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国殇》同步训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85934/1-17195402895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国殇》同步训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85934/1-17195402895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国殇》同步训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85934/0-17195402884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国殇》同步训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85934/0-17195402886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国殇》同步训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485934/0-17195402886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一 国殇精品巩固练习
展开《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九歌》是一组祭歌,共11篇,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的再创作。
《国殇》选材气势恢宏,场面庞大,情绪表达悲壮激昂,振聋发聩,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特别是“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等诗句,通过描写战场上激烈拼杀的血腥场景,成功地塑造了英勇战士的群像,让我们感受到楚军将士宁死不屈、虽败却精神不倒的大无畏精神,充分体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热爱和对楚军将士无限崇仰的真挚情感。
诗歌运用多种手法,生动再现了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如第1节中,短短十句,诗人将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紧密结合,将动态描绘与静态画面紧密结合,将暗写敌人凶猛与明写楚军奋勇紧密结合,互相补充、映衬,使当时的战斗场面如同浮雕般凸现在读者面前。诗中还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形容敌方人多势盛,渲染战斗气氛,对将士们面对强敌不畏惧的精神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
全诗句式齐整精练,增强了作品的庄严肃穆感。诗歌七字一句,每句中第四字又都采用语气词“兮”,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全诗情感表达愈显庄重。特别是最后两句“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将诗人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之情推向了高潮,强化了全诗的悲壮美。
基础知识应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国殇(shāng) 桀骜(ā) 霾(mái) 忸怩(nie)
B. 怯懦(nuò) 左骖(cān) 殪(yì) 包扎(zā)
C. 半晌(xiăng) 瞅见(chǒu) 躐(liè) 长歌当哭(dāng)
D. 创伤( chuàng) 寥落(liǎ) 怼(duì) 玉枹(fú)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劈首 犀甲 抱歉 撂下
B. 魂魄 点辍 张皇 鬼雄
C. 颤动 原野 玉枹 篝火
D. 憎恶 安祥 蔽日 衣襟
3.依次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__不写稿子,_____应像一篇文章。
A. 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B. 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 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D. 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B.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C. 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D.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 “国殇”这个词的含义是( )
A. 为国捐躯的将士
B. 为那些为国牺牲的人而唱的祭歌
C. 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
D. 未成年而且死亡的国人
二、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6.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殇,原指未成年而死,后泛指死难的人;死于国事叫做国殇。屈原的《国殇》是追悼
阵亡将士的祭歌。
B.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
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
C.在激战之时,战马或死或伤,战车的两个车轮也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
这里以战斗不利预示悲惨结局,表示作者内心的伤痛与悲愤。
D.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
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主帅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来激励士气。
E.诗句中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开张扬厉的抒写,传达出了与所反映的人事
相一致的凛然亢直之美,一种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
7.楚军将士的武器精良,奋勇作战,结果却失败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昧。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 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 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昭睢[注]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缗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注】昭睢,楚国的将领。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指道歉,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意思不同。
B. 见,看到,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中的“见”用法不同。
C. 亢礼,即“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时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D.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土、谷是立国之本和立政之基。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太子与秦国的大夫斗殴,杀死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发兵攻楚,楚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和解。
B. 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想不去,内心犹豫不决。
C. 昭睢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秦国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还是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国扣留。
D. 昭睢不同意楚国大臣另立怀王庶子为王的议策,就亲自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立太子横为君,封他为顷襄王。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 2)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三、口语交际训练
11. 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想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
参考答案:
一、1.B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字音的能力。A“桀骜”中的“骜”应读作“à”,“忸怩”中的“怩”应读作“ní”;B正确;C“半晌”中的“晌”应读作“shǎng”,“长歌当哭”中的“当”应读作“dàng”;
D“创伤”中的“创”应读作“chuāng”,“寥落”中的“寥”应读作“liá”。故选B。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A“劈首”的“首”应写作“手”。故A错误。B“点辍”的“辍”应写作“缀”。故B错误。C正确。D“安祥”的“祥”应写作“详”。故D错误。故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能力。这段文字由两个复句组成,复句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据此,可排除用转折连词“可是”连接的B项,也可将用“相反“连接的D项排除,第四空是表假设关系,又排除C项。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4.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逻辑错误,成本高和优势明显不合逻辑。B.搭配不当,最后一句“形成平衡”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应为“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思考”。故选D。
5.C 【解析】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所谓“国殇”,就是指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
二、
6.CD【解析】C项,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不是“表示作者内心的伤痛与悲愤”。D项,“作为主帅的屈原”很明显是错误的,屈原是诗人,是文臣,怎么会去带兵作战呢?
7. 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诗人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诗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
武器精良并不能挽回战斗的失败,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诗人先描写面对强敌,楚国将士毫无惧色,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
【解析】作者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而战士们的英勇就是通过战斗的残酷来体现的,而兵器的先进更是衬托战士们英勇。
8.A 【解析】A选项“意思不同”错误,都是“道歉”的意思。句意:不道歉就逃离了。/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B选项正确。看到。/我。句意:看到这封书信,楚怀王为此深感忧虑。/百姓不受保护,因为不施恩泽。C选项正确。D选项正确。
9.D 【解析】D选项“就亲自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错误,根据原文“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可知,是齐国送楚太子回国。
10.(1)大王不要去,而要派军队守卫自己(的边境)。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它有吞并诸侯的野心。
(2)大王与太子都被困在诸侯国,如今(我们)又违背大王的命令另立大王的庶子,那是不合适的。
【解析】(1)“毋”,不要;“秦虎狼”,判断句;“并”,吞并。
(2)“困”,被困;“倍”,通“悖”,违背;“宜”,合适。
参考译文:
二十七年,秦国一位大夫私下与楚太子争斗,楚太子杀死他就逃回楚国。二十八年,秦国就与齐国、韩国、魏国共同攻打楚国,杀死楚国将领唐昧。二十九年,秦国又攻打楚国,大破楚军,楚军死了二万人。怀王恐惧,就让太子到齐国做人质,请求讲和。三十年,秦昭王派人送信给楚王说道:“当初我与大王约为兄弟,在黄棘立盟,你派太子来我国做人质,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谁知楚太子凌辱杀害了我的重臣,不道歉就逃离了,我实在气愤难忍,所以才派兵攻打你的边境。现在听说大王将太子送到齐国充当人质,求得和解。我国与楚国相邻接壤,相互通婚,结为婚姻亲家。如果今日秦国与楚国不能友好相处,就无法去号令别的诸侯。我希望与大王在武关会面,当面结成友好盟约而离开,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啊。我冒昧地向您报告这个想法。”看到这封书信,楚怀王为此深感忧虑,想前往赴约,又担心上当受骗;想不去,又担心秦国会更加愤怒。丞相昭睢说:“大王不要去,而要派军队守卫自己 (的边境) 。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它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去赴约,说:“怎么能拒绝秦国的好心呢!”于是楚怀王去会见秦昭王。秦昭王采取欺骗手法,派一位将军在武关埋下伏兵,打着秦王的旗号。楚王到达后,就关闭武关,于是劫持怀王来到咸阳,在章台朝见昭王,如同属国的臣子,不用平等的礼仪。楚怀王大怒,后悔不听昭雎的话。秦国因此扣留了楚王,要楚王答应割让巫、黔中之郡。楚王想订立盟约,秦国想先得到土地。楚王发怒说:“秦国欺骗了我,又强迫我割地!”不肯答应。秦国便把他扣留下来。
楚国的大臣们都十分担忧,就一起商量说:“我们的君王被秦国扣留不能回国,还以割地相威胁,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假如齐国、秦国联合一起对付我们,那么楚国就要灭亡了!”于是打算拥立在国内的王子继承王位。昭睢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国外,现在我们又违背君王的意愿去拥立他的庶子,不合适。”于是派人到齐国假称楚怀王去世(要迎太子回国即位)。齐湣王对丞相说:“不如扣留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丞相说:“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扣留了太子)楚国就会另立新王,这样,我们就等于空守一个人质又在世人面前蒙受不仁不义的罪名。”有人说:“不见得。如果楚国拥立新王,我们就与新王做交易,说:‘让给我们下东国,我们替你杀掉太子。不然,将会联合秦、韩、魏三国共同出兵送太子回国继承王位。’”齐湣王最后听取了丞相的意见,送楚太子回国,太子熊横回到楚国,楚国便立他为楚王,这就是顷襄王。于是向秦国报告说:“依赖社稷神灵,国家有了国王了。”
三、
11.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无故迟到的,我有不得已的原因,请老师相信我,我自认不愧为您的学生!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第三单元*项链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8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项链精品课后作业题</a>,文件包含第33课《项链》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第33课《项链》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 国殇优秀课时训练</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殇》选自,屈原的《国殇》用于祭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国殇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一 国殇精品课时练习</a>,文件包含第21课《国殇》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第21课《国殇》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