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复习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公海的范围一般是,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基本上分布在,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增殖放流是指用人工培育的办法直接向海洋投放渔业生物的受精卵、幼体或成体,是海洋牧场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近年来,日照市推进“海上粮仓”发展战略,开展海水增殖放流公益活动,将中国对虾、许氏平鲉、曼氏无针乌贼等31万尾(只)的苗种投入水中,打造日照市水域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据此完成1~2题。
    1.海洋牧场建设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 )
    A.海洋矿产资源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D.海洋化学资源
    2.开展海洋增殖放流的注意事项表述最正确的是( )
    ①适当控制海洋增殖放流的规模 ②不得使用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物质进行增殖放流 ③使用外来的水生物质进行增殖放流 ④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类型苗种的投放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下图是海洋权益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公海的范围一般是( )
    A.①区域以东B.②区域以东
    C.③区域以东D.④区域以东
    4.与浅海养殖相比,深海养殖的海产品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是深海养殖( )
    A.饵料来源丰富,水产品生长速度快
    B.深海水质好,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好
    C.位于外海水域,空间大,水域广阔
    D.受风浪和洋流影响,水产品口感好
    5.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基于我国的海洋国情,应( )
    ①坚持公平分担保护海洋的责任和义务 ②参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勘探开发 ③积极发展远洋捕捞业,最大限度地争夺海洋渔业资源 ④尊重除内陆国之外的世界各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的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防空识别区是位于领空之外的空间,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下面左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基本上分布在( )
    A.领海B.毗连区
    C.专属经济区D.大陆架
    7.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 )
    ①巩固国家安全 ②强化公民海洋意识
    ③维护渔民合法权益 ④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2016~2020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布图。据此完成8~10题。
    8.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分布特点是( )
    A.分布不均,东南、东北海域多
    B.淤泥质海岸少,基岩海岸多
    C.山东半岛海域多,东南海域少
    D.三角洲地带多,海湾地带少
    9.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辽东湾B.渤海湾
    C.北部湾D.长江口
    10.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是( )
    A.维护生态安全B.缓解耕地压力
    C.禁止过度养殖D.减少环境污染
    读图,完成1~2题。
    1.一国可主张的海洋权益中,属于领土范围的是( )
    A.毗连区和领海B.内水和专属经济区
    C.内水和领海D.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 )
    A.渤海大陆架上B.南海大陆架上
    C.东海大陆架上D.黄海大陆架上
    国际上通常将超过1000m水深的海域定为深海区域。海洋资源依据其贮藏地点,可分为海岸带资源、近海资源和深海大洋资源。深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生物和深海水等资源。下图为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技术路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的原因是( )
    A.近海发展海洋农业B.深海开采技术进步
    C.深海资源开采容易D.近海资源种类单一
    4.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有效途径是( )
    A.利用核电能源,提供开发动力支持
    B.加强生态管理,进行污水深海排放
    C.优化生产环节,加强海域环境监测
    D.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深海开采力度
    2022年7月13日,温岭海洋牧场示范区首次投放480个人工鱼礁(可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索饵的场所),其将提升当地海域生物多样性,改善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下图为温岭投放人工鱼礁图。据此完成5~6题。
    5.海洋牧场投放的人工鱼礁是利用海洋的( )
    A.空间资源B.矿产资源
    C.生物资源D.交通资源
    6.投放人工鱼礁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捕捞数量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
    C.保护幼鱼生长D.减少藻类附着生长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海沟底下水压极高,阳光完全无法到达,漆黑一片,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据此完成7~8题。
    7.“奋斗者”号舱球壳可搭载3人,是目前世界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舱球壳,有关制作球舱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压、抗断裂
    B.精密的工艺焊接、组装技术
    C.耐腐蚀的新型钛合金
    D.仅适合应用于海底
    8.“奋斗者”号的探索意味着( )
    A.海洋为人类从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经济便捷的运输途径
    B.应该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寻找海底的矿物与深海生物
    C.人类应加大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力度
    D.我国载人潜水器已经具备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
    水下餐厅可分为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Under水下餐厅,位于多岩石的挪威海海岸,豪华的流线型建筑物被封装在具有粗糙表面的混凝土外壳中半沉式入海,它的墙壁略微弯曲,厚半米,在外围添加了许多岩石。现在附着在餐厅表面的藻类和软体动物形成了一个人造贻贝礁,可以净化水并自然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据此完成9~10题。
    9.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沉式水下餐厅更有利于( )
    A.维护海洋生态平衡B.充分地利用海洋空间
    C.开发海洋生物资源D.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
    10.关于Under水下餐厅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糙的混凝土可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B.流线型设计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
    C.略微弯曲的墙壁利于增强建筑美感
    D.外围添加的岩石利于减弱海浪侵蚀
    图1为山东半岛及周边海域分布图,图2为胜利油田人工采油岛景观图。读图,完成11~12题。
    eq \(\s\up7(),\s\d5(图1))
    eq \(\s\up7(),\s\d5(图2))
    11.荣成耕海牧渔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海洋养殖的空间大
    B.政府政策支持
    C.海洋牧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养殖技术先进
    12.与浅海修建钻井平台相比,胜利油田“海油陆采”的优势有( )
    ①投资少,回收期短 ②技术难度较小
    ③对安全、环保要求较低 ④更适合储量丰富地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
    材料二 海上油气平台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到2040年我国将有约80个海上油气田进入停产退役阶段,涉及164座海上油气平台。目前,我国对退役平台的处置办法以异地弃置为主,即将平台整体或部分拆除后移走。但专家建议将退役油气平台简单改建为人工鱼礁(如图)。
    (1)试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
    (2)说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图中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理由。
    (3)我国大力推广人工鱼礁建设的意义。
    欧洲西部的荷兰原有海岸沙丘因自然原因遭破坏,沿海低地涝灾风险增加。2011年荷兰人开始通过人工抛沙(从附近海域抽取泥沙输送到近岸形成新土地)对海岸进行综合整治。下图示意荷兰海岸沿52°N纬线地形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过去,荷兰人使用风车抽水排涝主要利用当地稳定的(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2.荷兰人通过人工抛沙对海岸进行综合整治获得的效益有( )
    ①增加陆地面积 ②保护海岸生态环境
    ③方便船舶停靠 ④保护原有海岸沙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曲斗香是福建省安溪县生产的海底窖藏白酒,是中国第一种采用海底窖藏工艺生产的高端白酒,海底窖藏的发明改变了中国白酒单一的陆地窖藏方式,创造了中国白酒窖藏的新纪元。下图为福建省曲斗香海底窖藏白酒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曲斗香海底窖藏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是( )
    A.海底矿产资源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D.海洋化学资源
    4.近年来,福建省安溪县曲斗香酒业公司将白酒窖藏在海底有利于( )
    A.扩大沿海地区土地面积
    B.降低沿海地区投资风险
    C.提高曲斗香白酒年产量
    D.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
    1997~2012年,黄岩岛一度被菲律宾霸占。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我国部分南沙岛屿及黄岩岛划为菲属。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军舰对在黄岩岛避风的中国渔船进行袭扰,由此引发中菲舰船黄岩岛对峙。为了保护渔民,当日,中国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2012年4月13日,中国渔船在海监船护送下离开黄岩岛海域。经多方面斗争,5月3日菲舰撤退。据此完成5~6题。
    5.菲律宾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我国的海洋主权,主要表现在( )
    A.侵犯到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威胁中国的安全
    C.影响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D.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6.“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其意义主要是( )
    ①保护我国人民的安全
    ②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
    ③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②③B.①②
    C.③④D.①④
    石斑鱼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是斯里兰卡重要的经济鱼类。海域环境、海底地形、海水运动会对石斑鱼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斯里兰卡石斑鱼拖网捕捞点和高产区的位置。据此完成7~9题。
    7.斯里兰卡西北海岸缺乏石斑鱼拖网捕捞点,最可能是因为( )
    A.水温较低B.交通不便
    C.水深较浅D.飓风频繁
    8.斯里兰卡东南海岸石斑鱼高产区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夏季上升流B.夏季暖流
    C.冬季上升流D.冬季暖流
    9.下列海域可能大量分布石斑鱼的是( )
    A.南极威德尔海B.加拿大东部沿海
    C.挪威西部沿海D.中国福建沿海
    海水透明度是表示海水能见程度的一个量度,影响透明度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水的光学性质、水中的悬浮物质等,下图为局部海域6月和10月等透明度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透明度线与等深线的分布比较接近
    B.夏季渤海海域透明度低于秋季
    C.夏季东海近岸与外海透明度差异较大
    D.近岸海区较外海的能见程度好
    11.10月份甲地形成向外海突出的“水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B.地表径流
    C.海底地形D.人类活动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兴岛为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岛上建有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机场跑道长2500米,部分伸入海洋。永兴岛在扩建时,遵循对海岛自然形态和海洋环境损坏最小化原则,经过多年填海造陆,目前陆地面积达2.6平方千米。图1为永兴岛未开发前的轮廓,图2示意永兴岛机场跑道景观(局部)。
    (1)简述永兴岛建设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2)列举永兴岛建设中对海洋空间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
    (3)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机场跑道。(提示:飞机需逆风起飞)
    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因此海洋牧场建设利用的是海洋空间资源,B正确。海洋牧场建设与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第2题,在开展海洋增殖放流时,需要控制规模,以免超过海洋承载能力,①正确;在进行海洋增殖放流时,不得使用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物质进行增殖放流,更不能使用外来的水生物质进行增殖放流,以免造成海洋污染和物种入侵,②正确,③错误;要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类型苗种的投放,以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5.答案:3.D 4.B 5.A
    解析:第3题,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②区域为领海12海里,③区域包括领海和毗连区,④区域包括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公海是专属经济区以外,故应在④区域以东,D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D。第4题,浅海阳光更充足,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更强,因而浅海的饵料更多,A选项错误。深海水体量更大,自净能力更强,水质优于浅海,养殖的水产品品质好,B选项正确。经济效益高因其品质好,深海养殖的水产品品质好,并非因为外海空间大、水域广阔,C选项错误。深海、浅海都受到风浪和洋流的一定影响,风浪和洋流对海产品品质影响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B。第5题,我国作为负责的大国,有保护海洋的责任和义务,①正确。参与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国际建设与发展,②正确。我们对于海底的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去争夺,而是合理地开发,③错误。海洋属于全体国家,所以内陆国可以去开发海洋资源,④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6~7.答案:6.D 7.B
    解析:第6题,据材料可知,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位于领空之外的空间,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在领海线以外的高空,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A、B、C错误;读图可知,东海防空识别区位于大陆架海区上空,D正确。故选D。第7题,据材料可知,防空识别区是沿海国家或地区基于海防空防安全需要,在面向海洋方向的领空外划定的特定空域,用于及时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预警时间,保卫空防安全。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公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与维护渔民合法权益无关,①②④正确,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10.答案:8.A 9.C 10.B
    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空间分布不均,渤海、黄海北部、南海以及东海南部分布较多,集中在我国东北海域和东南海域,选项A正确;淤泥质海岸平坦开阔,滩涂面积广阔,营养物质丰富,适宜发展海洋养殖业,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淤泥质海岸附近,B错误;读图山东半岛和东南海域均较多,C错误;图示三角洲和海湾地带均分布较多,D错误。该题选A。第9题,四个海域中北部湾纬度最低,光热资源丰富,海洋生物生长繁殖量大,海洋牧场的单位面积产量高,选项C正确。第10题,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减少对粮食的消耗,进而缓解耕地压力;海水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加剧海洋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海洋牧场不能禁止过度养殖,A、C、D错误,B正确。
    关键能力综合练
    1~2.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底、底土等,其中属于领土范围的是内水和领海,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隶属于台湾省,在台湾省的东北方向,位于东海海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4.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洋及相关科学知识的增长,海洋资源开采走向深海,B正确;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由近海向深海发展与近海发展海洋农业无关,A错误;深海地区资源更加丰富,但不易开采,C错误;近海是海洋水产资源、矿产资源、盐业资源、交通资源、海洋能源、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效益最大的区域,D错误。故选B。第4题,分析图形信息可知:循环经济模式下,实现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是太阳能和海洋可再生能源,A错误。深海矿产资源产业化开发,可能破坏海底环境,影响深海原始自然的生态系统;矿物开采及运输中易造成相关海域水污染;深海生命演化独特,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开发易造成深海物种多样性破坏。因此,应优化生产环节,加强海域环境监测,污水排放前净化处理,加大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冶炼加工(金属综合回收)而不是进行污水深海排放和加大深海开采力度,C正确,B、D错误。故选C。
    5~6.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人工鱼礁占地面积较大,为海洋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地,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A正确;没有体现出利用了海洋的矿产、生物和交通资源,B、C、D错误。故选A。第6题,投放人工鱼礁是为了改善海洋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其直接目的是保护幼鱼生长,C正确;人工鱼礁能够促进藻类、浮游生物等繁殖增多,B、D错误;浮游生物多,从而促进渔业资源增多,最终达到增加捕捞数量,提高经济效益,故A为最终目的,不是直接目的,A错误。故选C。
    7~8.答案:7.D 8.D
    解析: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奋斗者”号要在深海地区活动,因此制作球舱的材料要克服深海地区的高压,具有抗压、抗断裂的特点,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制作球舱要将不同部件焊接、组装在一起,而深海地区的高压必然要求有精密的工艺焊接、组装技术,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奋斗者”号需要在海底活动,海水腐蚀性极强,因此其制作材料要求是耐腐蚀的新型钛合金,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海洋空间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深海的探测必然需要更多制作球舱的材料,这种材料不仅适合于海底,在整个海洋空间中应用都适用,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第8题,由材料“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可知,“奋斗者”号成功到达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意味着我国载人潜水器已经具备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D正确;人类海上交通是在海洋表层,“奋斗者”号的探索与海上交通无关,A错误;“奋斗者”号的探索与开发海洋资源和治理海洋污染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D。
    9~10.答案:9.B 10.B
    解析:第9题,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沉式水下餐厅可以利用海面空间,因此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海洋空间,B符合题意;全水下式和半水下式餐厅对海洋生态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程度差别不大,排除A;水下式餐厅并不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仅仅是利用空间资源,排除C;与全水下式餐厅相比,半沉式水下餐厅受外界气温的影响明显,不利于维持稳定的室内温度,排除D。故选B。第10题,Under水下餐厅粗糙的混凝土并不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但可以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A错误;水下餐厅流线型设计可减缓阻力,可降低海浪的冲击强度,B正确;略微弯曲的墙壁不是为了增强建筑美感,而是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C错误;外围添加的岩石不是为了减弱海浪侵蚀,而是为海洋生物营造生活环境,D错误。故选B。
    11~12.答案:11.A 12.A
    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荣成的海岸线曲折,可用于海洋养殖的空间较大,适宜发展耕海牧渔,是荣成耕海牧渔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A正确;政府政策支持、历史悠久、养殖技术先进都不属于自然条件,B、C、D错误。所以选A。第12题,与浅海修建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的海洋设备建设更少,投资成本更少,回收期短,①正确;与浅海修建钻井平台相比,胜利油田“海油陆采”的设备建设技术难度更小,②正确;“海油陆采”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更小,对安全、环保的要求更低,③正确;石油的储量对石油开采技术的影响较小,④错误。所以选A。
    13.答案:(1)丁海域受陆地影响较小,冬季水温较高;近海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2)路线:丁→丙→乙→甲。解释: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逐渐符合要求。
    (3)我国大力推广人工鱼礁建设的意义:利于发展海洋旅游、休闲渔业,促进渔民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就地改建,减少对退役海上油气平台拆除运移的费用;避免拆除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废弃平台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改建的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利用平台发展海洋牧场,恢复渔业资源,恢复海域生态环境,稳定海域生态系统。
    解析:(1)读图可知,丁海域位于东海,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较小,因此冬季水温较高;同时由图中洋流分布可知,近海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不利于小黄鱼越冬,而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因此成为小黄鱼越冬场。(2)由材料可知,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适合小黄鱼产卵;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升温,逐渐符合小黄鱼产卵要求,因此产卵洄游线路应为丁→丙→乙→甲。(3)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国对退役平台的处置办法以异地弃置为主,即将平台整体或部分拆除后移走,但专家建议将退役油气平台简单改建为人工鱼礁。就地改建,不需要拆除及移走,可以减少对退役海上油气平台拆除运移的费用;同时可以避免拆除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破坏,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废弃平台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改建的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利用平台发展海洋牧场,恢复渔业资源,恢复海域生态环境,稳定海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利于发展海洋旅游、休闲渔业等,促进渔民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核心素养升级练
    1~2.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在52°N附近,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吹西南风,故荷兰人使用风车抽水排涝主要利用当地稳定的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人工抛沙后新土地高出海平面,增加了陆地面积,①正确;受到新沙丘的阻挡,原有海岸沙丘受破坏的几率减小,保护原有海岸沙丘和海岸生态环境,②④正确;人工抛沙后海岸海水变浅,不利于船舶停靠,③错误。所以选B。
    3~4.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按照自然属性,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再生能源等。其中,海洋空间资源主要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三大空间。福建省安溪县曲斗香海底窖藏白酒是将在陆地上生产的白酒放置在几十米深的海底,可以降低水解反应速度,使酒体更加稳定,酒质更加绵软醇香,口感回味悠长,所以,曲斗香海底窖藏实际上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B正确;白酒窖藏在海底并未开发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A、C、D错误。故选B。第4题,本题考查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同时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由此可见,福建省安溪县生产的曲斗香白酒利用海底空间窖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充分利用当地的海洋空间资源,D正确;沿海地区土地面积是固定的,A错误;白酒窖藏在海底与沿海地区投资关系不大,B错误;海底仅提供空间资源,产量不受其影响,C错误。故选D。
    5~6.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据材料“将我国部分南沙岛屿及黄岩岛划为菲属”可知,菲律宾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A正确。根据题干“菲律宾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我国的海洋主权”,故在此处要考虑侵犯主权的行为,B错误。菲律宾这种做法不会影响到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同时军事力量的发展也不是侵犯我国海洋主权的表现,C错误。不利于经济发展不是侵犯我国海洋主权的表现,D错误。所以选A。第6题,中国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也就是为了保护我国人民的安全,故①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国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并不是为了开发海洋资源,故②项错误。中国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无法得出因为此事我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结论,故③项错误。中国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同时也防止菲律宾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维护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故④项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7~9.答案:7.C 8.A 9.D
    解析:第7题,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海域环境、海底地形、海水运动会对石斑鱼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斯里兰卡位于热带地区,南北水温变化不大,且同纬度的东岸捕捞点丰富,A选项错误;斯里兰卡四面环海,海上运输便利,B选项错误;西北海岸靠近大陆,海底地形深度浅,以大陆架为主,不利于石斑鱼生长,C选项正确;飓风影响范围广阔,不会只对西北海岸造成影响,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第8题,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北侧,洋流表现出季节变化,夏季为顺时针方向,斯里兰卡东南海岸呈现出上升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石斑鱼高产,A选项正确;夏季暖流表现出远离趋势,B选项错误;冬季洋流呈现出逆时针,迎向斯里兰卡东南岸,沿岸没有上升流,C选项错误;虽然冬季暖流能够增加沿岸的水温,但不能带来丰富的饵料,不能促进石斑鱼产量增加,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第9题,根据石斑鱼的习性进行选择,南极威德尔海纬度位置高,水温低,A选项错误;加拿大东部沿海,寒流流经,B选项错误;挪威西部沿海,虽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但纬度位置高,水温较低,C选项错误;中国福建沿海位于亚热带地区,水温较高,适宜石斑鱼生长,D选项正确。所以选择D选项。
    10~11.答案:10.A 11.B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等透明度线数值由近岸海区向外海逐渐升高,等深线数值也是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增大,二者分布比较接近,A正确;夏季渤海海域透明度数值高于秋季,夏季透明度高于秋季,B错误;夏季东海近岸与外海等透明度线分布稀疏,透明度差异较小,C错误;近岸海区较外海的透明度要低,能见程度较差,D错误。故选A。第11题,10月份甲地形成向外海突出的“水舌”,等透明度线凸向高值,透明度低。此时长江水量大,向海洋注入水量大,并带来大量泥沙和陆地营养盐类,使河口处向外透明度降低。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径流,B正确;突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不一致,不是洋流因素,A错误;海底地形不存在季节变化,人类活动季节变化也小,不是影响等值线季节变化的因素,C、D错误。故选B。
    12.答案:(1)增加海洋国土面积,拓展我国生存空间;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维护国家领土安全。
    (2)利用海域上空发展航空运输;利用海面及水体填海造陆,建设港口发展航运。
    (3)如图中两条黑线所示。(要求:机场跑道呈东北—西南走向;机场跑道必须绘制在岛屿东南部;机场跑道至少有一端画出岛屿之外。)
    解析:(1)对国家安全而言,海洋开发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和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由此得出增加海洋国土面积,拓展我国生存空间;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维护国家领土安全。(2)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可以按照海岸、海面、水体、海底来划分,利用途径涉及利用海域上空发展航空运输;利用海面及水体填海造陆,建设港口发展航运等。
    (3)由题干可知飞机需逆风起飞,所以跑道要与盛行风向一致,该地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风向为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由此得出跑道呈东北—西南走向;为了充分利用陆地基底,因此需在该岛最长宽度上修建跑道,所以机场跑道必须修建在岛屿东南部(最宽处);由机场跑道长2500米,部分伸入海洋,再结合比例尺及景观图,可知跑道必须超出岛屿之外。由此画如图,两条黑线表示跑道。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知识点二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核心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一课一练,共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