管功能,还是肌肉骨骼的负重能力,都是年轻人胜于中年人,更胜于老年人。苏联在选拔航天员时,就更倾向于挑选年轻人。最年轻的苏联航天员是戈尔曼·季托夫,1961年8月进入太空时还不到26周岁;其次是加加林,进入太空时27岁。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航天员的年龄主要在26~28岁。
不过,此次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可见年龄对于进入太空已经不受特别限制了。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太空探索、太空旅游也可以对老年人开放。
12. 下列对上述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是桂海潮。
B. 如果飞行员的视力不够好,就会导致误判飞行参数和目标,从而危及飞行安全。
C. 飞行员需要有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因为他们需要用视觉判断飞机的位置、方向以及周围环境的空间位置。
D. 未来的太空探索、太空旅游也可以对老年人开放。
13. 材料三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4. 在农历癸卯年大年三十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正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给全国人民视频拜年时,书写了一副鲜红的对联。小明看电视时只记住了上联,请根据上联的内容和对联的格式,补写一个下联。
上联:建强国激流勇进
下联:______________
【答案】12. B 13. 列数字、作比较。运用具体数字,将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的平均年龄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现在年龄更大的人也可以成为航天员。
14. 示例:筑天宫奋楫扬帆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B.有误,结合材料二“如果飞行员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不够好,可能会导致误判飞行参数和目标,从而危及飞行安全”可知,“就会”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做假设、引资料等。说明方法的应用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准确,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结合“比神舟十四号乘组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人的平均年龄大了8.4岁”的内容,由“比”可知,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由“8.4”可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的平均年龄是历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中最大的,费俊龙57岁、邓清明56岁、张陆46岁,三人平均年龄为53岁”可知,运用具体数字,将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的平均年龄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现在年龄更大的人也可以成为航天员,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上联前半部分“建强国”是动宾短语,后半部分“激流勇进”是主谓短语;根据“正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的内容,以及对联的要求,可对出下联:启新程踔厉奋发。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看戏
①自从春晚走进了电视,就很少现场看戏了。
②那天夜晚,是个意外的惊喜。中央民族歌舞团来到了长阳,我的印象里除了10年前央视“新视听”栏目组来清江“飙过一次山歌”,中央一级的歌舞剧团在清江演出并不多见。
③于是,我决定一定要陪父母看场戏。年近八旬的父母长年在地里劳作,少有机会现场亲眼看到这么高级别的歌舞表演。他们一听说,立马答应去看。
④当我们入座的时候,剧务人员正在调试灯光和音响,礼堂的楼上楼下很热闹。父母是第一次坐在这么好的礼堂看戏,看得出来,他们有些局促也有些紧张,戏还没开始,就生怕挡住了别人,很在意前后左右的议论。
⑤我心里明白,歌舞类的表演隔这么远,既看不清演员的长相,也看不清动作的细节,只能凭感觉看看舞蹈队形,听听演唱的歌声。并不像坐在客厅看电视那么清楚,甚至还可看到特写的镜头。
⑥现场看戏,或许找的就是这种感觉,舞台的感觉,色彩的感觉,声音的感觉,真实地让人觉得触摸到了节目的厚度、高度和宽度。
⑦这种感觉,我曾带着父母游览车溪的时候有过。在车溪看民俗表演、母亲一听就特别熟,不仅喜欢看,还时不时地跟着哼几句。那天,母亲算是又找到了年轻时在大队戏台上的感觉。几十年过去了,她没想到,当年的山歌小调如今还有人专门表演、那调门、那身姿、那行头比过去更好,舞台的背景更漂亮,加上现代化的声光色电,看一场演出就像是过年看大戏。
⑧为了找到感觉,我特意又带父亲参观了王家坝人民公社,从墙上的语录到食堂门口的记账黑板,从过道张贴的大字报到红卫兵演出的戏台子,父亲一边看一边点头,那是他曾经有过的生活,再现的场景让他触景生情了,他看着我,虽然没多说话,但那意思分明告诉我,生活的积淀值得记忆,记忆的点滴需要回味。
⑨看着两个老人津津有味地看戏,我的思绪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小时候,我们常常追着赶着父母去看戏看电影。最小的一个不是母亲从怀里朝上举着看,就是骑在父亲脖子上看,至于他们看没看,若干年后才懂得,他们看戏只是顶了个名。一大堆孩子,管了小的又怕丢了大的,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哪还有精力去看台上究竟演了些什么呢?
⑩印象最深的是我六岁那年,资丘举办白求恩展览,其诱惑力不下于看戏,我死缠烂打要跟着父亲去,父亲没法子,只好连夜带着我赶路。人山人海,没地方坐下,更没地方睡觉。我几乎是被父亲拎着胳膊一路踮着脚小跑去的。一路所过,我看到的尽是别人的后脑壳和脚后跟,来回六十多里路,当我一头趴在自家堂屋的时候,我浑身的筋骨都散架了。后来才知道,那次一个几千人的小镇居然接纳了十万之众,难怪人多得无立足之地呢,后来也才知道父亲比我更吃亏。
⑪现在,我们长大了,不再需要举着顶着了,也不会死缠烂打了,但父母也老了。来的路上,我们一人搀扶一个,不是他们已走不动,而是从小就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爱意,自然而然地延续了下来。或许就像小时候举着托着我们看戏一样,搀扶成了一种亲近,搀扶成了一种守护,搀扶也成了一种感情上的无言交流。
⑫趁着台上换场的时候,我拧开矿泉水瓶盖,递到父母手中,解解渴,也驱驱热气。交谈中,父母都说节目好看,到底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表演,水平就是不一样,来得值!节目一个一个地演,我看到父母看得很专注,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散场的时候,我们搀扶着父母靠边等候,等别人都出了礼堂,我们才退场。
⑬天空蔚蓝,一轮明月照得泉溪河的水面,上波光点点。风拂过小桥,人走在上面,很凉爽很舒服。以后还有好戏看,我依然要带上父母,父母的肩背上,醉在月色里,醉在好戏里。
15. 理清文章思路,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1)__——在礼堂陪父母看戏——(2)___——回忆父亲陪“我”看展览——(3)__
16. 说说第⑩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几乎是被父亲拎着胳膊一路踮着脚小跑去的。
17.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子
或许就像小时候举着托着我们看戏一样,搀扶成了一种亲近,搀扶成了一种守护,搀扶也成了一种感情上的无言交流。
18. 说说文章第⑬段划线句的作用
天空蔚蓝,一轮明月照得泉溪河的水面,上波光点点。风拂过小桥,人走在上面,很凉爽很舒服。
19. 本文最后一句和链接材料都写到“好戏”,说说你对这两处“好戏”的理解
链接材料: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
【答案】15. ①. 决定陪父母看戏 ②. 回忆陪父母看戏 ③. 期待再陪父母看戏
16. 动作描写,写出了镇上看戏的人多和父亲带我看展览的急切心情,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17.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母从小就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爱意,自然而然地延续了下来,表达了我对父母的爱。
18. 运用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表达了作者陪父母看戏后一种满足而愉悦的心情。
19. 本文的“好戏”既指好看的节目,也指“我”陪父母看戏时的美好体验,“好戏”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之情。链接材料中的“好戏”表达了“我”对江南农村优美的风光、自由生活的热爱和怀念;对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美好品质的赞美;对少年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向往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
第③段首句写“于,我决定一定要陪父母看场戏”;第④到⑥段写在礼堂陪父母看戏;第⑦到⑨段是插叙,主要回忆陪父母看戏;第⑩段回忆父亲陪“我”看展览;第⑬段“以后还有好戏看,我依然要带上父母……”写“我”期待再陪父母看戏。可据此概括作答。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细读句子可知,“拎”“踮”这两个加点词语都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看戏的人多,父亲急切带“我”看展览,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父亲的感恩。
【17题详解】
本题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结合“或许就像小时候举着托着我们看戏一样,搀扶成了一种亲近,搀扶成了一种守护,搀扶也成了一种感情上的无言交流”的内容,从三个“搀扶”可以看出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母亲的坚忍和慈爱,表达了”我”对父亲母亲的深切怀念。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天空蔚蓝”“一轮明月照得泉溪河的水面上波光点点”“风拂过小桥”等属于环境描写,刻画了“天空”“明月”“河水”“微风”“小桥”等景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表达了作者陪父母看戏后一种满足而愉悦的心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句含义的理解能力。理解此句,要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的”好戏”既指好看的内容,也指“我”陪父母看戏时的美好感受,“好戏”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爱和感恩。链接材料: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生活的美好的回忆,对劳动人民善良、朴实的赞美,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并非豆真的特别好吃,戏真的特别好看。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磨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珍珠的圆润光泽,同样也是来自砂砾日复一日的磨蚀。
③其实,经历磨,更容易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蚀,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很多时候,只有经历磨,才会战胜胆怯脆弱,从而变得更加清醒强大,并最终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了“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是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
⑤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也必须从容地承受生活的磨砺。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也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经并承受磨难,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砺,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 说说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22. 有人认为选文第④段中两个事例,如删去一个行文会更简洁,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2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
A.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B. 司马迁受辱后,身处逆境,撰写出“史家之绝唱”——《史记》。
C. 苏轼“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 迎来创作高峰。
D. 愚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感动天帝助其移走太行、王屋二山。
【答案】20. 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21. 首先,提出“磨,缔造辉煌”这一分论点,接着,运用“克服困难、坚韧不拔才能成功”进行道理论证,最后分别举李时珍、曹雪芹、郑板桥的例子论证这一观点。
22.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第④段中的两个事例是对比论证,是用莫言和拿破仑的经历作对比,证明了“欢乐和盛誉也是一种磨难”这一分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所以不能删去任何一个事例。 23. D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一般会出现在题目、首段或末段三处。本文尾端用“所以”一词总结全文中心论点,即: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段落论证思路。
根据第③段“其实,经历磨,更容易缔造辉煌”的内容可知,本段开头先提出分论点“经历磨,更容易缔造辉煌”;根据“痛苦、失败是一种磨蚀,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很多时候,只有经历磨,才会战胜胆怯脆弱,从而变得更加清醒强大,并最终有所收获”的内容可知,此处运用道理论证,进一步论证分论点;根据“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才有了‘扬州八怪’之首席”的内容可知,分别列举了李时珍经历跋涉著成《本草纲目》、曹雪芹经历十年艰辛创作《红楼梦》、郑板桥经历残酷现实才成为“扬州八怪”之首席的事例来对分论点进行论证。据此按照逻辑进行阐述即可,注意“首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解读。
首先明确观点,不同意删掉;接着分析两个事例的重要作用:根据第④段“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的内容可知,这里列举莫言获奖后的宠辱不惊、平静美好;根据“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的内容可知,这里列举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这两个事例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分论点,所以是对比论证。据此可知,两个事例都不能删减,不然失去了对比论证的效果。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这三人都经历了痛苦的磨难才获得人生的成功,能证明本文观点;
B.司马迁承受宫刑之苦,遭遇逆境的磨炼,最终写出《史记》,能证明本文观点;
C.苏轼被贬,受到强烈的打击,痛苦与失败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能证明本文观点;
D.愚公是因为自己的执着与坚定而感到了天帝,不能证明本文观点;
故选D。
四、作文(50分,其中书写3分)
24. 题目
父亲的背影不美,身形肥胖,动作缓慢,却令朱自清先生潸然泪下;刘姥姥在贾府的表现不美,言辞粗俗,举止不雅,但读者们却赞誉她大智若愚。有时候,看似不美的人、事、景、物,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别样的美丽。
请以“别样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别样的美丽
静谧夜晚,一颗星亮不了整个天空,但它奉献出所有的光芒;春回大地,一棵草点缀不了整片大地,但它焕发出所有的生机;苍茫大海,一滴水填满不了整片海洋,但它给予出所有的力量。渴望那藏在指间的美丽,虽然渺小,但那不一样的美丽,很美,很美……
芬芳之美
公园中,人很多,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独自漫步于公园,那一处吸引了我的注意。游人们争着在那一簇簇的花丛间拍照,完全忽略了脚下被她们践踏的小生命,一朵又一朵郁金香倒在地上。一个小女孩默默地蹲在众人后面,怜惜地扶起倒在地上的郁金香,眼神里显得那么脆弱,伤感。她慢慢扶起一朵,轻轻拭去泥土,又弄来一把土把花固定好,手指轻轻地抚摸着花瓣,似乎在安慰花儿。阳光照射下,花儿显得格外耀眼。她仍默默地扶……我看得醉了,那映出了别样的美。
责任之美
一只塑料袋在广场上飘呀飘,时而落下,时而飘起,往来的人也只是匆匆而过,谁也没注意到,一位老人,蹒跚地走向塑料袋,准备弯腰,塑料袋打了个旋儿,飘走了。老人继续向前,来到了袋子旁,缓缓弯下腰,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他捡起袋子,向垃圾桶走去……弯腰也有魅力,那不一样的美丽,愿社会充满责任。
爱意之美
奶奶安详地坐在凳子上,嘴角洋溢出慈祥的笑容,一手拿着我那破衣服,全神贯注地缝补着。阳光调皮地掠过奶奶头发,闪烁着斑斑点点的黑。没一会儿,奶奶额头上便渗出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奶奶没在意,仍一心一意地缝着。针线在她手中来回穿梭着,一道道弧线划过,娴熟的动作让我赞叹不已。偶尔奶奶粗糙的手指拂过我的脸庞,笑容泛在脸上,一股爱意瞬间流淌全身,暖暖的我笑得咧开了嘴。奶奶编织着爱,缝织着衣服,那份情,那份特别的美丽,让我久久难忘……
那份不一样的美丽,爱心永驻;那份不一样的美丽,责任长存;那份不一样的美丽,亲情浓郁。那份不一样的美丽啊,愿你更美,更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先分析提示语内容。材料涉及“父亲的背影”和“刘姥姥”两个关于“美”的简短描述。这样的提示语启示我们要关注普通的生活场景,它们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美”。然后分析题目。题目的中心语是“美丽”,“别样的”一词是用来修饰“美丽”的,表明“美丽”的属性,即指不同寻常、与众不同的“美”。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美是指外在的美,而“别样的美丽”是指内在的精神、品质上的“美丽”。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散文。
2.构思选材:我们可以从身边平凡的人、普通的日常小事中,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写出“别样的美”的内涵,揭示深刻的道理,最大程度体现写作的价值。例如,可以描绘书房窗前的小树抵抗风雨冲击的场景,从中感受到小树顽强的优秀品质;可以写好友帮助陌生老奶奶过马路这件事,从中感受到好友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可以写老师上语文课的时候,发现老师黑发中夹杂些许的白发、拿手的粉笔出现皲裂这样的细节,从中表现语文老师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写作时可以用“欲扬先抑”或者对比的手法来写,先写自己和大家都不喜欢她(它),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突出她的“别样的美丽”,最后点题。这样文章在反差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例如,一个很不起眼的同学,长得普普通通,甚至有点丑,但从她做的几件小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很多优点,这就是“别样的美丽”,是一种人性美、心灵美;又如,月季花,是一种很普通的花,在百花中很不起眼,蝴蝶都不正眼瞧它,蜜蜂也懒得理它,可是,当你肠胃功能紊乱,月季花调理好了你的肠胃时,你就会发现它“别样的美丽”。注意要从身边寻找真实的事例来写,这样才会感人。
25.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范仲淹,年轻时就立志报国,读书十分刻苦。21岁去附近山上的醴泉寺读书,他日夜苦读,勤奋不已,只在极为疲倦时才和衣而卧。他的生活极其艰苦,但是,当朋友的父亲给他送来许多好饭好菜时,他却原封未动,并表示,自己既然已经立志报国,就要心怀天下,不能贪图享受。正是这样的志向和勤奋,才造就了后来“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强将,在朝廷为重臣,在文苑为大家”的范仲淹。
根据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衣带渐宽终不悔
人生在世,“奋斗”二字。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我们要无怨无悔地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怎样才能“衣带渐宽终不悔”,充实地走完这段历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碌碌无为,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取决于自己。是成为笑傲苍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一切的一切还是由自己决定。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光阴何其短暂!光阴何其宝贵!当人们还没省悟过来之时,时间老人早已蹒跚地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巷口。倘若我们不抓紧时间,奋斗进取,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么我们将会是一个既可悲又可怜的人。
铸剑师十年磨一剑,为的就是“剑快至倚天”的境界。削发如泥者,利也。漫长的十年,在铸剑师眼里是那样短暂,因为他早已将岁月忽略、遗忘,在自我构筑的碉堡中精心研究铸剑。可以这样说,他没有浪费光阴,他可以自豪地说,“为了一剑活十年,我无怨无悔!”
然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君不见张明接二连三跳槽,君不见李帆天长日久搞网恋,君不见马涛灯红酒绿分外甜。在浮躁的社会形态下,他们能够安心下来,搞点事业也就不错了,怎么敢奢望他们“十年磨一剑”!“奋斗”二字,意蕴无穷。
为了理想,我们务实进取实干,这是奋斗;为了父母家人,我们拼搏职场,身兼数职,这也是奋斗;为了贫穷的学童再现校园,我们奔走呼告,游走街头,这更是奋斗。与其任而白白流逝,倒不如抓住它,好好利用一番。相信成功总是喜欢垂青这类人的。若干年后,当步入暮年,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的青春没有虚度,我的人生终于有所成就,我高兴,我自豪。”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事实上许多人到老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失落,很无奈。青春无悔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个谎言。中年无所建树,让他们后悔莫及。凡世没有后悔药,一错过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岁月匆匆,无情地流逝着。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抓住时间的尾巴,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享受搏击沧海的乐趣。相信在离世的时候,我们能够平静地说,“我来过,我奋斗,我无悔。”不要将遗憾留下,抓紧时间奋斗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1.审题立意。首先要读懂材料,根据材料中“范仲淹,年轻时就立志报国,读书十分刻苦。21岁去附近山上的醴泉寺读书,他日夜苦读,勤奋不已”“自己既然已经立志报国,就要心怀天下,不能贪图享受。正是这样的志向和勤奋”可得:人要心怀远大的理想,并为了这个理想不怕困难,不能贪图享乐,要勤奋刻苦。据此我们可以围绕“志向”“勤奋”“奋斗”“拼搏”等话题来立意。
2.选材构思。如我们可以写成议论文,确立观点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能成就无悔的人生。然后选取古今中外一些通过勤奋刻苦的努力最终有所成的事例来进行论证,如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上中学时,考试不及格,老师要让他留级,同学们也笑话他,但他却不悲观失望,而是发奋学习,最后取得了优异成绩;姚明,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之一,姚明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和刻苦。他在职业生涯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比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他的成功,是对他多年付出和坚持的最好回报。
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九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