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77834/0-17101750386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77834/0-17101750386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477834/0-17101750387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中国国航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17:0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
A.旭日东升B.艳阳高照C.夕阳西下D.正值深夜
2.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
A.9小时B.10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移,夏季北移B.气温低,气流下沉
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小D.控制地区降水稀少
4.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风带与甲气压带交替控制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降水稀少
C.终年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土族传统村落大多分布于青海河湟地区的川水、浅山、脑山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此地群山起伏,河流广布,地形复杂多样。下图示意土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土族传统村落具有的建筑特点是( )
A.高墙合院B.尖顶木屋C.白墙黑瓦D.宽门大窗
6.影响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土地面积C.土壤肥力D.生态环境
7.图中四处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2021年1月5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单位:hPa)(下图),1天后,A天气系统移动到北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甲、乙、丙、丁四条线附近,最可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9.下列诗句描述的天气,与北京1月6日的天气最不相符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B.北风吹雁雪纷纷
C.暖风吹得游人醉D.朔风卷地吹急雪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
11.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13.图中砂砾岩层下界为相对平坦的面,该面形成时期( )
A.地壳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稳定,接受沉积D.地壳稳定,遭受侵蚀
读下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图示物质循环过程中,属于发源于软流层中的物质是( )
A.CB.DC.ED.F
15.在图示物质循环过程中,形成黄土高原的物质属于( )
A.AB.BC.CD.D
16.图示①②③三个环节分别是( )
A.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上的雪峰”,其山麓水草丰美,山腰草木葱翠,山顶白雪皑皑。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
(1)指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谱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垂直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2)简析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
(3)指出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和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科特拉岛是印度洋西部一群岛的主岛,面积3635平方千米。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独有植物达37%,岛上植物适应能力强,随处可见生长在悬崖上的"沙漠玫瑰",完全不需要土壤的无花果等。由于其稀有生物品种多,因此被认为是"印度洋的加拉帕戈斯(人间天堂)"。2008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枣椰、烟草、畜牧业和渔业是岛上经济支柱。下图分别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和气候资料。
(1)该岛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该海域洋流有关,请在图中两条线上用箭头画出该季节洋流流向,并说明该洋流的形成过程及性质。
(2)分析该岛降水稀少的原因。
(3)依据图文材料,指出该岛上植物的生长习性。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腿沙鸡羽毛为沙褐色、布满黑色斑点,双脚长有浓密的羽毛。通常贴地面低空飞行,一般飞行数百米即降落,不迁徙,但游荡。柴达木盆地是其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以盆地盐沼附近生长的小灌木为食,数量稀少,吸引了一批观鸟爱好者。下图为柴达木盆地位置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对毛腿沙鸡形态特征的影响。
(2)分析柴达木盆地毛腿沙鸡不迁徙的原因。
(3)柴达木盆地曾是古海洋的一部分,试从地形、地质和气候3个要素说明该地盐沼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法兰克福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相差7小时,故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为6月26日4:00,此时刚果夏至,法兰克福昼长夜短,昼长时间接近16小时,4:00时即将日出,据此选A。
2.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对应法兰克福(东一区)时间6月26日4:00,降落时为法兰克福时间6月26日17:00,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17:00-4:00=13小时,据此分析选C。
3.答案:D
解析:图中显示,甲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甲气压带冬季,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应南移,甲气压带夏季应北移,A错误。甲气压带纬度低,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因此气温较高,B错误。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因此控制地区昼夜较大,C错误。甲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很难成云致雨,因此控制地区降水稀少,D正确。
4.答案:C
解析:图中显示,a地位于西欧,终年受西风带(乙风带)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C正确。由乙风带与甲气压带交替控制地区应在30~40°大陆西岸,与a地纬度不符,A错误。全年受乙风带影响,乙风带的风来自海洋,水汽丰富,容易形成降水,不是降水稀少,B错误。a地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当地西风来自海洋,温和湿润,因此不会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气候特征,D错误。
5.答案:A
解析:土族传统村落所在区城(青海河湟地区),气候寒冷,高墙合院可防风避寒,A正确。
6.答案:A
解析:如图,河流北岸(阳岸)村落数量多,且较高海拔处也有分布,而南岸(阴岸)村落数量少,且仅分布在低海拔处。说明气候(热量)条件是影响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A正确。
7.答案:C
解析:丙处位于河流北岸(阳岸)低海拔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临近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居住和耕作,因此聚落规模大,C正确;甲、乙海拔高,坡度大,土地规模较小,离水源地远,聚落规模小,A、B错误;丁位于河流南岸,阴坡,光照条件较差,湿气重,居住条件差,聚落规模小,D错误。
8.答案:D
解析:丁线附近为低压槽,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时,北半球向右偏,南方的暖空气主动向北方的冷空气移动,形成暖锋,D正确。甲、丙线为高压脊线,不会形成锋面,乙线附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是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为冷锋。故选D。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A天气系统(冷锋)1月6日到达北京,冷锋过境时,会有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所以最不相符的是C,C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地下水是河流最稳定、最可靠的补给水源,一般是常年补给,A错误;
B.由材料“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可知,大气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不在春季,B错误;
C.内蒙古主要位于高原,但境内高山高度不是特别高,冰川较少,冰川融水较少,C错误;D、该地虽然降水集中在夏季,但冬季也有一定降雪,春季冰雪融化形成春汛,D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伏汛即夏汛。锡林河主要流经内蒙古东部,冻土融化从春季开始,在夏季来临前基本消失,因此A错误;B、生活用水量随季节变化不大,不会在夏季有明显影响,B错误;C、植被蒸腾作用主要影响地下水,对河流流量影响不大,C错误;D、该地为主要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牧业和部分种植业)用水量较大,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岩层为石灰岩,是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根据②岩层出现位移可知,石灰岩形成后,该地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出现断裂并产生位移,从而形成断层,①在②形成后出现;④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的侵入岩,根据其侵入②和使断层①分节可知,④在②①之后形成;而由于地壳抬升,发生侵蚀作用,部分花岗岩出露地表;③是砂砾岩,也是沉积岩的一种,说明在发生侵蚀作用后,该地发生了沉积作用,③应该在④之后形成,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②①④③,故选C。
13.答案:D
解析:砂砾岩层下界为相对平坦的面,同时据图可知,砂砾岩层下界的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经历侵蚀作用,且为相对平坦的面,说明地壳较为稳定,D选项正确。地壳抬升作用下,下界面不会平坦开阔,A选项错误。沉积作用下,花岗岩不会出露地面,B、C选项错误。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和箭头提示判断,A为沉积岩,B为沉积物,C为喷出型岩浆岩,D为侵入型岩浆岩,E为岩浆,F为变质岩;发源于软流层中的物质是E岩浆。故选C。
15.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因此形成黄土高原的物质属于风力搬运的B沉积物。故选B。
16.答案:C
解析:结合字母表示的岩石类型分析,①指向沉积物,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②指向岩浆,表示重熔再生;③指向变质岩,表示变质作用。故选C。
17.答案:(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山脉垂直方向上的水热条件发生变化。
(2)山麓所处纬度低,山体海拔高,相对高度大。
(3)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原因:南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北坡。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带,呈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因而体现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随着海拔的上升,热量逐渐减少,水分先增加后减少,因而导致山地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变化,自然带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山体所处的纬度以及山体的海拔状况。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就越丰富。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纬度低;从图中可以看出,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因而自然带谱比较丰富。
(3)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读图可知,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雪线高低主要与气温、降水有关,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坡温差小,故主要分析降水对雪线的影响。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雪线低;北坡为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雪线高
。
18.答案:(1)
夏季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涌来补偿,形成上升补偿流;洋流性质:寒流
(2)该岛离大陆较近,冬季的东北信风和夏季的西南季风都从陆地吹来,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夏半年时寒流经过,降水稀少。
(3)耐热;耐旱;耐贫瘠。
解析:(1)如下图所示,图中洋流是索马里寒流,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洋流的形成过程中,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涌来补偿,形成上升补偿流,海水温度较低,是寒流。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岛离大陆较近,冬季的东北信风和夏季的西南季风都从陆地吹来,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夏半年时寒流经过,降温减湿,降水稀少。
(3)从气候资料信息可以看出,该岛终年高温,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由此判断该岛上的植物生长习性是耐热,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
19.答案:(1)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四面环山,海洋暖湿气流难以抵达,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毛腿沙鸡双脚的浓密羽毛可以隔热保暖;植被稀少,荒漠遍布,毛腿沙鸡进化出的沙褐色、布满黑色斑点的羽毛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保护自身安全。
(2)北侧山脉阻挡寒冷气流,冬季气温相对温和;适宜生长小灌木的盐沼面积大,食物较丰富;长期生存在沙漠、戈壁地区,适应性强;长距离飞行能力较弱。
(3)板块碰撞挤压抬升,青藏高原隆起;岩层断裂陷落形成柴达木盆地,留存海水形成高原大湖;地形封闭导致气候变干,蒸发旺盛,盐湖逐步退化成盐沼。
解析:(1)从整体性方面分析柴达木盆地地理环境对毛腿沙鸡形态特征的影响,注意挖掘出根本因素为地形,然后依托地形分析其对气候、植被的影响,以及气候、植被对毛腿沙鸡形态特征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周围为高大山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昼夜温差较大,毛腿沙鸡双脚长满羽毛可以提高隔热保暖作用;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毛腿沙鸡以沙褐色、布满黑色斑点的羽毛为主,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防御天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柴达木盆地毛腿沙鸡不迁徙的原因,主要结合材料信息,从当地的环境、毛腿沙鸡的适应能力和飞行能力等方面作答。柴达木盆地北侧有高大山系阻挡,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难以到达,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柴达木盆地盐沼面积较大,能够为毛腿沙鸡提供充足的食物;毛腿沙鸡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适应沙漠、戈壁的能力较强;毛腿沙鸡的飞行能力较差,难以远距离飞行迁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柴达木盆地盐沼位于青藏高原内,青藏高原是由于地壳抬升,出露海洋而形成,岩层受到碰撞挤压后,断裂陷落形成柴达木盆地,内部留存海水形成盐湖,由于地形封闭导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湖水盐分不断析出,盐湖退化成为盐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81,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6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