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86072/0-17103017397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86072/0-17103017397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1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486072/0-17103017398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1.(2021河北平山期中)食物的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 )
A.被磨碎成小块物质的过程
B.混合并往下运送的过程
C.进入血液的过程
D.被分解的过程
2.【新独家原创】2022年,河北省小麦产量又创新高,河北省主要种植的小麦类型包括春小麦和冬小麦。小麦中的主要成分在口腔内可被分解为(B7221002)(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无机盐
3.【教材变式·P10实验变式】(2023河北青县二中月考)如表是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该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需要(B7221002)( )
A.适宜的pH B.适宜的温度
C.补充能量 D.加入碘液
4.【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2福建思明湖滨中学期中)“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①、②应为等量唾液
B.先搅拌均匀再保温
C.在25 ℃室温中保温
D.用碘液检验葡萄糖
知识点2 食物的消化方式
5.细嚼馒头会感觉有甜味,这个过程属于( )
A.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 B.化学性消化
C.物理性消化 D.不属于消化过程
能力提升全练
6.【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2022辽宁葫芦岛中考,15,★☆☆)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系彩线、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在人体中最初的消化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7.(2023河北霸州期中,17,★☆☆)下列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在口腔中就能被初步消化的是( )
A.大米饭 B.鸡蛋
C.猪肉 D.蔬菜叶
8.【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河北迁安期中,6,★☆☆)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温水中保温5~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7221002)( )
A.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B.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37 ℃模拟的是人体口腔温度
9.(2022河北易县期末,16,★☆☆)乐乐咀嚼馒头时感觉到有甜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咀嚼馒头时唾液分泌增多
B.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C.牙齿的咀嚼利于馒头的化学性消化
D.馒头在口腔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10.【教材变式·P12T2变式】(2023安徽中考,4,★☆☆)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先分别向①、②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下表的实验设计依次进行操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B7221002)( )
A.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保温时间
B.预期只有②号试管内出现蓝色
C.换用馒头块进行实验消化会更快
D.唾液中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是淀粉酶
素养探究全练
11.【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福建三明期中)米饭和馒头是我国餐桌上的主食。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对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们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异呢?元元同学做了相关调查和实验:将在校生按照其主食偏好,分成米饭组、馒头组以及以米饭和馒头为主食的混合组,分别测试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检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将淀粉溶液2毫升与受试者唾液2毫升混合,置于37 ℃水浴环境中,开始记录时间。
②定时从试管中取出混合液0.25毫升,滴在稀碘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1)在人体口腔中,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为 。该实验中,37 ℃水浴是在模拟人的体温,以保证
的活性。
(2)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 (填“变蓝”或“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已被分解。若淀粉完全被分解,即停止检验。分别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次数,并求出每组的 。
(3)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组的平均检验次数最少,由此判断,三组受试者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 。
(4)为进一步研究“能否通过改变主食结构来增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这一问题,元元认为应该选择 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每日主食换为等量的 ,并保证其他饮食不变,4周后检验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食物的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
2.A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麦芽糖。
3.B 通过比较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并且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其中的淀粉已被分解;2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试管中还有淀粉,故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需要适宜的温度。
4.B 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唾液,故①、②中应有一者为清水,A错误;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在环境温度为37 ℃左右时最高,故实验过程中要将两支试管置于37 ℃水浴中保温,C错误;实验过程中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D错误。
5.A 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使人感觉到甜味,属于化学性消化;细嚼馒头时,馒头经过牙齿的咀嚼变成小块,此过程属于物理性消化。
能力提升全练
6.A 糯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
7.A 大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可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因此主要营养成分在口腔中就能被初步消化的食物是大米饭。
8.B 馒头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①号试管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错误。
9.D 在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会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咀嚼馒头会感到有甜味,但馒头在口腔内不能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10.D 对比①号与②号试管可知,实验变量是唾液,A错误;②号试管中有唾液淀粉酶,馒头中的淀粉会被分解成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错误;馒头块与唾液淀粉酶接触的面积小,其中的淀粉通常没有完全被消化,因此用馒头块进行实验,实验效果不如用馒头碎屑,C错误。
素养探究全练
11.(1)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2)不变蓝 平均值 (3)馒头 馒头组>混合组>米饭组 (4)米饭组或混合组(或米饭组或混合组) 馒头
解析 (1)淀粉在口腔内会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麦芽糖。37 ℃水浴是在模拟人的体温,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颜色不变蓝,说明此时试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停止检验,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次数,求出每组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3)由实验结果可知,馒头组平均检验次数最少,说明馒头组同学的唾液消化淀粉的能力最强,混合组次之,对淀粉消化能力最差的是米饭组同学的唾液。(4)为进一步研究“能否通过改变主食结构来增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这一问题,应该选择唾液对淀粉消化能力较差的米饭组或混合组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每日主食换为等量的馒头,并保证其他饮食不变,4周后检验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1
淀粉糊+唾液
37 ℃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
变蓝
编号
加入的物质
处理过程
检测
①
2毫升清水
37 ℃水浴保温10分钟
滴加2滴碘液
②
2毫升唾液
37 ℃水浴保温10分钟
滴加2滴碘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冀少版第一节 免疫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四节 合理用脑练习,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吸烟的危害课后作业题,共5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