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2024春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复习题,共8页。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0分
    [知识点1:中国的耕地资源与耕地保护。知识点2: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其保障]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2023年广东东莞期末)耕地非粮化是指耕地由种粮转向经营经济作物、林果、畜禽或水产养殖等其他生产活动,其变化受土地流转、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2005—2020年广州市非粮化率年际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
    1.关于广州市耕地非粮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大致呈现正相关
    B.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致呈负相关
    C.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农业机械化水平
    D.在2006年至2020年期间逐年上升
    2.下列关于应对耕地非粮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健全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B.加大粮食种植补贴,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C.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产出效率
    D.大力发展林果特色,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广州市耕地非粮化率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大致呈现负相关,A项错误;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大致呈负相关,B项正确;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C项错误;2001—2016年广州市耕地非粮化率基本持平,2016—2018年广州市耕地非粮食化率上升,2018—2020年广州市耕地非粮化率有所下降,D项错误。第2题,健全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有利于保护耕地,减少耕地非粮化率,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加大粮食种植补贴,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可以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耕地非粮化率,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可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耕地产出效率,进而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耕地非粮化率,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林果特色,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会进一步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使耕地用于发展林果业,不是应对耕地非粮化的措施,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知识点1]2023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三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为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单位:亿亩)变化图。读图,完成第3~5题。
    3.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 )
    A.1999—2000年B.2000—2001年
    C.2001—2002年D.2002—2003年
    4.下列对耕地减少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 ②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 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 ④耕地不断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 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5.为坚守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除严格限制耕地占用外,补充部分耕地也是重要措施。以下补充耕地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将废弃土地整理、复垦B.将山区的林地砍伐开垦成耕地
    C.大力围湖造田以扩大耕地D.将发展畜牧业的草地开垦为耕地
    【答案】3.D 4.D 5.A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1999—2000年、2000—2001年、2001—2002年、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分别为0.14亿亩、0.1亿亩、0.25亿亩、0.38亿亩,故D项正确。第4题,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占用大量土地;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耕地不断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第5题,将废弃土地整理、复垦,既能补充我国的耕地资源,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A项正确。将山区的林地砍伐开垦成耕地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力围湖造田以扩大耕地会破坏湿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将发展畜牧业的草地开垦为耕地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故B、C、D项错误。
    [知识点2](2022年广东茂名期末)2020年10月,新疆岳普湖县耐盐碱海水稻实验基地的海水稻正式收割,亩产达到了548.53千克,意味着我国沙漠海水稻亩产又有了新突破。据此完成第6~8题。
    6.与我国沿海盐碱地相比,新疆海水稻试种获得高产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盐碱度高B.光照充足
    C.病虫害少D.水源充足
    7.新疆盐碱地能够种植海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水平高B.劳动力丰富
    C.土壤改良D.政策扶持
    8.我国大力培育和推广盐碱地海水稻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水稻单产B.减少盐碱土地面积
    C.提高水稻质量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答案】6.B 7.A 8.D 【解析】第6题,与我国沿海地区相比,新疆深居内陆,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因此合成的营养物质丰富,水稻高产,B项正确。第7题,据材料可知,新疆盐碱地能够种植海水稻,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进步,作物品种的适应能力提高,A项正确。第8题,我国盐碱地土地面积大,我国大力培育和推广盐碱地海水稻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的产量,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知识点1、2]9.(2023年广东湛江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全球新一轮粮食危机来袭,世界各地粮价持续走高。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粮食市场具有自给率较高、价格较高、价格波动较低等特征。下图示意2009—2021年我国四大谷物的自给率。
    (1)分析导致2022年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地缘政治冲突;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能源价格飙升等。
    (2)分析我国国内粮食市场自给率较高的原因。(6分)
    【答案】政府政策强调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向种粮农民发放补贴,保障农民收益;粮食种植的技术水平提高,单产提高,保障国内自给自足。
    (3)说明国际粮食危机对我国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4分)
    【答案】国际粮价上涨直接抬升粮食进口价格,国内自给率偏低的品种面临联动涨价压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保障国内粮食自给。(言之有理即可)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5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2023年安徽合肥期末)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我们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下表为2021年浙江、江苏两省粮食生产相关信息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2题。
    1.相对江苏省,浙江省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主要是由于( )
    A.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面积较小
    B.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粮食单产低
    C.进城务工人员多,耕地撂荒现象严重
    D.城镇化水平高,占用耕地面积多
    2.为保障粮食安全,浙江省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力扩大耕地面积B.从江苏省大量购粮
    C.加大粮食作物种植密度D.改善土壤结构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浙江省与江苏省面积接近,但粮食总产量远低于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这可能是由于浙江省位于江南丘陵地区,受地形限制,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面积较小,A项正确;浙江省位于江南地区,土壤为酸性,盐渍化现象不突出,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浙江省耕地撂荒现象是否比江苏省严重,C项错误;浙江省和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均较高,D项错误。第2题,浙江省山地、丘陵比重大,大力扩大耕地面积会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A项错误;江苏省粮食自给率不是非常高,在满足本省需求后剩余粮食不多,不能大量向浙江省售粮,B项错误;加大粮食作物的种植密度可能会降低粮食的产量和品质,C项错误;浙江省的耕地以红壤为主,改善其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从而保障粮食安全,D项正确。
    [区域认知](2022年山东临沂开学考试)习近平指出: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简而言之,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一样,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据此完成第3~5题。
    3.关于我国耕地现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下降
    B.部分地区的耕地质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C.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D.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4.坚守耕地红线的重要意义是( )
    A.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
    B.控制城市规模,抑制城镇化水平过高
    C.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D.扩大耕地数量,提高产量
    5.下列关于保护我国耕地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在城市周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B.禁止施用化肥、农药
    C.禁止向耕地任意排放各种污染物
    D.严格落实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
    【答案】3.A 4.C 5.B 【解析】第3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导致我国土地流转增多,耕地集约化程度上升,A项错误,符合题意。第4题,坚守耕地红线是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C项正确。第5题,不能全面禁止化肥、农药的使用,应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B项错误,符合题意。
    [综合思维]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据2017年年末统计,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等减少耕地面积32.04万公顷,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5.95万公顷。下图为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结构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目前我国耕地的现状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大B.中、低等地比重大
    C.耕地面积净增加D.耕地质量提升快
    7.下列关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制定法律,坚守耕地红线B.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C.轮作休耕,大面积开发湿地D.发展技术,修复耕地污染区
    【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耕地质量等级结构中,中等地占52.72%,低等地占17.79%,中、低等地比重大,B项正确;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A项错误;据2017年年末统计,我国耕地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等减少32.04万公顷,耕地因农业结构调整等面积增加25.95万公顷,耕地面积净减少,C项错误;我国耕地质量提升速度快慢无法通过材料信息得出,D项错误。第7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指坚守耕地红线,修复耕地污染区,同时通过改良土壤和发展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作物单产等。大面积开发湿地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属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合理措施,故选C项。
    [综合思维] (2023年安徽蚌埠期末)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我国大规模进口大豆用于生产食用油,全国豆油生产规模显著上升。下图示意2005—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格局。据此完成第8~9题。
    注:大豆对外依存度=大豆净进口量/(大豆生产量+大豆净进口量)。
    8.推测我国2005—2020年期间,大豆( )
    A.播种面积快速下降B.单位面积产量快速增加
    C.进口量始终大于自主生产量D.对外依存度快速增加
    9.大豆的进口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粮食安全风险,是因为( )
    A.增加了谷物播种面积B.增加了农业用地面积
    C.畜牧业饲料供应充足D.降低了粮食运输风险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图中没有直接信息可以显示或推断出我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和大豆单产,A、B项错误;结合对外依存度计算方式,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一直高于50%,说明进口量始终大于自主生产量,C项正确;结合对外依存度曲线可知,对外依存度在2014年达到稳定,D项错误。第9题,大豆进口直接减少了国内大豆的种植,推动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谷物播种面积的增加以及粮食供应量的上升,A项正确;大豆的进口并不会导致我国农业用地面积增加,B项错误;畜牧业饲料供应充足,有助于畜牧业发展,对粮食安全等促进作用相对较小,C项错误;进口大豆运输量增大,对降低粮食运输风险促进作用较小,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10.(2023年山东聊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藏粮于地”目的是要保护好现有的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藏粮于技”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2.4%。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趋势。
    (1)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趋势特点。(6分)
    【答案】总体波动上升;“一五”到“二五”、“六五”到“七五”贡献率降低;“二五”到“六五”、“七五”以后贡献率持续增长。
    (2)简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具体体现。(6分)
    【答案】培育良种,提高作物单产与抗病抗灾能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3)分析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必要性。(6分)
    【答案】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供给压力大;交通、工矿、城市建设挤占耕地严重,粮食安全风险大;耕地污染、退化问题严重,粮食供给压力大。省级行政区
    省域面积/万km2
    粮食总产量/万t
    粮食单产/(kg·hm-2)
    粮食自给率/%
    浙江省
    10.55
    620.9
    6 167.6
    24
    江苏省
    10.72
    3 746.1
    6 902.0
    110.5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在黄土高原陡坡开垦耕地会,该区域后备土地资源所占比例是,该区域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