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复习题
展开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D.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B.句意: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其中“原”,作词,译为“推其根本,追究”。
故选B。
2.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此三者,吾遗恨也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被动句,“于”表被动,意思是“被”;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也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意思是“被”;
B.“此三者,吾遗恨也”是判断句,“者,……也”是标志;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是省略句,“告”后省略介词“于”;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是状语后置句,“以组”是后置状语。
故选A。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与其所以失之者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岂独伶人也哉
C.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②为天下笑
D.①自然之理也 ②莫能与之争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①中“其”是代词,他;②中“其”,语气副词,一定。
B.两个“岂”都表反问,难道。
C.①中“为”是动词,成为;②中“为”,介词,被。
D.①中“之”,结构助词,的;②中“之”是代词,他。
故选B。
4.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家祭无忘告乃翁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例句中“乃”是代词,你的;
C.“乃”也是人称代词,你的;
A.“乃”,表判断的副词,是;
B.“乃”,于是;
D.“乃”,副词,竟然。
故选C。
题型二:主观题
5.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的事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满招损 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损、逸豫、溺、伶,还要注意不要丢掉虚词:也。题型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有删改)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幸:希望
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暂:暂时
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诮:嘲笑
D.夫兴亡治乱之迹迹:事情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闻朋党之说
②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③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④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8.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观点的一组是( )
A.①小人所好者,利禄也 ②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B.①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②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C.①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 ②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D.①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 ②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文章起笔不凡,鲜明地点出全文的主旨。开头一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
B.第2段通过对比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领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C.第3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晚唐昭宗杀害名土的史实,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D.文章不讳言朋党,引用史实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11.请简要分析在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答案】6.C 7.D 8.A 9.C 10.(1)所以做君主的人,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平了。
(2)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 11.作者运用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引用古代典籍中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
【解析】6.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实词的能力。
C项,诮:责备。
故选C。
7.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虚词的能力。
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他们。③介词,因为。④介词,用。
故选D。
8.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观点和论据的能力。
B项,②说的不是君子。
C项,①说的不是小人。
D项,①说的不是小人,②说的也不是君子。
故选A。
9.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C项,第3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的史实,阐明了“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的道理。
故选C。
10.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1)但:只。退:斥退。伪:虚伪。治:太平。
(2)诮:责备。为……所……表被动。称:赞美。以:因为。
11.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本题题干点明分析第3段的论证方法和思路。
第3段讲了尧、舜任用君子之朋使得天下大治,而纣、汉献帝、唐昭宗不任用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引用了《尚书》里面的话来进行论证。
【点睛】参考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区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大体上,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与小人则因利益一致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爱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财物。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抢夺,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我认为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相互帮助,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人,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平了。
尧在位的时候,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结为朋党,君子八元、八等十六人结为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赞美,互相推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朋党,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非常太平。《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子,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子,却是一条心。”商纣王在位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周朝进用他们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抓捕天下名士并且囚禁他们,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兴起,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对党人的禁锢,把他们都放了,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被投入黄河,说:“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于是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没有人比得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没有人比得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的朋党的,没有比得上唐昭宗之时的;但是都由此而使国家混乱以至灭亡。互相赞美推让而不疑忌的,没有人比得上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舜也毫不猜疑而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子三千人结成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没有比得上周朝的;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的人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事情,为君主的可以作为借鉴了。
题型四: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的一生是与酒为伴的一生。纵观他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从“无饮酒”到“颓然乎”醉其间,再到渴望“常置酒一壶”得意于其间,恰好折射出其宦海沉浮和心路历程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________,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儒家_______人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要以天下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使命。因此他们的人生之路,必然以入世求仕为开端。于是,在青年欧阳修的身上,可以看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闪耀着。不饮酒,正是他恪尽职守、坚守正道的体现。但现实是残酷的。多年的仕途闯荡,风波迭起,贬谪成为常态。宦海中沉浮的欧阳修,一方面尊奉儒学,对政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每日面对官场种种黑暗,又无法做到_________。沉醉,便是欧阳修心灵纠结的外现。
最终,随着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成为士人们的精神寄托,成为欧阳修心灵的慰藉地。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以酒为乐,便成了老年欧阳修________的宣告。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了解欧阳修的这种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
B.欧阳修的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C.而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D.欧阳修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也成了古代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传播者 鼓吹 置之度外 置身事外
B.缔造者 激励 置之度外 置身事外
C.缔造者 鼓吹 熟视无睹 超然物外
D.传播者 激励 熟视无睹 超然物外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B.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C.这种超脱不是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
D.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答案】12.C 13.D 14.A
【解析】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C项,上句的落脚点是“欧阳修的宦海经历和心态的变化”,下句的陈述对象是“中国古代文人”,只有C项“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照应前文,“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照应下一句“中国古代文人”。C项与上下文衔接的最紧密。
故选C。
13.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缔造者:一般指对创建某个组织、有形的无形的群体甚至国家等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语境中与“践行者”相对,应选“传播者”。
鼓吹:①宣传提倡。②吹嘘。激励:激发鼓励。语境中宾语是“人”,应选“激励”。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语境中“面对官场种种黑暗”的态度,而不是“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应选“熟视无睹”。
超然物外:①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②泛指置身事外。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语境强调老年欧阳修挣脱社会秩序束缚,追求心灵自由,应选“超然物外”。
故选D。
14.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中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可改为“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或“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二是语序不当,“带来的”作定语,修饰“束缚”,故应将“社会秩序”和“带来的”交换位置。只有A项全部改正了错误。
故选A。
语文人教统编版书愤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9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书愤课后复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对以上材料内容进行概括,书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锦瑟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a href="/yw/tb_c400197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锦瑟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a href="/yw/tb_c400197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习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