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1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2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3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4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5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6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7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08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共25页。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热点 • 微专题[知识链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关乎中国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现代化,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蕴含着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微专题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回顾过往,工业革命后,由于技术进步,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但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影响,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因此,中国必须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必须摒弃“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对推动绿色发展作了新的部署和安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一系列举措,不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更彰显对地球家园和全人类负责任的中国态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民负责。[试题演练](2023年四川成都联考)青田县地处浙江中南部,全境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当地农民在层叠的梯田里种稻养鱼已有上千年历史,水稻为可田鱼遮阴并提供有机食物,田鱼起到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噬害虫的作用。2005年该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依托稻鱼共生系统推出了研学营地、展馆之村、精品民宿等品牌,推动区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第1~3题。1.历史时期,为保证该地农业系统稳定产出,最重要的措施是 (  )A.加强水利建设   B.精选稻鱼品种C.保障农田肥力   D.扩大水田规模2.该地稻鱼共生系统能入选首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突出优势是 (  )A.地理环境优越   B.发展历史悠久C.农业产出效益良好  D.农业模式高效生态3.近年来,该地农业发展效益显著提升,是因为 (  )A.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B.产品迎合现代消费需求C.区位优势带来丰富客源 D.产业增加带来规模效益【答案】1.A 2.D 3.B[解析]第1题,历史时期,该地种稻养鱼,对水资源需求量大。青田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农田位于山坡上,水分易流失,加之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多,自然条件不能稳定满足水稻、田鱼对水资源的需求,产出波动大。因此历史时期为保证该农业系统稳定产出,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农田保水、蓄水、引水灌溉等水利建设,减少水旱灾害对该地农业的影响,A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农业模式因地制宜种稻养鱼,稻鱼和谐共生,相辅相成,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其成为典范的核心价值,农业模式高效生态,D项正确。第3题,该地农业模式产出的稻谷和田鱼原生态、品质高,迎合现今消费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价格较高;同时,推出的研学营地、展馆和民宿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民俗文化体验、学习教育等精神文化需求,客源丰富,经济效益好,B项正确。4.(2023年湖北武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该地三面环山,竹林广布。20世纪70—80年代,余村人开矿采石、建石灰窑、办水泥厂,发展成了浙江著名的富裕村,同时却常年笼罩在烟尘中,小河也变浑浊了……21世纪初,当地人痛定思痛,在利益和发展之间做出了抉择。为此,余村人着力恢复植被,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登山探险、婚纱摄影等特色旅游产品,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优势资源,当地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余村地区地形图。(1)就20世纪70—80年代而言,推测余村建设水泥厂的有利条件。【答案】石灰石丰富,接近原料地;改革开放初期,有政策支持;建筑业发展快,水泥市场需求量大;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廉;建水泥厂技术要求不高。(2)指出余村植被的恢复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答案】植被恢复后,河流的含沙量减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水位变化减小。(3)列举余村实现“生态美”所采取的措施。【答案】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关停矿山和污染企业,减轻污染源;对原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地表植被;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余村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通过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增加余村收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体现经济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整治,恢复自然生态,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体现生态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安置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体现社会持续发展。[知识链接]1.含义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由增转降。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微专题2 “碳中和”“碳达峰”与清洁生产2.背景(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3)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4)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试题演练]2021年,“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完成第1~2题。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30年前增长变慢 B.2030年增长率达到峰值C.2060年后基本为零 D.2030—2060年基本不变2.在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我国能源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此类企业,下列“碳中和”措施中见效最慢的是 (  )A.购买碳汇,植树造林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降低能源生产能耗 D.降低化石能源依赖【答案】1.A 2.A[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2030年我国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这意味着2030年前逐年控制碳排放增长速度,2030年前后碳排放年增长率大致为0,之后碳排放逐年减少,A项正确。2030年增长率为0;无法确定2060年的碳排放数值情况;2030—2060年逐渐减少。第2题,在“碳中和”过程中,植树造林虽然可以实现碳固定,但是从长远来看,植树造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使用化石能源所产生的问题,同时植树造林受到植被生长速度、固碳效率以及森林火灾等因素的影响,见效最慢,A项正确。目前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点举措主要针对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B、C、D项都能较快地达到“碳中和”的目的。(2023年安徽江淮十校联考)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为2010—2019年北京与全国碳强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和全国的碳强度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B.全国的低碳趋势明显优于北京C.北京较全国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D.北京碳强度下降幅度大于其他各省份4.为降低北京的碳排放总量,下列举措可行的有 (  )①尽量拼车出行 ②推广使用LED节能灯③分散非首都职能 ④降低能源消耗总量⑤采用远程视频会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3.C 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2010—2019年,北京和全国的碳强度都呈连续下降趋势,没有出现升降波动,A项错误;根据北京与全国的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可知,北京的碳强度下降幅度更大,速度更快,低碳趋势优于全国,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B项错误,C项正确;图中没有其他省份的相关数据,与北京无法进行比较,D项错误。第4题,拼车出行、使用LED节能灯、采用远程视频会议,都可以减少交通及生活中温室气体的排放,①②⑤正确;分散非首都职能,可减少北京的工业等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③正确;降低北京的碳排放总量的主要举措是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而不是降低能源消耗总量,④错误。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春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5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