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10解答题常考经典题知识点分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469853/0-17100397416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10解答题常考经典题知识点分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469853/0-17100397417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10解答题常考经典题知识点分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469853/0-17100397417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
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10解答题常考经典题知识点分类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10解答题常考经典题知识点分类,共6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1" \h \u \l _Tc11421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共2小题) PAGEREF _Tc11421 \h 2
\l _Tc5004 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共1小题) PAGEREF _Tc5004 \h 3
\l _Tc141 三.弹力的概念(共1小题) PAGEREF _Tc141 \h 3
\l _Tc23825 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 PAGEREF _Tc23825 \h 4
\l _Tc543 五.压强的计算(共2小题) PAGEREF _Tc543 \h 5
\l _Tc13208 六.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PAGEREF _Tc13208 \h 6
\l _Tc3056 七.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共1小题) PAGEREF _Tc3056 \h 7
\l _Tc4236 八.浮力大小的计算(共1小题) PAGEREF _Tc4236 \h 8
\l _Tc7677 九.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PAGEREF _Tc7677 \h 8
\l _Tc5961 一十.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小题) PAGEREF _Tc5961 \h 8
\l _Tc11324 一十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1小题) PAGEREF _Tc11324 \h 9
\l _Tc31182 一十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2小题) PAGEREF _Tc31182 \h 9
\l _Tc32520 一十三.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共1小题) PAGEREF _Tc32520 \h 11
\l _Tc11261 一十四.功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PAGEREF _Tc11261 \h 12
\l _Tc7139 一十五.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PAGEREF _Tc7139 \h 13
\l _Tc8655 一十六.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共1小题) PAGEREF _Tc8655 \h 14
\l _Tc8544 一十七.热机的效率(共1小题) PAGEREF _Tc8544 \h 14
\l _Tc30755 一十八.欧姆定律的应用(共2小题) PAGEREF _Tc30755 \h 15
\l _Tc5930 一十九.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共2小题) PAGEREF _Tc5930 \h 17
\l _Tc9492 二十.电功率的计算(共1小题) PAGEREF _Tc9492 \h 19
\l _Tc31625 二十一.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3小题) PAGEREF _Tc31625 \h 19
\l _Tc29693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共2小题) PAGEREF _Tc29693 \h 22
\l _Tc25049 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共1小题) PAGEREF _Tc25049 \h 24
\l _Tc29326 三.弹力的概念(共1小题) PAGEREF _Tc29326 \h 25
\l _Tc20929 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 PAGEREF _Tc20929 \h 26
\l _Tc24483 五.压强的计算(共2小题) PAGEREF _Tc24483 \h 27
\l _Tc21815 六.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PAGEREF _Tc21815 \h 29
\l _Tc29119 七.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共1小题) PAGEREF _Tc29119 \h 30
\l _Tc21393 八.浮力大小的计算(共1小题) PAGEREF _Tc21393 \h 32
\l _Tc14924 九.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PAGEREF _Tc14924 \h 33
\l _Tc2613 一十.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小题) PAGEREF _Tc2613 \h 34
\l _Tc21534 一十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1小题) PAGEREF _Tc21534 \h 35
\l _Tc14243 一十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2小题) PAGEREF _Tc14243 \h 35
\l _Tc16073 一十三.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共1小题) PAGEREF _Tc16073 \h 39
\l _Tc29674 一十四.功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PAGEREF _Tc29674 \h 40
\l _Tc5565 一十五.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PAGEREF _Tc5565 \h 41
\l _Tc18899 一十六.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共1小题) PAGEREF _Tc18899 \h 43
\l _Tc2386 一十七.热机的效率(共1小题) PAGEREF _Tc2386 \h 44
\l _Tc32319 一十八.欧姆定律的应用(共2小题) PAGEREF _Tc32319 \h 45
\l _Tc28969 一十九.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共2小题) PAGEREF _Tc28969 \h 50
\l _Tc8072 二十.电功率的计算(共1小题) PAGEREF _Tc8072 \h 55
\l _Tc19077 二十一.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3小题) PAGEREF _Tc19077 \h 57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共2小题)
1.(2023•徐州)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
(1)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 。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都可以
(2)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到t2时间段,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 ,此时的温度叫作冰的 。
(3)图乙中,t1前和t2后的两段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 。
A.冰吸热比水快
B.冰的质量比水大
C.水的密度比冰大
D.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4)实验过程中,如果还想同时得到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的证据,请你对该实验做出改进: 。
2.(2023•泰州)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 ,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碎冰此时的温度为 ℃。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晶体/非晶体)。
(4)小明分析图象还发现:0至t1时段内的温度变化比t2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其主要原因是 。
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共1小题)
3.(2023•连云港)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图示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 现象,此过程需要 。
(3)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你观察到烧杯中水的现象是 。
三.弹力的概念(共1小题)
4.(2023•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木梁承重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体系完整,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建造时使用竖立的木柱和横架在柱上的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以支撑屋顶的重量,这样的建筑模式要求木梁有较大的承重能力,否则木梁可能会过度弯曲甚至断裂。起初人们认为原始形状的原木更坚固,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宋代的建造规范《营造法式》中,对木梁的要求是“凡梁之大小,各随其广分为三分,以二分为厚”,即矩形木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3:2,这个规范非常接近现代建筑学的要求。
用如图甲所示的方式可以测试木材的承重能力,在一定限度内木材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木材发生形变时,中间位置的形变量最大,一般用中间位置的形变量x来表示整段木材的形变量。木材的形变系数为E,其计算式为,其中l为木材的长度,h和b分别为木材横截面的高和宽,F为施加在木材上的压力。现代建筑设计要求木梁的形变量不大于木梁长度的,以保障房屋的安全。
(1)三根用同种木材制成的木梁,长度、横截面积大小均相同,按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方式使用,其中承重能力最强的是 。
(2)为提高木梁的承重能力,可以在木梁上粘贴一层抗拉伸的材料,效果最好的粘贴位置是 。
A.木梁的顶面
B.木梁的底面
C.木梁的侧面
D.效果都一样
(3)在木材承重能力测试中,得到压力F和形变量x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正确的是 。
(4)一根木梁长为4m,横截面高为0.1m,宽为0.06m,所用木材的形变系数为1×1010N/m2,则该木梁的最大承重为 N。
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
5.(2023•泰州)小明用不同的力将手掌压在各种不同物体表面上向前推,发现感受不同,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压力的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的材料种类。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如图甲、丙所示,小明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木板二上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过程控制不变的影响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 。
(4)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易稳定,改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水平拉动长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五.压强的计算(共2小题)
6.(2023•泰州)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如图所示,一辆电动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满载时整车质量为1.5t,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600cm2。在某段平直路面上,该车满载时90s内匀速行驶了1.8km,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500N,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7.(2023•连云港)2023年4月26日,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连云港盛大开幕,其中科技田园描绘的“孙悟空”形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科技田园的维护主要依靠无人机,图中无人机正在给科技田园喷洒农药。已知该无人机空机质量为5kg,停放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cm2,装满农药后的总质量为32kg,农药的密度为0.9×103kg/m3,g取10N/kg。求:
(1)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无人机可装农药的最大体积。
六.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8.(2023•连云港)“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距今700多年。如图1所示,它上面有三个壶,分别是日壶、月壶和星壶,也叫送水壶,最下面的寿壶也叫受水壶。日、月、星壶侧面底部都有一个龙头形滴水口,壶盖上开有一个进水孔,小水滴从日壶滴进月壶,再从月壶滴进星壶,最后进入受水壶。受水壶装有两个重要部件:一个是竖立在壶盖正中的铜尺,上有时辰刻度,从下到上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其中子时代表23:00~1:00,丑时代表1:00~3:00……以此类推;另一个是浮箭,由小木块上连接一把木尺组成,随着受水壶里水量的增加,浮箭自然同步上升。观看浮箭顶端指示的铜尺刻度,就可以知晓当时、当地的时间了。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如图2是14:00浮箭顶端指示的部分铜尺位置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2)若浮箭的重力为G,在受水壶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则G F浮(选填“>”“=”或“<”)。随着受水壶水位的升高,浮箭下部小木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受水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若想测量1个时辰浮力对浮箭做的功,还需要测量 。
七.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共1小题)
9.(2023•无锡)小华发现,压缩一个已经充气的气球感到很容易,但想把它压缩得很小却又很困难。由此她猜想被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体积可能有关,为此她准备了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等,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 cm,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为了检验是否漏气,不增加器材,方法是 。
(3)如图乙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并水平放置,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N,此时外界大气压的数值为 Pa。
(4)取下橡皮帽,拉动活塞,让活塞的底端位于注射器4mL刻度处,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确保不漏气,此时注射器内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为4mL。再按照图乙的方式操作,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变为8mL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继续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记下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与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所测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①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10mL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②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20mL时,注射器内气体压强为 Pa。
八.浮力大小的计算(共1小题)
10.(2023•扬州)一个奖牌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1.8N。当奖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奖牌的质量。
(2)奖牌的体积。
九.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11.(2023•镇江)图1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搬运巨木时的场景,简化装置如图2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转轴,OA:OB=1:3,物块用轻质细绳系在A端,工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此时杠杆水平平衡、物块重1200N,底面积为0.25m2,不计转轴摩擦。
(1)图1中,横杆属于 杠杆,垫上石块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
(2)为将图2中物块恰好拉离地面,求工人所用的拉力。
(3)剪断图2中A端细绳,求物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一十.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小题)
12.(2023•扬州)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模型的阻力臂l。
(2)先将头向前抬起,可以减小 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
(3)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的大小。
一十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1小题)
13.(2023•扬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装置如图所示,白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放在纸板上,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
(1)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当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入射光线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反射光线向 偏转。
(3)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 。
一十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2小题)
14.(2023•泰州)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组装并调整器材,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小华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骤,将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
①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 ;
(3)在第⑥、⑦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 ;
(4)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镜片属于 透镜,用来矫正 的视力缺陷。
15.(2023•无锡)小红拿到一块玻璃透镜,仔细观察这块透镜,发现一面有螺纹,一面是光滑的,她对此透镜进行了探究。
(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
(2)小红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红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结果记录在如表中。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当“F”光源位于如图丙所示位置时,光屏应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红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丁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盒子高度h为10cm,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一个放大的投影,则盒子长度l的范围为 cm,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是 。(选填“F”、“”或“”)
一十三.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共1小题)
16.(2023•泰州)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利用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导体AB和若干导线等器材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开关,他们完成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入表格:
(1)分析①、②两次实验现象,小明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准确,因为导体AB 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也与磁场方向垂直,但无感应电流。
(2)采纳小刚意见后,小明又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全面,因为导体AB 运动时,也有感应电流。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图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 ,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十四.功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17.(2023•无锡)2023年5月13日,“恩平20﹣4钻采平台”的安装,创造了我国海上油气平台浮托安装重量的新纪录。浮托安装类似于运动员挺举过程,巧妙地利用海上潮汐的自然力进行安装。如图所示,涨潮时,工程船托运平台组块驶入已经固定在海中的导管架的槽口,落潮时把平台组块插尖顺势从高位下降安装到导管架接口上。工程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5.35×107kg,所安装的平台组块质量为1.55×107kg。(g取10N/kg)
(1)工程船满载航行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平台组块所受重力大小为多少?
(3)若涨潮前,插尖低于接口0.8m,涨潮时,工程船和平台组块缓慢向上浮起,使得插尖比接口高1.2m。则在此过程中,工程船对平台组块竖直向上做功为多少?
一十五.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18.(2023•扬州)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后,课外研究小组有同学猜想: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着细绳,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测得的数据如表1。
表1
(1)分析表中的数据,他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改变滑轮的个数组成不同的滑轮组,仍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测得的数据如表2。
表2
分析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 有用功的情况,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 。
(3)根据表2中的数据,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将会出现的困难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一十六.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共1小题)
19.(2023•扬州)如图所示,在估测薯片热值的实验中,小军设计了两种对水加热的方式。
方式一:薯片在小烧杯中燃烧;
方式二:薯片在燃烧皿中燃烧。
两种加热方式中合理的是 。在进行实验时,要让薯片充分燃烧,操作是 。
用天平量取100g水,并测出一片薯片的质量,用以上选取的方式燃尽薯片,并用温度计测出水升高的温度,所测出的薯片热值偏 ,原因是 。
一十七.热机的效率(共1小题)
20.(2023•扬州)“芒种”前后是麦子成熟收割的时间,需要及时把麦子颗粒归仓。
(1)如图1所示是古代农人打麦的场景,把打麦工具高高举起,它的重力势能变 。
(2)现在很多地方都用联合收割机收割麦子,某收割机的参数如表
①满油时收割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②如图2所示,收割过程中收割机相对于同行的装载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收割机功率保持60kW不变,收割过程中减慢行驶速度,是为了 。收割一块地的麦子,耗时0.5h,该收割机做功 J,在此过程中消耗柴油 kg。(q柴油约为4×107J/kg)
(3)“喂入量”是收割机在单位时间内收获的作物量,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某次收割时作业速度与喂入量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作业速度为4km/h时,喂入量是 kg/s,出现这一结果,你认为作物的 会对喂入量产生影响。
一十八.欧姆定律的应用(共2小题)
21.(2023•镇江)某水位报警器如图所示:光敏电阻R和光源正对安装在水池侧壁等高处。R接收到光源发出的光时阻值为20Ω,未接收到光时阻值为120Ω。R0为电阻箱,Q为边长5cm的正方体浮子,密度为0.6g/cm3,当池内水面缓慢上升至某处时,浮子将挡住射向R的光线,报警铃声响起。当线圈中的电流I≥0.04A时,铁质开关K被吸上,反之被释放。电源电压U=12V,不计线圈电阻,g取10N/kg。
(1)Q的质量为 g,它缓慢上升时受到的浮力为 N,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cm。
(2)如图所示,为保证开始报警时的液面位置MN与R之间高度差h0≥3cm,需要对装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有多个选项正确)
A.仅换用密度小些的材料制作浮子
B.仅将池内水换为密度小些的液体
C.仅将浮子的边长增大一些
D.仅将浮子做成厚度均匀的空心正方体
(3)在该装置能实现其功能的前提下:
①求电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满足的条件。
②在满足①问的条件下,求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
22.(2023•宿迁)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水箱内水面高度的装置。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R0是定值电阻,R是压力传感器。R的位置固定不动,其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杠杆AB可绕O点转动,A端悬挂一重为15N的圆柱体M,M的底面积为45cm2,高为30cm,下底面距离容器底1cm,杆B端始终压在传感器R上。AO长30cm,OB长15cm,杆重忽略不计,杆始终静止在水平位置。(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求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大小。
(2)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R0的阻值。
(3)水箱内水面高度h大于1cm时,随着水面的升高,用于显示水面高度的电表示数会增大,应该选用图甲电路中的 表显示水面高度。该装置能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最大是 cm。将支点O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增大该装置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最大。
一十九.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共2小题)
23.(2023•泰州)小明和小华一起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活动。
(1)他们选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连接电路之前,应该 开关,检查电表指针是否 。
(3)闭合开关,小明发现两电表均无示数。为了查找故障,他将电压表拆下,保持电路其他部分连接完好,再将电压表分别接在电源、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两端,然后闭合开关,发现只有接在待测电阻Rx两端时,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小明和小华配合进行实验,并根据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Ω。
(5)利用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压的大小,能否把电压表改装为间接测量电阻大小的仪表呢?小明和小华经过思考,分别设计了如图丙、丁所示的方案(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并进行了以下操作和分析:
①小明在电路的M、N两点之间接入一个电阻箱,调节旋钮使它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为5Ω、8Ω、20Ω,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分别指向1.5V、2.0V、3.0V的刻度线,于是他在表盘相应位置标出了电阻的数值,如图戊所示。以此类推再标出其他刻度线,电压表就可以用来间接测量阻值了。由以上数据可知:电源电压为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Ω。
②小华的设计方案,所用器材的规格、电表接入的量程都与小明的完全相同,分析她的设计方案可知:在保证器材安全的前提下,她改装后的电压表所能测的最小电阻值为 Ω。
24.(2023•扬州)小红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在图1中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上打叉并改正(要求滑片P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是 。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定值电阻Rx= Ω。小红认为电阻值已经测出,便开始整理实验器材,她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
(3)小红继续测量小灯泡的阻值,但发现电压表已损坏,于是找来一个电阻箱,设计如图3所示电路。操作如下:
①将待测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I;
②取下小灯泡,将电阻箱接入M、N两点间,调节电阻箱,使 ,此时电阻箱示数如图4所示,则小灯泡的阻值约为 Ω。
二十.电功率的计算(共1小题)
25.(2023•连云港)如图甲所示为一台电热水器,下表为该热水器的铭牌,其中高温挡的额定功率模糊不清。图乙为该电热水器的内部简化电路,R1、R2为电热丝(阻值未知),S1、S2为挡位开关,S2只能在a、b之间切换。电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漏电危险,当发生漏电时,电流会沿着水管经过喷头流过人体而发生触电事故。为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该电热水器在出水口处串接了一个“隔电墙”(见图甲)。“隔电墙”内部是一个螺旋状绝缘通道(如图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求:
(1)高温挡的额定功率(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为确保安全,要求淋浴时通过人体的漏电电流不超过0.2mA,则该“隔电墙”的电阻值至少为多大?(计算时忽略人体的电阻值)
(3)说明“隔电墙”的内部做成螺旋状的原因。
二十一.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3小题)
26.(2023•泰州)小华查看家中电炖锅的说明书后发现:电炖锅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挡;电阻R2=60.5Ω,R1=4R2,该电炖锅的原理图如图所示。请解答:
(1)闭合开关S、S1,电炖锅处于 挡。
(2)电炖锅高温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
(3)正常工作时,使用电炖锅高温挡加热10min,可将一锅1.5kg的汤从20℃加热到100℃,电炖锅的加热效率是多少?[汤的比热容取4×103J/(kg•℃)]
27.(2023•无锡)图甲是某型号电开水器结构简图,图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控制进水口的浮球阀由不锈钢浮球、绕O点转动的金属杆ABC、连杆CD、活塞组成。使用时,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的插座中,电压为220V。冷水自进水口进入冷水箱,再经连通管进入煮水箱,当冷水箱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浮球浮起,AB水平,连杆CD水平向右推动活塞堵住进水口,停止进水,同时开关S2闭合,开关S1与触点2接通,煮水箱中的电热管R1工作,额定煮水功率为3300W,水沸腾后经出水管溢入贮水箱,冷水再补充入煮水箱,冷水箱中水位下降,进水口打开进水,同时S2断开,重复上述过程,至贮水箱中注满水后,开关S1与触点1接通,贮水箱中的电热管R2工作,进行保温,额定保温功率为660W。保温时,S3同时接通,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02A,衔铁P被吸起(开关断开);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减小到0.01A,衔铁P被释放(开关重新接通),使贮水箱内热水温度维持在90℃~95℃.R3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温度与贮水箱内水温相同,温度每升高1℃,电阻减小100Ω,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g=10N/kg]
(1)该电开水器正常工作时,熔断器上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
A.3A
B.12A
C.15A
D.18A
(2)该电开水器煮水箱电热管R1连续正常工作1小时能产生33L的开水,若冷水温度为22℃,开水温度为100℃,则煮水箱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3)冷水箱中的浮球质量为0.55kg,金属杆ABC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进水口被活塞堵住不能进水时,若浮球恰好一半体积浸在水中,连杆CD受到活塞对它水平向左的推力为30N;若浮球全部浸没于水中,此时连杆能够承受活塞的水平推力为90N,则浮球体积为 m3,贮水箱中保温控制电路的电压U是 V。
28.(2023•扬州)一款电保温杯垫,如图所示,能使杯垫上杯内的水持续保温在55℃左右,功率为16W。把质量为200g、初温为51℃的水倒入杯中保温,5min后升高到55℃。已知c水=4.2×103J/(kg•℃)。求这段时间内:
(1)水吸收的热量。
(2)杯垫消耗的电能。
(3)杯垫给水加热的效率。
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10解答题常考经典题知识点分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共2小题)
1.(2023•徐州)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
(1)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 B 。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都可以
(2)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到t2时间段,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 固液共存 ,此时的温度叫作冰的 熔点 。
(3)图乙中,t1前和t2后的两段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 D 。
A.冰吸热比水快
B.冰的质量比水大
C.水的密度比冰大
D.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4)实验过程中,如果还想同时得到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的证据,请你对该实验做出改进: 在烧杯中也插入一支温度计,在t1到t2时间段,冰熔化过程中,若烧杯中温度计示数变小,说明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
【答案】(1)B;(2)固液共存;熔点;(3)D;(4)在冰熔化过程中,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又继续熔化,说明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1)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正确;
(2)由图知在t1到t2时间段,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物质的熔点,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3)冰化成水质量不变,由图像知,在同样受热情况(吸收热量相同)下,温度变化快慢不同,是由于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质量一定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慢,故水的比热容比冰大,D项正确;
(4)在烧杯中也插入一支温度计,在t1到t2时间段,冰熔化过程中,若烧杯中温度计示数变小,说明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B;(2)固液共存;熔点;(3)D;(4)在烧杯中也插入一支温度计,在t1到t2时间段,冰熔化过程中,若烧杯中温度计示数变小,说明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2.(2023•泰州)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 受热均匀 ,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 状态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碎冰此时的温度为 ﹣3 ℃。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晶体 (晶体/非晶体)。
(4)小明分析图象还发现:0至t1时段内的温度变化比t2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其主要原因是 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
【答案】(1)受热均匀;状态;(2)﹣3;(3)晶体;(4)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解答】解:(1)用酒精灯直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受热均匀,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状态;
(2)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刻度以下第3格,所以读数为﹣3℃;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故冰为晶体;
(4)取0至t1时段与t2时刻后一段相等时间观察,则吸热相等,物质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根据Δt=可知,升高的温度不同,水升温比冰要慢。
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状态;(2)﹣3;(3)晶体;(4)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共1小题)
3.(2023•连云港)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是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图示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97 ℃。烧杯口出现的“白气”是 液化 现象,此过程需要 放热 。
(3)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你观察到烧杯中水的现象是 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过了一会水停止了沸腾 。
【答案】(1)自下而上;(2)97;液化;放热;(3)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过了一会水停止了沸腾。
【解答】解:(1)为了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实验仪器时,需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顺序;
(2)从图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7℃;“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3)撤去酒精灯,石棉网上还有一定的余热,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沸腾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过了一会随着吸热的停止,水停止沸腾。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97;液化;放热;(3)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过了一会水停止了沸腾。
三.弹力的概念(共1小题)
4.(2023•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木梁承重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体系完整,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建造时使用竖立的木柱和横架在柱上的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以支撑屋顶的重量,这样的建筑模式要求木梁有较大的承重能力,否则木梁可能会过度弯曲甚至断裂。起初人们认为原始形状的原木更坚固,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宋代的建造规范《营造法式》中,对木梁的要求是“凡梁之大小,各随其广分为三分,以二分为厚”,即矩形木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3:2,这个规范非常接近现代建筑学的要求。
用如图甲所示的方式可以测试木材的承重能力,在一定限度内木材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木材发生形变时,中间位置的形变量最大,一般用中间位置的形变量x来表示整段木材的形变量。木材的形变系数为E,其计算式为,其中l为木材的长度,h和b分别为木材横截面的高和宽,F为施加在木材上的压力。现代建筑设计要求木梁的形变量不大于木梁长度的,以保障房屋的安全。
(1)三根用同种木材制成的木梁,长度、横截面积大小均相同,按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方式使用,其中承重能力最强的是 ② 。
(2)为提高木梁的承重能力,可以在木梁上粘贴一层抗拉伸的材料,效果最好的粘贴位置是 B 。
A.木梁的顶面
B.木梁的底面
C.木梁的侧面
D.效果都一样
(3)在木材承重能力测试中,得到压力F和形变量x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正确的是 c 。
(4)一根木梁长为4m,横截面高为0.1m,宽为0.06m,所用木材的形变系数为1×1010N/m2,则该木梁的最大承重为 960 N。
【答案】(1)②;(2)B;(3)c;(4)960。
【解答】解:(1)根据题目的条件:矩形木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3:2时,承重能力最强,所以乙图中的②承重能力最强。
(2)在形变最大的位置粘贴一层抗拉伸的材料,所以应该在木梁的底面,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3)由题目的公式得到:,在其它条件一定时,F与x成正比,当超过最大限重能力木梁可能会过度弯曲甚至断裂;故c符合题意。
(4)根据题目的公式变形得到:==960N。
故答案为:(1)②;(2)B;(3)c;(4)960。
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
5.(2023•泰州)小明用不同的力将手掌压在各种不同物体表面上向前推,发现感受不同,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压力的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的材料种类。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1)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 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 等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的大小 有关。
(3)如图甲、丙所示,小明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木板二上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过程控制不变的影响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 接触面的材料种类 。
(4)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易稳定,改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水平拉动长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等于;(2)压力的大小;(3)接触面的材料种类;(4)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解答】解:(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实验在探究过程中,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压力的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的材料种类,故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时,控制不变的影响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材料种类;
(4)改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水平拉动长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稳定,则滑动摩擦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可能原因是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等于;(2)压力的大小;(3)接触面的材料种类;(4)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五.压强的计算(共2小题)
6.(2023•泰州)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如图所示,一辆电动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满载时整车质量为1.5t,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600cm2。在某段平直路面上,该车满载时90s内匀速行驶了1.8km,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500N,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答案】(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0m/s;
(2)汽车发动机的功率5×104W;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
【解答】解:(1)汽车行驶的速度:v===20m/s;
(2)汽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与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F=f=2500N,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P===Fv=2500N×20m/s=5×104W;
(3)满载时整车的重力:G=mg=1.5×1000kg×10N/kg=1.5×104N,
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1.5×104N,
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5×105Pa。
答:(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0m/s;
(2)汽车发动机的功率5×104W;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
7.(2023•连云港)2023年4月26日,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连云港盛大开幕,其中科技田园描绘的“孙悟空”形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科技田园的维护主要依靠无人机,图中无人机正在给科技田园喷洒农药。已知该无人机空机质量为5kg,停放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cm2,装满农药后的总质量为32kg,农药的密度为0.9×103kg/m3,g取10N/kg。求:
(1)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无人机可装农药的最大体积。
【答案】(1)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250Pa;
(2)该无人机可装农药的最大体积为0.03m3。
【解答】解:(1)该无人机空机的重力G空机=m空机g=5kg×10N/kg=50N,
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空机=50N,
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6250Pa;
(2)装满时所装农药的质量m药=m总﹣m空机=32kg﹣5kg=27kg,
该无人机可装农药的最大体积V药===0.03m3。
答:(1)该无人机空机状态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6250Pa;
(2)该无人机可装农药的最大体积为0.03m3。
六.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8.(2023•连云港)“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距今700多年。如图1所示,它上面有三个壶,分别是日壶、月壶和星壶,也叫送水壶,最下面的寿壶也叫受水壶。日、月、星壶侧面底部都有一个龙头形滴水口,壶盖上开有一个进水孔,小水滴从日壶滴进月壶,再从月壶滴进星壶,最后进入受水壶。受水壶装有两个重要部件:一个是竖立在壶盖正中的铜尺,上有时辰刻度,从下到上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其中子时代表23:00~1:00,丑时代表1:00~3:00……以此类推;另一个是浮箭,由小木块上连接一把木尺组成,随着受水壶里水量的增加,浮箭自然同步上升。观看浮箭顶端指示的铜尺刻度,就可以知晓当时、当地的时间了。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如图2是14:00浮箭顶端指示的部分铜尺位置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C 。
(2)若浮箭的重力为G,在受水壶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则G = F浮(选填“>”“=”或“<”)。随着受水壶水位的升高,浮箭下部小木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不变 ,受水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 变大 。若想测量1个时辰浮力对浮箭做的功,还需要测量 浮箭1个时辰上浮的路程 。
【答案】(1)C;(2)=;不变;变大;浮箭1个时辰上浮的路程。
【解答】解:(1)由题知,一个是竖立在壶盖正中的铜尺,上有时辰刻度,从下到上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其中子时代表23:00~1:00,丑时代表1:00~3:00……以此类推,未时是13:00~15:00,14:00浮箭应指在未时正中间的刻度,故选:C;
(2)若浮箭的重力为G,在受水壶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由于浮箭在水中总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则G=F浮;
随着受水壶水位的升高,浮箭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下部小木块的底面积不变,所以,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变;
受水壶中水的深度变大,根据p=ρgh得,受水壶壶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已知浮力,若想测量1个时辰浮力对浮箭做的功,根据W=Fs可知,还需要测量浮箭1个时辰上浮的路程。
故答案为:(1)C;(2)=;不变;变大;浮箭1个时辰上浮的路程。
七.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共1小题)
9.(2023•无锡)小华发现,压缩一个已经充气的气球感到很容易,但想把它压缩得很小却又很困难。由此她猜想被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体积可能有关,为此她准备了20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等,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 10.00 cm,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2 cm2。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为了检验是否漏气,不增加器材,方法是 用手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如果比较容易拉动,则证明气密性不好,如果不容易被拉动,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
(3)如图乙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并水平放置,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0 N,此时外界大气压的数值为 1×105 Pa。
(4)取下橡皮帽,拉动活塞,让活塞的底端位于注射器4mL刻度处,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确保不漏气,此时注射器内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为4mL。再按照图乙的方式操作,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变为8mL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继续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记下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与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所测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①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10mL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2 N。
②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20mL时,注射器内气体压强为 2×104 Pa。
【答案】(1)10.00;2;(2)用手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如果比较容易拉动,则证明气密性不好,如果不容易被拉动,则证明气密性良好;(3)20;1×105;(4)12;①12;②2×104。
【解答】解:
(1)如图甲所示,注射器刻度部分左端对准零刻线,右端对准10cm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l=10.00cm;
活塞的体积V=20mL=20cm3,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2cm2;
(2)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为了检验是否漏气,不增加器材,方法是:用手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如果比较容易拉动,则证明气密性不好,如果不容易被拉动,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3)如图乙,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20N;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20N,
外界大气压的数值p===1×105Pa;
(4)①注射器内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为4mL,再用测力计拉动活塞时,测力计的拉力与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
F测力计+F内=F大气压,
由步骤(3)可知,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F大气压=20N,由此可得下表:
观察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气体变化为原来体积的2倍时,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减半,由上表可知,注射器内气体为20mL时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为4N,因此注射器内气体为10mL时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为8N,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10mL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测力计=20N﹣8N=12N;
②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20mL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为20N,则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为:
F内=F大气压﹣F测力计=20N﹣16N=4N,
由压强公式p=可得,注射器内大气压为:
p内===2×104Pa。
故答案为:(1)10.00;2;(2)用手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如果比较容易拉动,则证明气密性不好,如果不容易被拉动,则证明气密性良好;(3)20;1×105;(4)12;①12;②2×104。
八.浮力大小的计算(共1小题)
10.(2023•扬州)一个奖牌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1.8N。当奖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奖牌的质量。
(2)奖牌的体积。
【答案】(1)奖牌的质量为0.18kg。
(2)奖牌的体积为2×10﹣5m3。
【解答】解:(1)奖牌的质量为:
m===0.18kg;
(2)奖牌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1.8N﹣1.6N=0.2N;
奖牌的体积为:
V=V排===2×10﹣5m3。
答:(1)奖牌的质量为0.18kg。
(2)奖牌的体积为2×10﹣5m3。
九.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11.(2023•镇江)图1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搬运巨木时的场景,简化装置如图2所示:O为轻质杠杆AB的转轴,OA:OB=1:3,物块用轻质细绳系在A端,工人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此时杠杆水平平衡、物块重1200N,底面积为0.25m2,不计转轴摩擦。
(1)图1中,横杆属于 省力 杠杆,垫上石块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压强 。
(2)为将图2中物块恰好拉离地面,求工人所用的拉力。
(3)剪断图2中A端细绳,求物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1)省力;压强;
(2)为将图2中物块恰好拉离地面,工人所用的拉力为400N;
(3)剪断图2中A端细绳,物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800Pa。
【解答】解:(1)由图可知,横杆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支架下面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2)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G×OA=F×OB,
为将图2中物块恰好拉离地面,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F===400N;
(3)在水平面上,F压=G=1200N,
物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4800Pa。
故答案为:(1)省力;压强;
(2)为将图2中物块恰好拉离地面,工人所用的拉力为400N;
(3)剪断图2中A端细绳,物块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800Pa。
一十.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小题)
12.(2023•扬州)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
(1)仰卧起坐时,人体可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模型的阻力臂l。
(2)先将头向前抬起,可以减小 阻 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的动力变化情况是 变小 。
(3)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 功率 的大小。
【答案】(1)见解析;(2)阻;变小;(3)功率
【解答】解:(1)过支点O作阻力G的作用线的垂线,该垂线段为阻力臂l,如图所示:
;
(2)先将头向前抬起,人的重心向右移动,可以减小阻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变小;
(3)做仰卧起坐时,每次所做的功相同,同学们可以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则做功的功率发生了改变,所以其实质是改变功率的大小。
故答案为:(1)见解析;(2)阻;变小;(3)功率。
一十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共1小题)
13.(2023•扬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装置如图所示,白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放在纸板上,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
(1)图中的入射角是 50 度。
(2)当 入射角为0°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入射光线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反射光线向 左 偏转。
(3)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 将白纸板沿法线对折,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答案】(1)50;(2)入射角为0°;左;(3)将白纸板沿法线对折,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图中的入射角是90°﹣40°=50°;
(2)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法线重合;
当入射光线从与反射光线重合的位置向右偏转一定角度时,反射光线会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所以反射光线向左偏转;
(3)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可进行的操作是:将白纸板沿法线对折,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50;(2)入射角为0°;左;(3)将白纸板沿法线对折,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十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2小题)
14.(2023•泰州)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组装并调整器材,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
(2)小华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骤,将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
①当物距 大于二倍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 变大 ;
(3)在第⑥、⑦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 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 ;
(4)将一个镜片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镜片属于 凹 透镜,用来矫正 近视眼 的视力缺陷。
【答案】(1)主光轴;(2)①大于二倍;②变大;(3)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4)凹;近视眼。
【解答】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整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烛焰、光屏和光屏的中心在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①由实验数据中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及成像的性质,可得到的结论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②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物距、像距、成像大小变化规律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3)物距等于焦距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故他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
(4)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可看出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为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1)主光轴;(2)①大于二倍;②变大;(3)从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4)凹;近视眼。
15.(2023•无锡)小红拿到一块玻璃透镜,仔细观察这块透镜,发现一面有螺纹,一面是光滑的,她对此透镜进行了探究。
(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 凸 (选填“凸”或“凹”)透镜。
(2)小红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红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结果记录在如表中。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10 cm。当“F”光源位于如图丙所示位置时,光屏应适当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红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丁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盒子高度h为10cm,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一个放大的投影,则盒子长度l的范围为 10<l<20 cm,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是 。(选填“F”、“”或“”)
【答案】(1)凸;(2)见解答图;(3)10;左;(4)10<l<20;。
【解答】解:(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此时透过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凸透镜;
(2)画出法线,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
(3)由表中数据可知,u=v=20cm,成倒立等大的像,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cm,故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当“F”光源位于如图丙所示位置,此时物距2f>u=40cm﹣23cm=17cm>f,根据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u=17cm>15cm,由表中数据可知,v<30cm,故光屏应适当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此时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如下图F点所示:
,
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一个放大的投影,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F到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盒子长度l的范围为10<l<20cm;由于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是。
故答案为:(1)凸;(2)见解答图;(3)10;左;(4)10<l<20;。
一十三.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共1小题)
16.(2023•泰州)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利用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导体AB和若干导线等器材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开关,他们完成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入表格:
(1)分析①、②两次实验现象,小明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准确,因为导体AB 前后 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也与磁场方向垂直,但无感应电流。
(2)采纳小刚意见后,小明又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全面,因为导体AB 斜向上、斜向下 运动时,也有感应电流。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将 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图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 电源 ,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答案】(1)前后;(2)斜向上、斜向下;(3)机械;电源。
【解答】解:(1)分析①、②两次实验现象,小明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准确,因为导体AB前后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也与磁场方向垂直,但无感应电流。
(2)采纳小刚意见后,小明又说:“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小刚认为不全面,因为导体AB斜向上、斜向下运动时,也有感应电流。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图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故答案为:(1)前后;(2)斜向上、斜向下;(3)机械;电源。
一十四.功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
17.(2023•无锡)2023年5月13日,“恩平20﹣4钻采平台”的安装,创造了我国海上油气平台浮托安装重量的新纪录。浮托安装类似于运动员挺举过程,巧妙地利用海上潮汐的自然力进行安装。如图所示,涨潮时,工程船托运平台组块驶入已经固定在海中的导管架的槽口,落潮时把平台组块插尖顺势从高位下降安装到导管架接口上。工程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5.35×107kg,所安装的平台组块质量为1.55×107kg。(g取10N/kg)
(1)工程船满载航行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平台组块所受重力大小为多少?
(3)若涨潮前,插尖低于接口0.8m,涨潮时,工程船和平台组块缓慢向上浮起,使得插尖比接口高1.2m。则在此过程中,工程船对平台组块竖直向上做功为多少?
【答案】(1)工程船满载航行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为5.35×108N;
(2)平台组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55×108N;
(3)工程船对平台组块竖直向上做功为3.1×108J。
【解答】解:(1)工程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m=5.35×107kg,因为工程船是漂浮的,所以F浮=G=mg=5.35×107kg×10N/kg=5.35×108N;
(2)平台组块所受重力大小为G=m'g=1.55×107kg×10N/kg=1.55×108N;
(3)工程船对平台组块施加的力等于平台组块的重力,即F=G'=1.55×108N;
移动的距离为s=0.8m+1.2m=2m,
工程船对平台组块竖直向上做功为W=Fs=1.55×108N×2m=3.1×108J。
答:(1)工程船满载航行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为5.35×108N;
(2)平台组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55×108N;
(3)工程船对平台组块竖直向上做功为3.1×108J。
一十五.实验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18.(2023•扬州)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后,课外研究小组有同学猜想: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着细绳,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测得的数据如表1。
表1
(1)分析表中的数据,他的猜想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改变滑轮的个数组成不同的滑轮组,仍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测得的数据如表2。
表2
分析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 低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 大于 有用功的情况,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 机械效率 。
(3)根据表2中的数据,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将会出现的困难是 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 ,你的改进方法是 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
【答案】(1)错误;(2)低;大于;机械效率;(3)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解答】解:(1)由表1可知,当钩码重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说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故他的猜想是错误的;
(2)由表2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绳端拉力F越小,即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低;
由第6次实验可知,W总=2.64J,W有用=1.2J,此时W额=W总﹣W有用=2.64J﹣1.2J=1.44J>W有用=1.2J,即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大于有用功的情况,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机械效率;
(3)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那么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越大,若重物上升高度相同,根据s=nh可知,绳端移动距离越长,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即会出现的困难是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故改进方法是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故答案为:(1)错误;(2)低;大于;机械效率;(3)绳端移动距离太长,不便操作;降低重物上升的高度。
一十六.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共1小题)
19.(2023•扬州)如图所示,在估测薯片热值的实验中,小军设计了两种对水加热的方式。
方式一:薯片在小烧杯中燃烧;
方式二:薯片在燃烧皿中燃烧。
两种加热方式中合理的是 方式二 。在进行实验时,要让薯片充分燃烧,操作是 加快薯片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 。
用天平量取100g水,并测出一片薯片的质量,用以上选取的方式燃尽薯片,并用温度计测出水升高的温度,所测出的薯片热值偏 小 ,原因是 薯片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
【答案】方式二;加快薯片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小;薯片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解答】解:
若采用方式一对水加热,通过热传递能使烧杯上部水的温度升高,而温度较高的水,其密度较小,不能实现水的对流,则烧杯下部水的温度几乎不变,所以温度计测得的示数不准确,故两种加热方式中合理的是薯片在燃烧皿中燃烧(即方式二),能保证烧杯中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温度计的示数能准确反映水的温度变化;
在进行实验时,要让薯片充分燃烧,操作是加快薯片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
所测出的薯片热值偏小,热传递过程存在热损耗,薯片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故答案为:方式二;加快薯片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小;薯片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
一十七.热机的效率(共1小题)
20.(2023•扬州)“芒种”前后是麦子成熟收割的时间,需要及时把麦子颗粒归仓。
(1)如图1所示是古代农人打麦的场景,把打麦工具高高举起,它的重力势能变 大 。
(2)现在很多地方都用联合收割机收割麦子,某收割机的参数如表
①满油时收割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8000 Pa。(g取10N/kg)
②如图2所示,收割过程中收割机相对于同行的装载机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收割机功率保持60kW不变,收割过程中减慢行驶速度,是为了 增大牵引力 。收割一块地的麦子,耗时0.5h,该收割机做功 1.08×108 J,在此过程中消耗柴油 6.75 kg。(q柴油约为4×107J/kg)
(3)“喂入量”是收割机在单位时间内收获的作物量,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某次收割时作业速度与喂入量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作业速度为4km/h时,喂入量是 2.4 kg/s,出现这一结果,你认为作物的 割幅 会对喂入量产生影响。
【答案】(1)大;(2)①8000;②静止;增大牵引力;1.08×108;6.75;(3)割幅。
【解答】解:(1)如图1所示把打麦工具高高举起,它的重力势能变大;
(2)①满油时收割机的重力为:G=mg=2880kg×10N/kg=2.88×104N,收割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8000Pa;
②如图2所示,收割过程中收割机相对于同行的装载机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根据P=知,收割机功率保持60kW不变,收割过程中减慢行驶速度,是为了增大牵引力;
收割一块地的麦子,耗时0.5h,根据P=得,该收割机做功为:W=Pt=60×103W×0.5×3600s=1.08×108J,发动机的效率为η=40%,根据效率公式得,Q==2.7×108J
根据Q=qm得,在此过程中消耗柴油为:m柴油==6.75kg;
(3)由图3知,当作业速度为4km/h时,喂入量是2.4kg/s,出现这一结果,作物的割幅会对喂入量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1)大;(2)①8000;②静止;增大牵引力;1.08×108;6.75;(3)割幅。
一十八.欧姆定律的应用(共2小题)
21.(2023•镇江)某水位报警器如图所示:光敏电阻R和光源正对安装在水池侧壁等高处。R接收到光源发出的光时阻值为20Ω,未接收到光时阻值为120Ω。R0为电阻箱,Q为边长5cm的正方体浮子,密度为0.6g/cm3,当池内水面缓慢上升至某处时,浮子将挡住射向R的光线,报警铃声响起。当线圈中的电流I≥0.04A时,铁质开关K被吸上,反之被释放。电源电压U=12V,不计线圈电阻,g取10N/kg。
(1)Q的质量为 75 g,它缓慢上升时受到的浮力为 0.75 N,露出水面的高度为 2 cm。
(2)如图所示,为保证开始报警时的液面位置MN与R之间高度差h0≥3cm,需要对装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CD 。(有多个选项正确)
A.仅换用密度小些的材料制作浮子
B.仅将池内水换为密度小些的液体
C.仅将浮子的边长增大一些
D.仅将浮子做成厚度均匀的空心正方体
(3)在该装置能实现其功能的前提下:
①求电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满足的条件。
②在满足①问的条件下,求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
【答案】(1)75;0.75;2;(2)ACD;(3)①电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满足的条件:180Ω<R≤280Ω;
②在满足①问的条件下,未报警时,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0.032W≤P<0.072W;报警时,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0.108W≤P<0.192W。
【解答】解:(1)Q的体积:VQ=(5cm)3=125cm3,
Q的质量:mQ=ρQVQ=0.6g/cm3×125cm3=75g;
根据图示可知,物体Q处于漂浮,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受到的浮力:
F浮=G=mQg=75×10﹣3kg×10N/kg=0.75N;
由F浮=ρ水gV排可知,Q排开水的体积:
V排===7.5×10﹣5m3=75cm3,
由V=Sh可得,Q浸入水中的深度:
h===3cm,
因此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露=hQ﹣h=5cm﹣3cm=2cm;
(2)如图所示,为保证开始报警时的液面位置MN与R之间高度差h0≥3cm,则应在液面到达MN处时,浮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露′≥3cm,
AD、仅换用密度小些的材料制作浮子、仅将浮子做成厚度均匀的空心正方体,由m=ρV可知,浮子的质量变小,重力变小,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变小,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Q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小,露出水面的高度将变大,AD符合条件;
B、仅将池内水换为密度小些的液体,浮子重力不变,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液体密度变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Q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露出水面的高度将变小,B不符合条件;
C、仅将浮子的边长增大一些,由(1)计算可知,露出水面的高度仍为正方体浮子高度的,浮子的边长增大,能符合在液面到达MN处时,浮子露出水面的高度增大的要求,C符合条件;
故选:ACD;
(3)①未报警时,R=20Ω,I≥0.04A,
当I=0.04A 时,R0阻值最大:R0max=﹣R=﹣20Ω=280Ω,
报警时,R=120Ω,I<0.04A,
当I=0.04A 时,R0阻值最小:R0min=﹣R=﹣120Ω=180Ω,
故电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满足的条件:180Ω<R≤280Ω;
②未报警时,R=20Ω,
当 R0min=180Ω 时,控制电路电流最大值为:Imax===0.06A,
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
当 R0max=280Ω 时,控制电路电流最小值为:Imin===0.04A,
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
故未报警时,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0.032W≤P<0.072W;
报警时,R=120Ω,
当 R0min=180Ω时,控制电路电流最大值为:Imax===0.04A,
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0.192W;
当 R0max=280Ω 时,控制电路电流最小值为:Imin===0.03A,
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0.108W;
故报警时,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0.108W≤P<0.192W。
故答案为:(1)75;0.75;2;(2)ACD;(3)①电阻箱R0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满足的条件:180Ω<R≤280Ω;
②在满足①问的条件下,未报警时,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0.032W≤P<0.072W;报警时,光敏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范围:0.108W≤P<0.192W。
22.(2023•宿迁)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水箱内水面高度的装置。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R0是定值电阻,R是压力传感器。R的位置固定不动,其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杠杆AB可绕O点转动,A端悬挂一重为15N的圆柱体M,M的底面积为45cm2,高为30cm,下底面距离容器底1cm,杆B端始终压在传感器R上。AO长30cm,OB长15cm,杆重忽略不计,杆始终静止在水平位置。(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求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大小。
(2)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R0的阻值。
(3)水箱内水面高度h大于1cm时,随着水面的升高,用于显示水面高度的电表示数会增大,应该选用图甲电路中的 电压 表显示水面高度。该装置能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最大是 26 cm。将支点O适当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增大该装置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最大。
【答案】(1)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求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大小为30N。
(2)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R0的阻值为6Ω。
(3)电压;26;右。
【解答】解:(1)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圆柱体M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则杠杆A端受到的作用力:F2=GM=15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F压=F1==30N;
(2)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为30N,由图像乙可知,此时R=3Ω。
由图甲可知,R与R0串联,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时,电路总电阻为:R总==9Ω,
R0的阻值:R0=R总﹣R=9Ω﹣3Ω=6Ω;
(3)水箱内水面高度h大于1cm时,随着水面的升高,圆柱体M受到的浮力变大,作用在杠杆A端受到的力变小,则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变小,由图像乙可知,R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于R0不变,由可得R0两端的电压变小,则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应该选用图甲电路中的电压表显示水面高度;
由题意可知,水面高度越大,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越小,R的阻值越大。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水面最高,当电压表的示数Umax=3V时,R0两端的电压:
U0=U总﹣Umax=4.5V﹣3V=1.5V,
电路中的电流:I'==0.25A,
则R接入电路的电阻:R'==12Ω,
由图像乙可得R—F的函数式:R=15Ω﹣0.4Ω/N×F,
则当R的电阻为12Ω时,F=7.5N,即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为7.5N,则杠杆A端的作用力,F1'==3.75N,
则圆柱体M受到的浮力为:F浮=G﹣F1'=15N﹣3.75N=11.25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圆柱体M排开水的体积:V排===1.125×10﹣3m3,
圆柱体M浸入水中的深度:h浸==0.25m=25cm,
该装置能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最大=h浸+h=25cm+1cm=26cm。
在B端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支点O向右移动,L2变小,L1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杠杆A端受到的作用力变小,则圆柱体M受到的浮力变大,则要增大该装置显示水面的最大高度h最大。
答:(1)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求压力传感器R受到杆B端的压力大小为30N。
(2)水箱内水面高度h小于1cm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R0的阻值为6Ω。
(3)电压;26;右。
一十九.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共2小题)
23.(2023•泰州)小明和小华一起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活动。
(1)他们选用的器材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连接电路之前,应该 断开 开关,检查电表指针是否 归零 。
(3)闭合开关,小明发现两电表均无示数。为了查找故障,他将电压表拆下,保持电路其他部分连接完好,再将电压表分别接在电源、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两端,然后闭合开关,发现只有接在待测电阻Rx两端时,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滑动变阻器断路 。
(4)排除故障后,小明和小华配合进行实验,并根据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5 Ω。
(5)利用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压的大小,能否把电压表改装为间接测量电阻大小的仪表呢?小明和小华经过思考,分别设计了如图丙、丁所示的方案(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并进行了以下操作和分析:
①小明在电路的M、N两点之间接入一个电阻箱,调节旋钮使它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为5Ω、8Ω、20Ω,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分别指向1.5V、2.0V、3.0V的刻度线,于是他在表盘相应位置标出了电阻的数值,如图戊所示。以此类推再标出其他刻度线,电压表就可以用来间接测量阻值了。由以上数据可知:电源电压为 4.5 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10 Ω。
②小华的设计方案,所用器材的规格、电表接入的量程都与小明的完全相同,分析她的设计方案可知:在保证器材安全的前提下,她改装后的电压表所能测的最小电阻值为 5 Ω。
【答案】(1)见解答图;(2)断开;归零;(3)滑动变阻器断路;(4)5;(5)①4.5;10;②5。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右下接线柱与电阻Rx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断开;在连接电路前,应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归零;
(3)闭合开关,两电表均无示数,则此电路可能有断路;
将电压表分别接在电源、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源、电压表是完好的;
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时有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以外的电路是通路;只有接在待测电阻Rx两端时,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待测电阻Rx以外的电路有断路;所以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4)由图乙和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Rx===5Ω;
(5)①由图戊可知:U1=1.5V时,R1=5Ω,U2=2V时,R2=8Ω,
由图丙电路可知:在测量电阻时定值电阻R0与电阻箱串联;
由I=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
当测量电阻R1时,电源电压U=U0+U1=×R0+U1=×R0+1.5V﹣﹣﹣﹣﹣﹣﹣﹣﹣﹣﹣﹣﹣﹣﹣﹣﹣﹣①
当测量电阻R2时,电源电压U=U0′+U2=×R0+U2=×R0+2V﹣﹣﹣﹣﹣﹣﹣﹣﹣﹣﹣﹣﹣﹣﹣﹣②
解①②得:R0=10Ω,电源电压U=4.5V;
②小华的设计方案,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
所用器材的规格、电表接入的量程都与小明的完全相同,电源电压U=4.5V,电压表量程0~3V,
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所能测的最小电阻值最小,其两端电压最小Umin=U﹣U0=4.5V﹣3V=1.5V,此时R0两端的电压是能测电阻两端电压的倍,故所能测的最小阻值为×10Ω=5Ω。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断开;归零;(3)滑动变阻器断路;(4)5;(5)①4.5;10;②5。
24.(2023•扬州)小红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在图1中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上打叉并改正(要求滑片P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是 Rx断路 。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定值电阻Rx= 5 Ω。小红认为电阻值已经测出,便开始整理实验器材,她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只测了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
(3)小红继续测量小灯泡的阻值,但发现电压表已损坏,于是找来一个电阻箱,设计如图3所示电路。操作如下:
①将待测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I;
②取下小灯泡,将电阻箱接入M、N两点间,调节电阻箱,使 电流表示数仍为I ,此时电阻箱示数如图4所示,则小灯泡的阻值约为 8.2 Ω。
【答案】(1)见解答图;(2)Rx断路;5;只测了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较大;(3)②电流表示数仍为I;8.2。
【解答】解:(1)原电路图中,定值电阻Rx和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是错误的,在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中,定值电阻Rx、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Rx两端;滑片P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左下接线柱与定值电阻Rx串联,如下图所示:
;
(2)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始终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即其原因是Rx断路;
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3A,则定值电阻Rx的阻值为:
Rx===5Ω;
只测了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3)实验步骤:
①将待测的小灯泡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I;
②取下小灯泡,将电阻箱接入M、N两点间,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根据等效替代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等于小灯泡的阻值;
电阻箱示数如图4所示,R=0×100Ω+0×10Ω+8×1Ω+2×0.1Ω=8.2Ω,故小灯泡的阻值约为8.2Ω。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Rx断路;5;只测了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较大;(3)②电流表示数仍为I;8.2。
二十.电功率的计算(共1小题)
25.(2023•连云港)如图甲所示为一台电热水器,下表为该热水器的铭牌,其中高温挡的额定功率模糊不清。图乙为该电热水器的内部简化电路,R1、R2为电热丝(阻值未知),S1、S2为挡位开关,S2只能在a、b之间切换。电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漏电危险,当发生漏电时,电流会沿着水管经过喷头流过人体而发生触电事故。为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该电热水器在出水口处串接了一个“隔电墙”(见图甲)。“隔电墙”内部是一个螺旋状绝缘通道(如图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求:
(1)高温挡的额定功率(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为确保安全,要求淋浴时通过人体的漏电电流不超过0.2mA,则该“隔电墙”的电阻值至少为多大?(计算时忽略人体的电阻值)
(3)说明“隔电墙”的内部做成螺旋状的原因。
【答案】(1)高温挡的额定功率为4889W;
(2)该“隔电墙”的电阻值至少为1.1×106Ω;
(3)“隔电墙”的内部做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加水流的长度,以达到增大电阻,减小电流的目的。
【解答】解:(1)由电功率P=UI=可知,在电源电压U=220V一定时,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
由图乙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断开、S2接b时,电阻R1、R2串联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电路中的最大电阻R总===40Ω,
由图乙开关和电阻位置可知,当S1闭合,S2接b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时为中温挡,
中温挡时电阻R1===22Ω,
电阻R2=R总﹣R1=40Ω﹣22Ω=18Ω,
当S1闭合、S2接a时,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路,为高温挡,
由并联电路特点
可知高温挡总功率P=P1+P2==2200W+=2200W+2689W=4889W;
(2)由题意可知,当发生漏电时,电流会沿着水管经过喷头流过人体而发生触电事故,即电流依次经过电阻和人体,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隔电墙”的电阻和人体为串联;
由于忽略人体的电阻值,故当淋浴时通过人体的漏电电流不超过0.2mA时,“隔电墙”的电阻两端电压为220V,
“隔电墙”的电阻最大值R===1.1×106Ω;
(3)在设计隔电墙时,一般会尽量增加水流的长度,以达到增大电阻,减小电流的目的,如图丙,将水流路径设计成螺旋线结构来增加水流的长度。
故答案为:(1)高温挡的额定功率为4889W;
(2)该“隔电墙”的电阻值至少为1.1×106Ω;
(3)“隔电墙”的内部做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加水流的长度,以达到增大电阻,减小电流的目的。
二十一.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3小题)
26.(2023•泰州)小华查看家中电炖锅的说明书后发现:电炖锅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挡;电阻R2=60.5Ω,R1=4R2,该电炖锅的原理图如图所示。请解答:
(1)闭合开关S、S1,电炖锅处于 低温 挡。
(2)电炖锅高温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
(3)正常工作时,使用电炖锅高温挡加热10min,可将一锅1.5kg的汤从20℃加热到100℃,电炖锅的加热效率是多少?[汤的比热容取4×103J/(kg•℃)]
【答案】(1)低温;
(2)电炖锅高温挡的额定功率为1000W;
(3)电炖锅的加热效率是80%。
【解答】解:
(1)由图可知,当S、S1、S2都闭合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P=可知,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则电炖锅处于高温挡;
根据题意可知R1>R2,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1工作,则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电炖锅处于低温挡;
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只有R2工作,电炖锅处于中温挡;
(2)R1的阻值:R1=4R2=4×60.5Ω=242Ω,
且电炖锅处于高温挡时,R1、R2并联,
则电炖锅高温挡的额定功率:P高=+=+=1000W;
(3)汤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103J/(kg•℃)×1.5kg×(100℃﹣20℃)=4.8×105J,
电炖锅高温挡加热10min消耗的电能:W=P高t′=1000W×10×60s=6×105J,
电炖锅的加热效率:η==×100%=80%。
答:(1)低温;
(2)电炖锅高温挡的额定功率为1000W;
(3)电炖锅的加热效率是80%。
27.(2023•无锡)图甲是某型号电开水器结构简图,图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控制进水口的浮球阀由不锈钢浮球、绕O点转动的金属杆ABC、连杆CD、活塞组成。使用时,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的插座中,电压为220V。冷水自进水口进入冷水箱,再经连通管进入煮水箱,当冷水箱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浮球浮起,AB水平,连杆CD水平向右推动活塞堵住进水口,停止进水,同时开关S2闭合,开关S1与触点2接通,煮水箱中的电热管R1工作,额定煮水功率为3300W,水沸腾后经出水管溢入贮水箱,冷水再补充入煮水箱,冷水箱中水位下降,进水口打开进水,同时S2断开,重复上述过程,至贮水箱中注满水后,开关S1与触点1接通,贮水箱中的电热管R2工作,进行保温,额定保温功率为660W。保温时,S3同时接通,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02A,衔铁P被吸起(开关断开);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减小到0.01A,衔铁P被释放(开关重新接通),使贮水箱内热水温度维持在90℃~95℃.R3是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温度与贮水箱内水温相同,温度每升高1℃,电阻减小100Ω,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g=10N/kg]
(1)该电开水器正常工作时,熔断器上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C 。
A.3A
B.12A
C.15A
D.18A
(2)该电开水器煮水箱电热管R1连续正常工作1小时能产生33L的开水,若冷水温度为22℃,开水温度为100℃,则煮水箱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3)冷水箱中的浮球质量为0.55kg,金属杆ABC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进水口被活塞堵住不能进水时,若浮球恰好一半体积浸在水中,连杆CD受到活塞对它水平向左的推力为30N;若浮球全部浸没于水中,此时连杆能够承受活塞的水平推力为90N,则浮球体积为 2.2×10﹣3 m3,贮水箱中保温控制电路的电压U是 10 V。
【答案】(1)C;(2)煮水箱的加热效率为91%;(3)2.2×10﹣3;10。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开关S2闭合,开关S与触点2接通,煮水箱中的电热管R1工作,额定煮水功率为3300W,工作电路中功率最大,所以熔断器上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最大===15A,故C符合题意;
(2)33L的开水的质量为:m=ρV=1×103kg/m3×33×10﹣3m3=33kg,
冷水温度为22℃,开水温度为 100℃,则水吸收热量为:
Q吸=cmΔt=4.2×103J/(kg•℃)×33kg×(100℃﹣22℃)=10810800J;
电热管R1连续正常工作1小时,产生热量为:
Q放=Pt=3300W×3600s=11880000J,
则煮水箱的加热效率为:
η=×100%=×100%=91%;
(3)浮球质量为0.55kg,则浮球的重力G球=m球g=0.55kg×10N/kg=5.5N;
若浮球恰好一半体积浸在水中,连杆CD受到活塞对它水平向左的推力为30N,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浮1﹣G球)×l1=F推1×l2﹣﹣﹣﹣﹣﹣﹣﹣①
浮球全部浸没于水中,此时连杆能够承受活塞的水平推力为90N,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浮2﹣G球)×l1=F推2×l2﹣﹣﹣﹣﹣﹣﹣②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2=2F浮1﹣﹣﹣﹣﹣﹣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一半浮球受到的浮力F浮1=2G=2×5.5N=11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浮球的体积为:
V球=2V排1=2×=2×=2.2×10﹣3m3;
贮水箱内热水温度维持在90℃~95℃,则温度为95℃时,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02A,衔铁P被吸起,RT是热敏电阻,其温度与贮水箱内水温相同,温度每升高1℃,电阻减小100Ω;
设此时电阻为RT,则贮水箱中保温控制电路的电压U=0.02A×(R3+RT)﹣﹣﹣﹣﹣﹣④,
温度为90℃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减小到0.01A,衔铁P被释放,此时RT电阻为RT+500Ω,
则贮水箱中保温控制电路的电压U=0.01A×(R3+RT+500Ω)﹣﹣﹣﹣﹣﹣⑤,
联立④⑤解得:U=10V。
故答案为:(1)C;(2)煮水箱的加热效率为91%;(3)2.2×10﹣3;10。
28.(2023•扬州)一款电保温杯垫,如图所示,能使杯垫上杯内的水持续保温在55℃左右,功率为16W。把质量为200g、初温为51℃的水倒入杯中保温,5min后升高到55℃。已知c水=4.2×103J/(kg•℃)。求这段时间内:
(1)水吸收的热量。
(2)杯垫消耗的电能。
(3)杯垫给水加热的效率。
【答案】(1)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3J;
(2)杯垫消耗的电能为4.8×103J;
(3)杯垫给水加热的效率为70%。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200×10﹣3kg×(55℃﹣51℃)=3.36×103J;
(2)杯垫消耗的电能:W=Pt′=16W×5×60s=4.8×103J;
(3)杯垫给水加热的效率:η=×100%=×100%=70%。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3J;
(2)杯垫消耗的电能为4.8×103J;
(3)杯垫给水加热的效率为70%。注射器内气体体积V/mL
8
10
12
16
2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0
13.3
15
16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①
50.0
缩小
倒立
12.5
②
30.0
缩小
倒立
15.0
③
20.0
等大
倒立
20.0
④
15.0
放大
倒立
30.0
⑤
12.5
放大
倒立
50.0
⑥
9.0
光屏上没有像
⑦
7.0
光屏上没有像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
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
序号
导体AB的运动情况
有无感应电流
①
左右运动
有
②
上下运动
无
③
前后运动
无
④
斜向上、斜向下运动
有
实验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0.2
0.30
66.7
2
3
0.1
1.4
0.3
0.3
0.42
71.4
3
5
0.1
2.2
0.3
0.5
0.66
75.8
实验次数
动滑轮个数
钩码重G/N
绳端拉力F/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4
1
6
3.6
0.2
0.4
1.2
1.44
83.3
5
2
6
2.4
0.2
0.8
1.2
1.92
62.5
6
3
6
2.2
0.2
1.2
1.2
2.64
45.5
割幅(m)
2.2/2.5
履带接地总面积(m2)
3.6
喂入量(kg/s)
3/4/4.5
功率(kW)
60
发动机效率
40%
油箱容积(L)
72
满油时整机质量(kg)
2880
××牌电热水器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高温挡
中温挡
2200W
低温挡
1210W
电源频率
50Hz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V/mL
8
10
12
16
2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0
12
13.3
15
16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①
50.0
缩小
倒立
12.5
②
30.0
缩小
倒立
15.0
③
20.0
等大
倒立
20.0
④
15.0
放大
倒立
30.0
⑤
12.5
放大
倒立
50.0
⑥
9.0
光屏上没有像
⑦
7.0
光屏上没有像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
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
序号
导体AB的运动情况
有无感应电流
①
左右运动
有
②
上下运动
无
③
前后运动
无
④
斜向上、斜向下运动
有
实验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0.2
0.30
66.7
2
3
0.1
1.4
0.3
0.3
0.42
71.4
3
5
0.1
2.2
0.3
0.5
0.66
75.8
实验次数
动滑轮个数
钩码重G/N
绳端拉力F/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4
1
6
3.6
0.2
0.4
1.2
1.44
83.3
5
2
6
2.4
0.2
0.8
1.2
1.92
62.5
6
3
6
2.2
0.2
1.2
1.2
2.64
45.5
割幅(m)
2.2/2.5
履带接地总面积(m2)
3.6
喂入量(kg/s)
3/4/4.5
功率(kW)
60
发动机效率
40%
油箱容积(L)
72
满油时整机质量(kg)
2880
××牌电热水器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高温挡
4889W
中温挡
2200W
低温挡
1210W
电源频率
50Hz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11计算题常考经典题知识点分类,共21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07作图题知识点分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12市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知识点分类汇编-06 填空题常考较难题知识点分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低压电源等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