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消毒B.金属冶炼C.海水晒盐D.镁条燃烧
    2.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正月十五闹花灯,下列制作花灯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宣纸B.铁丝C.棉线D.竹条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汞元素:B.酒精:
    C.2个镁离子:D.60个碳原子:
    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B.滴加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D.闻药品气味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氢气能够燃烧放热,所以通常用作燃料
    C.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6.我国科学家发现,有一种被称为亚硒酸钠的物质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由钠、硒、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B.C.D.
    7.《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B.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水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3
    8.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
    9.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
    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D.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1.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对于课后巩固、阶段复习有着很大的意义,下面是小丽在笔记中记录的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60g
    C.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3.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14.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5.在溶质为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B.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和
    C.滤液中可能有三种金属离子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16.下列图像能正确体现对应关系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
    (1)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交融。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铝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_______。普通玻璃中所含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2)国画与油画—国画气韵生动,油画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_______。
    (3)茶与咖啡—中国茶清香四溢,西方咖啡醇香浓厚。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
    18.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阳离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图中A、B、C所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_(填字母)。
    (3)A、B、C三种微粒中,_______(填序号)与镓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第113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D所示,根据D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_。
    19.“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本要循环。
    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看,属于_______。
    (2)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_______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区别。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写出过程⑦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并分析在⑤、⑦两个反应中,虽然反应物相同,但是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4)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小刚同学要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化学上研究“水”可从多角度进行。
    (1)电解水
    按图1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水的作用。
    图2所示实验中,对水的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a图中水的作用是为了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
    C.c图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是否集满
    D.d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滴落时炸裂集气瓶
    (3)水溶液。
    20℃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
    ①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g。
    ②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图中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用含A、B、C、D的关系式表示)。
    22.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使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_______(填“a”或“b”)处,观察到_______则证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4)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时,可选用装置D或E收集。由此推断,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三、实验题
    23.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
    查阅资料已知草酸钙()加热易分解为氧化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一)为验证分解产物中既有又有,小明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草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B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可证明有存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4)小华认为在D装置后再增加装置B才能验证的存在,小明认为不加装置B就可验证,小明的理由是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D玻璃管内粉末由_______色变为变成黑色,即可证明有存在,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二)实验结束后发现:生成的黑色固体都能被磁铁吸引,小明和小华对黑色粉末继续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铁粉、、均为黑色固体:铁粉、均能被磁铁吸引。
    【提出猜想】对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成分有以下三种猜想:
    (5)猜想Ⅰ:铁粉;猜想Ⅱ:;猜想Ⅲ: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6)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然后过滤,所得固体中既有红色固体也有黑色颗粒。
    【实验结论】
    (7)______________(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是正确的。
    四、计算题
    24.某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如图所示。
    (1)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要把10g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稀释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g。
    25.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逐滴加入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此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_______g;
    (2)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酒精消毒包含着酒精与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金属冶炼是利用还原剂与金属的化合物反应,冶炼出金属,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析出晶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宣纸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不合题意;
    B、铁丝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C、棉线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D、竹条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解析:A、元素符号书写时应”一大二小“,则汞元素的符号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酒精为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该选项书写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60个碳原子的符号为60C,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检查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故A操作正确;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B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操作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D操作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B、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该选项推理正确;
    C、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为杂质,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由于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则+1+x+(-2)×3=0,解得x=+5,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y,则(+1)×2+y+(-2)×2=0,解得y=+2,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z,则(+1)×2+z+(-2)×3=0,解得z=+4,该选项符合题意;
    D、设中硒元素化合价为a,则(+1)×2+a+(-2)×4=0,解得a=+6,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一个水杨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水杨酸分子共16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3)=14:1: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6×3)=14:1:8≠7:6: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其原理是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合理;
    B、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B不合理;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故C合理;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故D合理;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不符合题意;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42%-40%-10%=8%,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70%-42%):(14%-8%)=14:3,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符合题意;
    C、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如海水中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镁等,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盐酸溶液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氯化钠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固体,酒精溶液的溶质是液体酒精,不符合题意;
    D、如果饱和溶液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只有温度高于10℃时甲的溶解度才大于乙的溶解度,A说法不正确;
    B、35℃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是指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60g甲正好饱和,所以100g该温度下的甲溶液中含有的甲的质量小于60g,B说法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说法正确;
    D、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两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溶液若为不饱和溶液无法判断,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A、氯化钠在水中溶解的比汽油中的多,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两边试管中的铁钉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铁只和水或氧气接触不能生锈,但无法证明铁生锈需要的条件,该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比较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和的质量相等,稀盐酸浓度和体积也相同,因此能比较铁和锌的活泼性,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二者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故A说法错误;
    B、依据溶解度来划分,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故B选项正确;
    C、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C说法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A不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一定没有。B不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铜离子,可能含有银离子。即滤液中可能有三种金属离子。C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氢>铜>银,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反应后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一定没有。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6.答案:C
    解析:A、一定量的双氧水制氧气,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因双氧水质量相同,则加入催化剂的双氧水和未加入催化剂的双氧水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
    B、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故B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从0逐渐增大,当镁条反应完成后,氧化镁不再增加,故C正确;
    D、高温加热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为固体,故固体质量不会减少至0,故D错误;
    故选:C。
    17.答案:(1)O或;
    (2)化学性质不活泼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解析:(1)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铝等元素,其中氧、硅属于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表示为O、;普通玻璃中所含钠离子(钠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的符号是;
    (2)保存珍贵的名画需要隔绝氧气,防止其被氧化,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能够隔绝氧气,能防止书画被氧化,所以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
    (3)因为清茶中含有的香味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味。
    18.答案:(1)四或4;
    (2)BC或CB
    (3)C
    (4)173
    解析:(1)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书写时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故镓离子为Ga3+,故填:四、;
    (2)A、C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原子,B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相等,为离子,且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则B、C对应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故填:BC或CB;
    (3)C粒子与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故填:C;
    (4)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而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鉨原子的中子数为286-113=173,故填:173。
    19.答案:(1)天然气;氧化物(合理即可)
    (2)水
    (3)化学;;反应条件不同
    (4)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同时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只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2)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水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本质的区别是水循环是物理变化,氧循环、碳循环是化学变化;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⑦中是水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⑤是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葡萄糖,⑦中是水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两个反应的条件不同,所以生产的产物也不同;
    (4)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答案:(1)CBDEA
    (2)搅拌,加速溶解
    (3)12;68
    (4)偏小
    解析:(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正确的顺序为:CBDEA;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小刚同学要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80g×15%=12g,则需要水的质量为80g-12g=68g,合68mL;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配制的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1.答案:(1)8:1;
    (2)AB
    (3)88;不饱和;A=B>C>D
    解析:(1)电解水实验时,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由图可知,a管和b管的体积比是1:2,则a管中的气体是氧气,b管中的气体是氢气,a管和b管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a图中水的作用是为了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同时水是反应物,故A分析不全面;
    B、b图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同时隔绝氧气,故B分析不全面;
    C、c图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是否集满,故C分析全面;
    D、d图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滴落时炸裂集气瓶,故D分析全面;
    故选AB;
    (3)①由图可知,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88g该固体物质,则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88g;
    ②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线上的点为饱和溶液,线下的点为不饱和溶液,则C点所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③因为A、B两点均在线上,A、B均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D两点对应的溶质质量相等,但均为不饱和溶液,且D中水的质量大于C中水的质量,则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D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图中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
    22.答案:(1)锥形瓶
    (2)D;
    (3);b;木条熄灭
    (4)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2)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排空气法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若使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b处,观察到木条熄灭,则证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4)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时,可选用装置D排水法收集,说明氢气具有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可选用装置E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氢气具有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
    23.答案:(1)
    (2)溶液变浑浊;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4)红棕;
    (5)铁粉和
    (6)
    (7)猜想Ⅲ
    解析:(1)草酸钙加热易分解为氧化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开始加热时B中溶液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溶液变浑浊,说明草酸钙分解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会污染环境,所以要在该实验的最后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者扎一个气球等尾气处理装置;
    (4)氧化铁能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铁粉,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铁颜色为红棕色,如果存在,则氧化铁会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铁粉,玻璃管中的现象为由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所以不加装置B就可验证;
    (5)根据猜想Ⅰ:铁粉,猜想Ⅱ:,可推知猜想Ⅲ是:铁粉和;
    (6)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产生的红色固体中混有黑色颗粒,是因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四氧化三铁不能和硫酸铜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观察到产生的红色固体中混有黑色颗粒,说明黑色固体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故猜想Ⅲ是正确的。
    24.答案:(1)40
    (2)15
    解析:(1)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故填:40。
    (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发生改变,设稀释所需水的质量为x,则有:
    10g×5%=(10g+x)×2%,解得x=15g,故填:15。
    25.答案:(1)3.25g
    (2)9.8%
    解析:(1)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为y
    x=3.25g
    y=4.9g
    答:样品中锌的质量为3.25g。
    (2)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8%。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鉴别硬水和软水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比较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等量和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等量水中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高温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相关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