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最新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设计,共4页。
17短文两篇《陋室铭》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学习者分析
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七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对于作者,对于课文,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抓住他们的这个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善于在课堂上营造氛围,激趣点拨,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3.学习目标确定(学科核心素养)
1.积累“名”“灵”“馨”“鸿儒”“白丁”“丝竹”等词语,理解“何陋之有”的句式特点。
2.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享受文章的韵律美。
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学习难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预习课本,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7.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自评互评,加强对文言文的翻译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1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一篇文章----《陋室铭》。
请学生解释题目意思。
查找资料之后,你能说出几篇“铭”来呢?
提示:刘向的《杖铭》、朱彝尊的《方竹杖铭》、苏轼的《端砚铭》、高凤翰的《松月砚铭》等。
学生活动1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辅备人修改意见:
1如座右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资料补充: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陋室的来历
个人二次备课:
辅备人修改意见:
1注意朗读节奏: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2 倒装句:何陋之有?
3注意加点词词义变化:无案牍之劳形
个人二次备课:
辅备人修改意见:
情境化教学:
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呢?就此
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个人二次备课:
活动意图说明:开门见山,直入文本,让学生懂得借助注解,用足注释。同时检查预习作业,让学生养成查找资料的习惯,学生说不了多少也没有关系,要培养这种意识。
环节二:吟咏诵读感韵律
教师活动2
1.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提示:陋(lòu )室 德馨(xīn )
苔( tái )痕 调( tiá )素琴 案赎( dú )
2.展示朗读,师生点评。
3.范读跟读,读出韵味。
铭是韵文,让学生找出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提示:前四句是铺垫,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两句;“苔痕”两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陶醉感;下面六句写陋室中的生活图景,读时须一事一顿;“往来”句、“无丝竹”两句为虚笔,虚笔读得轻一些,有自得之味;“南阳”两句读后,要做一停顿,以制造悬念,然后用肯定的语气读末两句。
4.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2
1. 学生自由朗读,试划分停顿。找出不认识的字,同桌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学生跟着录音范读跟读。
4.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活动意图说明: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之本。让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目的是让学生品味精粹的语言之美。
环节三:鉴赏品味话陋室
教师活动3
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呢?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1请问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陋室的语句。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描写陋室的句子,思考:你认为陋室到底简陋不简陋?
3.作者也认为自己的屋舍不简陋,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这种借某物来寄托自己的志向的写法叫什么?
学生活动3
学生交流。明确:居室环境清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生活情趣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盏清茶,几个雅士;或谈古,或论今;或浅笑,或高歌。思想之光烁烁,何来简陋?琴不名贵,清音流出,悦人耳目。再次朗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掷地有声,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最后一句,暗含以“君子”自居之意,巧妙照应“惟吾德馨”,结构更见缜密。
活动意图说明:
这个环节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最后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再次提醒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背景对于理解文本的意义。
环节四:联系背景说风骨
辅备人修改意见:
教师引导: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刘禹锡这样的文人
啊,他们在现实中或“贫”或“穷”,但是他们安
贫乐道,坚守着心智的独立。你知道哪些?
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刘禹锡就是这样,一身豪气地
站立在历史的烟云中,显现出中国文人的风骨。
所以,同学们,无论何时何地,不管物质生活是匮
乏还是富有,都不要忘记:细心地呵护自己的灵魂!
个人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4
学生活动4
刘禹锡被称为“诗豪”,“豪”很能概括刘禹锡,不管是其诗歌风格,还是性格。“豪”代表一种“雄浑苍老,沉着痛快”的风格,“豪”彰显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即使被贬,也要乐观坚强地生活。上学期我们读过他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一洗悲秋之态,催人奋进。我们再来读读下面这些诗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陋室铭》,我们看到,“陋室”是困不住一个人精神的高贵的。人可以不被外物所奴役,草色青青足慰我心;斗室之间,鸿儒来往,纵情畅怀,自可安贫乐道;抚琴调弦展卷读经,高洁傲岸,不容“丝竹”“案牍”劳我心。
这样看来,刘禹锡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描写一间陋室,而是借“陋室”表达自己的高洁志趣,这就是“托物言志”,借助外界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好恶爱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外物之上,使文章既深刻含蓄、饶有韵致,又具体形象、可感性强。
学生讨论交流。
这些诗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让人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全班带着感悟的情感朗读。
活动意图说明:扩展阅读作者的其他诗作,增加了课堂容量,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由文而识人,更认识一种风骨,树立精神的榜样。同时自然穿插对”托物言志”的讲解。
9.板书设计
10.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预估时间:
分层设计:必做题(1)背诵并默写这篇铭文。(2)做练习册基础习题
选做题 (3)试着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以劝勉警示自己。(4)做练习册课外拓展文言文习题。
11.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让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形成对古文读音的规律性认识。
12.教学反思与改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陋室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