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12,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明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
展开这是一份12,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明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诗句的描述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B.氨气C.氯化镁D.硫酸铜
3.(2分)以下物质名称、俗名及分类对应正确的是( )
A.乙醇一酒精一有机物 B.氢氧化钠一纯碱一碱
C.氧化钙一熟石灰一氧化物 D.C60—金刚石一单质
4.(2分)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作导线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5.(2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碳酸钙不仅可作补钙剂,还可作牙膏中的摩擦剂
D.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大有关
6.(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五氧化二磷:P2O5B.镁离子:Mg2+
C.2个钾原子:2KD.3个氮分子:N3
7.(2分)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用碱液清洗水垢
C.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 D.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
8.(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单质,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C.Fe2O3+3CO2Fe+3CO2,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属于置换反应
D.2KMnO4K2MnO4+MnO2+O2↑,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9.(2分)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A.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可服蛋清减轻毒性
C.人体缺锌可引起佝偻病
D.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夜盲症
10.(2分)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11.(2分)中国古代诗句中蕴含有很多化学原理,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12.(2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1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4.(3分)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因性能优良,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是 。
(3)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请写出该氧化膜的化学式 。
(4)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杂质CuCl2,简要叙述除杂的操作步骤是 ,
除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5.(3分)垃圾分类回收是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标志表示 。
(2)请你谈谈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
16.(5分)燃料的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写出天然气中最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目前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请你列举几种常见的其他能源(列出3种以上) 。
17.(5分)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18.(4分)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的一种用途是: 。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
19.(7分)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 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 (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 。
(2)试剂X是 。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第20小题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生骤答,最结果不得分)
20.(5分)甲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已知: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2)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3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解答】D。
2.【解答】解:A、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氯化镁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镁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
4.【解答】解:A、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碳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B。
6.【解答】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钾原子表示为:2K,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氮分子可表示为:3N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D。
7.【解答】故选:C。
8.【解答】故选:A。
9.【解答】解: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不能食用,故A错误;
B.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可服下蛋清,故B正确;
C.人体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故C错误;
D.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答】C。
11.【解答】D。
12.【解答】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都含有氧元素和其他一种元素,都属于氧化物;火碱、熟石灰属于碱,纯碱属于盐;煤和食盐水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属于纯净物;塑料、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选A。
13.【解答】解:A、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作烟花,故正确;
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错误;
C、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错误;
D、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时也可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同样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是因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故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4.【解答】解:(1)NH3(或氨气)(2分);(2)③(1分);(3)17(2分);(4)2CO+2NO催化剂N2+2CO2
15.【解答】解:(1)可回收标志 (2)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
16.【解答】解:CH4+2O2CO2+2H2O 太阳能、电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
17.【解答】(1)染有石蕊的纸条变红色;
(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NaHCO3 +HCl===NaCl+H2O+CO2
(3)
18.【解答】解:(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G是重要调味品,所以G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F,所以C是氢氧化钠,F是碳酸钠,B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所以B是盐酸,碳酸钠和E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E是氯化钙,A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A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的化学式为:NaCl;
(2)反应①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4)F的一种用途是:生成玻璃。
故答案为:(1)NaCl;
(2)复分解反应。
(3)NaOH+HCl=NaCl+H2O;
(4)生成玻璃。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
19.【解答】解:
【作出猜想】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是碳酸钠溶液,结合给出的猜想,可知题目要求填写的是碳氢氧三种元素。
【实验1】
(1)因为实验为“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常温下固体和液体反应,所以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 D(不选F是因为生成较多气体)。
(2)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这是因为反应从液体中发生且生成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所以不能说明是因为生成了氢气。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在BC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实验2】
(1)G中实验的作用是 对比,对比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和不存在的影响大小。。
(2)试剂X是要确定氢氧根离子的影响的,所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由于给出的结论是碳酸镁,所以应该加入稀盐酸或者稀硫酸等,有气泡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O3+2HCl═MgCl2+H2O+CO2↑。
答案为:
碳氢氧。
探究I:
(1)D。
(2)在BC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探究II:
(1)对比。
(2)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Ⅲ:
稀盐酸,有气泡生成:MgCO3+2HCl═MgCl2+H2O+CO2↑.。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第20小题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生骤答,最结果不得分)
20.【解答】解:(1)32(2分);(2)1(2分)。
【解析】(1)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且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判断甲醇的化学式中H、O元素原子个数比为4:1,进而判断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2;(2)根据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判断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1。
诗句
解释
A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
“宝锷”的成分为合金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金的密度比沙大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煅烧生石灰得到熟石灰
相关试卷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简答题,科普短文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