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新课标)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三课第一框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三课第一框维新变法运动教案第1页
    人教版(新课标)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三课第一框维新变法运动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潮——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影响和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
    2-3-9讲述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教学目标
    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起因,知道维新变法运动所起到的启蒙作用。
    知道戊戌变法的具体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戊戌变法的内容;
    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1896年,谭嗣同 《感事诗》
    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满腔悲愤,忧心忡忡……
    《感事诗》中的“事”指的的什么事?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马关条约》的
    签订,中华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中国
    人就要沦为亡国奴了。
    解读引言和标题:维新、戊戌变法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区别。
    活动环节
    序幕——公车上书
    由于古代读书人进京参加科举要由公家用车接送,所以“公车”成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有为等是举人,这次上书也就称为“公车上书”。
    阅读书本第102页和第103页第1段,完成各个历史要素。
    背景、时间、领导人、主要内容、结果、影响等。
    发展——维新思想的宣传
    “公车上书”失败,康有为认为,欲实行变法维新,必先”合群“以开风气,即结成团体,扩大维新思想的宣传。阅读书本第103页,结合图册第79页,用实例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哪些活动宣传维新思想。
    1.立学会
    定期集会讲演,议论时政,
    宣传维新变法。
    2.办报刊
    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在《时务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法通议》·梁启超
    在《国闻报》上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他特别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他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这样才符
    合进化的规律,否则将会走向灭亡。
    3.建学堂
    万木草堂(康有为)
    时务学堂(谭嗣同)
    京师大学堂
    (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
    影响:启发民智、制造舆论
    传播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维新变法新局面形成
    三、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形势迫在眉睫,再不变法,国亡民危!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1898年是中国旧历戊戌年,所以这次变法又被成为“戊戌变法”。
    资料1 变法的主要措施
    资料2 康有为认为,日本能够强走起来,是因为它实行了君主立宪。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实现富强,不能只在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万,曲颁像日本那样,在政治上也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小结: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何区别?他们有没有相同点?如有,你知道是什么吗?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四、失败——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戊戌变法失败。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五、影响和启示
    1、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它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的前奏。
    启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不能救中国,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

    课堂训练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国闻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
    2、戊戌变法过程中,随着一系列变法诏令的颁布,一些地方守旧官僚纷纷反对。变法诏令中对旧官僚影响最大的是(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开放言论,创办报刊
    C.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
    D. 训练新式军队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B. 光绪帝宣布变法
    C. 是一场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 又称“百日维新”
    课堂总结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