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竞赛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竞赛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氧元素的化合价:B.4个二氧化碳分子:
C.的名称:碳酸钾D.6个氧原子: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A.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
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4.如图“北斗七星”代表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已知A、C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D可作食品干燥剂,F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B可以燃烧
B.物质D可以和物质F反应生成物质E
C.若通过物质F和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G,则物质G为碳酸
D.物质A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之一
5.乙布洛芬的化学式为,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洛芬是氧化物
B.布洛芬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6:3
C.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
D.布洛芬中含有43个原子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因此带负电的微粒一定是阴离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因此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7.在一定质量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一定不正确的是( )
A.B.
C.D.
8.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系列物质称为烃,下列烃的混合物中,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和都是恒量的是( )
A.、B.、C.、D.、
9.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矾的化学式为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10.三个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探究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塞上橡胶塞,振荡后塑料瓶变瘪,说明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C.丙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A处酒精灯,继续通入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
D.若丙的A处黑色粉末变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发生了反应
11.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且表面积相同的片、片、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
A.B.
C.D.
二、多选题
12.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最好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是( )
A.和B.和C.和D.和
1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无结晶水)在水中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时显著放热
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10℃,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
14.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
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5.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 )
A.B.
C.D.
三、填空题
16.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越来越强。
①国产航母甲板采用“超级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飞机尾流的高温烧蚀、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由此推测“超级钢”应具有的性质为熔点高、_______、_______。
②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其信息传输系统的芯片中含高纯度硅,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若A为固体,将B滴入集气瓶中,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烧杯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则A物质是_______。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②若A为气体,将适量B滴入集气瓶,观察到烧杯中石灰水倒吸入集气瓶并变浑浊,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石灰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2)操作Y的名称是______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_______(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18.科技缔造生活,创新筑梦未来。我国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让青少年深成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对培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是我国科技领域中引起世界关注的三个典型实例。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的相关问题。
(1)图1:十年砺剑跨越发展,大国重器挺进深蓝。当使用核能工作时,对其安全问题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
(2)图2:我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与燃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3)图3:值得赞誉的是,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翼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的砷化镓太阳能技术。砷化镓中,砷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二者相比,原子结构不同之处为_______。
四、实验题
19.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1)猜想1、和;猜想2、_______
【设计实验】
(2)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
(3)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_。
【进行实验】
(4)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则F处玻璃管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此时F处发生发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则猜想2成立。
(5)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交流拓展】
(6)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和;猜想4、和。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20.2022年1月30日,汨罗市人民政府再次倡导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提倡“绿色”过年。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烟花展开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了解烟花颜色的原理
【查阅资料】烟花是在火药(主要成分为硫磺、炭粉、硝酸钾等)中按一定配比加入镁、铝、锑等金属粉末和锶、钡、钠等金属化合物制成的。由于不同的金属和金属离子在燃烧时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所以烟花在空中爆炸时,便会放出五彩缤纷的火花。
【交流讨论】
(1)若在烟花燃放时呈现_______色的火焰,则可能是加入了硝酸铜。
探究二:探究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的污染
【提出问题】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了哪些气体?
【查阅资料】
①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黑火药中含木炭粉、硝酸钾、硫磺,有的还含氯酸钾。
②不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且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吸收。
【作出猜想】小明猜想是;小红猜想是;小玥猜想是和。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假设实验中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并对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下列推测:
(2)
【反思评价】
(3)若小红的猜想正确,请补充她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4)A、C装置的顺序能否交换并说明理由_______。
【知识拓展】
(5)我们将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氧化剂。黑火药爆炸就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则在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五、计算题
21.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一铁铜合金中含铁的质量分数,将6g该合金粉末样品,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60g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还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回收处理。请结合下列图示计算:
(1)该合金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所的固体铜的质量a为多少g?
(3)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多少g水,能得到5%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花卉的营养液。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5价,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超氧根离子,则超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中超氧根的化合价表示为,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C、从右读到左,读作碳酸氢钾,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6个氧原子可表示为6O,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
故选B。
2.答案:B
解析:A.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10g+10g+10g+10g=4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40g=9g+2g+10g+x,解得x=19,A正确;
B.反应后甲减少1g,乙减少8g,丙没有减少,丁增加9g,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所以该反应是,符合“多生一”的形式,是化合反应,B错误;
C.根据B的分析,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C正确;
D.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1g:8g=1:8,在水合成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比=,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图中实验,温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根据熔化的快慢,可以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4.答案:D
解析:分析:A、C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推断A为过氧化氢,C为水;D可作食品干燥剂,则D为氧化钙;F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肥料,则F为二氧化碳;A、C都能转化为B,则B为氧气;氧化钙能转化为E,E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则E为氢氧化钙;
A、综上分析,B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故A错误;
B、D为氧化钙,F为二氧化碳,两者不能反应生成E氢氧化钙,故B错误;
C、F为二氧化碳,E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C错误;
D、A为过氧化氢,实验时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布洛芬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A错误;
B、布洛芬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26:3,故选项B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省略不写,故选项C错误;
D、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43原子,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但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为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但带负电的微粒不一定是阴离子,如电子带负电荷,但是电子不是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是该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中为+1价,N为+5价,N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刚开始铜的质量为零,置换完银才会置换出铜,故A正确;
B、与和的反应均使溶液质量变小,开始硝酸铜不反应其质量分数变大,硝酸铜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为零,故B正确;
C、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溶液质量减轻,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也会减轻,但是没有前面减小的幅度大,故C正确;
D、开始中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故D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和都是恒量,说明烃中C、H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混合物中各烃的最简式相同;
A.最简式为,的最简式为,二者最简式不同,不满足条件;
B.的最简式为,最简式为,二者最简式不同,不满足条件;
C.的最简式为,最简式为,二者最简式不同,不满足条件;
D.最简式为,的最简式为,二者最简式相同,满足条件;
答案:D。
9.答案:A
解析:A、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故A选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可知,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故B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熬之则成胆矾”可知,蒸发水分,得到硫酸铜晶体,因此该过程为浓缩结晶的过程,故C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的过程,该反应为一种单质的一种化合物生成利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浓盐酸有挥发性,且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甲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运动,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塞上橡胶塞,振荡后塑料瓶变瘪,不能说明与烧碱发生了反应,说法错误;
C、丙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A处酒精灯,继续通入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防止生成铜被氧化,石灰水倒吸,说法正确;
D、若丙的A处黑色粉末变红色、则氧化铜被还原成铜,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发生了反应,说法正确;
答案:B。
11.答案:D
解析:A、探究铁、镁、铝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与溶液增加的质量的关系,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足量的、、粉末,稀盐酸反应完全,设消耗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a,、、,耗相同质量的稀盐酸,溶液增加质量由大到小的金属是铁、镁、铝,说法正确;
B、、、,全消耗100g稀盐酸,参加反应铁、镁、铝的质量由小到大依次为铝、镁、铁,说法正确;
C、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稀盐酸反应完全,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同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则反应速率:,说法正确;
D、由B可知:完全消耗100g稀盐酸,参加反应铁、镁、铝的质量由小到大依次为铝、镁、铁,说法错误;
答案:D。
12.答案:AC
解析:用(丙炔)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要把一个分子变成一个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A、和,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选项正确。
B、和,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选项错误。
C、和,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C、H、O的原子个数为1:2:1,故选项正确。
D、和,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13.答案:AD
解析:A、由图知,甲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0℃时甲固体溶解度是60g,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时显著放热,故A正确;
B、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从50℃降到1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10℃,固体析出,10℃时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丙溶液的,故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B错误;
C、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等质量的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故C错误;
D、50℃时,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甲所需水的质量小于乙所需水的质量,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故D正确。
故选AD。
14.答案:AB
解析:A、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物中氢元素在单质氢气中,反应后氢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只有二氧化碳符合氧化物的定义,只有一种氧化物。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式。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该反应消耗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5.答案:AD
解析:A.装置中的橡皮管使具支烧瓶与分液漏斗上下相连,不会产生压强差,无法支持分液漏斗中液体,所以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B.装置中关闭弹簧夹,手握着烧瓶的底部,瓶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使长玻璃管中的液面上位发生改变,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C.装置推拉针筒的活塞,改变试管中的气体压强,通过伸入液面以下的长导管下端是否有气泡或长导管内液面的改变,可以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D.装置无法使气体产生压强差,所以无法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
故选AD。
16.答案:(1)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强;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试管中的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氢氧化钙析出从而变浑浊;
解析:(1)①国产航母甲板采用“超级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说明超级钢硬度大;能承受飞机尾流的高温烧蚀,说明超级钢熔点高;能承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说明超级钢抗腐蚀性能强。由此推测“超级钢”应具有的性质为熔点高、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强;
②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该反应方程式为:;
(2)①烧杯中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反应没有生成能使烧杯中的石灰水出现现象的物质,但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氢氧化钙析出变浑浊,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两种物质体混合产生了热量,所以A是氢氧化钠,B是水,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试管中的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氢氧化钙析出从而变浑浊;
②若A为气体,将适量B滴入集气瓶,观察到烧杯中石灰水倒吸入集气瓶并变浑浊,而试管中无明显现象,A与B混合时容器内气压减小,氢氧化钙溶液倒吸入集气瓶并变浑浊,则石灰水能倒吸入集气瓶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
(2)降温结晶;氯化钡;C
解析:(1)将毒重石粉碎后进行反应,能增大和盐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氯化钡的浓溶液经过操作Y、过滤操作后得出氯化钡晶体与滤液2,则Y操作为降温结晶;
滤液2是氯化钡的水溶液;毒重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经处理得到的滤液1为氯化钡溶液,则滤液2中的氯化钡还可以循环到滤液1中继续使用;
洗涤时为防止氯化钡晶体溶解损耗,则可以用30℃饱和氯化钡溶液洗涤;水洗涤会造成氯化钡晶体溶解损耗;30℃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会使氯化钡晶体中产生氯化钠杂质;故选C。
18.答案:(1)防止核泄漏
(2)环保、无污染
(3)质子数不同
解析:(1)使用核能工作时,对其安全问题提出的要求是防止核泄漏,核泄漏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我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与燃油相比,其优点是环保、无污染。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砷和镓二者相比,原子结构不同之处为质子数不同。
19.答案:(1)和
(2)A
(3)溶液变红
(4)
(5)
(6)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
解析:(1)甲酸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做出猜想,分解产物为和的混合物;
(2)根据甲酸()的熔点为8.6℃可知,常温下,甲酸的状态为液态;由于甲酸的状态为液态,故试管应向上倾斜。故应选择装置A;
(3)若猜想l成立,则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溶液变红;
(4)猜想2成立,生成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红色氧化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5)由分析可知甲酸分解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
(6)如果甲酸的分解产物是和或者是和,化学方程式将无法配平,也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即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或:甲酸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和混合物或和的混合物中碳氧原子个数比均不可能为1:2)。
20.答案:(1)绿
(2)A中溶液褪色,B中不褪色,C中石灰水变浑浊
(3)A中溶液褪色,B中不褪色,C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4)不能,因为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交换后无法验证生成气体中是否含有
(5)和S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如果加入了硝酸铜,在烟花燃放时火焰呈绿色;
(2)推测③:根据实验结论小玥猜想正确,可知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了和,装置A的作用检验并除去了,装置B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所以实验现象为:A中溶液褪色,B中不褪色,C中石灰水变浑浊;
(3)推测②:若小红猜想正确,则烟花爆竹燃烧后生成的气体是,所以实验现象为:A中溶液褪色,B中不褪色,C中石灰水变不浑浊;
(4)因为装置A的作用检验并除去了,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又因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如果A、C装置的顺序交换,无法说明使C中石灰水变化浑浊的是二氧化硫还是二氧化碳,将无法验证生成气体中是否含有,故A、C装置的顺序不能交换;
(5)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正负代数和为可知,反应前S、C、K、N、O的化合价分别为0、0、+1、+5、-2,反应后S、C、K、N、O的化合价分别为-2、+4、+1、0、-2,所以化合价降低的有硫元素和氮元素,即S和的化合价降低了,故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S和。
21.答案:(1)93.3%
(2)6.8g
(3)144.8g
解析:(1)解:加入的硫酸铜的质量为:160g×10%=16g
设含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生成铜的质量为z;则
,,
,,
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2)铜的质量为;
(3)加入水的质量为m,,。
所含金属元素
钠
钾
钙
铜
钡
呈现颜色
黄
浅紫
砖红
绿
黄绿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推测①
装置A、B中溶液不褪色,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明猜想正确
推测②
小红猜想正确
推测③
_______
小玥猜想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任弼时红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应用与推理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片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