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2.西欧的复兴与联合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下册2.西欧的复兴与联合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欧共体的成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
单元
五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了解二战后西欧经济复兴的背景和原因;知道西欧经济复兴的同时加强联合的原因和过程;了解欧洲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初步具备语言的概括分析能力;通过图片和表格的阅读,提升读图和析图能力。
理解加强各国之间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了解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放眼世界、关注国际热点时事的认知角度,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重点
知道西欧经济复兴的同时加强联合的原因和过程
难点
了解欧洲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思考:西欧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西欧,在自然地理概念上是指欧洲的西部,主要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等国。
在国际政治地理概念上,主要是指二战后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课前收集资料,预习有关知识。
将本课的兴趣点找到,引出正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西欧经济的恢复
1.背景:战后西欧,元气大伤,满目疮痍,生活物资极度匮乏。
战后初期一片废墟的欧洲城市
于德国汉堡上空以45度角俯射的受轰炸毁损的建筑物。经过1944年的汉堡大轰炸后,该城市于战后有“德国的广岛”之称。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当时物资严重短缺,英国政府最后只好通知各国,希望运动员和观众能多带些食物。这一届奥运会出现了奇特的景象:新西兰人带上了炼乳和羊脂;中国代表团的行李中有油腌竹笋、干虾仁和绿茶;美国人则每天空运食品,带来了1.5万块巧克力、5 000份牛排,以及大量新鲜蔬菜和花卉。
2.原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3.表现:到1950年,联邦德国、法国等西欧各国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6.7%
5.6%
5.3%
2.9%
9.6%
3.5%
联邦德国
意
法
英
日
美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图
二、欧共体的成立
1、背景:在恢复经济的同时,西欧各国都在考虑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战争、促进发展的问题。
说说: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哪些因素促成了西欧走向联合。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维护自身安全,增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摆脱美国的控制,发展经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展经济!
过程:(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个国家宣告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了欧洲联合的大门。
1951年4月,《巴黎条约》签订,西欧六国政府根据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迈出联合第一步。
(2).1957年,六国首脑又签订《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次年,《罗马条约》正式生效。
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不断的和平衡的扩张、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的加速提高以及本共同体所联合的各国间更密切的关系。
—— 《罗马条约》
(3)、1965年,六国决定将这三个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简称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洲共同体 1967年
美国与欧共体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1955年欧共体与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相差多少?
1974年欧共体与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相差多少?
欧共体与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相差变化说明了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要先把西欧的经济潜力综合在一起?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只有将西欧的经济潜力综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提高西欧的竞争力和政治地位。
说明:欧洲共同体建立后,西欧的经济得到发展。
自由阅读:欧洲的经济奇迹
从1948年到1974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以联邦德国为例,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苏联,而人口仅为两国的四分之一。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欧洲的经济奇迹也为工人们带来新的工作机会和财富。
工厂里正在组装电视机电路板的女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 西欧各国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古罗马帝国的光辉曾经一度映照着文化同一的欧洲;基督教的出现,使欧洲人有了共同的宗教信仰。17世纪以后,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使欧洲走向分裂,战争迭起。
资料2 19世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经预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欧共体的成立实现了这个预言,一个拥有116.8万平方千米领土、1.69亿人口的经济体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回顾八年级所学内容,结合资料,说说文化在西欧的联合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西欧有相似的文化传统,文化成为凝聚西欧各国的重要因素,促进了西欧的联合。
从雨果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人们对西欧联合有怎样的期待?
能感受到人们期盼西欧联合的强烈愿望。
尝试从以下方面认识西欧为什么要联合。想一想,还有其他原因吗?
消灭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带来了无尽的创伤,人们从中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拯救欧洲。
在冷战中寻求发展:维护自身的安全。
其他原因: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等。
3、一体化的发展
小组合作:欧共体建立后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作用:
1.西欧经济上的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引起了美国的注意,美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政策,宣布1973年为“欧洲年”,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
结合预习,回答问题,观看图片
播放历史图片、历史材料,探究学习新课的第一部分内容——西欧经济恢复的背景
阅读第14届奥运会相关内容
阅读资料
阅读教材,找到知识点
思考问题并回答
阅读教材找到相应知识的答案
观看对比图
观看图片
阅读材料
小组合作
共同分析
学习新知识,学生更形象的了解战后初期一片废墟的欧洲城市
加深学生的印象
了解第14届奥运会
了解马歇尔计划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图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记忆。
加强学生对欧洲经济奇迹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团结合作能力
课堂练习
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登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成立
课堂总结
西欧曾经是近现代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世界经济的中心。战争无情地改变了这一状况。战后西欧,元气大伤,满目疮痍,生活物资极度匮乏。
欧洲严重的经济状况威胁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到1950年,联邦德国、法国等西欧各国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在恢复经济的同时,经历过多次战争洗劫的西欧各国,都在考虑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战争、促进发展的问题。
板书
以结构图的方式展现,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远古传说,黄帝与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传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生活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