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题
展开◆文言基础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
B.求之靡途 途:门路,途径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惮:期盼
D.眷然有“归欤”之情 情:想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B.幼稚盈室
C.善万物之得时D.将有事于西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舟遥遥以轻飏 农人告余以春及
B.门虽设而常关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C.感吾生之行休 深愧平生之志
D.既自以心为形役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乐琴书以消忧”中的“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园日涉以成趣
B.眄庭柯以怡颜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悦亲戚之情话
5.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既自以心为形役B.寓形宇内复几时
C.乐夫天命复奚疑D.遂见用于小邑
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渊明辞因的一项是( )
①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②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④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⑤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⑥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弃官还乡的畅快心情。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材料一: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责,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林,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 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洒,漉毕,还复著之。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材料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B.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C.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D.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本义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需长者立主位,面南酒祭神开席;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如国子祭酒等。
B.弦歌:指出任邑令,典出自《论语·阳货》,曾记孔子学生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故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
C.解绶:绶是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古人为官时将系有绶带的印信佩戴在身。解绶,指辞去官职,又称“解印绶”。
D.姓字;姓本指标志家族系统的字,秦汉以后,姓氏合一; 字是在十五岁成年之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别名,亦称“表字”,用于自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从小就志向很高,文章写得好;为人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所有这些,《五柳先生传》做了实证。
B.陶渊明家里贫穷,宁愿亲自耕种病倒,却不愿为官;即使卧床挨饿也不愿接受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
C.陶渊明先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州主簿、彭泽令等职;因他厌恶当官,淡泊名利,所以在位时间不长。
D.陶渊明非常喜欢读书喝酒;读书一有顿悟而忘了吃饭;喝酒一定要醉,醉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
11.把文中两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根据文本,请简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来由和结果。
课时把关练参考答案
10 归去来兮辞并序
1.C(C项,惮:害怕,担心,忧虑。)
2.C(A项,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B项,古义:小孩。今义: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C项,都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古今意思相同。D项,古义:从事耕种之事。今义:指惹事,出现变故。)
3.B(B项,都是连词,表转折,虽然。A项,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介词,把;C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项,介词,被/介词,为了。)
4.D(D项和例句都属于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C项,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
5.C(C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D两项是被动句。B项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6.B
7.(1)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2)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3)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8.B(“无酒”动宾,其后应断开,“出”后句意思紧密,排除A、C;“久之”意思是过了一会儿,不表示“坐了很长时间",此处作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其前应断开,排除D。故选B。)
9.D(D.“在十五岁成年之后”错误,男子二十岁冠礼成年,女子十五岁笄礼成年;“用于自称”错误,字-般用于他人尊称。)
10.C(C.“先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州主簿、彭泽令等职”错误,原文为“州召主簿不就”,所以,应为“先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11.(1)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2)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粗布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
12.陶潜淡泊功名,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当时他为生计所迫,出任彭泽县令。浔阳郡派遣凶狠贪婪的督邮来检查公务,而县吏要陶潜穿戴官服、恭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潜说,不会为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小人贿赂献殷勤,并辞职归乡。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陶渊明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他被起用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杂事务,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最终因劳累得了疾病。江州剌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人处世,国家政治黑暗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折磨自己呢? ”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自比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挥手让道济离开了。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当一个小县的县令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 ”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没有酒,陶渊明走出宅边,在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材料二:
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粗布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2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2 *石钟山记测试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