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科学(浙江卷)(考试版A3)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67200/0-17099523206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科学(浙江卷)(考试版A3)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67200/0-17099523206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科学(浙江卷)(考试版A3)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467200/0-17099523207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科学(浙江卷)(考试版A3)
展开(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相关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H:1 Ca:40 cl:35.5 O:16 C:1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Leaving n ne behind”。我国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B.自然界的降水普遍带有酸性,称为酸雨
C.水中N、P等元素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D.D.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大
2.中国是茶文化之乡,中国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煮茶”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B.茶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现象
D.D.茶香扑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灰汁团”是宁波传统小吃,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方法如资料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有机物 B.稻草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C.传统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 D.现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如图是地球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 B.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C.宁波位于亚欧板块 D.地震火山带都分布在板块的中央
5.西湖的秋天银杏纷飞,蝴蝶轻舞,鸳鸯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图示生物①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B.图示生物②属于节肢动物,其体内的骨骼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图示生物③属于鸟类,卵生,体温不恒定
6.小明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用力传感器显示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让驱动装置带动传送带顺时针运行,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B.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则传送带受到大小为、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若传送带运行的速度变大,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
D.若将同样大小的铁块置于木块上方,则力传感器的示数仍保持不变
7.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B.该反应可能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D.x+y+z=242
8.小张家所在的住宅区每栋单元的楼梯口都安装了防盗门,其门锁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其中一家住户的控制开关S。该门锁的工作过程是:楼上的人闭合控制开关S,门锁上的电磁铁通电后吸引卡入右侧门扣中的衔铁,门可打开。关于该门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门锁利用了电生磁的原理来工作的 B.电流周围的磁场是假想的物理模型
C.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 D.该单元的各住户控制门锁的开关是串联的
9.以下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ABCD顺序,符合要求的一组是( )
A.C、、CO、Fe B.Fe、、、
C.、、、 D.、、Cu、
10.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11.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坩埚里(如图),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迅速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不能被磁化的固态物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D.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1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6V,更换5个定值电阻,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V不变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 D.将从15Ω换成10Ω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
13.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表示科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B.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过程,ab段表示呼气过程
C.若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一般情况下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D.丁图中a点和c点分别表示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和停止光合作用的时间点
14.走近千年文物,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的环境中易生成CuC1,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铜绿中含有Cu、H、O、C四种元素 B.CuCl与O2、H2O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C.青铜器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
15.对下列科学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若向肺动脉里灌水,水最终会从上、下腔静脉中流出
B.图乙:植物生长素向光侧比背光侧分布多
C.图丙: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可以在原始地球上产生
D.图丁:扦插时,要修剪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少水分蒸腾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35分)
16.(7分)回答下列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1)新冠病毒对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造成严重伤害。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缺乏,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致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糖分随尿液排出;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肌肉缺血。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
A.吸烟 B.紧张 C.肥胖 D.经常运动
(2)甲流是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由甲型HINI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甲流属于 传染病。除勤通风、勤洗手、佩戴口罩外,注射甲流疫苗能在体内产生一定的防御功能,这种保护性的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17.(5分)始丰溪湿地公园属于典型的河流湿地,这里生活着1000多种野生植物,2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如图是表示该湿地部分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1)枫杨是湿地公园中常见的植物,每年4到5月,树上开满了穗状花序,枫杨属于 (选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2)从生态系统成分看,在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属于 ;
(3)为保护湿地,有关部门采取了种植树木、投放鱼类在内的众多措施,这样的活动可提高湿地的 能力。
18.(4分)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其表面温度很高,没有空气,布满了环形山。
(2)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19.(5分)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农业生产汲水装置——辘轳,沿用至今。下图甲是一种辘轳,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提水时,用力使大轮转动,小轮随之转动并缠绕井绳,从而提起水桶。
(1)图甲所示辘轳是按照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来设计的。
(2)设大轮与小轮的半径比为3∶1,水桶受到的总重力为90牛。使周长为3米的大轮转动一圈,水桶匀速上升,井绳对水桶做功 焦。(不计井绳的粗细和自重)
(3)图丙所示水龙头开关的设计也应用了同样的原理,为了更省力,开关应选用 (选填“①”或“②”)。
20.(6分)小君周末到五马街观察灯盏糕的制作过程,请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灯盏糕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面粉、油、食盐等,上述食材能分散于水中并形成乳浊液的是 ;
(2)炸灯盏糕时,面粉团在油中会变得蓬松,小君发现一开始沉底的灯盏糕浮上来了,灯盏糕上浮是因为_______ 增大导致浮力增大;
(3)卖灯盏糕的小摊上还摆着红糖水,摊主只要取出少量红糖水品尝,就能知道整锅红糖水甜度是否合适,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的特点。
21.(4分)如图所示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下面是该实验的四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加热 B.通入氢气 C.停止通入氢气 D.停止加热
(2)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的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性。
22.(6分)某工厂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图: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A物质的化学式是 ;
(3)加入适量H2SO4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共36分)
23.(6分)如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
(1)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 毫升。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照组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2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 。
(3)理想条件下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①若实验过程中昼夜一直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 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
②若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 。
24.(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图测量小灯泡L1、 L2的功率。L1标有“”字样,L2标有“”字样,阻值都约为。电源电压恒为,电压表只有“”量程可以用,定值电阻。回答问题,完成实验。
(1)电流表量程应选 。(填序号)
A. B. C. D.
(2)滑动变阻器规格应选 。(填序号)
A. B. C. D.
(3)正确连接了实物电路,将L1接入电路。
(4)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让电压表示数分别为,读出电流表示数,填在表中。根据表中数据,L1的额定功率 W。
(5)断开开关S,用L2替换L1,重复第(4)步测量操作,将测得的数据填入上表。
(6)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计算L2的额定功率,他立即意识到这个结果不是L2的额定功率。要测得L2的额定功率,还需要的测量操作是: 。
25.(6分)反应物的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影响生成物的种类,为探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种类,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和方案(B、C装置中药品足量,且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提出问题】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生成的气体可能是CO;
猜想②:生成的气体可能是CO2;
猜想③:生成的气体可能是CO和CO2.
【收集证据】
(1)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若观察到 (填写现象),则说明生成气体中没有。
(2)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用电子天平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若猜想③成立,则存在的质量关系是 (用m1.m2,m3、m4来表示)
【交流反思】
(3)若反应生成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他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分离CO和CO2(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若想实现分离,活塞a和b应该如何操作? 。
26.(8分)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做了进一步探究。
(1)如图甲所示,当他将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图示位置时,无论怎么移动右侧的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到一个与透镜等大的光斑,他又将小灯泡换成点燃的蜡烛,当调整至图乙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此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当将凸透镜向左平移 cm时,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乙中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仅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直径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直径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屏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3)有人将他的眼镜片放在图乙中的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适当向左移动蜡烛,像就又清晰了,由此可判断此人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如图丙,线段AB为用另一只凸透镜多次成像时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所描绘出的图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27.(9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图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于是得到“反应放出热量”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 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是将稀硫酸不断的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数字化仪器测量的数据。由图可知,当反应进行到2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实验过程中小乐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可以作为钾肥使用。
四、简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4分)
28.(4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⑧表示人体内相关生理过程,字母A、B、C、D分别表示心脏四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早晨食用了馒头、鸡蛋和豆浆,鸡蛋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
(2)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填字母)。
A.① B.⑥ C.⑦ D.⑧
(3)某人患有肠炎,在用药之前,要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他血液 (填一种血细胞)明显增多。
(4)如图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29.(7分)科学家分析了北极熊的毛,发现它并非白色,而是一根根中空而透明小光导管,它不仅能防水隔热,而且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对生活在寒冷极地的北极熊的体温调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北极熊空心的毛具有防水隔热及吸收紫外线的特点,有利于北极熊 ;
A.增加产热 B.减少散热 C.吸收热量 D.增加散热
(2)维持北极熊身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的体温调节中枢跟人体一样位于 。
(3)由于全球变暖冰层变薄开裂,北极熊为了获取食物,常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如果一只北极熊跳上一块浮冰后,浮冰仍然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冰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一只体重为7210牛的北极熊,要在露出海面部分体积不小于多少立方米的浮冰上活动,才能确保北极熊整个身体露出水面 。(写出计算过程,海水=1.03×103kg/m3)
30.(6分)在献爱心活动中,小明为敬老院老人设计了一款智能电热坐垫,能实现加热后自动保温。该坐垫电路如图甲,是安装在坐垫内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闭合开关,电热坐垫启动高功率工作模式,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达到0.05安时,衔铁和同时被吸引,转为低功率工作模式。当坐垫温度降低使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为0.04安时,电磁铁无法吸住衔铁和,、恢复原位,又转为高功率工作模式。电热坐垫在高功率和低功率模式之间切换,使其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
(1)分析表中数据,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选填“变大”或“变小”)
(2)图甲中和的阻值均为1210欧。在某次测试中,电热坐垫高功率工作和低功率工作用时均为10分钟,则本次测试中电热丝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 )
(3)小明想在控制电路中增加一个力敏电阻,以实现两个功能
①1000牛压力以下,坐垫最高温度不超过45℃;
②人离开后,坐垫始终低功率工作。
现有三种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写出你选择的力敏电阻以及在控制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并写出500牛压力下坐垫的最高温度值: 。(线圈阻值忽略不计)
31.(6分)为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同学们在劳动实践基地上种植蔬菜。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特向菜农请教,获得了以下的经验分享。
①往菜地的土壤中掺入一定比例沙子。 ②将家禽、家畜的粪便及杂草等堆积一段时间“发酵”成肥料。
③搭配种植高矮不同的多品种蔬菜。 ④夏天避免中午浇水,冬季避免傍晚浇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经验作出解释。
32.(5分)如图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氧化铜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铜粉灼烧后可能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两种物质。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已知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铜和铜,假如固体1中只含有铜的氧化物,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铜
②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3)将得到的1.6吨氧化铜全部转化为硫酸铜;可得硫酸铜多少吨?
33.(6分)如图所示,有一粗细均匀,重为40N,长为4m的长木板AB,置于支架上,支点为O,且AO=1m,长木板的右端B用绳子系住,绳子另一端固定在C处,当木板AB水平时,绳与水平成30°的夹角,且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一个重为50N的体积不计的滑块M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AO之间某处以V=1m/s的速度向B端匀速滑动,求:
(1)滑块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当滑块匀速运动时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滑块在什么范围内滑动才能使AB保持水平。
34.(10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小黄鱼、鲳鱼、梭子蟹、乌贼等多种海洋生物。海洋生物中富含蛋白质,还含有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上述营养物质中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能直接被吸收的是 ;用来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的是 。
(2)海水淡化是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产业。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装置如图所示。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允许水分子透过,阻止盐类透过。采用该装置淡化海水,可分别获得浓盐水和淡水。
①分离出的浓盐水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某工厂淡化海水后得到的浓盐水和淡水中盐类物质含量如表(微量盐类忽略不计)。国家规定居民生活用水中盐类物质总含量≤500毫克·升-1,计算并推断所得淡水中盐类总含量 (选填“达到”或“未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该工厂一套淡化装置每小时产生浓盐水300升,其中含有NaCl 千克。
(3)盐化工是我国重要海洋产业。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如图是某科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加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②用pH试纸检验溶液丙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 。
(4)利用海洋潮汐发电前景广阔。
①海洋潮汐发电是利用了海水的 能。
②小敏家两次电能表显示如图,他家这30天的用电量为 千瓦时。某潮汐发电站发电机日平均发电量44万千瓦时,它最多可供 万户类似小敏家庭的日用电。(结果保留整数)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2
200
10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
1.0
1.75
2.5
3.25
3.75
3.5
3.5
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g/h)
0.5
0.75
1.0
1.5
2.25
3.0
3.5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
1.0
2.2
2.5
2.8
3.0
电流
接入L1
0.10
0.22
0.25
0.28
0.30
接入L2
0.10
0.23
0.26
0.29
0.31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试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溶液)
m3
m4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假设 错误
b、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Ⅱ正确
c、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45℃
20
25
30
35
39
40
41
42
43
44
45
50
55
60
65
阻值/欧
600
480
390
300
240
230
220
210
200
190
180
150
120
100
85
盐类(含量/g·L-1)
水样
氯化钠
氯化镁
硫酸镁
硫酸钙
淡水
0.17
0.012
4.8×10-1
8.5×10-1
浓盐水
45.0
3.6
3.3
0.14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科学(浙江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科学(浙江卷)(全解全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宁波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 这是一份科学(宁波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考试版)A3,共8页。
科学(浙江杭州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科学(浙江杭州卷)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科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浙江卷考试版A4docx、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科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浙江卷全解全析docx、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科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浙江卷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