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微专题5耕地问题与粮食安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微专题6海洋资源的开发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练习
展开不同环境安全问题发展演变的过程不同。下图示意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演化。据此完成1~2题。
1.不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
A.土壤污染导致粮食中重金属超标
B.核泄漏
C.超高浓度的污染物排放
D.危险化学品泄漏
2.反复性出现的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可能( )
A.扩大环境安全范围
B.提高环境安全临界点
C.更易突破环境安全范围
D.缩短消除环境安全问题时间
[2023·海南洋浦中学期中]砷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第一类人类致癌物之一,地层中的砷容易溶解到地下水里,导致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下图是中国水体砷污染风险地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体砷污染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严重
B.新疆受水体砷污染影响的人口最多
C.水体砷污染是全球性环境安全问题
D.水体砷污染是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4.下列降低水体砷污染安全风险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使用水库、湖泊蓄水
C.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
D.对污染水源进行净化处理
城市生态环境安全是指维护城市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能满足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一种城市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和核心。评价综合指数越大,安全度越高。读图,回答5~6题。
5.宝鸡城市生态安全指数( )
A.呈优化趋势
B.波动下降
C.2000年以后出现下滑
D.介于0.4~0.6为安全状态
6.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
①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大环境治理投入 ③优化产业、能源结构 ④增加就业岗位
⑤加强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①②③D.②③④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朴素、最根本的需求,现如今,餐桌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毒大米”“毒蔬菜”的惊呼不绝于耳。随着2009年中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正式启动,土壤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据此完成7~9题。
7.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 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 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 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
①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②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③污水灌溉 ④垃圾焚烧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9.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过度使用高效化肥 ④过度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措施防治虫害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气质量指数用于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指数越高则大气污染越严重。下图示意3月份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1)补充完成该日20时沿AB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并用△标注低压槽的位置。
(2)分析该日20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较高的原因。
(3)为应对大气污染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北京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关键能力综合练
[2023·山东济宁期末]水质量(水资源)承载力指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水质量(水资源)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支撑能力。当水质量承载力大于1时,说明水质量承载状况超出水质量最大承载能力,水质量趋向变差。河水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与水质量承载力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2006~2009年赣江流域水质量(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赣江流域水质量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总氮 ②总磷 ③径流量 ④化学需氧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2.提高赣江流域水质的主要途径有( )
①压缩资源型产业规模②推广“处方”农业
③加强污水防治力度④实施跨流域调水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深水型水库易产生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同时,有机质在水库深水区的沉积和降解会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在水库深层形成缺氧环境,引起库底沉积物中锰的释放,导致深水区水体锰浓度升高,危害城市供水安全。下图表示2019年2月~2020年2月某水库坝前水温剖面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3~14题。
13.水库供水水质较差的时期为( )
A.甲时期B.乙时期
C.丙时期D.丁时期
14.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层取水B.机械扰动
C.人工增氧D.减少供水
[2023·安徽滁州期末]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下面两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据此完成15~17题。
15.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
A.土壤的含水量增加
B.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C.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D.基岩裸地不断增加
16.下列对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合理的是( )
A.植被覆盖指数下降
B.水网密度指数下降
C.土地退化指数下降
D.环境负荷指数下降
17.1995~2015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
A.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B.处于环境安全状态
C.环境问题增多
D.环境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增加
环境效率与国家环境安全密切相关。环境效率高,说明现有技术条件下污染物可减少的程度比较低,此时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环境效率低,说明即使不提高技术水平,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而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据此结合某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环境效率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江苏省B.贵州省
C.吉林省D.云南省
19.下列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大量污染严重企业迁往环境效率低的地区
B.推动公众参与,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C.定期监测各项环境数据,及时预警和预防
D.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实行生态补偿机制
[答题区]
20.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0000千米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一半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
材料二 2008年中国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
(1)在我国七大水系中,水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水系,从空间分布看________地区的水质较好。
(2)试分析导致我国河流水质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3)河流污染会有什么危害?
(4)根据我国河流污染的现状,谈谈防治措施。
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2.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土壤中的重金属来自工业生产、地质变动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农作物的吸收、积累,粮食中重金属含量才会超过食用安全标准,这是不断积累、逐步加剧的过程,不具备突发性,故选A。第2题,据图可知,环境安全临界点以下为安全范围,重复出现的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更易突破环境安全范围,延长消除环境安全问题的时间。故选C。
3~4.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据图可看出,我国水体砷污染地区分布不均匀,北方地区污染程度高于南方地区,A正确;其中新疆污染面积最大,但新疆人口密度低,受水体砷污染影响的人口不一定最多,B错误;水体砷污染并不是全球性环境安全问题,C错误;水体砷污染是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D错误。故选A。第4题,措施主要从材料“地层中的砷容易溶解到地下水里,导致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有针对性地考虑。既然主要污染浅层地下水,就要尽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或者地表水。北方地区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可以从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角度考虑,A、B合理,不合题意;不宜跨流域调水地区,可以考虑开采深层地下水,但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C不合理,符合题目要求;水体砷污染导致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所以需要对污染水源进行净化处理,D合理,不合题意。故选C。
5~6.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宝鸡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城市安全度提高,城市生态优化,故A正确,B、C错误;1978~2006年宝鸡城市生态安全指数介于0.2~0.6,故D错误。第6题,提高城市生态安全指数,需从生态方面采取措施,④⑤与城市生态环境关联性不大,因此排除含④⑤的选项,故C正确。
7~9.答案:7.D 8.B 9.B
解析:第7题,土壤污染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从分布来看,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更为严重。第8题,垃圾焚烧主要是污染大气。第9题,过度使用高效化肥和过度使用农药防治虫害,都有可能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
10.答案:(1)见下图:
(2)20时左右冷锋过境,北京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华北地区春季空气较为干燥,未能产生降水;大风产生扬尘天气,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3)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严格的地方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监测治理系统;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协同治理。
解析:第(1)题,①在等压线分布图中标出AB线与等压线的交点;②读等压线分布图可知,相邻两条等压线气压差为2.5hPa,依据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数值标出坐标图纵轴刻度;③将等压线分布图中各点依据其气压值投影到坐标图中;④将坐标图中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低压槽的位置为坐标图中曲线最低点的所在位置。第(2)题,由材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20时左右北京附近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如果是工业活动导致的大气污染,风力大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应该较好,因此风力大但污染严重应和沙尘暴、扬尘等因素有关。3月份为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的春季,华北地区春季空气较为干燥,未能产生降水;地表物质较松散,大风产生扬尘天气,导致大气污染严重。第(3)题,从降低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降低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两个基本途径思考即可。
11~12.答案:11.C 12.D
解析:第11题,影响流域水质的主要因素,一是径流量的多少,一般径流量越大,流域水质越好;二是河水中总氮、总磷等化学元素的多少,总氮、总磷含量越大,水质越差。图中总氮承载力明显过大,严重影响水质;综合考虑,径流量和总氮是影响赣江流域水质量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第12题,从图中可知总氮是影响赣江水质的主要因素,推广“处方”农业,可以减少氮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农业污水的排放;加强污水防治力度,也能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质。
13~14.答案:13.B 14.A
解析:第13题,据材料可知,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从而导致深水区水体锰浓度升高,水库水质变差。图中乙时期上下层温差大,上热下冷,水温分层现象最明显,B正确。第14题,据材料可知,锰浓度升高主要出现在深水区水体中,对浅水区影响不大,因此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分层取水,A正确;机械扰动虽可以降低深水区锰浓度,但会提高浅水区的锰浓度,使整个库区水体均超出安全标准,B错;人工增氧投入太高,成本太高,C错;减少供水会造成城市供水紧张,不符合实际,D错。
15~17.答案:15.A 16.C 17.B
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在该时间段内,气温均值降低,蒸发量减少,而降水量均值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增加,A项正确。降水量增加,气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降低,B项错误。降水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年降水量是波动上升的,所以地表径流不会逐年增加,C项错误。由于年平均降水量增加,气温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植被覆盖率上升,D项错误。第1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植被覆盖指数上升,水网密度指数上升,A、B两项错误。土壤的含水量增加,有利于减缓土地的退化,C项正确。环境负荷指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题不能反映当地的人为因素对环境施加的影响,D项错误。第17题,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山地自然保护区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土地退化指数下降,植被覆盖率随之上升,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环境问题会减少,环境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减少,因此处于环境安全状态。
18~19.答案:18.D 19.A
解析:第18题,根据材料可知,环境效率低说明即使不提高技术水平,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而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读图可知,所给四个选项中云南省环境效率最低,可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故选D。第19题,由图可知,环境效率低的省级行政区大多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较脆弱,若将大量污染严重企业迁入,会导致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且由于环境治理技术落后,环境恢复困难,严重影响国家环境安全,故选A。
20.答案:(1)海河 南方
(2)①南方河流流量大,自净能力强 ②北方降水少,河流自净能力差,且重工业发达,排放污染物多。
(3)危害人体健康;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4)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升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建立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强管理,以管促治;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判断水系的水质状况,进而总结空间分布。第(2)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排入的污水量共同影响河流的水质。第(3)题,河流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生产。第(4)题,河流污染的防治应从控制污染源、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注重法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方面展开。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a href="/dl/tb_c40087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训练题</a>,共8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