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1g,环境温度25℃,5 cm茎芽,进行无菌培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共8页,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主要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
D.无机盐、葡萄糖、水、呼吸酶和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2.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3.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
4.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
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
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
5.以下诗句中涉及的种间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归园田居》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诗经·小雅·鹿鸣》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庄子·山木》
6.本学期中,我们学习了多种生物调查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用抽样检测法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若先滴细胞悬液再盖盖玻片,则最终统计出来的数据会比实际值偏大
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不可采用该种方法进行
C.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家鼠的种群密度时,若因方法不当使个别标记物脱落,会导致估算数值偏大
D.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
7.免疫调节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胸腺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B.T细胞、浆细胞都能够吞噬、处理抗原并分泌相应抗体
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正常机体识别和清除肺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8.第19 届杭州亚运会中国女足发挥出色,5 连胜杀进决赛。球场上球员会主动踢出弧线球,俗称“香蕉球”,是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比赛过程中球员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女足球员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部分
B.比赛过程中球员心跳加快,心跳活动不受意识控制,原因是心跳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C.从反射类型分析,踢弧线球技术的完成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D.球员长期记住球赛规则可能与脑干中刺激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9.经进化,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毀坏切叶蚁的菌圃;一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物质,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C.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 D.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协同进化
10.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浓度的细胞培养液中,并用不同强度刺激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c点时细胞膜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膜外
B.刺激Ⅱ并没有引起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
C.将电流表两电极连在神经纤维同一位置的膜内外可测得图示电位变化
D.若降低培养液中钠离子的浓度,c的峰值下降,有可能不能引起膜电位逆转
11.以下为某神经元和反射弧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所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图一中的②是神经末梢,其可分布于图二中的D处
C.若切断图二A处,刺激F处,D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图二可代表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1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中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其分泌的物质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抗利尿激素等
B.若图中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都可能刺激该细胞
C.若图中细胞为胰岛 B 细胞,则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和高血糖都可刺激胰岛 B细胞
D.兴奋性递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如促进浆细胞分泌抗体等信息分子
13.“国际肿瘤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年会”报告中指出,生物免疫治疗是目前知道的唯一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其中细胞免疫疗法是向癌症患者输入具有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癌细胞或激发机体抗癌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会摄取共同培养的癌细胞,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
B.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传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最终只会引起辅助性T细胞分裂分化
C.专一功能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会识别并接触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
D.由于输入的是患者的细胞,所以细胞免疫疗法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和毒副作用
14.某同学欲探究营养物质和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其进行的实验及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曲线对应组的K值不同,是因为营养物质成为环境阻力
B.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再进行抽样检测
C.实验3的处理应为培养液5mL,加入干酵母0.1g,环境温度25℃
D.实验1与实验2以温度为自变量进行相互对照,对应的实验结果应为曲线a和c
15.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茎芽,进行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D四组,每组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后测量茎芽长度(图2)。研究还表明:当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培养液中
B.图2的数据表明GA3和IAA都是促进生长
C.B组表明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2倍
D.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16.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不同时间检测血糖水平(图1)。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葡萄糖后,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B.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C.若受试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
D.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7.(13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 调节,该调节机制可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 。过程④⑤⑥属于 调节,通过该调节过程维持了 的稳定。
(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 ,其原因是 BPA能抑制TPO活性, 。
18.(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马拉松长跑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长跑过程中, 神经的活动占优势使心跳加快; 是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该器官代谢增强使血液中的CO2浓度增大,刺激位于 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
(2)长跑结束后,运动员需要补充水分。研究发现正常人分别一次性饮用1000mL清水与1000mL生理盐水,其排尿速率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中表示大量饮用清水后的排尿速率曲线是 ,该曲线的形成原因是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被稀释, ,引起尿量增加。因此从维持机体血浆渗透压稳定的角度,建议运动员运动后饮用 。
19.(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机体初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和再次感染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为研究药物A的治疗作用,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甲组)和药物A(乙组),培养后,检测小鼠体内抗体和免疫细胞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去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冠病毒属于 。激活体液免疫功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血浆抗体浓度的升高会 (填“提前”或“滞后”)于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
(2)在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发挥的作用 。
(3)分析图1,与初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比,再次感染后,体内抗体的变化特点是 。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一定时间内多次接种同种疫苗。
(4)分析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某鱼塘养殖户在鱼塘中放养了经济价值较高的鲈鱼,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鱼塘各种鱼类的数量占比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及生活的水层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要认识鱼塘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 。放养鲈鱼苗5年和15年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鱼类分别是 、 。
(2)若要研究该鱼塘中某种水草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特征有 (答出1点)。
(3)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种鱼合称为“四大家鱼”。最晚在明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经济效益,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的生态学原理是 。
(4)为增加渔业产量,要定期适度地进行捕捞。请依据种群增长规律说明“适度”是指 。
21.(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陕北对黄土区的生态修复常用3种方式: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退耕还草(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退耕还林(人工种植沙棘等灌木)。现已测定出经过7年恢复后的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如表。请分析回答:
(1)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 ,判断依据是 。
(2)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从表中可以看出,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 (生物类型)。
(3)7年后,样地1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样地3的原因是 。
后续研究发现,黄土区的耕地依靠自然演替形成以达乌里胡枝子与铁杆蒿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约需10年,形成以铁杆蒿与长芒草为建群种的次生草原群落约需16年,这说明在演替初期,人工修复模式能 。
实验组别
变量处理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实验1
培养液10mL,加入0.1g干酵母,环境温度25℃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2
培养液10mL,加入0.1g干酵母,环境温度5℃
实验3
?
物种
生活的
水层
放养鲈鱼苗前所占数量比例/%
放养鲈鱼苗后所占数量比例/%
0年
5年
10年
15年
20年
鲈鱼
底层
0
75
50
35
17
10
鲢鱼
上层
23
6
12
15
19
21
鳙鱼
中上层
28
7
13
16
21
24
草鱼
中下层
33
8
18
24
28
31
青鱼
底层
16
4
7
10
15
14
样地
编号
起始群落类型
经过7年修复后
草本层群落类型
植被总覆盖度
生长型
物种丰富度
1
沙棘
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
80%
乔木
—
灌木
0
草本
2.15
2
紫花苜蓿
铁杆蒿+长芒草
85%
乔木
—
灌木
—
草本
2.64
3
达乌里胡枝子+赖草
达乌里胡枝子+赖草
50%
乔木
—
灌木
—
草本
3.19
饶平二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期初考生物学参考答案
A【分析】A、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C、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H2PO4-等离子有关,C错误;D、呼吸酶是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2.C【分析】气温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蝗虫原本就会在秋季死亡,降温使它们死亡前没有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下降,所以C正确。
3.A【分析】A、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信号发生变化,光敏色素作为光信号的受体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水仙徒长甚至倒伏,A正确;B、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本身不传递光信号,B错误;C、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植物向光弯曲。水仙转入室内后,若给以单侧光,植物仍可以发生向光弯曲,C错误;D、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照强度减弱,D错误。
4.B【分析】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是同一物种内部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A错误;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该过程中浮叶根生植物和挺水植物属于不同的物种,挺水植物的出现意味着优势种可能发生变化,B正确;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是发生在荷塘中的过程,是荷花这一物种的自然生长现象,不属于演替,C错误;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过程中不涉及两个物种之间的更替,不属于演替,D错误。
5.A【分析】A、豆和草属于竞争关系,种间关系为竞争;B、渔翁捕食鹬和蚌,种间关系为捕食;C、鹿捕食青草,种间关系为捕食;D、“螳螂捕蝉”中螳螂属于捕食者,蝉属于被捕食者,而“黄雀在后”中黄雀是捕食者,而螳螂是被捕食者,种间关系为捕食。
6.B【分析】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也能采用该种方法进行,比如礁石上的贝类,B错误。
7.D【分析】A、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骨髓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A错误;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能分泌抗体,T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分泌抗体,B错误;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错误。
8.C【分析】A、女足球员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A错误;B、比赛过程中球员心跳加快,心跳活动不受意识控制,原因是心跳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B错误;C、从反射类型分析,踢弧线球技术的完成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得到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D、球员们能长期记住球赛的各种规则,这可能与大脑皮层中刺激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9.B【分析】A、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其单一的食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题意不符,A错误;B、生物群落包括该地区所有的生物,而题干中只有切叶蚁、真菌A、真菌B、放线菌等少数生物,与题意相符,B正确;C、根据分析可说明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与题意不符,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够分泌抗生素抑制真菌B的生长,减弱真菌B对切叶蚁的菌圃的攻击。同时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说明切叶蚁和放线菌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协同进化,与题意不符,D错误。
10.B【分析】A、c点时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此时细胞膜外侧Na+浓度仍高于细胞膜内侧,A正确;B、刺激Ⅱ的膜电位有变化,说明该刺激引起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但没有引发动作电位,B错误;C、分析图可知,该图表示的是神经纤维上同一位置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即测得图示电位变化需将电流表的两电极连在神经纤维同一位置的膜内外,C正确;D、若降低培养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则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减小,所以c的峰值下降,有可能不能引起膜电位逆转,D正确。
11.D【分析】题图分析:图1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树突,②为轴突末梢,③为细胞体,④为神经纤维,图2为反射弧的结构,其中E是感受器,A处于传入神经上,B、C是突触结构,F为传出神经,D是效应器。B、②是轴突末梢,神经元产生的兴奋能通过轴突向下一个神经元或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递,即轴突可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图二的D处为效应器,所以②可分布于D处,B正确;C、若切断图二A处,刺激F处,引起此处Na+内流产生兴奋,D有反应,但由于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能称为反射活动,C正确;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组成,没有中间神经元,故该图不能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但可以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D错误。
12.D【分析】B、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的分泌,胰岛素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下丘脑细胞膜上存在两者的受体,B正确;D、抗体不是信息分子,D错误。
13.B【分析】A、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会摄取共同培养的癌细胞,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A正确;B、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呈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由于是细胞免疫疗法,所以会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B错误;C、专一功能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新产生的细胞毒性T细胞会识别并接触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D、细胞免疫疗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抗癌细胞进行治疗,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和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14.C【分析】A、a、b 曲线是实验 1 和实验 3 对照所得,自变量为营养物质的含量,故 K 值的大小由营养物质的多少决定,A 正确;B、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再进行抽样检测,减少实验误差,B 正确;C、实验 3 的处理应为培养液 5 mL 加无菌水 5ml(保持培养液总体积为 10ml),保证培养液等体积,仅使营养物质含量成为自变量,C错误;D、实验 1 与实验 2 以温度为自变量,实验 1 的温度适合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对应曲线 a,实验 2 的温度下酵母菌繁殖缓慢,对应曲线 c,D 正确。
15.D【分析】A、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因此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A错误;B、 图2的数据表明,GA3和IAA都是促进生长,但D组的生长效果明显低于A组,故IAA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B错误;C、B组中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12-4)=8,IAA单独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6-4)=2,所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4倍,C错误;D、当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D正确;
16.A【分析】1、分析图1曲线可知,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30分钟后两者出现差别,光照下血糖浓度高于黑暗条件下血糖浓度。2、根据图2可知:光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机制:光可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影向糖代谢,其信号传导途径是:光→视网膜感光细胞→传入神经→下丘脑和延髓箭头交感神经→棕色脂肪细胞,葡萄糖利用减少,导致血糖上升。A、血糖代谢的调节除了如图2所示的神经调节之外,还存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节,A错误;B、由图1可知,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光照下血糖浓度高于黑暗条件下血糖浓度,说明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B正确;C、光照通过反射弧使交感神经作用于棕色脂肪细胞利用葡萄糖减少,若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黑暗条件下葡萄糖的利用也会减少,即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C正确;D、光可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影向糖代谢,其信号传导途径是:光→视网膜感光细胞→传入神经→下丘脑和延髓箭头交感神经→棕色脂肪细胞,葡萄糖利用减少,导致血糖上升,故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D正确。
17.(13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分级 稳态 (负)反馈 激素含量
(2)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3)减少(1分) 导致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减少,进而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作用效果下降,TH分泌少。
【分析】(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分级调节,分级调节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过程④⑤⑥属于反馈调节,通过该调节过程维持了激素含量的稳定。
(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表现为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的特点。
(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则会导致甲状腺合成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减少,进而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减少,引发相关疾病。
18.(11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交感 骨骼肌 脑干
(2)A(1分) 渗透压下降,(减轻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3分) 淡盐水(1分)
【分析】(2)据图可知,曲线A表示的是饮用清水的曲线,判断的依据是:饮用清水后,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减轻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引起尿量增加;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为维持机体血浆渗透压稳定,应引用淡盐水,以同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离子。
19.(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抗原 滞后
(2)吞噬消化、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3)产生快,浓度峰值高且保持时间长 一定时间内多次接种同种疫苗
(4)药物A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分析】(1)B淋巴细胞活化需要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因此血浆抗体浓度的升高会滞后于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
(3)分析图1,与初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比,再次感染后属于机体的二次免疫,二次免疫抗体产生快,浓度峰值高且保持时间长,原因是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初次接种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目的是让机体产生二次免疫。
(4)分析图2,为研究药物A的治疗作用,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甲组)和药物A(乙组),结果可以看出,使用药物A后,和对照组相比,小鼠的抗体和巨噬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均增加,说明药物A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20.(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物种组成 鲈鱼 草鱼
(2)该水草在该鱼塘中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
(3)它们在鱼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4)使捕捞后的剩余量为K/2
【分析】(1)要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特征。
(2)青鱼和鲈鱼食物有重叠的地方,因此两者为种间竞争。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若要研究该鱼塘中某种水草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特征有该水草在该鱼塘中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
(3)四大家鱼混养是因为它们在鱼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资源。
21.(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1)退耕封育 经过7年修复后的植被总覆盖度最低(植被种类基本无变化)
(2适合该地区生长的灌木种类少(其他灌木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 草本
沙棘灌丛的灌木层减少了草本层光照
加快群落演替进程(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分析】分析图表:3个样地,起始群落类型不同为自变量,而因变量是经过7年修复后4个指标情况,即草本层群落类型、植被总覆盖度、生长型、物种丰富度,发现植被总覆盖度最低的是3样地,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3样地的草本类型。
【详解】(1))根据题干的三种处理措施,结合表格数据情况,可判断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退耕封育,因为7年修复后的植被总覆盖度最低(植被种类基本无变化),符合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较慢的结果。
(2)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适合该地区生长的灌木种类少(其他灌木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表中显示,生态修复期间,乔木和灌木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草本层变化比较明显,因此生态修复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草本植物上。
(3)样地1的起始群落类型是沙棘,7年后样地1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样地3,很有可能是沙棘灌丛的灌木层减少了草本层光照,导致草本层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4)黄土区的耕地依靠自然演替形成以达乌里胡枝子与铁杆蒿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约需10年,形成以铁杆蒿与长芒草为建群种的次生草原群落约需16年,比人工干预条件下演替的速度慢,这说明在演替初期,人工修复模式能加快群落演替进程,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80,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1页。
这是一份80,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