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淮南子》最早记载,熟石膏可作为制作豆腐时的凝固剂,其化学式为
B. 将石油裂化为轻质汽油后燃烧比直接燃烧石油更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 《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和朴消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试验
D. 《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现代基于此法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所代表的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
2.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含有键数目可能为
B. ()分子中所含共价键数为
C. 质量分数为98%的,用水稀释至的质量分数为9.8%
D. 完全燃烧生成和物质的量之比为的有机物一定为
3.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释的是
A. 氧化性:B. 酸性:
C. 热稳定性:D. 碱性:
4. 一种从Al3+和Cr3+混合溶液中分离出铬元素的流程如下。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流程可避免形成胶体而难以从体系中分离的情况发生
B. 若滤液C中不含,则滤液C中
C. 可用溶液代替和氨水
D. 加入和氨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一种的金属串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含N配体带有3个负电荷,空缺的三个方向有和上方相同的N配体(未画出)。下列关于该配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中元素的平均价态为
B. 每个含N配体都含有大键
C. 每个含N配体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D. 理想情况下该配合物中含有4种化学环境的N原子和4种化学环境的原子
6. 一种叠氮化电化学聚合物材料的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聚合物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聚合物的导电性可能较差
B. 该聚合物片段可由3种不同的单体加聚合成
C. 该片段中含有个手性碳原子
D. 该聚合物片段中所有的N原子均为杂化
7. 合成甲基橙(,分子量为327,变色范围值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分子量为173),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另加入亚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上述反应液的溶液。在(a)冰盐浴冷却并搅拌下,将该混合液加入盛有水和浓盐酸的烧杯中,温度始终保持在以下,直至产生白色沉淀(已知此反应大量放热)。
②在试管中将的N,N-二甲基苯胺(分子量为121)和冰乙酸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将该溶液滴加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此时溶液为深红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有固体析出,(b)溶液变成橙黄色,在沸水浴加热5分钟,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得到(c)紫色晶体,产率约。
③将粗产品用0.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得到橙黄色明亮的小叶片状晶体。
在使用甲基橙滴定和甲基橙的合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和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氯化铵溶液
B. 在合成过程划线的(a)中,可以用冰水浴或者冷水浴代替冰盐浴
C. 在合成过程划线(b)中,此时溶液一定呈碱性
D. 在合成过程划线的(c)中,紫色晶体的产生是因为甲基橙粗产品混入了水和乙醇
8. 合成甲基橙(,分子量为327,变色范围值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分子量为173),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另加入亚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上述反应液的溶液。在(a)冰盐浴冷却并搅拌下,将该混合液加入盛有水和浓盐酸的烧杯中,温度始终保持在以下,直至产生白色沉淀(已知此反应大量放热)。
②在试管中将的N,N-二甲基苯胺(分子量为121)和冰乙酸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将该溶液滴加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此时溶液为深红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有固体析出,(b)溶液变成橙黄色,在沸水浴加热5分钟,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得到(c)紫色晶体,产率约。
③将粗产品用0.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得到橙黄色明亮的小叶片状晶体。
上述合成实验中得到甲基橙的质量约为
A. B. C. D.
9. 合成甲基橙(,分子量为327,变色范围值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分子量为173),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另加入亚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上述反应液的溶液。在(a)冰盐浴冷却并搅拌下,将该混合液加入盛有水和浓盐酸的烧杯中,温度始终保持在以下,直至产生白色沉淀(已知此反应大量放热)。
②在试管中将的N,N-二甲基苯胺(分子量为121)和冰乙酸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将该溶液滴加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此时溶液为深红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有固体析出,(b)溶液变成橙黄色,在沸水浴加热5分钟,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得到(c)紫色晶体,产率约。
③将粗产品用0.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得到橙黄色明亮的小叶片状晶体。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得到的N,N-二甲基苯胺需要在蒸馏后才能使用
B. 使用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物中残留的乙醇和水
C. 重结晶操作时需要加入过量水使甲基橙溶解
D. N,N-二甲基苯胺的蒸馏应当在通风橱中进行
10.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碱性海水里直接电解制氢的技术,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隔水薄膜可以起到阻挡与电极催化剂活性中心接触的作用,电极A含有M金属的催化剂,发生的电极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离子交换膜选择性透过参与电极A反应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存在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B. 若去掉隔水薄膜,会在A电极失去电子生成
C. 电解结束后,电极B处去掉海水隔水膜,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无混浊现象
D. 每当有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生成时,就会有电子从电极A流向电极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漂白粉失效的原理:
B.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紫色变浅:
C. 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浑浊:
D. 硫单质溶于强碱:
12.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这个反应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异常复杂。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氢气和氯气的反应由以下4个步骤组成:
这四个步骤都是基元反应,已知对基元反应的速率k满足。【提示】在推导反应速率时,我们可以假设某些高活性物种(比如自由基)的浓度保持不变,即生成其的速率和消耗其的速率近似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活化能不等于氢气和氯气键能之和
B. 若氯气浓度不变,氢气浓度变成原来的2倍,则生成氯化氢的速率变成原来的2倍
C. 若氢气浓度不变,氯气浓度变成原来的2倍,则生成氯化氢的速率变成原来的2倍
D. 加入某些可以和自由基结合的物质可以降低反应速率
13. 以工业废铜泥[主要成分为,含少量]为主要原料制备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除杂时,应在加入稀溶液前加入稍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 “除杂”后、“过滤”前应适当加热以保证除杂效果
C. 由核外电子排布知比稳定,但水相中少见化合物的原因是在水相中易歧化
D. 洗涤时,应当用浓盐酸洗涤以减少产品在洗涤过程中的损失
14. 现有一定浓度的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溶液,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已知溶液加入后溶液的,此时开始向溶液中通入,溶液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当离子浓度为时,含铁微粒的沉淀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加入后
B. 由时溶液几乎不变可知还原性:
C. 时,溶液明显降低是由于
D. 后,溶液几乎不变是由于
15. 某课题组利用盐浓梯度和氧化还原工艺成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将酸性废水中存在的高毒性转化为后再经后续处理转化为离开溶液。设装置内温度恒定为。
已知:对于电池正极反应有方程
注:(1)下,n为转移电子数;电势越高反应的趋势越大;
(2)为氧化态物质,为还原态物质,为定值;
(3)对于除外还有其他如等参加反应的物质,它们的浓度的幂次方也要代入方程。
(参考数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电池利用溶液盐度梯度产生电势,“”表示低浓度盐溶液
B. 负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理论上转化
C. 若要升高正极电势,可向正极区中加入固体或升高正极区
D. 若正极区恒定,当正极区由1.0降低为0.5时,正极电势升高约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元素化学是化学的基石,不同的元素往往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特性。回答下列问题:
(1)金元素形成的部分离子氧化性很强,化学家们推测可能和“惰性电子对”效应有关,即失去6s电子对的离子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下列选项中具有此效应的离子是_______。
A. B. C. D.
(2)噻吩()和呋喃()是常见的有机化学试剂。已知噻吩中,而呋喃中与杂化较接近,说明二者不同的原因_______;“芳香性”是有机化学中一个十分常见的概念,一般认为,共轭结构形成的越好芳香性越强。已知噻吩的芳香性比呋喃强,请从原子电负性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3)和铜元素同族的金元素有着神奇的化学性质,金在和8个大气压下可以与氧元素、氟元素合成。已知是一种离子晶体,其中元素氧化态为,晶体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在冷凝管上会迅速生成一种暗红色粉末和两种气体,其中氧化性较强的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4)的晶体结构可以看成Ⅰ型结构和Ⅱ型结构的组合,已知Ⅰ型结构中原子在内部,每个Ⅰ型和Ⅱ型结构可近似为边长相等的立方体。
①一个的晶胞中Ⅰ型结构和Ⅱ型结构的比例是_______;
②Ⅰ型结构中,的距离为的距离为。若一个晶胞中共含有8个Ⅰ型和Ⅱ型结构,则下列各项中最接近真实晶胞边长的是_______。
A. B. C. D.
17. 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有一种矿石“银矿铅”,该矿石是与辉银矿(主要成分为)共生的方铅矿(主要成分为)。由于中国古代对银的需求量高,故对该矿大量开采以弥补银的短缺情况。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两种矿石常共生,故有“上有铅者,其下有银”(《管子·地数篇》)的说法。现利用该矿石制备铅蓄电池正极材料和超细银粉,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分离”后的矿石粉末还含有3%左右的杂质;
②“酸化”过程中会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微溶);在浓盐酸中有,而与热的浓盐酸不反应,但可以与氰化物反应生成二氰合银离子;和可以类似的形成四氰合锌离子。
③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浮选剂是头部为亲硫基、尾部为长烃链(憎水基)的分子,可吸引粉碎后的矿物中的含硫基团,从而完成对矿物中硫化物的富集。“浮选”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
(2)“还原”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3)有同学认为在下“溶银”过程可以用浓氨水代替溶液,但经实验二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请通过计算溶液中的浓度达到所需要的最小氨浓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指数形式,忽略与之间的转化)
(4)“酸化”过程中生成的会威胁人体健康。已知下某车间(空气体积为)的挥发速率与时间有成立,式中k,w为常数。气相色谱仪测定车间浓度结果拟合为如图所示的曲线,则_______,的挥发半衰期(挥发的量首次达到挥发总量的一半的时间)_______(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宁波镇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镇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浙江省镇海中学新高考调研卷化学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