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解析版).docx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01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02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03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01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02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2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原卷版docx、专题22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应用:(1)如图1,一条抛物线的焦点为F(0,1),准线为过点(0,﹣1)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设点P(x,y)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小聪同学在应用定义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时作出了如下不完整的解答,请你将余下部分补充出来.
    解:设点P(x,y)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作PM⊥l于点M,则PM= .
    作PN⊥y轴于点N,则在△PFN中,有PN=|x|,NF=|y﹣1|,所以PF= .
    ∵PF=PM
    ∴ = ,
    将方程两边同时平方,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点A(1,3)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则△FAP的周长最小值为 .
    (3)在(1)(2)的条件下,如图3,点B(4,4)是坐标平面内另一点,过P作PH⊥l,垂足为H,连接PF和FH,问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F,H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相似?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点P(x,y)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作PM⊥l于点M,则PM=y+1.
    作PN⊥y轴于点N,则在△PFN中,有PN=|x|,NF=|y﹣1|,所以PF=.
    ∵PF=PM,
    ∴=y+1,
    将方程两边同时平方,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
    故答案为:y+1,,y+1,,;
    (2)∵F(0,1),点A(1,3),
    ∴AF==,
    如图2,过A作AB⊥直线l于B,交抛物线于P,
    则此时,PA+PB=PA+PF最小,且△FAP的周长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
    (3)存在,
    ∵A(1,3),点B(4,4),
    ∴AB==,AO==,OB==4
    ∴AB=OA,
    ∵PF=PH,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F,H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相似,
    则PH与AB,FH与OB是对应边,
    ∴,
    设点P(m,m2),则H为(m,﹣1),
    ∴,
    解得m=±1,
    ∴点P坐标(1,)或(﹣1,).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解析式;
    (2)点P是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ACP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Q,使△BCQ是以BC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抛物线y=ax2+bx+2过点A(﹣3,0),B(1,0),

    解得,
    ∴二次函数的关系解析式为y=﹣x2﹣x+2;
    (2)存在.
    ∵如图1所示,设点P坐标为(m,n),则n=﹣m2﹣m+2.
    连接PO,作PM⊥x轴于M,PN⊥y轴于N.
    则PM=﹣m2﹣m+2,PN=﹣m,AO=3.
    ∵当x=0时,y=﹣×0﹣×0+2=2,
    ∴OC=2,
    ∴S△PAC=S△PAO+S△PCO﹣S△ACO
    =AO•PM+CO•PN﹣AO•CO
    =×3×(﹣m2﹣m+2)+×2×(﹣m)﹣×3×2
    =﹣m2﹣3m
    ∵a=﹣1<0
    ∴函数S△PAC=﹣m2﹣3m有最大值
    ∴当m=﹣=﹣时,S△PAC有最大值.
    ∴n=﹣m2﹣m+2=﹣×(﹣)2﹣×(﹣)+2=,
    ∴存在点P(﹣,),使△PAC的面积最大.
    (3)如图2所示,以BC为边在两侧作正方形BCQ1Q2、正方形BCQ4Q3,则点Q1,Q2,Q3,Q4为符合题意要求的点.过Q1点作Q1D⊥y轴于点D,过点Q2作Q2E⊥x轴于点E,
    ∵∠1+∠2=90°,∠2+∠3=90°,∠3+∠4=90°,
    ∴∠1=∠3,∠2=∠4,
    在△Q1CD与△CBO中,
    ∵,
    ∴△Q1CD≌△CBO,
    ∴Q1D=OC=2,CD=OB=1,
    ∴OD=OC+CD=3,
    ∴Q1(2,3);
    同理可得Q4(﹣2,1);
    同理可证△CBO≌△BQ2E,
    ∴BE=OC=2,Q2E=OB=1,
    ∴OE=OB+BE=1+2=3,
    ∴Q2(3,1),
    同理,Q3(﹣1,﹣1),
    ∴存在点Q,使△BCQ是以BC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Q点坐标为:Q1(2,3),Q2(3,1),Q3(﹣1,﹣1),Q4(﹣2,1).
    3.如图,抛物线y=ax2+bx+3过点A(1,0),B(3,0),与y轴相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E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请探索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以A,B,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为线段OC上的动点,连接BP,过点C作CN垂直于直线BP,垂足为N,当点P从点O运动到点C时,求点N运动路径的长.
    解:(1)将A(1,0)(3,0)代入y=ax2+bx+3得:,
    解得:,
    ∴y=x2﹣4x+3.
    (2)①设F(x,x2﹣4x+3),若E,F在AB的同侧,则EF=AB=2,
    ∵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x﹣2|=2,
    ∴x=0或x=4,
    ∴F1(0,3),F2(4,3).
    ②若E,F在AB异侧,则F与抛物线的顶点重合,即F3(2,﹣1),
    ∴存在点F1(0,3),F2(4,3),F3(2,﹣1),使以A,B,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连接BC,
    ∵∠BNC=90°,
    ∴点N的路径是以BC的中点M为圆心,BC长的一半为半径的,
    连接OM,
    ∵OB=OC=3,
    ∴OM⊥BC,
    ∴∠OMC=90°,
    ∵BC=,
    ∴OM=
    ∴=.
    4.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一直线相交于A(﹣1,0),C(2,3)两点,与y轴交于点N.其顶点为D.
    (1)抛物线及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
    (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相交于点B,E为直线A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E作EF∥BD交抛物线于点F,以B,D,E,F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点E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若P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上方的一个动点,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
    解:(1)由抛物线y=﹣x2+bx+c过点A(﹣1,0)及C(2,3)得,

    解得,
    故抛物线为y=﹣x2+2x+3;
    又设直线为y=kx+n过点A(﹣1,0)及C(2,3),
    得,
    解得,
    故直线AC为y=x+1;
    (2)∵y=﹣x2+2x+3=﹣(x﹣1)2+4,
    ∴D(1,4),
    当x=1时,y=x+1=2,
    ∴B(1,2),
    ∵点E在直线AC上,设E(x,x+1).
    ①如图2,当点E在线段AC上时,点F在点E上方,则F(x,x+3),
    ∵F在抛物线上,
    ∴x+3=﹣x2+2x+3,
    解得,x=0或x=1(舍去),
    ∴E(0,1);
    ②当点E在线段AC(或CA)延长线上时,点F在点E下方,则F(x,x﹣1),
    ∵F在抛物线上,
    ∴x﹣1=﹣x2+2x+3,
    解得x=或x=,
    ∴E(,)或(,),
    综上,满足条件的点E的坐标为(0,1)或(,)或(,);
    (3)方法一:如图3,过点P作PQ⊥x轴交AC于点Q,交x轴于点H;过点C作CG⊥x轴于点G,设Q(x,x+1),则P(x,﹣x2+2x+3)
    ∴PQ=(﹣x2+2x+3)﹣(x+1)
    =﹣x2+x+2
    又∵S△APC=S△APQ+S△CPQ
    =PQ•AG
    =(﹣x2+x+2)×3
    =﹣(x﹣)2+,
    ∴面积的最大值为;
    方法二:过点P作PQ⊥x轴交AC于点Q,交x轴于点H;过点C作CG⊥x轴于点G,如图3,
    设Q(x,x+1),则P(x,﹣x2+2x+3)
    又∵S△APC=S△APH+S直角梯形PHGC﹣S△AGC
    =(x+1)(﹣x2+2x+3)+(﹣x2+2x+3+3)(2﹣x)﹣×3×3
    =﹣x2+x+3
    =﹣(x﹣)2+,
    ∴△AP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5.如图,抛物线与直线AB交于点A(﹣1,0),B(4,).点D是抛物线A,B两点间部分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直线CD与y轴平行,交直线AB于点C,连接AD,B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D的横坐标为m,△AD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S取最大值时的点C的坐标;
    (3)当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时,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AB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Q,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
    解:(1)∵抛物线与直线AB交于点A(﹣1,0),B(4,).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2x+
    (2)如图1,过点B作BF⊥DE于点F.
    ∵点A(﹣1,0),B(4,),
    ∴易求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
    又∵点D的横坐标为m,
    ∴点C的坐标是(m,m+),点D的纵坐标是(﹣m2+2m+)
    ∴AE=m+1,BF=4﹣m,CD=﹣m2+m+2,
    ∴S=CD•(AE+BF)=×(﹣m2+m+2)×(m+1+4﹣m)=﹣(m﹣)2+(﹣1<m<4).
    ∴当m=时,S取最大值,此时C(,);
    (3)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Q使以点P,Q,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
    ∴D(2,),C(2,).
    ①如图2,当PQ∥DC,PQ=DC时.
    设P(x,﹣x2+2x+),则Q(x,x+),
    ∴﹣x2+2x+﹣x﹣=3,
    解得,x=1或x=2(舍去),
    ∴Q(1,1);
    ②如图3,当CD∥PQ,且CD=PQ时.
    设P(x,﹣x2+2x+),则Q(x,x+),
    ∴x++x2﹣2x﹣=3,
    解得,x=5或x=﹣2,
    ∴Q(5,3)、Q′(﹣2,﹣);
    ③如图4,当PC∥DQ,且PC=DQ时.
    过点P作PE⊥CD于点E,过点Q作QF⊥CD于点F.则PE=QF,DE=FC.
    设P(x,﹣x2+2x+),则E(2,﹣x2+2x+),
    ∴Q(4﹣x,﹣x),F(2,﹣x),
    ∴由DE=CF得,﹣(﹣x2+2x+)=﹣x﹣,
    解得,x=1或x=2(舍去),
    ∴Q(3,2)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有:(1,1)、(5,3)、(﹣2,﹣)、(3,2).
    6.已知抛物线y=x2﹣mx+2m﹣的顶点为点C.
    (1)求证:不论m为何实数,该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求m的值和C点坐标;
    (3)如图,直线y=x﹣1与(2)中的抛物线交于A、B两点,并与它的对称轴交于点D.直线x=k交直线AB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求当k为何值时,以C,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1)△=(﹣m)2﹣4××(2m﹣)=(m﹣2)2+3,
    ∵不论m为何实数,总有(m﹣2)2≥0,
    ∴△=(m﹣2)2+3>0,
    ∴无论m为何实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无论m为何实数,抛物线y=x2﹣mx+2m﹣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
    ∴﹣=3,即m=3,
    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x﹣3)2﹣2,
    ∴顶点C坐标为(3,﹣2).
    (3)∵CD∥MN,C,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CDMN是平行四边形(直线在抛物线的上方)或四边形CDNM是平行四边形(直线在抛物线的下方),如图所示.
    由已知D(3,2),M(k,k﹣1),N(k,k2﹣3k+),
    ∵C(3,﹣2),
    ∴CD=4.
    ∴MN=|k﹣1﹣(k2﹣3k+)|=CD=4.
    ①当四边形CDMN是平行四边形,
    MN=k﹣1﹣(k2﹣3k+)=4,
    整理得k2﹣8k+15=0,
    解得k1=3(不合题意,舍去),k2=5;
    ②当四边形CDNM是平行四边形,
    NM=k2﹣3k+﹣(k﹣1)=4,
    整理得k2﹣8k﹣1=0,
    解得k3=4+,k4=4﹣,.
    综上所述,k=5,或k=4+,或k=4﹣时,可使得C、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以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x2+bx+c与x轴分别交于点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设抛物线的对称轴l与x轴交于一点D,连接PD,交AB于E,求出当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时点P的坐标;
    (3)点M是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直线y=x+1与x轴交点为A,
    ∴点A的坐标为(﹣3,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点C的坐标为(1,0),
    ∵抛物线y=﹣x2+bx+c与x轴分别交于点A、C,
    ∴抛物线为y=﹣(x+3)(x﹣1)=﹣x2﹣2x+3;
    (2)∵抛物线y=﹣x2﹣2x+3的对称轴为x=﹣1,
    ∴点D的坐标为(﹣1,0),
    ①当∠ADE=90°时,△ADE∽△AOB.此时点P在对称轴上,即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
    ②当∠AED=90°时,△AED∽△AOB.
    过点P作PG⊥AC于点G,则△AED∽△PGD.
    于是 ===,
    ∴PG=3GD.
    即:﹣t2﹣2t+3=3(﹣1﹣t),
    解得 t1=﹣2,t2=3(不合题意,舍去).
    当t=﹣2时,﹣22+2×2+3=3,
    所以此时点P的坐标为(﹣2,3).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是(﹣1,4)或(﹣2,3);
    (3)点N的坐标为:以线段AB为边时,N1(2,﹣5),N2(﹣4,﹣5),
    以线段AB为对角线时,N3(﹣2,3).
    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分别是:N1(2,﹣5),N2(﹣4,﹣5),N3(﹣2,3).
    8.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0,4),与x轴负半轴交于B,与正半轴交于点C(8,0),且∠BAC=90°.
    (1)求该二次函数解析式;
    (2)若N是线段BC上一动点,作NE∥AC,交AB于点E,连结AN,当△ANE面积最大时,求点N的坐标;
    (3)若点P为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C,设所得△PAC的面积为S.问:是否存在一个S的值,使得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2个?若有,求出这个S的值,并求此时点P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BAC=90°,∠AOC=90°,
    ∴由射影定理可得出:OA2=OB•OC,
    由题意知:OA=4,OC=8,
    ∴42=OB•8,
    ∴OB=2,
    ∴B(﹣2,0),
    将A、B、C三点坐标代入即得: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4;
    (2)设N(n,0),则BN=n+2,BC=10,
    ∵NE∥AC,
    ∴△BNE∽△BAC,
    ∴=()2,
    ∵S△BAC=×10×4=20,
    ∴=()2,
    S△BEN=(n+2)2,
    ∵S△BAN=×(n+2)×4=2n+4,
    ∴S△ANE=(2n+4)﹣(n+2)2=﹣(n﹣3)2+5,
    ∵a=﹣,
    ∴当n=3时,最大值S△ANE=5,
    此时N的坐标为:(3,0);
    (3)设直线AC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直线AC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x+4,
    如图,过P作PH⊥OC,垂足为H,交直线AC于点Q;
    设P(m,﹣m2+m+4),则Q(m,﹣m+4).
    ①当0<m<8时,
    PQ=(﹣m2+m+4)﹣(﹣m+4)=﹣m2+2m,
    S=S△APQ+S△CPQ=×8×(﹣m2+2m)=﹣(m﹣4)2+16,
    ∴0<S≤16;
    ②当﹣2≤m<0时,
    PQ=(﹣m+4)﹣(﹣m2+m+4)=m2﹣2m,
    S=S△CPQ﹣S△APQ=×8×(m2﹣2m)=(m﹣4)2﹣16,
    ∴0<S<20;
    ∴当0<S<16时,0<m<8中有m两个值,﹣2≤m<0中m有一个值,此时有三个;
    当16<S<20时,﹣2≤m<0中m只有一个值;
    当S=16时,m=4或m=4﹣4这两个.
    故当S=16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两个.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为O,A点坐标为(﹣4,0),B点坐标为(1,0),以AB的中点P为圆心,AB为直径作⊙P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设M为(1)中抛物线的顶点,试说明直线MC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第二象限中是否存在的一点Q,使得以A,O,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的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连接PC,
    ∵A(﹣4,0),B(1,0)
    ∴AB=5,
    ∵P是AB的中点,且是⊙P的圆心
    ∴PC=PA=2.5,OP=4﹣2.5=1.5.
    ∴OC=PC2﹣OP2=2
    ∴C(0,﹣2).
    设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为y=a(x﹣1)(x+4),
    ∴﹣2=a(0﹣1)(0+4)
    ∴a=.
    ∴抛物线为y=(x﹣1)(x+4).
    (2)直线MC与⊙P相切.
    将y=x2+x﹣2配方,得y=(x+)2﹣,
    ∴顶点M为(﹣,﹣).
    设直线MC为y=kx+b,则有,
    解得.
    ∴直线MC为y=x﹣2.
    设MC与x轴交于点N,
    在y=x﹣2中,令y=0,得x=.
    ∴ON=,PN=+=,CN===.
    ∴CN2+PC2=PN2.
    ∴∠PCN=90度.
    ∴MC与⊙P相切.
    (3)△OBC与△AOQ相似,OB:OC=AO:AQ,即1:2=4:AQ,解得AQ=8,则Q点坐标为(﹣4,8);
    △OBC与△AQO相似,OB:OC=AQ:AO,即1:2=AQ:4,解得AQ=2,则Q点坐标为(﹣4,2);
    △OBC与△QAO相似,OC:BC=QO:AO,即2:=QO:4,解得QO=,则Q点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则Q点坐标为;
    △OBC与△QOA相似,OB:BC=QO:AO,即1:=QO:4,解得QO=,则Q点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则Q点坐标为.
    综上所述,使得以A,O,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C相似,所有满足的Q点坐标为(﹣4,8);(﹣4,2);;.
    [来源:学。科。网]
    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OC如图放置,点A、C的坐标分别为(0,3)、(﹣1,0),将此平行四边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平行四边形A'B'OC'.
    (1)若抛物线过点C,A,A',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平行四边形ABOC和平行四边形A'B'OC'重叠部分△OC'D的周长;
    (3)点M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M在何处时;△AMA'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此时M的坐标.
    解:(1)∵▱A′B′O′C′由▱ABOC旋转得到,且A的坐标为(0,3),得
    点A′的坐标为(3,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
    将A,A′C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x+3;
    (2)∵AB∥OC,
    ∴∠OAB=∠AOC=90°,
    ∴OB==,
    又∠OC′D=∠OCA=∠B,∠C′OD=∠BOA,
    ∴△C′OD∽△BOA,又OC′=OC=1,
    ∴==,
    又△ABO的周长为4+,
    ∴△C′OD的周长为=1+.
    (3)
    作MN⊥x轴交AA′于N点,
    设M(m,﹣m2+2m+3),
    AA′的解析式为y=﹣x+3,N点坐标为(m,﹣m+3),MN的长为﹣m2+3m,
    S△AMA′=MN•xA′=(﹣m2+3m)×3
    =﹣(m2﹣3m)=﹣(m﹣)2+,
    ∵0<m<3,∴当m=时,﹣m2+2m+3=,M(,),
    △AMA′的面积有最大值.
    相关试卷

    专题19 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9 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19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基础训练)-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9 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基础训练)-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9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基础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19动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分类讨论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动点在几何图形面积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动点在几何图形面积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动点在几何图形面积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18动点在几何图形面积中的分类讨论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22 动点在二次函数中的综合(3)-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项突破(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