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敦煌(北纬39°40′~41°40′,东经92°13′~95°30′)具注历日中,漏刻标注呈现的是昼夜百刻制。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漏箭浮在水面上,上面有刻度,随着水位变化,可以指示时间的流逝。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称为“漏刻改箭”。右图为漏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人“漏刻改箭”是因为( )
    A.昼夜不断更替B.太阳高度变化C.昼夜长短变化D.存在黄赤交角
    2.如敦煌具注历日显示“昼60夜40”,则该日敦煌日落时的地方时为( )
    A.18时B.19时12分C.19时28分D.21时
    “吴牛(江淮一带的水牛)喘月”指吴地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造成吴地炎暑的天气系统是( )
    A.B.
    C.D.
    4.当吴地正值炎暑时,该地区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①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合
    ②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③垂直方向上,空气自下而上补充
    ④垂直方向上,空气自上而下补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图为“南美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M区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雾B.云层C.降水D.降雪
    6.若图中的风力减弱,则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降低沿岸大气湿度B.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
    C.降低沿岸海水温度D.“厄尔尼诺”影响明显
    电影《攀登者》中的登山者从珠穆朗玛峰北麓开启攀登历程,出发点海拔4000米,气温12°C。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7.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自然带分别是( )
    A.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B.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甸带
    C.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D.高山草甸带-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
    8.攀登者开始进入③自然带时海拔为( )
    A.5000米B.6000米C.7000米D.8000米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 )
    A.①北半球西南风B.②北半球东南风C.③南半球西北风D.④南半球西南风
    10.在图示气压带、风带的控制下( )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乙地全年高温多雨
    C.乙和③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和④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A气压中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位置在30°N附近B.A的前身为副热带高压带
    C.只在北半球夏半年出现D.A处是亚洲高压
    12.东亚、南亚受季风影响显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东北风
    B.南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西北风
    C.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西安的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
    D.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南亚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水天气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14.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
    瀑布是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体,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图为一瀑布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易于形成瀑布的河床条件是河床( )
    A.底部堆积大量砾石粗砂B.流水下切作用强烈
    C.岩层硬度上部大于下部D.结冰期短或无结冰
    16.瀑布形成后其位置会不断推移,一般推移的方向为( )
    A.上游B.下游C.中游D.河口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向B由老到新
    18.图中长腰山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海一气相互作用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热平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这三年的秋冬季,均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人们将这种前后跨越3个冬季的海一气相互作用异常现象称为“三重”拉尼娜事件。完成下面小题。
    19.海一气相互作用中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途径主要是( )
    A.大气环流和水循环B.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
    C.大洋环流和水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洋环流
    20.拉尼娜现象爆发会( )
    A.暂时加强厄尔尼诺B.持续削弱沃克环流
    C.打破全球水热平衡D.增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
    下图示国家西部海岸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2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度的地区温暖,利于繁殖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不同的岩石。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岩石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左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24.右图中与左图所示⑤岩石类型成因相同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塞罕坝林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几十年来,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土地上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下图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置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塞罕坝地区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 )
    A.处于海陆交界处B.土壤差异显著C.位于气候过渡带D.地势起伏较大
    26.致使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和水分B.光照和热量C.光照和地形D.地形和水分
    右图示意祁连山木里河某河段河谷,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其多年冻结层之下常年存在液态地下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A.上游河流水量小,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到河谷
    B.上游风化作用显著,碎屑物随流水在河谷处堆积
    C.西北风势力强劲,携带风沙在此处堆积
    D.冰川侵蚀作用强,大量冰碛物在此处堆积
    28.河谷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水的直接补给( )
    A.降水补给B.积雪融水C.河水D.冰川融水
    读某半岛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下列关于甲处海水流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西北流向东南B.表层东南流向西北
    C.底层东南流向西北D.底层没有稳定流向
    30.7月,图示洋流( )
    A.加剧了海—气相互作用B.使附近陆地增温增湿
    C.增加了海域海水的盐度D.增加了海雾的发生频率
    二、材料分析题
    3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荒漠化,指在人为作用下海洋(及沿海地区)生产力的衰退过程。广义的海洋荒漠化是指由于海洋开发无度、管理无序、酷渔滥捕和海洋污染范围扩大,使渔业资源减少,赤潮等危害不断,海洋出现了类似于荒漠的现象。狭义的海洋荒漠化是指由于海洋石油污染导致海洋失去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下图示意大西洋北部海区海洋年平均水温分布图。
    (1)写出a、b、c三条等温线的数据,并说明理由。
    (2)夏季,甲、乙两海域哪一处漂浮的冰山多,为什么?
    (3)从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方面分析,若乙海域发生大面积石油污染会导致哪些后果?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下图示意南半球部分海域洋流分布。
    (1)分析洋流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简要分析M地沿海夏季多雾的原因。
    (3)指出洋流⑤的性质,并分析原因。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8月,广东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
    (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分析丙区域地表景观的成因。
    (2)判断到达乙地时可能见到的生物景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归纳此次研学路线所见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可以指示时间的流逝”判断“漏刻改箭”主要与时间变化有关,昼夜不断更替虽能体现出时间流逝,但是每天24小时是固定的,根本没必要“改箭”,而昼夜长短变化会导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出现差别,而材料中“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可判断古人“漏刻改箭”是因为昼夜长短变化。C正确。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昼夜长短和日出时间的计算。昼60夜40,说明昼长占24小时的3/5,故昼长为14时24分钟,昼长=(日落时间-12时)×2,求出日落时间为19时12分,故B正确。
    3.答案:B
    解析:造成吴地炎暑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反气旋)。北半球的反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辐散,B项正确。A项所示是南半球的反气旋,C项所示是暖锋,D项所示是冷锋,A、C、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高气压地区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上,空气自上而下补充,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读图及题意可知,该海域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回归线附近,受沿岸秘鲁寒流的降温作用,海洋上空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A正确;云层不会贴着地面,B错误;离岸风控制降水很少,C错误;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地处热带,沿海难以形成降雪,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图示区域为南美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故图中的风为东南信风,“厄尔尼诺”主要是东南信风减弱造成的,D正确;风力减弱,上涌水流减弱,渔业资源可能会减少,B错误;而风力减弱又会使北部赤道逆流南下,进而造成近岸水温升高,C错误;大气降水增多,大气湿度增加,A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③自然带位于珠穆朗玛峰最顶部,应该是积雪冰川带,积雪冰川带之下是高寒荒漠带,高寒荒漠带之下是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之下是高山灌木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③自然带是积雪冰川带,气温要下降到0℃以下,出发点海拔4000米,气温12°C。还需要下降12℃,因此海拔还需要升高2000米,到达6000米以上即到达③自然带,B正确。故选B。
    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气压带位于0°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①为东北风,即北半球东北信风带,A错;乙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②为东南风,即南半球东南信风带,B错;③为西北风,即南半球盛行西风带,C对;丙气压带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④为西南风,即北半球盛行西风带,D错。故选C。
    10.答案:C
    解析:甲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A错;乙为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B错;乙(副热带高压带)与③(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对;丙(副极地低压带)与④(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气候,D错。故选C。
    11.答案:D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移动到60°N以南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形成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了图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因此A气压中心位于50°N附近,A错误;A的前身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错误;主要出现在北半球的冬半年,C错误。A处是亚洲高压,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东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吹东北风,AB错误;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西安受来自高纬大陆内部的西北风的影响,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C正确;受A气压中心影响时,南亚受来自内陆的东北季风的影响,气候特征为高温干燥,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由甲、乙两图中冷空气的运动方向可知:甲为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降水,A正确。冷锋过境后为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错误。乙为暖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时,降水强度不大,多为连续性降水,C、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我国东部受冷锋影响时:冬季多形成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和大风天气,C正确。长江下游的伏旱为副热带高压控制,A错误。华北春旱与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锋面雨带未到来有关,B错误。江淮梅雨是准静止锋控制而成,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存在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岩石类型的差异,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岩层硬度上部大于下部,河流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较软的岩石河床侵蚀更快,使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从而形成瀑布,故易于形成瀑布的河床条件是河床岩层硬度上部大于下部,C正确。形成瀑布的岩性上下不同,并不是底部堆积大量砾石粗砂,A错误。瀑布的形成与流水下切作用强烈和结冰期无关,BD错误。故选C。
    16.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有瀑布的地方,河流总是会向上游方向侵蚀,力图把高处削平,让河道趋于平缓,水流速越快,对河道、河岸的侵蚀力也就越强,河流不断瓦解瀑布的上部,让岩层破碎、跌落,于是瀑布的位置就逐渐向上游方向退缩,A正确。故选A。
    17.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岩层的新老关系是“后来者居上”,自西向东新老关系是由西部到长腰山,由老到新;由长腰山到A,由新到老;由A到B,由老到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长腰山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势较高,为山地。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D正确,C错误;岩层是连续的,不存在裂隙,AB错误。故选D。
    19.答案:B
    解析:海一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B正确。水循环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使水体得以更新,使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促进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AC与题意不符。海一气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海洋和大气层之间,岩石圈物质循环涉及的圈层不符,D错误。故选B。
    20.答案:D
    解析: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相比正常年份异常下降的现象。拉尼娜现象是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不会暂时加强厄尔尼诺,A错误。拉尼娜现象使沃克环流增强,部分区域海一气相互作用增强,B错误,D正确;拉尼娜现象影响局部水热平衡,但不能打破全球水热平衡,C错误。故选D。
    21.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经纬位置信息可知,该国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南信风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由于此处的东南风为离岸风,因此红色沙漠提供沙源,滚滚沙流吹入海中,A正确。读图可知,西部海岸没有入海径流,B错误。“倒沙入海”奇景,泥沙入海带来大量的矿物质,藻类繁殖,浮游生物繁殖,形成西部海域的渔场,海洋生态良好,C错误。读图可知,该国位于非洲,经济欠发达,资金和技术不足,再加上西部海岸地势起伏大,不利于填海造陆,“倒沙入海”奇景与填海造陆无关,D错误。故选A。
    22.答案:C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西部沿岸盛行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上升流属于寒流性质,寒流降温减湿,导致沿岸浅滩气候凉爽,A错误。根据上题分析,该区为热带沙漠气候,B错误。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西部海域因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再加上入海泥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渔场,为火烈鸟提供丰富的食物,C正确。读图,西部海岸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D错误。故选C。
    23.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①②③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知为沉积岩,根据埋藏深浅可判断其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侵入并切穿了①②③若层,可知④为侵入型岩浆岩,并且形成时间晚于①。故选C。
    24.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④为侵入型岩浆岩,⑤分布在④与周边沉积岩接触的部位,可知⑤应为变质岩;右图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可知,甲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变质岩,丙为沉积岩,丁为侵入型岩浆岩;因此左图中⑤与右图中乙成因相同。故选B。
    25.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的位置信息,可以判断出塞罕坝农场位于我国河北省的西北部地区,属于内陆地区,A错误;根据材料“黄沙遮天日”可以判断,该地为沙质土,且同一地区土壤条件差异相对不大,B错误;根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400mm、450mm,可以判断该地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降水不稳定导致生态脆弱,C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塞罕坝位于1500m等高线的内部,且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该地地势平坦,D错误。故选C。
    26.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塞罕坝位于温带气候区,且海拔1500m左右,夏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植物生长热量不足。该地年降水量为450mm左右,降水偏少,林木生长水分不足,生长速度缓慢,A正确。该地降水偏少,因而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B、C错误;相比于热量而言,地形与植物生长速度关联不大,D错误。故选A。
    27.答案:B
    解析: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说明流水在此堆积的泥沙较多;上游河流水量小,则携带泥沙能力较弱,A错;上游风化作用显著,碎屑物较多,则随河水在河谷处沉积形成较厚的松散堆积物,B对;西北风携带风沙沉积不会单独在河谷处沉积,C错;冰川冰碛物一般分布在山地海拔较低处,不会只在河谷平原沉积,D错。故选B。
    28.答案:C
    解析:注意多年冻结层之下的地下水,由于多年冻结层的阻隔,该地的夏季降水不能直接下渗补给地下水,从图中看,河流在多年冻结层边界外,故河水可以下渗补给到多年冻结层下的地下水,A错,C对;该地高山冰川融水,积雪融水首先会汇聚、直接补给木里河,再通过河水补给该地地下水,B、D错。故选C。
    29.答案:B
    解析:甲处是曼德海峡,其西北面是红海,东南是亚丁湾(印度洋)。红海是世界盐度最大的海域,海水密度较亚丁湾大,海水下沉明显,水面低于亚丁湾,导致表层海水由亚丁湾流入红海,即东南流向西北,B正确,A错误;底层海水从红海流出亚丁湾,即西北流向东南,CD错误。故选B。
    30.答案:D
    解析: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索马里半岛沿海盛行离岸风,因此造成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减弱了海水蒸发,减弱了海气相互作用,A错误;索马里寒流使附近陆地降温减湿,B错误;寒流经过的海区,海水盐度降低,C错误;夏季,当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经过水温较低的寒流洋面时,遇冷凝结容易形成海雾,D正确。故选D。
    31.答案:(1)a-0℃,b-5℃,c-10℃;
    理由:相邻等温线温差为5℃,从c到b到a纬度逐渐升高,且受寒流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所以平均水温逐渐降低,且相差5℃。
    (2)甲。因为甲靠近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冰川广布,岛上冰川容易流入该海域形成冰山,同时从北面南下的寒流容易将北冰洋的冰山,格陵兰岛东面流入海洋的冰山带到该海域;而乙海域远离格陵兰岛,且受北上的暖流影响,所以不容易将北冰洋的冰山带来。
    (3)大面积的石油污染会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提高了海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从而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降水减少;同时油膜会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使污染区上空大气的年、日温差变大,使海洋失去调节气温的作用,最终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解析:(1)此题考查等值线的特征及成因。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和洋流,从a、b、c、三条等温线的分布来看,a所处纬度最高,且受寒流影响显著,b居中,c所处纬度最低,并且与c相邻的等温线的数值是15℃,相邻等温线数值相差5℃,可以判断a、b、c、三条等温线的数值分别为0C、5℃、10℃。
    (2)此题考查夏季甲、乙两海域漂浮的冰山情况。该题要从冰山的来源上去分析。冰山的来源一个是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冰川广布,岛上冰川容易流入该海域形成冰山;另一个是南下的寒流将格陵兰岛东面流入海洋的冰山带来,从图中看出甲海域不仅靠近格陵兰岛,而且位于中高纬度海洋的西侧,受南下寒流影响显著,乙海域远离格陵兰岛,而且位于中高纬度海洋的东侧,受北上暖流影响显著,所以夏季甲海域漂浮的冰山多。
    (3)此题考查海洋石油污染对污染海域附近气候的影响。海洋石油污染对污染海域附近气候的影响主要是海洋石油污染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从而影响了海洋与附近大气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面积的石油污染会形成油膜浮在海面,油膜反射作用强,可以提高海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海水温度,从而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进而导致降水减少;同时油膜会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减缓海水的调节作用,使污染区上空大气的年、日温差变大,使海洋失去调节气温的作用,最终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32.答案:(1)洋流①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明显的降温减湿作用;西澳大利亚寒流使沿岸地区夏季多雾,影响气温的昼夜变化。
    (2)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受秘鲁寒流影响,海面较冷,暖湿气流经过时容易遇冷凝结形成海雾。
    (3)寒流。原因:南极大陆周围漂浮众多冰山,由于浮冰的影响,西风漂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很低;南极大陆强劲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流①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寒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在大陆西岸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西澳大利亚寒流位于副热带海区,夏季海域上空水汽含量大,在近海面寒流降温作用下多海雾,会影响气温的昼夜变化,降低昼夜温差。
    (2)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M地沿海夏季海洋温度高,海水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受秘鲁寒流影响,海面较冷,暖湿气流在靠近近海面处容易遇冷凝结形成雾。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流⑤为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西风漂流受地转偏向力和中纬西风共同的作用下向偏左方向,从高纬度(水温低)向低纬方向运动;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自西向东流动的,南极大陆气候终年酷寒,地面上常年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在强劲干冷的极地东风的影响下使南大洋海水温度较同纬度北半球要低,受其影响,周围水域的温度也较低,故西风漂流的海水的温度较低,具有寒流性质。
    33.答案:(1)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丙区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及信风的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因而地表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缺乏,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显著,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在风力作用下,沙漠、戈壁面积不断扩大。
    (2)草木茂盛,动物繁多;此季节乙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较多,为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
    (3)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解析:(1)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论,即是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出发地点和时间分析,到达乙地时正值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为湿季,所以当地的生物景观是草木茂盛,动物种类繁多。
    (3)此次研学路线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纬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

    相关试卷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