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461510/0-17098109274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461510/0-17098109274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461510/0-17098109275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检测,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策略和基本原理.
2.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河” “桥”等抽象为数学中的“点”“线”,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3.能运用轴对称、平移变化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几何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过程中,感悟、运用转化思想。进一步培养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更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难点: 如何利用轴对称、平移变化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二、预习检测
1.两点之间,_______最短。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__最短。
3.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 。
4.平移性质:(1)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________。(2)对应点连线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在预习过程中的存在哪些困惑与建议填写在下面,并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问题1: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异侧:
已知如图,A、B在直线L的两侧,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得这个点到AB的距离最短,即AP+PB最短。请说明AP+PB最短的理由。
问题2: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同侧
如图,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探究点二
问题1: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 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问题2: 八(2)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如图所示两直排(图中的AO,BO),AO桌面上摆满了橘子,OB桌面上摆满了糖果,站在C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橘子再拿糖果,然后到D处座位上,请你帮助他设计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随堂检测
1.如图,已知∠MON=40°,P为∠MON内一定点,OM上有一点A,ON上有一点B,当△PAB的周长取最小值时,∠APB的度数是( )
A.40° B.100° C.140° D.50°
2.如图所示,四边形EFGH是一个矩形的台球桌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A,B两点,试说明怎样撞 击B,才能使白球先撞击台球桌边EF,反弹后又能击中黑球A?
3.如图,点A,B在直线m的同侧,点B′是点B关于m 的对称点,AB′交m于点P.
(1)AB′与AP+BP相等吗?为什么?
(2)在m上再取一点N,并连接AN与BN,比较AN+BN与AP+BP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如图,A和B两地在一 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使从A到B的路径AM-MN-NB最短的是(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直线,桥要与河岸垂直)( )
5.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 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PMN周长的最小值是5 cm,求∠AOB的度数.
6.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过点B的直线l⊥AB,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D为线段BC′上一动点,则AD+CD的最小值是 ( )
A.4B.3eq \r(2)C.2D.2+eq \r(3)
课堂小结
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化把已知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收获,并记录下来: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问题1
解: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
这样PA+PB最小,
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问题2
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B′两点的线中,线段AB′最短。因此,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
证明:由作图可知,点B和B′关于直线l对称,
∴直线l是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
∵点C与C′在直线l上,
∴BC=B′C,BC′=B′C′.
在△AB′C′中,AB′<AC′+B′C′,
∴AC+B′C<AC′+B′C′,
∴AC+BC<AC′+C′B.
探究点二
问题1 我们可以把河的两岸看成两条平行线a和b,N为直线b上的一个动点,MN垂直于直线乙,交直线Ω于点M,这样,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问题:当点N在直线乙的什么位置时,AM+MN+NB最小?
解:(1)如图2,过点A作AC垂直于河岸,且使AC等于河宽.
(2)连接BC与河岸的一边交于点N.
(3)过点N作河岸的垂线交另一条河岸于点M.
则MN为所建的桥的位置.
问题2解:如图.
作C点关于OA的对称点C1,作D点关于OB的对称点D1,(2)连接C1D1,分别交OA,OB于P,Q,那么小明沿C→P→Q→D的路线行走,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随堂检测
1.B
2. 先作出点A关于台球边EF的对称点A ₁,连接BA₁交EF于点O.将球杆沿BOA₁的方向撞击白球,可使白球先撞击台球边EF,然后反弹后又能击中黑球A .
3 .解:(1) AB′=AP+BP
点B′是点B关于m 的对称点,
∴BP=B ′P
∴AP+BP=AP+B′P=AB′
(2)在m上再取一点N,并连接AN与BN,
在∆ANB ′中,AN+BN >AB ′
故AN+BN>AP+BP 4.D
5. 解: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
分别交OA、OB于点M、N,连接OC、OD、PM、PN、MN,如图所示:
∵点P关于OA的对称点为D,关于OB的对称点为C,
∴PM=DM,OP=OD,∠DOA=∠POA;
∵点P关于OB的对称点为C,
∴PN=CN,OP=OC,∠COB=∠POB,
∴OC=OP=OD,∠AOB= ½∠COD,
∵PN+PM+MN的最小值是5cm,
∴PM+PN+MN=5,
∴DM+CN+MN=5,
即CD=5=OP,
∴OC=OD=CD,
即△OCD是等边三角形,
∴∠COD=60°,
∴∠AOB=30°.
故答案为:30°.
6.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目标,4 最短路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同步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桥平移到和B相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 最短路径问题同步测试题,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