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西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西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西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西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西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西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莼菜,又名湖菜,具有深绿色椭圆形叶子,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嫩叶可供食用,是一种珍贵的蔬菜。莼菜完全靠手工生产。浙江杭州西湖、湖北利川市和重庆石柱县是我国三大莼菜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宜莼菜生长的环境是( )
    A.寒冷的山谷B.干旱的平原C.多雨的丘陵D.湿润的湖沼
    2.重庆石柱县农业发展经历了水稻—黄连—莼菜种植的变化。重庆石柱县农产品种植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B.气候C.市场D.地形
    3.与杭州西湖相比,湖北利川市种植莼菜的优势最可能是( )
    A.劳动力廉价B.交通便利C.市场广阔D.技术先进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升级为高端产业。读深圳产业园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第一阶段各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生产联系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
    5.产业园区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说明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B.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
    格库铁路是连接青海省格尔木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下图为格库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铁路所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仍在甲处采取了弯曲建设,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输出石油资源B.避开崎岖山地C.方便居民出行D.开发旅游资源
    7.格库铁路开通后,有利于( )
    A.改善新疆脆弱生态环境B.加强新疆、青海两省的经济联系
    C.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提升我国东部沿海运输能力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西南方
    9.一架飞机走最短航线从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
    A.一直向正西方B.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
    C.一直向正东方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
    10.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11.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B.南温带C.北半球热带D.南半球热带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13.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2019年女排世界杯于9月14日至29日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连克对手,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女排世界杯比赛期间( )
    A.北京昼长逐渐变长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地球公转速度加快D.洛阳正午树影逐渐缩短
    15.北京时间9月29日14:00,中国女排对阵世界杯最后一个对手阿根廷女排,若在纽约(西五区)留学的小明想完整地观看这场比赛,则他打开电视的时间不能晚于当地时间( )
    A.1:00B.21:00C.3:00D.4:00
    读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上图中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点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17.在上面的光照图中,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120°EB.60°EC.20°WD.100°W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8.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 )
    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
    19.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
    2021年5月1日,有两队活动小组在甲、乙两地进行地理实习,测得甲地的昼长是乙地的一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可能都在北半球B.此日两地东北日出
    C.正午太阳高度甲一定小于乙D.两地纬度可能相同
    21.该日后至夏至期间,海南省海口市(20°N)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
    A.变大B.变小C.一直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22.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两图中河口的小岛因泥沙不断沉积而扩大,最终将分别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A.甲、丙B.乙、丙C.乙、丁D.甲、丁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为遮阳板设计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4.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 )
    A.该地的主要地质构造是向斜B.甲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③的沉积更早D.图中甲岩石为喷出岩
    26.图中乙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断裂作用、岩浆侵入、侵蚀作用B.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断裂作用、岩浆侵入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和④所处板块位置类似地区的地表形态多为( )
    A.岛弧链B.海岭C.裂谷D.断块山
    28.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相向运动,常形成高大的山脉
    B.②处相邻板块相向运动,常发育成裂谷和海洋
    C.③处的海岸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D.④处地壳比较活跃的相离型边界,常常有火山喷发
    29.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图中河流阶地( )
    A.地壳间歇运动,且地壳抬升运动了三次B.枯水期出露水面
    C.组成颗粒较粗,土质较为肥沃D.洪水期被水淹没
    30.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060km2,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左图示意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右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左图中与五大连池堰塞体岩石形成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始建于1909年的天津街,曾是大连商业的发祥地,汇聚了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大型国营百货商店天百大楼在内的六大老字号商企。20世纪90年代前,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客流量上,都可以称为大连“第一商业街”。那时的商业街高、中、低档服务业结合,是面向大连市民及东北地区游客的消费场所。2000年11月天津街开始了为期约三年的全面改造,定位主要以高端消费为主,减少了中、低消费比例。天津街重新开放后,客流量较之前大为减少。下图为大连主要商业圈形成时间与位置分布图。
    (1)分析20世纪90年代前,天津街成为大连“第一商业街”的主要区位条件。
    (2)简析改造后天津街客流量流失的原因。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下图)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解释“猴子”的形成过程。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
    3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图一所示贺兰山东麓(图一中甲地),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图二所示)。长期以来,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
    三、综合读图题
    35.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B点位于极圈上)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ME为晨昏线中的____线。图1是____极的俯视图。
    (2)当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填写数码)处,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为____,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3)一年中上海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填写数码)处。
    (4)图1中A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时。
    (5)图示1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莼菜…浮生在水面或潜在水中”,可知最适宜其生长的环境为湿润的湖沼,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C
    解析:市场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当地种植业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C正确;土壤、气候、地形变化较小,不会导致重庆石柱县农业发展经历了水稻—黄连—莼菜种植的变化,ABD错误;故选C。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莼菜完全靠手工生产”,可知莼菜种植需要较多廉价的劳动力,湖北省利川市经济较杭州西湖落后,劳动力价格低于杭州西湖,A正确;湖北利川市较杭州西湖,交通、市场、技术都没有优势,BCD错误;故选A。
    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第一阶段产业园区内各企业之间集聚属于空间联系的集聚,主要目的是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故A项正确;第一阶段的企业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集聚不能加强生产联系,故B项错误;第一阶段的企业类型主要为劳动力导向型,应该靠近劳动力而不是原料,故C项错误;需要获取邻厂信息的企业应该是有工序联系或信息联系的而不是如第一阶段的空间联系,故D项错误。综上,答案选A。
    5.答案:D
    解析:该产业园区由第一阶段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升级为第二阶段的技术导向型工业,说明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选D。
    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该铁路在甲处采取了弯曲建设,是为了接通过更多个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C正确;读图可知弯曲地段并没有石油资源和相关旅游资源,也不是山地地区,因此AB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格库铁路是连接青海省格尔木市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尔勒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因此该铁路开通后,有利于加强新疆和青海两省的经济联系,促进西部地区运输能力提高,完善交通网,B正确,D错误;交通建设并不能改善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A错误;格库铁路沿途分布着大量石油、有色金属矿产等资源,该铁路的建设将释放沿途地区既有运力,促进西部能源、矿产的共享和流通,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不是消除,C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中心极点为南极。从南北方向上看,④距离南极点更远,故①地位于④地的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从④看①与自转方向一致,为向东,故①地位于④的东南方。故选A。
    9.答案:D
    解析:连接②到①的直线即为两地的最短航线根据图示的自转方向判断,中心极点为南极点,故从②到①地,先接近南极点,再远离,反映为先向南再向北运动:从东西方向看,图示从①到②,始终与自转方向相反,故向西运动,从①地飞往②地飞行方向应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选D。
    10.答案:C
    解析:除极点外,全球各地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因此北京和光照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北京纬度高于广州,因此线速度小于广州。故选C。
    11.答案:D
    解析:该地一年内能有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因此其位于热带;再根据这两次最大值出现于12月22日前后可知它位于南半球。故选D。
    12.答案:B
    解析:按当日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①②③地的昼长分别是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8分,昼长越长纬度越高,据此可知B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若③地为北京,日出时间早于6时且越来越早,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C对,A、B错;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是春分和秋分并非此时,D错。故选C。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转的相关知识。9月14日至29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向南移动至南半球。C项,此时地球向近日点靠近,公转速度加快。故C项正确;A项,北京位于北半球,昼长不断变短。故A项错误;B项,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向南移动至南半球,并非一直位于北半球。故B项错误;D项,位于北半球的洛阳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小,正午树影不断变长。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与区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与西五区相差13小时,因此比赛开始时,西五区的时间为9月29日1:0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答案:A
    解析:根据光照图分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AB上的各地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因此AB应为晨线,A正确,D错误;据图可知,C点在背向太阳光线的阴影区域,处于夜半球,B错误;D、E两点自转角速度相同,但D点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E点纬度高于D,线速度小于D,C错误。故选A。
    17.答案:B
    解析:根据光照图分析,图示半球被平均分成6等份,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经度差为30°,即时差为2小时。图中D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D点所在的一整条经线的地方时都应为6时,180°经线位于D点所在经线以东2小时,比D点快2小时,所以180°地方时应为8时,由此推算0时应在180°经线以西120°,应为60°E,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答案:C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根据图中经度和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A点所在经线为0°,与其相对的经线为180°。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线,另一条是180°经线。结合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可知,相邻两条经线相差45°,地方时相差3个小时,再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计算出A点的地方时是7月8日6时。故选C。
    19.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A点的地方时是7月8日6时,故0°经线的地方时为7月8日6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是120°E的地方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7月8日6时+8小时=7月8日14时。故选B。
    20.答案:D
    解析: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若甲、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两地的白昼均大于12小时,昼长最长为24小时,所以不可能出现甲地昼长是乙地的一半,A错误;5月1日,在无极昼极夜的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但若甲地位于赤道,乙地位于北极圈以内,则乙地正北日出,B错误;根据两地的昼长可判断甲位于南半球或者赤道,乙可能位于南半球、赤道或北半球,若甲在赤道上,乙地位于北极圈以内,5.1日甲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乙,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一个半球的昼长等于另一个半球的夜长,根据材料可假设甲昼长为8小时,则乙昼长为16小时,两地纬度相同,D正确。
    21.答案:D
    解析:5月1日太阳直射在20°N以南地区(可根据从春分到夏至3个月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计算5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到北回归线,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到90°,后变小,D正确。
    22.答案:D
    解析:根据纬度的变化可判断出,左图中的河流位于南半球.右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按照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向左偏,即左岸侵蚀、右岸沉积,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左图中泥沙在甲岸沉积;北半球向右偏,即右岸侵蚀、左岸沉积,结合河流流向可判断右图中泥沙在丁岸沉积.最终小岛将分别与河流的甲、丁岸相连。故选D。
    23.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选D项。
    24.答案:A
    解析:济南较福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所以选A项。
    25.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所以图中主要地质构造是背斜,A错误;由图例得知图中甲岩石为花岗岩,花岗岩是侵入岩,D错误;补全背斜缺失的岩层得知,①在③岩层之上,③沉积更早,C错误;甲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与断层交汇处没有被断层错断,而是覆盖了原有的岩层结构,说明甲处岩浆活动晚于断层,B正确。故选B。
    26.答案:A
    解析:读图,图中乙地层褶皱后,中间大面积的花岗岩与周围岩层一样被侵蚀,说明侵蚀作用的发生时间最晚;甲处花岗岩与断层交汇没有被断层错断而是覆盖原有的岩层结构,说明岩浆侵入的发生时间在断裂作用之后,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④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的消亡边界,形成岛弧链,A正确。海岭、裂谷属于生长边界,BC错误。断块山通常在大陆上断层形成,D错误。故选A。
    28.答案:A
    解析:①处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常形成高大的山脉,此处是喜马拉雅山脉,A正确。②处相邻板块彼此分离,在海底形成海岭,B错误。③处的海岸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C错误。④处地壳比较活跃的相互碰撞型消亡边界,常常有火山喷发,D错误。故选A。
    29.答案:A
    解析:由于河流阶地形成与地壳运动上升有关,地壳每上升一次,河谷底部便下切形成一级阶地,因此地壳上升次数与河流阶地数相同,该河流有3级阶地,则地壳最可能抬升了三次,A正确。据材料可知,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所以无论枯水期还是洪水期,均不会被淹没,BD错误。由于河流阶地的沉积物为河流沉积,所以河流阶地的组成颗粒与当时河流的流速有关,并不是全都较粗,C错误。故选A。
    30.答案:C
    解析:五大连池堰塞体岩石为岩浆活动形成,为岩浆岩。图中③为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结,④为沉积物压实固结,①为变质作用,②为岩石重熔融,故与五大连池堰塞体岩石形成地质作用相同的是③岩浆活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答案:(1)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客流量大;人口密集,顾客数量多,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商业基础较好;多家大型百货商店,知识名度高,集聚作用强。
    (2)定位高端,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中低端消费需求顾客流失);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几何中心的地位消失;其它商业圈的兴起,分散了消费人群;网上购物的兴起,对实体门店客流的冲击。
    解析:(1)读图可知,天津街位于大连市中心,有多条交通线汇聚,交通便捷,客流量大;由材料“那时的商业街高、中、低档服务业结合,是面向大连市民及东北地区游客的消费场所。”可知,人口密集,顾客数量多,市场广阔;由材料“始建于1909年的天津街,曾是大连商业的发祥地,”可知,天津街历史悠久,商业基础较好;由材料“汇聚了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大型国营百货商店天百大楼在内的六大老字号商企”可知,多家大型百货商店,知识名度高,集聚作用强。
    (2)由材料“2000年11月天津街开始了为期约三年的全面改造,定位主要以高端消费为主,减少了中、低消费比例”可知,定位高端,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中低端消费需求顾客流失;城市化的发展,大连城市商业街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天津街商业圈,到21世纪形成了4个商业圈,随着城市区范围的扩大,大连市天津街的城市几何中心的地位消失;其它商业圈的兴起,分散了消费人群;随着物流、网络发展,网上购物的兴起,人们较多进行网上消费,对实体门店客流的冲击,使得改造后天津街客流量流失。
    32.答案: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不断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风化作用)棱角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猴子”。
    解析:“猴子”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外力作用形成“猴子”。首先是花岗岩的形成,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接着是岩石出露地表,受内力作用影响,地壳不断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最后是受外力侵蚀作用,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风化作用)棱角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猴子”。
    33.答案: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沙洲出露水而面积大,气候干旱易起沙,东南风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解析:沙丘形成的过程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即每年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降低,河床河沙露出水面;且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34.答案: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
    解析: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多风沙天气,风沙活动对岩石的破坏较大;贺兰山东麓降水集中于夏季,对岩石的冲刷作用强烈;当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易造成岩石破损;该地位于银川——河套地震带附近,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易造成岩石破损;岩壁陡峭,岩石易破碎、受损。
    35.答案:(1)晨 南
    (2)④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23°26′S—90°S) 昼短夜长
    (3)②
    (4)18 21
    (5)90°E 23°26′S
    解析:(1)根据图中经度变化可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自西向东跨越ME线从黑进入白天,因此ME线为展线。
    (2)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冬至日:图2中斯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23°26′S-90S)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
    中的最大值,位于北半球的上海昼短夜长。如图所示,F点所在经线为180度,此时为18点,0:00所在经线为西经90度,180度经线和西经90度经线把全球划分两个日期,上海经度大概在东经120度,故该日与上海相同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3/4。
    (3)上海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位于图中②处。
    (4)读图可知,G点位于0点经线上,G点与A点相差45°,因此此时A点为3点;A点昼长为(12-3)×2-18小时,日落时间为12+(12-3)-21点。
    (5)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直射纬度为23°26'S,昼半球中央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西经90经线对面为东经90度,也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故直射纬度为(90°E,23°26′S)。
    时间
    地点
    当日
    次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9:00
    23:00
    8:58
    23:02

    7:19
    18:41
    7:20
    18:40

    5:40
    18:48
    5:39
    18:49

    相关试卷

    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第1课时初步认识比热容pptx、加热水和煤油mp4、比较水沙石的比热容mp4、比较金属的比热熔冰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mp4、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对比swf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