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当堂检测题
展开【A培优基础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34分)
[知识点1: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知识点2: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全国各省份征收的税率有所差异,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较高。环境保护税的征税对象和范围与现行排污费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基本相同,征税范围为直接向环境排放的大气、水、固体和噪声等污染物。据此完成第1~2题。
1.北京、上海等地环境保护税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排污总量大B.环境压力大
C.环境容量大D.经济实力强
2.征收环境保护税体现了环境管理手段中的( )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D.技术手段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北京、上海等地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环境压力大,环境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所以环境保护税率较高。第2题,征收环境保护税会增加企业成本,迫使企业为降低成本而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产业升级,征收环境保护税体现了环境管理手段中的经济手段。
[知识点1]制定环境保护法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据此完成第3~5题。
3.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专门性法规是( )
A.环境保护单行法律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D.环境保护标准
4.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是( )
A.环境保护单行法律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D.环境保护标准
5.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是( )
A.环境保护基本法B.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C.环境保护法行政法规D.环境保护标准
【答案】3.A 4.B 5.B
[解析]第3题,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者环境要素颁布的,是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专门性法规。第4题,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是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第5题,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是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知识点2]6.我国对企业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定,属于环境保护的( )
A.战略方针B.基本国策
C.基本政策D.环境规划
【答案】C
[解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基本政策。
[知识点2](2023年山东泰安阶段考试)我国将保护环境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制度。据此完成第7~8题。
7.“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的( )
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B.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C.环境保护的制度D.环境保护的政策
8.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方针、控制新污染的两项主要制度 ②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③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防手段
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A项正确。第8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政策,①错误;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②正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防手段,③正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知识点2]9.(2023年浙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表。
(1)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4分)
【答案】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判读我国污染治理责任的变化。(2分)
【答案】政府承担的责任减小,企业承担的责任增大(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企业应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4分)
【答案】进行清洁生产或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3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综合思维]2013年7月,广西贺州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据此完成第1~2题。
1.在对污染企业处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B.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D.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2.事件发生后,贺州市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有( )
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②谁污染,谁治理
③强化环境管理 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罚款”是对污染企业破坏环境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排污收费制度。第2题,“排查”体现“预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人地协调观]2020年12月18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简称“限塑十条”)正式印发实施。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北京市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递网点“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5%以上。据此完成第3~4题。
3.北京市“限塑十条”能够实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是( )
A.环境污染严重B.可替代的环保材料的使用
C.北京市民素质提高D.各行业的成本将有所上升
4.北京市“限塑十条”的实施将会使北京( )
A.塑料制品企业全部关停B.餐饮行业不再提供吸管
C.快递行业减少二次包装D.快递网点全部使用循环中转袋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可替代的环保材料的使用是北京市“限塑十条”能够实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故B项正确。环境污染严重是实施“限塑十条”的原因,故A项错误;北京市民素质提高是“限塑十条”能够实施的辅助因素,故C项错误;各行业的成本将有所上升是“限塑十条”实施的结果,故D项错误。第4题,快递行业二次包装所使用的塑料量巨大,实施“限塑十条”后,快递行业会减少二次包装,故C项正确。塑料制品企业全部关停不符合实际情况,故A项错误;餐饮行业将提供非塑料材质的吸管,故B项错误;快递网点全部使用循环中转袋的说法太过绝对,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
[综合思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环境管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据此完成第5~7题。
5.下列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一般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
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
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6.下列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层破坏
C.酸雨D.土壤盐碱化
7.下列国际合作协议中,旨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维也纳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世界卫生组织指南》D.《巴黎协定》
【答案】5.D 6.D 7.C
[解析]第5题,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不同,对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责任有别,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异巨大,因此全球所有国家不应该承担相同的责任,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第6题,土壤盐碱化是小范围的环境问题,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D项正确。第7题,《维也纳公约》主要是解决臭氧层空洞问题,A项错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主要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B、D项错误。《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主要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和改善空气质量,C项正确。
[人地协调观]“26度空调节能行动”是一个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等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起,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26日,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将空调调至26度以上。此活动旨在呼吁市民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据此完成第8~9题。
8.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工作的方向是( )
①加强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 ②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 ③加强环境监测,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 ④与政府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9.环保组织倡导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目的是( )
①节约电能,缓解夏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②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遏制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趋势 ③减少酸雨的危害 ④促进公民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工作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8.A 9.C
[解析]第8题,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工作的方向是加强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监测,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第9题,环保组织倡导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旨在有效节约电能,缓解夏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减少酸雨危害,促进公民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工作,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综合思维]10.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4分)
【答案】A:荒漠化。B:森林破坏。
(2)简述图例C表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6分)
【答案】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木,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3)简述中国实施的环境管理政策。(6分)
【答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年份
投资总额/亿元
国家预算内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
其他/%
2013
174.48
20.83
4.29
74.88
2014
188.37
22.28
4.25
73.47
2015
221.79
8.45
64.00
27.55
2016
308.11
4.50
73.81
21.69
2017
458.19
1.70
78.93
19.37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909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练习题</a>,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448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后复习题</a>,共7页。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48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练习</a>,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