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精品解析: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76367/0-17101526300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76367/0-17101526300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76367/1-17101526342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76367/1-17101526342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76367/1-17101526342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I卷和II卷两部分。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I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II卷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处理
B.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可以促进人体铁元素的吸收
C. 碳酸钙、二氧化硅可以做牙膏中的摩擦剂
D. 可以用纯碱来中和胃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铁酸钠中铁的化合价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被还原成Fe3+,Fe3+水解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能净水,因此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处理,故A说法正确;
B.人体吸收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容易被氧化,而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则维生素C可以促进人体铁元素的吸收,故B说法正确;
C.碳酸钙、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无毒,可做牙膏的摩擦剂,能减少牙齿磨损,故C说法正确;
D.纯碱化学式为Na2CO3,碳酸钠水溶液碱性较强,对胃刺激性较强,因此一般不用纯碱中和胃酸,常用小苏打、氢氧化铝等治疗胃酸过多,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2.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2的电子式:B. Cl-的结构示意图:
C. 氮气的结构式为N-ND. HF的电子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
B.Cl-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B正确;
C.氮分子内存在氮氮三键,氮气的结构式为NN,故C错误;
D.HF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D错误;
选B。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D2O中含有的中子数是9NA
B. 11.2LC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 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含有原子数为2NA
D. 0.1ml/LCaCl2溶液中含Cl-数为0.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1个D2O分子中含有个10中子,18gD2O中含有中子数是 ,故A正确;
B.没有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11.2LC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5ml,故B错误;
C.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l,含有原子数为NA,故C错误;
D.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1ml/LCaCl2溶液中含Cl-数,故D错误;
选A。
4. 研究表明,核废水中含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和互为同位素
B.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2
C. 和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族
D.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79
【答案】D
【解析】
【详解】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和互为同位素,A正确;
B.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则核素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37-55=82,B正确;
C.第五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4号。则: 和的质子数、原子序数均为55,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族,C正确;
D. 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34-55)-55=24,D不正确;
答案选D。
5.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可用氯酸钠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反应方程式为NaClO3+H2O2+H2SO4®ClO2+Na2SO4+H2O+O2(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ClO3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B. 将该方程式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2
C. NaClO3与H2O2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2:1
D. 反应过程中每生成2.24LO2转移0.2ml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NaClO3中Cl元素由+5价下降为+4价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配平方程可得:,H2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2,故B正确;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aClO3与H2O2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2:1,故C正确;
D.没有说明否为标况下2.24LO2,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6. 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NH4ClB. MgOC. HNO3D. Ca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铵中存在离子键和N-H共价键,故A选;
B.氧化镁中只含离子键,故B不选;
C.硝酸中只含共价键,故C不选;
D.CaCl2中只含离子键,故D不选;
故选A。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钠投入到中:2Na+2H2O=2Na++2OH-+H2↑
B. 过量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OH-+SO2=SO+H2O
C. 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2Fe3++Fe=3Fe2+
D. FeCl3溶液与铜反应2Fe3++Cu=2Fe2++Cu2+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投入到中:2Na+2H2O=2Na++2OH-+H2↑,A正确;
B.过量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SO2=,B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2Fe3++Fe=3Fe2+,C正确;
D.FeCl3溶液与铜反应2Fe3++Cu=2Fe2++Cu2+,D正确;
故选B。
8. 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Na2CO3
C. 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D. 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Na2CO3<Na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正确;
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
D.碳酸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碳酸氢钠,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Na2CO3<NaHCO3,故D正确;
选B。
9. 下列某无色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HCO、SO、H+B. K+、CH3COO-、H+、Cl-
C. Ba2+、K+、OH-、NOD. Fe2+、H+、NO、SO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O与H+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CH3COO-与H+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Ba2+、K+、OH-、NO可大量共存,C正确;
D.Fe2+有强还原性, NO在H+条件下氢氧化性,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且Fe2+有颜色 , D错误;
故选C。
10.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试验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金属性:Y>ZB. 氢化物的沸点:X>W
C. 离子的还原性:X>WD. 离子半径:Z>Y>X
【答案】B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故W为氯元素,则X为氟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9+17)÷2=13,为铝元素,由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试验为黄色知其为钠元素。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律,Na的金属性比Al强,A错误;
B.HF沸点比HCl高,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B正确;
C.Cl-的还原性比F-强,C错误;
D.原子半径:Na>Al>F,离子半径:F->Na+>Al3+,D错误;
故选B。
11.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 NaClB. HClC. FeCl2D. Fe3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Cl2与Na反应可直接化合得到NaCl,故A不选;
B、H2与Cl2反应可直接化合得到HCl,故B不选;
C、Fe与Cl2直接化合得到FeCl3,所以FeCl2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故C可选;
D、Fe在O2中燃烧可直接化合得到Fe3O4,故D不选;
故答案选C。
12. 已知①N2+3H22NH3;②3Cl2+8NH3=N2+6NH4Cl,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 NH4Cl>NH3>H2B. H2>NH3>NH4Cl
C. NH3>NH4Cl>H2D. H2>NH4Cl>NH3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反应①中还原性为:H2(还原剂)>NH3(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还原性:NH3(还原剂)>NH4Cl(还原产物),即还原性:H2>NH3>NH4Cl,故选B。
13.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CaCO3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 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1-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碳酸盐、亚硫酸盐等活泼金属等与盐酸反应均可生成无色气体,则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CaCO3,故A错误;
B.因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则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或Ag+,故B错误;
C.因碱性溶液遇酚酞变红,则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故C正确;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加稀盐酸除去OH-,会引入氯离子,造成干扰,所以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1-,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检验硫酸根离子需要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才能说明含SO42-。
14. 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B. C. D. CaO
【答案】D
【解析】
【分析】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详解】A.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
B.氧化铝与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两性氧化物,B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C错误;
D.氧化钙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D正确;
答案选D。
15. 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A. 离子半径大小:S2->O2->Na+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Br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O2->Na+;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大小S2->O2->Na+,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Br,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Br<HCl<HF,故B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K>Na>Li,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KOH>NaOH>LiOH, 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Br>I,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IO4
16.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 水银B. 石墨C. 硅晶体D. 青铜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银为金属汞单质,不属于合金,故A错误;
B.石墨为碳单质,不属于合金,故B错误;
C.硅晶体为硅单质,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
D.青铜是铜锡合金,故D正确;
故选D。
17. 对实验I~II的实验操作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I:产生红褐色沉淀B. 实验II:溶液颜色变红
C. 实验III:放出大量气体D. IV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而非沉淀,故A错误;
B.三价铁离子遇硫氰化钾变红色,二价铁离子不变色,故B错误;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有大量气体生成,故C正确;
D.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但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故氨水过量时,氢氧化铝也不会溶解,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8. 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氯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可推知光照促使氯水酸性减弱
B. 由图乙可推知c(Cl-)增大的主要原因是HClO能电离出Cl-
C. 由图丙可推知光照可催化水分解
D. 由图甲、乙、丙可验证HClO见光分解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甲可推知光照促使氯水分解,反应产生HCl,溶液的pH减小,则说明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A错误;
B.由图乙可推知c(Cl-)增大的主要原因是HClO光照分解产生的HCl能电离出Cl-,而不是HClO电离产生,B错误;
C.由图丙可推知光照可促使氯水中HClO分解,而不是催化水分解,C错误;
D.光照氯水时,c(H+)、c(Cl-)增大,O2的体积分数增大,据此可说明HClO见光分解的产物是HCl、O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6分)
1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如表列出了七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C为氧,它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元素E与元素F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F的强
b.E的化合价比F的低
c.常温下E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F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3)画出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稳定性:H2G_______H2C(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元素C与元素E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一种淡黄色固体Y,Y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
(5)E、F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肼(N2H4)常用作火箭燃料,分子中N、H两种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写出肼的电子式:_______。
【答案】(1) ①. 二 ②. VIA
(2) ①. Na ②. ac
(3) ①. ②. 小于
(4)离子键、共价键(非极键、非极性共价键)
(5)NaOH+Al(OH)3=NaAlO2+2H2O
(6)
【解析】
【分析】周期表结构分析得到,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F$元素,E为Na元素,F为Al元素,G为Se元素;
【小问1详解】
O原子核外电子数8个,电子层数2个最外层电子数6个,位于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二;ⅥA;
【小问2详解】
元素E与元素F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Na,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F的强,常温下E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程度很剧烈,而F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化合价高低,不能证明金属性强弱,故选ac,故答案为:Na;ac;
【小问3详解】
硫原子共有16个质子,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故答案为:;小于;
【小问4详解】
元素C与元素E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一种淡黄色固体Y为Na2O2,为离子化合物,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含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小问5详解】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故答案为:NaOH+Al(OH)3=NaAlO2+2H2O;
【小问6详解】
N2H4为共价化合物,结合氨气的电子式书写N2H4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0.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2。D中盛放浓H2SO4的目的是_______。
(2)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对比E和F中现象的差异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G处的现象是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H处尾气吸收装置中的反应原理:_______。
(5)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图。
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使用,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2) ①. E中布条不褪色,F中布条褪色 ②. 干燥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3)出现蓝色 (4)Cl2+2NaOH=NaCl+NaClO+H2O
(5)Cl-+ClO-+2H+=Cl2↑+H2O
【解析】
【分析】B中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条件下放出氯气,C中用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氯化氢,C中用浓硫酸干燥氯气,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E、F证明氯气能与水反应,G中氯气和KI反应生成KCl和I2,H处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小问1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中盛放浓H2SO4的目的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小问2详解】
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布条不褪色。
【小问3详解】
氯气和KI反应生成KCl和I2,I2能使淀粉变蓝,所以G处的现象是出现蓝色;
【小问4详解】
氯气与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H处尾气吸收装置中的反应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
【小问5详解】
消毒液与洁厕灵同时使用,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
21. 实验室欲配制240mL0.2ml/L的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表格补充完整。
(2)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编号)。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Na2CO3的质量,然后将其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溶解
C.将已恢复至室温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向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若没有进行A操作,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
(4)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落在容量瓶外,应_______。
【答案】(1) ①. 5.3 ②. 250mL ③. 胶头滴管
(2)BCAFED (3) ①. 偏低 ②. 偏低 ③. 偏高
(4)重新配制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欲配制240mL0.2ml/L的Na2CO3溶液,选用250mL容量瓶,实际需Na2CO3的质量m=cVM=0.2ml/L×0.25L×106g/ml=5.3g;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并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除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要的玻璃仪器胶头滴管;
【小问2详解】
配制步骤为:
B.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Na2CO3的质量,然后将其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溶解
C.将已恢复至室温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F.继续向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正确操作顺序为BCAFED。
【小问3详解】
若没有进行A操作,溶质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小问4详解】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落在容量瓶外,应重新配制。注意事项:
1.本品对棉织品有漂白脱色作用,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2.密封保存,请勿与洁厕灵同时使用。
3.保质期为一年。
实际应需Na2CO3的质量/g
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要的玻璃仪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相关试卷
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物质的分类如图所示,3NA个O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