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九韶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份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九韶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份月考生物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识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关于人类的出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类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
C.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D.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2.(2分)人都是从“哇”的一声啼哭来到世上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婴儿在母体内已开始了呼吸运动
B.人自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进行循环
C.婴儿出生时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D.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
3.(2分)小明的奶奶由于身体肥胖,因而常年吃素,可她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
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
B.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
4.(2分)学生营养餐每天都配有牛奶或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
A.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不需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
C.在人体内不会分解
D.溶解养分的物质
5.(2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始终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
①食品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食物含能量高低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 ⑥无机盐含量 ⑦食物的营养价值 ⑧食物是否发霉变质。
A.①③⑤⑧B.①②④⑧C.①②⑦⑧D.①②④⑦⑧
6.(2分)以下描述不科学的是( )
A.得了急性支气管炎应及时治疗,否则易引起肺炎
B.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侵害
C.边吃饭边说话,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容易落进气管
D.鼻腔中的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
7.(2分)如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哪一区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
A.bd段B.ac段C.ab段D.ce段
8.(2分)下列关于血液中红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两面凹的圆盘状的红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一种含铁的血红蛋白
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D.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皮下出血
9.(2分)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请你仔细想一想看看其中有无错误,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
A.“观察小雨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试验时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C.“探究唾液时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10.(2分)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B.
C.D.
11.(2分)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
A.B.
C.D.
12.(2分)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3.(2分)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垃圾”,若不及时清理,我们需要靠哪些器官来清理这些“垃圾”呢?( )
①肝脏
②肾脏
③皮肤
④肺
⑤小肠
⑥大肠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14.(2分)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
B.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15.(2分)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16.(2分)观察如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
A.B.C.D.
17.(2分)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B.听小骨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到内耳
C.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18.(2分)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B.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C.“谈虎色变”属于复杂的反射
D.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19.(2分)某人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引起此病征的激素和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
A.甲状腺激素、垂体B.生长激素、垂体
C.甲状腺激素、甲状腺D.生长激素、甲状腺
20.(2分)近几年,雾霾在我国华东、华北地区时有发生。我市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了“严禁焚烧秸秆”“严禁小锅炉取暖”等措施,使雾霾天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某同学在“关注雾霾”主题班会上,不合理的是( )
A.增加火力发电
B.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C.扩大绿化面积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二、填空与识图题(每空1分,共40分)
21.(5分)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 ,B 。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胎儿是在母体的 内发育。
(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 (可以选择多项)。
A.与父母交流沟通
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C.向生物老师请教
D.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它
22.(9分)请你观察下边三幅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名称填空:1. ;2.气管;3. ;4.呼吸性细支气管;5.肺部小静脉;6.肺部小动脉 ;8.肺泡壁;9. 。
(2)A图表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肺内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 。
(3)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
(4)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只需要经过 层细胞。
23.(9分)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有 。
(2)图1中,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是[ ] ,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
(3)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①主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室
④右心房
⑤下腔静脉
(4)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如图2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5)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进一步进入脑细胞参与细胞的 作用。
24.(9分)如图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
(1)甲图中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首先进入心脏的 。(三个空均填甲图中序号或字母)
(2)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这种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允许 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
(3)若乙图中血管⑤与甲图的血管③相连,则血管⑦内流 血。血管⑦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④流回[C] ,完成血液循环中的 循环。
25.(8分)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造成的。
(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 。
(3)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膈肌处于 状态,醉酒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4)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 ]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 部位(填字母),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一个健康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流经丙图结构时有 条途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10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 ,并和①号试管形成对照,该组对照的变量是 。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的试管是 ,原因是 。
27.(10分)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某兴趣小组就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进行了探究。
【制订计划并实施】
a.在甲、乙两个条件完全相同的花盆内各播10粒绿豆种子,置于相同的条件下,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开始做实验;
c.向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定期喷洒“模拟酸雨”,同时向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喷洒与“模拟酸雨”等量的清水。
【实验结果】
几天后,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全部死亡,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生长正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2)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对照组是 。
(3)实验中的变量是 。
(4)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5)该实验每组种子用10粒而不用1粒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关于人类的出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类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B.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区别
C.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D.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分析】(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动物没有语言中枢,而人类有语言中枢。有一种能力是人类独具的,那就是会制造工具,进行劳动,因此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
(2)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解答】解: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不会制造工具;
B、除语言以外人和动物还有其他区别如直立行走,B错误;
C、在地面生活的古猿,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古猿只能用后肢行走。所以,C正确;
D、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进化历程。
2.(2分)人都是从“哇”的一声啼哭来到世上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婴儿在母体内已开始了呼吸运动
B.人自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进行循环
C.婴儿出生时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D.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
【分析】根据人的胚胎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A、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是在出生后进行呼吸运动;
B、胎儿在母体内就能进行血液循环;
C、刚出生的新生儿,神经系统功能尚不完善。故选项说法错误;
D、母乳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胃肠道感染,湿疹和呼吸道过敏)的发生率都比较低。
故选:D。
【点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只要同学们能够熟记胚胎的发育过程,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3.(2分)小明的奶奶由于身体肥胖,因而常年吃素,可她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
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
B.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但是玉米,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
故选:C。
【点评】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功能,重点了解维生素A的作用、缺乏症以及食物来源.
4.(2分)学生营养餐每天都配有牛奶或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这是因为蛋白质是( )
A.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不需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
C.在人体内不会分解
D.溶解养分的物质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此外,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重点了解蛋白质的作用.
5.(2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始终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
①食品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食物含能量高低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 ⑥无机盐含量 ⑦食物的营养价值 ⑧食物是否发霉变质。
A.①③⑤⑧B.①②④⑧C.①②⑦⑧D.①②④⑦⑧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解答】解: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毒蘑菇),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故选:B。
【点评】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热点之一,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6.(2分)以下描述不科学的是( )
A.得了急性支气管炎应及时治疗,否则易引起肺炎
B.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侵害
C.边吃饭边说话,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容易落进气管
D.鼻腔中的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解答】解:A、支气管的末端是肺泡,否则容易引起肺炎;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如感冒病毒仍然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流感;
C、人边吃饭边说笑,引起剧烈咳嗽;
D、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科学。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以及功能,是基础题,要熟记.注意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7.(2分)如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哪一区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
A.bd段B.ac段C.ab段D.ce段
【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曲线ce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
【解答】解:曲线ce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同时膈肌舒张,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故选:D。
【点评】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
8.(2分)下列关于血液中红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两面凹的圆盘状的红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一种含铁的血红蛋白
C.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D.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皮下出血
【分析】血液中含有三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白细胞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能吞噬病菌;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解答】解:A、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12个/L,女:(3.5~2.0)×1012个/L;WBC:(4~10)×107个/L;PLT:(100~300)×109个/L.因此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两面凹的圆饼状的红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正确;
C、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正确;
D、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不会引起皮下出血。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9.(2分)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请你仔细想一想看看其中有无错误,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
A.“观察小雨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试验时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C.“探究唾液时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分析】(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当选择显微镜观察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先滴的是0.9%生理盐水,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吸水.反之失水
【解答】解:A、低倍物镜观察的范围大,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一般先用低倍镜观察,应使显微镜的通光孔正对尾鳍。A错误;
B、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和水,因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B正确;
C、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所用的试剂是碘液,C正确;
D、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故要用0.9%生理盐水,便于观察;
故选:A。
【点评】明确不同的实验选择实验试剂是不同的.
10.(2分)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B.
C.D.
【分析】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解答】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在流经肺泡时,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直到平衡,直至平衡;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根据上述。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也不能无限增多、B、C不符合题意,达到平衡。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
11.(2分)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
A.B.
C.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根据白细胞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解:当细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将病菌包围,所以当患者患急性炎症时,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白细胞数目逐渐的减少。
A、A图中白细胞的数目没有变化;
B、B图中白细胞的数目一直增高;
C、C图中白细胞先正常,再减少,故C正确;
D、D图中白细胞的数目升高后没有减下来。
故选:C。
【点评】血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功能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学生应通过对比各成分的作用,加深记忆。
12.(2分)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
【解答】解: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A错误;
B、乙血管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B错误;
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C正确;
D、血液流经乙动脉→丁毛细血管→丙静脉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
故选:C。
【点评】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要熟记各血管的特点。
13.(2分)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垃圾”,若不及时清理,我们需要靠哪些器官来清理这些“垃圾”呢?( )
①肝脏
②肾脏
③皮肤
④肺
⑤小肠
⑥大肠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解答】解:人体排泄的途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皮肤产生汗液、无机盐和尿素、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肝脏具有解毒功能。
故选:A。
【点评】熟记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
B.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分析】观图可知:①肾小囊、②肾小球、③收集管、④肾小管、⑤肾静脉,解答即可。
【解答】解:A、②为肾小球,并不是在②处形成的;
B、①是肾小囊,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喝进的部分水随③尿液排出,因此不经过肾静脉;
D、当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15.(2分)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分析】(1)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结构图如下:
(2)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3)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4)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解答】解:A、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A正确。
B、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心脏中没有静脉瓣。
D、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6.(2分)观察如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
A.B.C.D.
【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A消化系统,B泌尿系统,D眼球。A、B,D是器官。
故选:D。
【点评】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关键。
17.(2分)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B.听小骨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到内耳
C.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解答】解:A、保护鼓膜的措施:当听到巨大声响时,使咽骨管张开或闭嘴,以保持咽骨管两侧大气压平衡。
B、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产生神经冲动。
C、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正视近物时;视远物时。由远眺转为看书,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结构、视觉听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和眼睛的保护。
18.(2分)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B.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C.“谈虎色变”属于复杂的反射
D.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分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3)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解答】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产生兴奋(冲动),A正确;
B、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B正确;
C、“谈虎色变”是人出生后产生的,属于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D、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元和脊髓的功能以及反射的类型。
19.(2分)某人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引起此病征的激素和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
A.甲状腺激素、垂体B.生长激素、垂体
C.甲状腺激素、甲状腺D.生长激素、甲状腺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解答】解: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则生长迟缓,到了成年,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
故选:B。
【点评】幼年时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都会导致身材矮小,但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患者的智力低下。
20.(2分)近几年,雾霾在我国华东、华北地区时有发生。我市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了“严禁焚烧秸秆”“严禁小锅炉取暖”等措施,使雾霾天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某同学在“关注雾霾”主题班会上,不合理的是( )
A.增加火力发电
B.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C.扩大绿化面积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分析】(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
(2)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故霾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消耗大量的能源,A错误;
B、汽车尾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因此发展公共交通,B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C正确;
D、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现象,要理解掌握。
二、填空与识图题(每空1分,共40分)
21.(5分)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 森林古猿 ,B 受精卵 。
(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 睾丸 。胎儿是在母体的 子宫 内发育。
(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 AC (可以选择多项)。
A.与父母交流沟通
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C.向生物老师请教
D.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它
【分析】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3、图中,A森林古猿、B受精卵。
【解答】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南方古猿、直立人,因此A是森林古猿,因此B是受精卵。
(2)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子宫进入输卵管,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逐渐发育成胚泡,这是怀孕,逐渐发育成胎儿、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3)A.青春期与父母交流沟通,求得指导和帮助;
B.焦虑不安、苦闷,会造成心理压抑,做法错误;
C.向生物老师请教,能获取专业的指导;
D.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
故选:ACA.
故答案为:
(1)森林古猿;受精卵;
(2)睾丸;子宫;
(3)A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人体的起源和人体的生殖发过程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22.(9分)请你观察下边三幅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名称填空:1. 咽 ;2.气管;3. 肺 ;4.呼吸性细支气管;5.肺部小静脉;6.肺部小动脉 肺泡 ;8.肺泡壁;9. 毛细血管壁 。
(2)A图表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肺 ,肺内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 肺泡 。
(3)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4)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 一 层上皮细胞构成。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只需要经过 两 层细胞。
【分析】观图可知:A中1是咽、2是气管、3是肺、4呼吸性细支气管、5是肺部小静脉,B中6是肺部小动脉、7是肺泡,C中8是肺泡壁、9是毛细血管壁。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1是咽,7是肺泡。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的基本单位。
(3)从B图可以看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4)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
(1)咽;肺;肺泡。
(2)肺;肺泡。
(3)毛细血管。
(4)一;两。
【点评】本题考查肺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23.(9分)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有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
(2)图1中,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是[ D ] 小肠 ,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 淀粉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葡萄糖 。
(3)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 ⑤④②③① (填写序号)。
①主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室
④右心房
⑤下腔静脉
(4)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如图2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收缩 状态。此时,肺内气压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5)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 血红蛋白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进一步进入脑细胞参与细胞的 呼吸 作用。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图1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肛门。图2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表示吸气。
【解答】解:(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图1中。图中曲线X在A口腔中就开始下降,到了D小肠又下降。故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淀粉。
(3)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左心室。具体路线是:⑤下腔静脉→④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②肺静脉→左心房→③左心室→①主动脉→脑部组织细胞外的毛细血管。
(4)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5)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功能;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
(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D小肠;淀粉
(3)⑤④②③①
(4)收缩;小于
(5)血红蛋白;呼吸
【点评】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是中考的重点,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理解掌握,可通过图的形式寻找规律,进一步理解巩固;这是一道综合题,只有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正确答题。
24.(9分)如图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
(1)甲图中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② ,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②④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首先进入心脏的 A 。(三个空均填甲图中序号或字母)
(2)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⑥ ],这种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允许 红细胞 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物质交换 。
(3)若乙图中血管⑤与甲图的血管③相连,则血管⑦内流 动脉 血。血管⑦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④流回[C] 左心房 ,完成血液循环中的 肺 循环。
【分析】(1)甲图中,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①是上、下腔静脉、②是主动脉、③是肺动脉、④是肺静脉。
(2)乙图中,根据血流方向可判定⑤是动脉血管,⑥是毛细血管,⑦是静脉血管。
【解答】解:(1)甲图中:C左心房连通④肺静脉、A右心房连通①上下腔静脉、B右心室连通③肺动脉。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2)⑥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3)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乙图中⑤是动脉血管,则甲图的血管③是肺动脉,血管⑦就是肺静脉,肺静脉连通C左心房。
故答案为:
(1)②;②④;A。
(2)⑥;红细胞。
(3)动脉;左心房;肺。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综合掌握心脏的结构、毛细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25.(8分)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小脑 造成的。
(2)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 1→3→5→4→2 。
(3)对醉酒者可采用吹气实验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膈肌处于 舒张 状态,醉酒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扩散 作用实现的。
(4)酒驾者血液中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 Ⅰ ] 右心房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浓度出现了丁图的变化,请问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 D 部位(填字母),这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重吸收 作用。一个健康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流经丙图结构时有 1 条途径。
【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甲中结构:1感受器、2效应器、3传入神经、4传出神经,5神经中枢。
(3)图乙中Ⅰ右心房,Ⅱ左心房,Ⅲ右心室,Ⅳ左心室。
(4)丙图中A入球小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E尿液。
【解答】解:(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走路不稳。
(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3传入神经元→8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元→2效应器。
(3)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体排出肺,故司机吹气时膈肌状态应是舒张的。
(4)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进入下腔静脉。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导致尿液的葡萄糖浓度是4,血液经肾小球时,葡萄糖连同水、尿素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其中全部的葡萄糖被缠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故答案为:
(1)小脑
(2)1→3→2→4→2
(3)舒张;扩散
(4)Ⅰ右心房;D;重吸收;5。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脑的功能、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等知识。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10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 2毫升清水 ,并和①号试管形成对照,该组对照的变量是 唾液 。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 ①和③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的试管是 ① ,原因是 该试管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
【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解答】解:(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变量是唾液,因此在②号试管的“,并和①号试管形成对照。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因此。
(3)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
故答案为:
(1)2毫升清水;唾液。
(2)①和③.
(3)①;该试管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
27.(10分)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某兴趣小组就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进行了探究。
【制订计划并实施】
a.在甲、乙两个条件完全相同的花盆内各播10粒绿豆种子,置于相同的条件下,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开始做实验;
c.向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定期喷洒“模拟酸雨”,同时向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喷洒与“模拟酸雨”等量的清水。
【实验结果】
几天后,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全部死亡,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生长正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
(2)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对照组是 乙花盆 。
(3)实验中的变量是 模拟酸雨 。
(4)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
(5)该实验每组种子用10粒而不用1粒的原因是 避免偶然现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分析】①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
②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要形成对照、变量具有唯一性。
【解答】解:(1)该兴趣小组就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进行了探究,所以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2)在对照实验中,一般来说,就是实验组.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定期喷洒“模拟酸雨”;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喷洒与“模拟酸雨”等量的清水。
(3)在甲、乙两个条件完全相同的花盆内各播10粒绿豆种子,甲盆喷洒“模拟酸雨”,所以实验变量为模拟酸雨。
(4)几天后,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全部死亡,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5)该实验每组种子用10粒而不用1粒的原因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
故答案为:(1)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2)乙花盆(或乙)
(3)模拟酸雨(或酸雨)
(4)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5)避免偶然现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点评】熟记掌握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注意设置对照和控制变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