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197,宁夏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命题人:曹烨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2023年9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高度约700千米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 )
A. 绕月球运行B. 成为新的天体C. 不受天体引力D. 结构特征与月球相同
2. 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不属于的天体系统的是( )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可知,遥感三十三号04星围绕地球运行,获取地球信息用于科学试验等,A错误;由材料“进入高度约700千米预定轨道”可知,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为天体,B正确;围绕地球运动,受地球引力的影响,C错误;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为人造天体与月球不同,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在轨道运行的“遥感三十三号04星”为地球的卫星,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ABC不符合题意;河外星系不包括地月系,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判断天体的三个条件:1、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2、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3、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中。
左图是“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与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最新小初高试卷,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A. 白天温度较低B. 温差较小C. 光照较强D. 风力较强
4. 南京在9月5日( )
A. ①较弱B. ②较弱C. ③较强D. ⑤较强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的最高温更高,因此白天温度更高,A错误;9月6日南京的温差达14℃,而9月5日的温差为6℃,所以9月6日的温差更大,B错误;与9月5日相比,9月6日南京为晴天,云层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弱,因此光照更强,C正确;图中信息表明,两日风向有所变化,但无风力大小信息,因此风力强弱无法判断,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右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③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左图显示,9月5日南京白天多云,夜间中雨。天气变化较大,但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没有影响,A错误;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②)较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较弱,BC错误;白天多云,夜间中雨,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⑤)较强,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昼夜温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状况和地面性质等。晴朗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多云天气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太低,昼夜温差小。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降温快,昼夜温差相较大;海洋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图中实线圆圈及弧线代表等压线,四个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5. 四个箭头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A. aB. bC. cD. d
6. 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甲地在北半球 ②图中乙处气压较周围气压相对较低
③图中四个箭头示意高空的风及受力状况 ④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垂直于等压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差约30°,由高压指向低压,为风向。c垂直于风向,应为地转偏向力。d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为风向。图中风向左偏,应该是南半球,A错误;a垂直于等压线,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图中乙处气压较周围气压相对较低,②正确;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面的风及受力状况,③错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选自《吕氏春秋·圜道篇》)。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 《圜道篇》中提出“上不竭,下不满”,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水( )
A. 联系起四大圈层B. 周期性不断更新C. 塑造着地表形态D. 导致了季节转换
8. 该段文字所描绘的“圜道” ( )
①基本适用于我国季风气候区 ②主要发生在我国冬半年
③属于海陆间循环 ④属于陆地内循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示显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云气西行”为水汽输送环节;“水泉东流”为地表径流环节;“上不竭,下不满”直译为上面的水不会枯竭,地下的水也不会满溢流出,这体现了自然界中的水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运动的,这体现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淡水不断更新,因此B正确;A、C选项虽然也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但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地球上的季节变换与水循环无关,而是由于黄赤交角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四季,因此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图中文字体现了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运动的朴素思想。读图可知,图示显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我国季风气候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东面临近广阔的太平洋,处在海陆间水循环地区,因此①③正确;我国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寒冷干燥的,不会云气西行,因此②错误;图示Ⅲ环节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不属于陆地内循环,因此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其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和重力能。其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下图为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花岙盐场是浙江省仅存的一座海盐手工晒盐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长江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降水量B. 纬度位置C. 入海径流D. 海陆轮廓
10. 推测花岙盐场晒盐旺季时的气象条件( )
①气温较高②湿度较大③风力较小④降水较少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1. 每年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其成因主要有( )
①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②台风活动频繁③钱塘江水量丰富
④盛行东南风⑤太阳辐射剧烈⑥喇叭形湾口
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⑥C. ①④⑤⑥D. ②③⑤⑥
【答案】9. C 10. B 11. B
【解析】
【9题详解】
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即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长江河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故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入海径流)的影响,C正确;降水量、 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和盐度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晒盐旺季要蒸发旺盛的季节,即要选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天气,①④正确;湿度较大、风力较小的季节蒸发较慢,不利于晒盐,②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钱塘江大潮成因有: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①正确;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河流深度大,顶托作用明显,③正确;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 助长了潮势,④正确;此外,大潮与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⑥正确;台风活动频繁不利于进行观潮,太阳辐射与钱塘江大潮关系不大,②⑤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1、在外海或大洋,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2、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3、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和水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弯曲状湖形成的过程是( )
①河流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河曲
②河曲最弯曲处的河岸被河流截弯取直
③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④河曲受到流水作用,不断发展,变得愈来愈弯,形成“Ω”形曲流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②③④①D. ②①④③
13. 图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 平原B. 山地C. 丘陵D. 陡崖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是河流侧向自由发展形成河曲。随着侧向侵蚀的不断发展,河道变得愈来愈弯,形成“Ω”形曲流,出现曲流颈。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毁河曲的颈部,河道被迫裁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②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牛轭湖是地势平缓地区河流发育过程中形成河曲,之后自然的裁弯取直形成的一种湖泊,因此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平原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小。我国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有一处被称作“十二门徒石”的神奇崖壁,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完成下面小题。
14. “鸡形礁石”所属地貌名称是( )
A. 海蚀崖B. 海蚀柱C. 海蚀平台D. 海蚀拱桥
15. 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海浪侵蚀作用B. 风力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D. 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14. B 15. A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鸡形礁石”是基岩海岸的一部分,之后受海浪侵蚀 、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鸡形礁石”所属的地貌名称是海蚀柱,B正确。海蚀崖基岩海岸受海蚀及重力崩落作用,常沿断层节理或层理面形成的陡壁悬崖;海蚀平台是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蚀作用不断后退,结果在海蚀崖前出现平台状地形;海蚀拱桥常见岬角处,其两侧受波浪的强烈冲蚀,形成海蚀洞,波浪继续作用,使两侧方向相反的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形似拱桥。故选B。
【15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海蚀柱不断崩塌至消失,A正确。与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以及冰川侵蚀等无关。故选A。
【点睛】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被当地人称为“风洞”。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下图示意“风洞”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风洞”所属地貌类型为( )
A. 流水堆积地貌B. 风成地貌
C. 喀斯特地貌D. 冰川地貌
17. 与“风洞”洞口处风力强劲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 海陆风B. 山谷风
C. 城市风D. 焚风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山地的岩石类型为可溶性石灰岩,所以该洞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不属于流水堆积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风洞”内外空气的运动遵循热力环流的原理,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都属于局地热力环流;焚风是沿山地背风坡下沉增温的气流,与热力环流无关,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读图“我国某地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西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华北地区D. 西南地区
19. 该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是( )
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风力堆积D. 海岸堆积
20. 该地区典型植被的主要特征是( )
A. 枝叶繁茂B. 根系发达C. 有气生根D. 常见茎花
【答案】18. A 19. C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地表植被稀少,且多沙丘地貌,应位于我国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A正确;东北、华北、西南地区,水分条件好,地表植被丰富,不符合图示地貌景观,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沙丘是风力携带风化侵蚀后沙粒随着风速减弱沉积形成的,属于风力沉积(堆积)地貌,A错误,C正确;图示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B错误;图示地区不在海岸边,没有海岸堆积作用,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枝叶繁茂是水热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植被的特点,荒漠地区植被不具有枝叶繁茂的特点,A错误;干旱地区的植被为适应干旱、贫瘠、强风环境,根系发达,B正确;气生根和茎花现象是热带植被的特点,荒漠地区植被没有气生根和茎花,C、D错误。故选B。
【点睛】干旱地区的植被,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一般根系发达,叶片较厚、有蜡质或退化成针刺状,植物的茎干粗壮,植株低矮,多呈簇状匍匐在地面。
下图为森林中的成层现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自地面到顶部依次可见( )
A. 乔木、灌木、草本B. 草本、灌木、乔木
C. 灌木、草本、乔木D. 乔木、草本、灌木
22. 森林中形成明显垂直分层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B. 光照C. 水分D. 土壤
【答案】21. B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图片可以看出,自地面到顶部依次可见应是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根据已学知识,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被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图中从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不同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不同的垂直空间,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所以森林中形成了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光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群落中,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乔木层,之下有灌木层、草本层,以及由苔藓与地衣构成的地被层,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被来讲,阳光对植被的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决定植被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强度;(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不断的在土壤表层富集,有机质层(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土壤中的腐殖质;成土母质、水、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有选择的被植被吸收;植被吸收腐殖质和营养元素储存在体内,进而被动物吸收;植被和动物的生物残体被分解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生物循环促进土壤的形成,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下,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的形成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黑土地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随着人们的大力开发,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土层逐渐变薄,肥力急剧下降。图为土壤与各形成因素的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 )
A. ①为成土母质B. ①为人类活动C. ②为地形地貌D. ③为土壤质地
24. 黑土肥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 ②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③地势起伏大,有机质积累多 ④植被多,枯枝落叶多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5. 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是( )
A. 增施生石灰B. 增加灌溉频次C. 实施秸秆还田D. 大量使用化肥
【答案】23. A 24. B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①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成土母质,A正确,B错误;②是土壤中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生物,C错误;③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是气候,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黑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肥力高,①正确;东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势低平,地表积水,淋溶作用较弱,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肥力较高,②错误;东北地区地形起伏较小,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③错误;东北地区植被多,枯枝落叶多,进入土壤的有机质较多,使黑土肥力高,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增施生石灰可减弱土壤的酸性,东北黑土的问题是肥力降低,而不是酸性较强,A错误;东北地区夏季降水较丰富,增加灌溉频次,易导致水土流失,肥力进一步下降,B错误;实施秸秆还田可减少风力和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同时秸秆腐烂分解后可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解决东北地区肥力下降的问题,C正确;大量使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枯枝落叶,有机质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外力导致的流失等。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图为成都市民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图中22秒为倒计时时间,不同地区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不同,若时间越短,通常说明( )
A. 当地距离震中越近B. 当地地震灾害频发
C. 本次地震震级越大D. 地震波的速度越快
27. 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震源深度②地震震级③地震波速度④建筑物坚固程度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8. 预警信息中还给出了必要的避震措施,最可能出现在其中的是( )
A. 请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B. 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C. 请向地势较高地方逃生D. 请立刻前往应急避难场所
【答案】26. A 27. B 28. A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图中22秒为地震横波即将到达的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说明当地距离震中越近,A正确;地震到达倒计时不是指地震的频次,震级只有一个,图示中显示盖茨地震震级为6.6级,BC错误;地震波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倒计时并不能说明地震波的速度变化,D错误。故选A。
【27题详解】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级越大烈度越大,同时和建筑物的牢固程度有关,所以①②④正确;地震波速度大小对烈度没有直接影响,③错误,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题详解】
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是逃生,远离悬挂物,不乘坐电梯,是安全撤离的避震措施,A正确;一般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不是地震,B错误;一般发生洪灾时想地势较高的地方逃生,C错误;发生地震时第一时间是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而不是应急避难场所,D错误。故选A。
【点睛】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一个地区的烈度,不仅与这次地震的释放能量(即震级)、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有关,还与地震波传播途径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建筑物的特性有关。
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沿海登陆。受此影响,河北省7月29日至8月1日自南向北出现明显的强降雨过程。下图是杜苏芮台风登陆福建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 )
A. 统计受灾人数B. 监测台风移动路径
C. 分析台风成因D. 分析台风灾后损失
30. 7月29日,在邯郸旅游的丹霞同学接到灾害通报后,用手机APP规划了回石家庄的自驾线路,线路规划主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数字地球B. GISC. GNSSD. RS
【答案】29. B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监测台风移动路径,B正确;而统计受灾人数、分析台风成因、分析台风灾后损失则需要用GIS,AC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数字地球主要是对数据信息的呈现与模拟,不能进行线路规划,A错误;GIS主要用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可以进行线路规划,B正确;GNS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进行线路规划,C错误;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不能进行线路规划,D错误。故选B。
【点睛】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是监测功能: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并提供对人类实践有用的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功能是导航和定位。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理想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
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
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燃烧部分倒插入玻璃缸内。
(1)请在图中的直线上用箭头“→”绘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
(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____差→空气____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差→大气____运动→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值最大的是____,气压值最小的是____。
(4)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____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到____作用。
【答案】31. 32. ①. 气温 ②. 垂直运动 ③. 气压 ④. 水平
33. ①. B ②. C
34. ①. 甲 ②. 降温增湿
【解析】
【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实验为背景,设置4小题,涉及热力环流的流动方向、形成过程、气压高低比较和热力环流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受太阳辐射影响,玻璃缸内温度上升,由于下垫面不同,黄沙受热快,温度更高,草皮受热慢,温度较低;黄沙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而草皮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处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近地面烟雾由草皮流向黄沙,高处烟雾由黄沙流向草皮,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见下图:
【小问2详解】
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气温差(冷热不均),受热多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而受热少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即形成大气垂直运动;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反之,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处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出现差异;同一水平面上,在水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小问3详解】
水平方向上:近地面草皮处为高压,黄沙处为低压,因此B>A;高处草皮处为低压,黄沙高处为高压,因此D>C。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会降低,因此A>D,B>C。综上分析可知,缸内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BADC,气压值最大的是B,气压值最小的是C。
【小问4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升温更快,海洋升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更快,海洋降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因此海风出现在白天,且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图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甲图。夏季,海洋升温慢,所以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凉爽的海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对滨海地区气候不仅可以降温,还可以增湿作用。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截至202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9万口,在1045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受益人口共计约330万人。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和集雨水窖示意图。
(1)“母亲水窖”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和____(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母亲水窖”工程反映了我国降水的____分布不均。
(2)图中①③⑤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①____,③____,⑤____。
(3)结合上图,在下表中填写相关措施对应水循环环节的编号及作用。
(4)台风能加强____环节(填图中数字),给陆地带来强降水;图中水循环环节对沿海地区盐度影响较明显的有____、____。(填写水循环环节名称)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____。(多项选择题)
A. 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B. 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C. 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D. 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答案】(1) ①. 下渗 ②. 地表径流 ③. 时间
(2) ①. 水汽输送 ②. 地表径流 ③. 下渗
(3) ①. ⑤ ②. 增加下渗 ③. ③④⑤⑥ ④. 削减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对应即可)
(4) ①. ① ②. 地表径流 ③. 地下径流
(5)ABD
【解析】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和集雨水窖示意图为背景,设置5小题,涉及水循环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对盐度的影响及水循环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雨水窖示意图可知,降水通过管道流至沉淀池,并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水窖,导致下渗及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故其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和地表径流。“母亲水窖”收集雨季时的降水留至旱季使用,该工程反映了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
【小问2详解】
读水循环示意图可以,①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上空,表示水汽输送;③发生在地表,与地表平行指向低处,表示地表径流;⑤箭头垂直向下,表示下渗。
【小问3详解】
读水循环示意图可知,铺设透水砖,影响⑤下渗,增加了地表水的⑤下渗;增加植被,影响了③地表径流,削弱地表径流,有利于保持水土;影响了④地下径流⑤地下径流,增加了下渗,使地下径流增多,涵养了水源;影响了⑥蒸腾,增强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小问4详解】
台风生成于海洋,通过①水汽输送,将海洋水汽输送至陆地上空形成成降水;图中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海洋后,能稀释河口或近岸海水,降低海水盐度。
【小问5详解】
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当中,侵蚀作用形成侵蚀地貌,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地貌,不断塑造的地表形态,A正确;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B正确;水循环在不同圈层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使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趋于平衡,C错误;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营养盐类、盐分等,D正确。故选ABD。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是其中之一。丹娘沙丘位于西藏米林县,图1为丹娘沙丘所在地及周边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丹娘沙丘所在的河段位于图2中甲、乙、丙中的____河段,主要表现为流水的____作用,通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
(2)图2中乙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____(A岸/B岸),适合聚落建设的是____(A岸/B岸)。
(3)丙处往往形成____地貌,请简要描述其形成过程____。
(4)丹娘沙丘的沙源主要来源于____和____,该地风沙活动频繁的季节是____季。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为____。
(5)图1中公路常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有____和____,并从植被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____。
【答案】33. ①. 甲 ②. 下蚀##侵蚀 ③. V形河谷
34. ①. B岸 ②. B岸
35. ①. 三角洲 ②.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36. ①. 沙洲 ②. 河漫滩(阶地) ③. 冬春 ④. 东南风
37. ①. 滑坡 ②. 泥石流 ③. 保护和恢复公路两侧的植被,发挥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降低雨季降水对山坡土石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在丹娘沙丘边缘种植植被,阻止沙丘进一步扩大;在河漫滩和沙洲种植喜湿植被,当旱季来临时减少沙源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丹娘沙丘所在地周边等高线图为背景,设置5小题,涉及地貌类型、特点、成因、形成过程及地质灾害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文信息可知,丹娘沙丘位于河流的上游。读图2,甲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快,河流以下蚀(侵蚀)作用为主,通常形成峡谷地貌或“V”形河谷。
【小问2详解】
图中乙河段河道弯曲,B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B位于凸岸,水流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河道较浅,泥沙沉积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因此适合聚落建设。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所以丙处往往形成三角洲。
【小问4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根据图中沙丘位置位于江心洲的西北方向,可以推测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材料“10~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可知,当该河谷处于旱季时,河流水位下降,沙洲和河漫滩及河床裸露,东南风从裸露的沙洲和河漫滩携带泥沙向西北方向移动,受山地影响,风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沙丘。
【小问5详解】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地质灾害主要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该地地处板块挤压地带,地表起伏大,经常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可以利用生物措施进行防治,可以在公路两侧的山地保护和恢复植被,发挥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雨季林冠层截留一部分雨水,减小降水对山坡土石的冲刷力度,减少水土流失;在丹娘沙丘边缘种植植被,增加地表摩擦力,削减风力,阻止沙丘进一步扩大;在河漫滩和沙洲种植喜湿植被,植物根系固结土壤,增强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当旱季来临时可 减少沙源等。措施
编号
作用
铺透水砖
____
____
增加植被
____
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宁夏固原市高一上册期中考试地理测试卷(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对海水性质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