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预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八年级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七年级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八年级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防诈骗反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展开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诈骗,以及诈骗的常见
形式。
2. 帮助学生掌握预防诈骗的策略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诈骗的能
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常见形式和
预防策略。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
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讲述一些真实的诈骗案例,引
导学生进入主题。
李某(11岁)在网上搜索其喜欢的明星,并添加了明星的助理,对方让其给某愿公益转账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冻结,不冻结追究其责任,其按对方指导操作在2023年1月1日16时通过其舅妈的云闪付给某商城转账被骗33035元。
(二)讲解:介绍诈骗的定义和常见形式,如电
话诈骗、网络诈骗等。同时,通过案例分
析,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危害和风险。
(三)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
或身边人的防骗经验,互相学习防骗技
巧。
(四)演示:通过模拟一些常见的诈骗场景,让
学生实际操作如何防范,并纠正一些常见
的错误观念和方法。
(五)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安
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解法:通过讲解诈骗的定义和形式,让
学生了解什么是诈骗。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诈骗案例,
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危害和风险。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
相学习防骗经验。
4. 演示法:通过模拟诈骗场景,让学生实际
操作如何防范。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通过模拟真实的诈骗场景,让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2.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和阅读材
料,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3.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
成情况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 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2. 视频材料:播放一些真实的诈骗案例,增
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3. 模拟场景工具:用于模拟诈骗场景,让学
生进行实际演练。
七、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诈骗的
危害和形式,掌握预防诈骗的策略和方法,提
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也希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
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
手段,如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
演示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我成功地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也发现了一
些不足之处,如有些学生在理解一些复杂的诈
骗形式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
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帮
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 学习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不参与电信诈骗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避免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电信诈骗的新闻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电信诈骗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某(10岁)在其家中玩手机时,有人通过快手给其发信息,让其扫码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其按照对方要求扫码后,出现一个中二等奖的页面,随后对方以交认证金、解冻账号、任务未完成为由让其陆续向对方扫码付款3887元。截至2023年2月6日3时49分,其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共付款3887元。
李某(11岁)在网上搜索其喜欢的明星,并添加了明星的助理,对方让其给某愿公益转账后对方称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冻结,不冻结追究其责任,其按对方指导操作在2023年1月1日16时通过其舅妈的云闪付给某商城转账被骗33035元。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
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特点和常见手段,如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诈骗手段的实际操作方式和危害。
电信诈骗的定义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的特点
(1)从犯罪手段看,必须利用电信网络为犯罪工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网络发展的直接产物,是网络时代出现的诈骗新形式,其实质是传统诈骗犯罪在电信网络空间的一种异化表现。固定通话网、移动通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的开放性、无国界性以及网络主体的无身份差别性都扩大了网络行为的自由度,拓展了人们表达自由的空间,但也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和场所,滋生和助长了犯罪的产生。利用电信网络作为犯罪工具是电信网络诈骗区别于普通诈骗的根本性、实质性特征,这是因为虽然现在的网络诈骗形式多样、不断翻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电信网络诈骗利用电信网络平台作为犯罪工具,是传统诈骗犯罪被植入“电信网络”这一时代“芯片”的结果。面对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行为人能够利用电脑、手机、电话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将诈骗对象数量进行几何倍数的放大,进行点对面或点对点的诈骗。
(2)从犯罪过程上看,具有“非接触性”。网络空间是看不见的,所有的交往和行为是通过一种数字化的形式来完成的。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现场更是虚拟的,被害人无法看到行为人的真实情况,但行为人能清楚描述被害人的各项身份信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作案手法隐蔽,由此形成该类犯罪独有的“非接触式”特征,成为网络诈骗区别于传统诈骗的另一重要特征。这也造成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难、取证难、追赃难、认定难、处罚难等一系列问题。在传统诈骗罪中,行为人与被害人大多是近距离直接接触,是一种面对面的诈骗。而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人依托于电信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隐蔽性,躲藏在电信网络背后,与被害人在虚拟空间里交流接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系横跨现实及虚拟空间实施的“背对背”的“非接触式”诈骗。在这种“背对背”式的诈骗中,被害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非接触”是整个犯罪过程的非接触,如果有部分过程有所接触,就不能认定为电信网络诈骗。正如《检察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指引》规定:“如果通过电信网络技术向不特定多数人发送诈骗信息后又转入接触式诈骗,或者为实现诈骗目的,线上线下并行同时进行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诈骗,应当按照诈骗取财行为的本质定性,虽然使用电信网络技术但被害人基于接触被骗的,应当认定普通诈骗。”司法实践中有一种线上线下并行诈骗的典型案例,即“酒托诈骗案”:一些职业“酒托”先在网络上冒充美女主播与被害人搭讪聊天,然后将被害人引诱到酒吧,再以劣质酒水冒充高档酒水对被害人实施诈骗,这种就属于线上线下并行的诈骗手法,被害人也基本都是基于接触被骗,因此不能认定为电信网络诈骗,而应认定为普通诈骗。
(3)从犯罪对象看,具有不特定性。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是电信网络诈骗区别于普通诈骗的重要特征。因为电信网络诈骗侵害的法益不局限于公私财物所有权,还有网络社会的稳定状态。这也是电信网络诈骗与传统诈骗的重要区别。如果诈骗不是针对不特定人实施,行为就不会实质影响网络社会的稳定状态,也就不能认定为电信网络诈骗。所谓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是指行为人在诈骗对象的选择上是随意、随机进行的,并非特别选定诈骗对象的。正因如此,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的危害结果可能会超过行为人的预期。
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呈现两种形式:一是点对面的普遍撒网形式,即以诈骗窝点为诈骗源,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媒介广泛散播寻找诈骗被害人,同时或先后对很多人实施诈骗。二是点对点的重点进攻形式,即行为人随意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诈骗。司法实践中,有观点认为,传统诈骗与电信网络诈骗的区别在于诈骗模式不同,前者是“点对点”的模式,后者是“点对面”的模式,进而将“点对点”的模式排除在网络诈骗之外。笔者认为,这是对司法实践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不完全归纳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理论上的误解,应予澄清。问题的关键在于后者的“点”或“面”是否是特意选择的,这才是两种类型犯罪的分水岭。无论是点对面或点对点的形式,在最终取得财物阶段,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点上。所以对于不特定人的认定,要综合整个犯罪过程,而不能单独针对行为人取得财物的阶段来认定,犯罪对象由最初的不特定转为特定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必经过程。
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
(1)网上兼职诈骗
网上兼职诈骗是最典型的诈骗方式以网上兼职刷信用返利为由引诱受害人购买其产品实施诈骗
①虚假兼职中介
某些主打“到账快、低付出、高回报”的兼职广告看上去很诱人,让人心动“简单操作,日赚XX元”等诸如此类的广告或某家教中心要求学生先交中介费虚假承诺提供家教兼职的机会等都是常见诈骗手段
②网络兼职刷单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单提升网上好评、信誉度等为由招募大学生进行网络兼职刷单诱导学生多次转账后不予返现并将其拉黑
2.刷单返利诈骗
第一步,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诱骗你。“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
第二步,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款让你尝到甜头,当你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你拉黑。
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
3.网购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人员,声称受害人网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冒充快递公司客服声称快递丢失要对受害人进行退款和赔付,然后发送虚假退赔网站或二维码获取受害人银行卡号、验证码获取信息后盗刷受害人银行卡。
4.助学金助学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自称是学校、财政局、教育部门或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称有一项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已经转入银行,以领取贫困补助或退学费为名,让受害人毫无防备地在诈骗分子指导下,将卡内存款汇入其指定的账户上,从而实施诈骗。
5.演唱会门票诈骗
套路1:在演唱会官方门票开售前夕,骗子到处宣称有官方的售票渠道,或者是内部人员,可以买到非常紧俏的门票,吸引粉丝上钩。
等歌迷准备买票时,他们会以定金、辛苦费等各种理由要求支付价款,甚至说卡单了需要重新备注支付才能出票,以此骗取更多钱财。
等歌迷发现被骗要求退款时,已被拉黑,无法联系上“内部人员”。
套路2:开演唱会前夕,骗子谎称已买到票但家中有事去不了,或者跟前任分手“含泪转让”,在一些二手交易网站搭讪受害者票,拿到钱就拉黑。
套路3:骗子通常事先潜伏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群里,发布门票信息。有人上钩后,通常有两种诈骗方式。
一是发送虚假网站链接要求歌迷通过网站付款,大部分歌迷认为平台付款安全有保障,直接付款,不曾想进入的却是钓鱼网站。
二是会告诉歌迷需要先付定金后发货,收到门票后再付尾款。交易流程貌似毫无问题,但歌迷收到的门票极有可能是伪造的高仿门票。
套路4:演唱会现场周边,往往会有一些人员兜售“黄牛票”。歌迷求票心切,往往就容易上当受骗。
这些票不仅溢价较高,而且大多都是高仿假票,等歌迷拿着票进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上当受骗。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如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谨慎对待陌生电话和短信、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等。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以官方票务lg为头像,用户名为XX票务代理主动私信询问是否有票务需求的,骗子的可能性极大,不要搭讪。
1.最安全的方法是在官方网站上购买。
2.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谨防木马程序盗取网银账号。(骗子会自制虚假票务网站)
3.不通过正规平台交易,以各种理由要你反复付款,退款还要交保证金的,绝对是骗子。
4.对订票信息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正规票务公司客服,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
(四)防范技巧介绍(10 分钟)
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并补充一些防范电信诈骗的技巧和方法,如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新个人信息、警惕公共无线网络等。同时,强调要保持警惕,不贪图小便宜,避免轻易相信陌生人。
受骗后如何处理?
(1)第一时间你应该去公安局报案,提供被骗过程,这时候可以要求警察陪同你去银行办理冻结被害人银行卡的手续,以防诈骗犯对你的银行进行转账操作。
(2)如果你是因为被骗转账,那么你可以向警方提供诈骗犯的银行卡号,通过卡号可以查询到该卡的开户点且可以查询到资金流向,警方可以通过银行卡号获取到诈骗犯的个人信息。
(3)如果你的银行卡号密码被诈骗犯获取了,那么你可以立刻登录银行官网,输入3次错误的密码,然后再去ATM机进行相同的操作,这样你的银行账号就会被冻结,诈骗犯也就没办法对你的银行卡进行操作了。
(五)法律意识培养(7 分钟)
介绍与电信诈骗相关的法律法规,强调参与电信诈骗活动的法律后果,教育学生要遵守法律,不参与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六)总结(5 分钟)
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共同提高防范意识。
五、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和朋友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
2. 在班级内设置“防诈小贴士”展板,定期更新防范电信诈骗的信息和案例。
防诈骗反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防诈骗反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反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反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防网络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练习,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结论,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