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展开1. 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A. 生物能繁殖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C. 生物能进行呼吸D.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苔花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植株矮小,属于苔藓植物;牡丹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而苔藓不能。二者包含的生物特征是生物都能繁殖。
故选A。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针叶林B. 一个池塘C. 生物圈D. 一群羊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详解】A.一片针叶林,即包括了针叶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一个池塘,即包括了池塘这个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一群羊,只是生物部分中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是一个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题。
3.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 具有细胞结构
B. 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
C. 能够繁殖后代
D.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据此解答。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靠自身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即病毒能进行繁殖,所以病毒也属于生物,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 一个细胞有56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6个、56条B. 8个、28条C. 6个、28条D. 8个、56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即21。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即22,3次分裂后形成8个细胞即23,…。因此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然后染色体平均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详解】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因此,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是=1×23=8(个)。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因此,“一个细胞有56条染色体”,连续分裂3次后形成的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56条。
所以,“一个细胞有56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个和56条”。
故选D。
5. 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来自( )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蒸发由叶片失水的过程,对自身和外界都具有极大的意义。据此答题。
【详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6. 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我们不应持有的态度是( )
A. 努力学习,全面发展B. 少年立志,志向远大
C. 享受生活,得过且过D. 助人为乐,品德高尚
【答案】C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详解】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青春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因此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7. 下列治疗佝偻病,骨质疏松的最佳组合是( )
A. 含钙无机盐、维生素DB. 含铁无机盐、维生素C
C. 含铁无机盐、维生素AD. 含钙无机盐、维生素A
【答案】A
【解析】
【分析】1.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会使人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详解】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成年人骨质疏松。所以,治疗佝偻病,骨质疏松的最佳组合是:含钙无机盐、维生素D。
故选A。
8. 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B.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C.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答案】B
【解析】
【分析】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详解】气球代表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甲图,膈顶部上升,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是在呼气;乙图,膈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是在吸气。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 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9.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功能是
A. 吞噬病菌B. 运输氧气
C 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D. 运输代谢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①红细胞(RBC):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②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③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详解】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A错误。
B.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B错误。
C.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C正确。
D.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错误。
故选C。
10. 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C.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A.据分析可见,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
B.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错误。
C.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C正确。
D.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正确。
故选B。
11. 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涤剂是生活污水中磷的重要来源。在处理污水时是否去磷?研究小组的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
A. 磷是生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 含磷的污水是植物很好的肥料,不能除去
C. 缺磷会使人骨痛,得厌食症,不能除去
D. 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体中,会引起水华或赤潮,必须除去
【答案】D
【解析】
【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详解】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但是摄入过多有害,A不符合题意。
B.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但是大量排放到水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所以必须除去,B不符合题意。
C.磷含量过高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不符合题意。
D.磷污水排到自然水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关于腔肠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珊瑚虫分泌物形成的珊瑚礁能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B. 大多数腔肠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
C. 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D. 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均可供人食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都是生活在水中,体壁有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体内没有骨骼(无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
【详解】A.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能够构成珊瑚礁。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和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A符合题意。
B.大多数扁形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而不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一般自由生活,B不符合题意。
C.腔肠动物都是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海蜇、海葵、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等,C不符合题意。
D.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可供人食用,如我们吃的海蜇皮就是一种大型的食用水母,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古珊瑚和现代珊瑚礁可以形成储油层,对开采石油有重要作用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成语“闻鸡起舞”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打鸣公鸡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B. “闻鸡起舞”从获得途径判断属于先天性行为
C. “闻鸡”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D. “起舞”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体温恒定。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运动完成的过程:肌肉接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能够收缩,肌肉收缩就会牵引着骨绕关节活动,于是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A.公鸡属于鸟类,体温恒定,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还在发达的气囊辅助呼吸,这样鸟类的呼吸是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供氧的能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闻鸡起舞”从获得途径判断属于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故B符合题意。
C.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闻鸡”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所以“起舞”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躯体运动的形成过程,听觉的形成,学习行为和先天性为的特点比较,鸟类的特征。
14. 细菌分布非常广泛,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结构②是细菌的细胞质,它里面没有叶绿体
B. 细菌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C.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所以不能独立生活
D. 细菌细胞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③遗传物质;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荚膜;②细胞质;①鞭毛。
【详解】A.结构②是细菌的细胞质,细胞质里面没有叶绿体,A正确。
B.细菌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B正确。
C.细菌是单细胞个体,能独立生活,C错误。
D.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D正确。
故选C。
15. 艾滋病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其原因是艾滋病病毒( )
A. 不是生命体B. 组成物质中没有蛋白质
C. 没有细胞结构D. 组成物质中没有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详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体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了解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 草原上狮群常常以捕捉野羊为食
B. 为打造临湖景观房,在滇池边开发房地产
C. 为提高人们饮食质量,可定期上山捕捉珍稀鸟类
D. 为净化水质,大量引进美洲品种水葫芦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
【详解】A.草原上的狮群常常以捕捉野羊为食,这是捕食关系。狮子捕食野羊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A符合题意。
B.为打造临湖景观房,在滇池边开发房地产,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和分割,进而影响到当地生物的生存空间,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B不符合题意。
C.为提高人们饮食质量,可定期上山捕捉珍稀鸟类,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珍稀鸟类的数量下降甚至灭绝,直接威胁到生物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种的消失,从而威胁生物多样性。可见,大量引进美洲品种水葫芦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如图所示,接穗①基因组成为AA,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②上,所结果实的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分别为( )
A. ①的性状,AAB. ②的性状,aa
C. ①的性状,AaD. ②的性状,Aa
【答案】A
【解析】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中①接穗,②砧木。
【详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用基因型为AA的枝条①作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②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应该和接穗的一样,即AA型、①的性状,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8.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遗传具有普遍性,变异不具有普遍性B. 遗传和变异都具有普遍性
C. 遗都不具有普遍性D. 遗传不具有普遍性,变异具有普遍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的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详解】生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表现出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没有生物的变异生物就不会进化,没有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就得不到延续和发展,所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9. 有科学家将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物质放在特殊的溶液中,发现这些物质能够浓缩聚集为一个个球状小滴,小滴周围还有类似于膜的边界,并能从外界吸收某些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能排出,请问这个实验模拟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
A. 形成单细胞生物B. 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C. 形成原始生命D. 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据此解答。
【详解】化学起源说将生命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中发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这一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了团聚体假说,他通过实验表明,将蛋白质、多肽、核酸和多糖等放在合适的溶液中,它们能自动地浓缩聚集为分散的球状小滴,这些小滴就是团聚体。奥巴林等人认为,团聚体可以表现出合成、分解、生长、生殖等生命现象。例如,团聚体具有类似于膜那样的边界,其内部的化学特征显著地区别于外部的溶液环境。团聚体能从外部溶液中吸入某些分子作为反应物,还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特定的生化反应,反应的产物也能从团聚体中释放出去。另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微球体和脂球体等其他的一些假说,以解释有机高分子物质形成多分子体系的过程。这个实验模拟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形成原始生命。
故选C
20. 祝你“健康快乐每一天”,健康新概念是指:( )
①躯体健康 ②吸烟酗酒③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④道德健康 ⑤染发纹身泡网吧 ⑥心理健康
A. ②④⑤⑥B. 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⑥D. 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等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躯体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填空题(共8分)
21. 生物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例绝大多数生物都由___________构成,___________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答案】 ①. 细胞 ②. 新陈代谢
【解析】
【详解】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 人体八大系统中,具有调节作用的是: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
【答案】 ①. 神经##内分泌 ②. 内分泌##神经
【解析】
【详解】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它们的主要功能是:①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②生殖系统,生殖;③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④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⑤呼吸系统,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⑥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⑦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⑧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可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功能。
23.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___________ 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组成。
【答案】 ①. 蛋白质 ②. 遗传物质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结构,病毒的结构极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24.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___________,其后代只具有__________的遗传特性。
【答案】 ①. 无性生殖 ②. 母体
【解析】
【分析】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主要有扦插、嫁接、分根、组织培养等。
【详解】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缺点是:因为子代和母代遗传特性无变化,变异性降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便降低。其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点睛】明确无性生殖的优点是解题的关键。
三、读图理解题(共12分)
25. 如图是人体的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运动进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_______状态,胸廓容积______,肺内气压降低,气体进入肺部。
(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从结构上分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都很薄,均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3)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血液的气体最终运输到______。
(4)肺泡是由肺内支气管分支成细支气管,细支气管进一步分支向外突出形成的,这样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 ①. 收缩 ②. 增大
(2) ①.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②. 毛细血管壁##肺泡壁
(3)组织细胞 (4)肺内含有大量的肺泡
【解析】
【分析】图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图中1气管、2支气管、3肺泡、4毛细血管。
【小问1详解】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因此,人体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运动进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进入肺部。
【小问2详解】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小问3详解】
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小问4详解】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 因此,肺内含有大量的肺泡。
26. 1872年,医学家乔治·亨廷顿发现,第四号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变异,会使人体产生变异的蛋白质,进而导致患者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地运动,认知功能下降以致痴呆甚至死亡,该病被称为亨廷顿病。下图表示某亨廷顿病患者的家族遗传图解,请回答:
(1)据资料推测,基因通过指导______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患者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地运动与正常人表现形式不同,被称为一对______。
(2)根据图中夫妇[___]及其子女可判断,亨廷顿病是一种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3)若用“A-a”表示控制亨廷顿病的基因,则7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图中基因组成为Aa的共有______人。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相对性状
(2) ①. 1、2 ②. 显性
(3) ①. aa ②. 7
【解析】
【分析】显性性状(基因)和隐性性状(基因)的判断:①显性性状(基因)的判断:亲代中有而子代中消失了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以简记为“有中生无,有为显性”。如孟德尔豌豆实验中,纯种高茎和矮茎杂交的下一代(子一代)中,矮茎性状没有了,符合“有中生无”,则高茎性状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②隐性性状(基因)的判断:亲代中都没有的性状在子代却出现了,且比例接近3:1,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简记为“无中生有,有为隐性”。如孟德尔豌豆实验中,均为高茎的子一代的下一代(子二代)中出现了矮茎,符合“无中生有”,则矮茎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小问1详解】
由题干可知,“第四号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变异,会使人体产生变异的蛋白质,进而导致患者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地运动,认知功能下降以致痴呆甚至死亡”,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因此患者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地运动与正常人表现形式不同,被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夫妇[1和2]及其子女可判断,亨廷顿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因为1和2患病,5不患病,所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小问3详解】
若用“A-a”表示控制亨廷顿病的基因,亨廷顿病是显性遗传病,因为4、5、7、9和11号不患病,则4、5、7、9和11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患病是显性性状,健康是隐性性状,患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健康隐性基因用a表示。1和2的子代中健康5号基因组成aa,双亲遗传给健康后代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患病1和患病2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谱如下图所示:
所以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3号和4号子代中出现了健康7号,亲代患病3号遗传给子代7号(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亲代患病3号的基因组成是Aa,健康4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所以3号的基因组成是Aa,患病8号的基因组成是Aa;6号和7号子代中出现了健康9和11号,亲代患病6号遗传给子代9和11号(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亲代患病6号的基因组成是Aa,健康7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6号和7号子代中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所以10号患病和12号患病的基因组成都是Aa,若用“A-a”表示控制亨廷顿病的基因,则7号的基因组成是Aa,图中基因组成为Aa的人有:1号、2号、3号、6号、8号、10号、12号,共7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十六中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十六中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