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如图,拉伸橡皮筋,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 用力程度还不够B. 橡皮筋被捏住了
C. 橡皮筋没有振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拉伸橡皮筋,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没有发生振动。故C选项正确。
2. 金鱼在鱼缸里游动,当我们用手敲击鱼缸时,金鱼会受到惊吓。金鱼听到的声音是靠( )。
A. 水传播B. 空气传播
C. 鱼缸壁和水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而且液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更强。金鱼在鱼缸里游动,当我们用手敲击鱼缸时,金鱼会受到惊吓。金鱼听到的声音是靠鱼缸壁和水传播的。故C选项正确。
3. 如图,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至真空状态,闹钟的声音会( )。
A. 由强变弱B. 由弱变强C. 没有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将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至真空状态,空气越少传播声音的能力越弱,听到的闹钟声音会越来越弱,甚至完全听不见。故A选项正确。
4. 如图,用力敲击音叉时,描述正确的是( )。
A. 发出的声音弱,小球振动的幅度小
B. 发出的声音强,小球振动的幅度大
C. 发出的声音强,小球振动的幅度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如图,用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小球振动的幅度大。
5. 下列做法能保护我们耳朵的是( )。
A. 经常掏耳朵
B. 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C. 游泳时带上耳塞,防止水进入耳朵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经常掏耳朵容易造成损伤,不利于保护耳朵,故A错误;
B、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不利于保护耳朵,故B错误;
C、游泳时带上耳塞,防止水进入耳朵,有利于保护耳朵,故C正确。
6. 如图,听诊器中收集声音的部分是( )。
A. 听诊头B. 耳挂C. 导音管
【答案】A
【解析】
【详解】听诊器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耳挂接收声音、导音管传递声音,听诊头收集声音。
7. 看电视时,小科调节遥控器上的音量键,实际上是在调节( )。
A. 声音的强弱B. 声音的高低
C. 音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用音量(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看电视时,小科调节遥控器上的音量键,实际上是在调节音量,即声音的强弱。故A选项正确。
8. 我们的身体里能够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是( )。
A. 嘴唇B. 舌头C. 声带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作声带。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9. 睡觉时,如果用被子盖住头会觉得越来越闷,这是因为( )。
A. 二氧化碳越来越少B. 氧气越来越少
C. 氮气越来越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睡觉时,如果用被子盖住头会觉得越来越闷,这是因为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10. 小科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 )。
A. 身体太累了B. 太兴奋了
C. 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小科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11. 小强同学在学校体检时,测得三次肺活量分别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 毫升,小强同学的肺活量是( )。
A. 3100毫升B. 3600毫升C. 3800毫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小强同学在学校体检时,测得三次肺活量分别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毫升,测量结果应该取最大值3800毫升。
12. 下列食物属于植物类食物的是( )。
A. 豆腐B. 鸡蛋
C. 牛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食物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牛奶、鸡蛋来自动物,属于动物类食物;豆腐来自植物,属于植物类食物,选项A符合题意。
13. 要检验核桃里是否含有脂肪,可以用的方法是( )。
A. 放在嘴里咀嚼否有甜味
B. 在纸上涂抹,观察是否留下油迹
C. 滴加碘酒,观察是否会变成蓝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将食物在纸上挤压、滑动,看是否会留下油渍,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A、C两个选项是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的方法,选B。
14. 妈妈为小科准备的午餐有:小炒肉、排骨汤和米饭。为了搭配更合理,应该加上( )。
A. 蒸鸡蛋B. 素炒包菜C. 红烧肉
【答案】B
【解析】
【详解】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妈妈提供的午餐中没有蔬菜,缺少维生素摄入,所以选素炒包菜。
15. 我们咀嚼馒头时,主要用到的是( )。
A 门齿B. 犬齿C. 臼齿
【答案】C
【解析】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不同的牙齿形状不同,功能也不一样,其中能切断食物的是门齿,能撕裂食物的是犬齿,能磨碎食物的是臼齿,咀嚼馒头时,最常用的牙齿是臼齿。
16. 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碎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这个袋子,可以模拟( ) 的活动。
A. 口腔B. 胃C. 小肠
【答案】B
【解析】
【详解】这个模拟实验中,袋子模拟的是消化系统中的胃,反复揉挤这个袋子模拟的是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
17. 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 流感季节紧闭门窗,不外出
B. 多吃喜欢吃的食物
C.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答案】C
【解析】
【详解】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A、流感季节紧闭门窗,不利于空气流通,不利于身体健康,排除;
B、多吃喜欢吃的食物,不利于营养均衡,不利于身体健康,排除;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符合题意。
18. 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小车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有了动力才能让静止小车运动起来。让小车动起来的力有弹力、拉力、推力、反冲力、磁力等。
A、图中小车上方有太阳能板,是利用太阳能为动力驱动小车的,故A符合题意;
B、图中小车上有气球,是利用气球的反冲力为动力驱动小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小车上有电池、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为动力驱动小车的,故C不符合题意。
19. 图中小车,1个垫圈刚好运动起来,再增加垫圈,小车的运动( )。
A. 会变快B. 会变慢C. 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图中用垫圈拉动小车,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表述,1个垫圈刚好运动起来,再增加垫圈,小车的运动会变快。
20.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运载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升空的动力是( )。
A. 重力B. 反冲力C. 弹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运载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升空的动力是反冲力。
21. 据某项研究显示,一枚30克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可砸破人的头骨。导致的原因是( )。
A. 鸡蛋很坚硬
B. 鸡蛋的质量很大
C. 高空下落的鸡蛋,速度快,能量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据某项研究显示,一枚30克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可砸破人的头骨。导致的原因是高空下落的鸡蛋,速度快,能量大。
22. 小朋友玩的蹦床是利用蹦床受压形变后会产生的力是( )。
A. 压力B. 重力C. 弹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小朋友玩的蹦床是利用蹦床受压形变后会产生的力是弹力。
23. 轮胎上缠绕铁链是为了( )。
A. 防止轮胎损坏B. 增大摩擦力
C. 减小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轮胎上缠绕铁链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24. 小车的结构中,车轮的作用是( )。
A. 滚动、行驶B. 支撑、固定C. 连接车身
【答案】A
【解析】
【详解】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车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和发展。但不论怎样改进,它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小车的结构中,车轮的作用是滚动、行驶。
25. 制作的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
A. 动力不足
B. 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太大
C. 车轴不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车轴可以影响小车的受力和转向,自己制作的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动力不足、与地面摩擦力太大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不影响小车的运动轨迹。
二、填图填空题(9分)
26. 请将耳朵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序号填写在方框中,并填空。
A.听觉神经B.听小骨C.耳郭D.鼓膜E.外耳道F.耳蜗
声音传到我们耳中,首先引起振动的是_____(填序号)。
【答案】;D
【解析】
【详解】耳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听小骨和鼓膜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物体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声音传到我们耳中,首先引起振动的是鼓膜。
三、探究题(选择均为单选,每个3分,填空4分,共41分)
如图,小龙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重物力的大小。
27. 弹簧测力计中的符号N是_____。
A. 千克
B 牛顿
C. 毫升
28. 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
A. 3.2N
B. 4.3N
C. 3.4N
29. 当把这个重物取下后发现指针指向0.4N,原因可能是_____。
A. 测量前,指针没有调到“0”的位置
B. 测力计本身的质量为0.4N
C. 测量的力超过了5N
【答案】27. B 28. C 29. A
【解析】
【27题详解】
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人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故选B。
【28题详解】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受拉力越小,伸长越短”的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一个大格是1N,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每一个小格是0.2N,图中指针指到了3N与4N之间第二个小格,所以是3.4N。故选C。
【29题详解】
A.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进行调试,将指针调到“0”的位置,题干的说法很有可能是造成这个重物取下后发现指针指向0.4N的原因,符合题意。
B.弹簧测量计测量的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而非质量。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掂一掂,估测一下,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以免对弹簧测力计造成损害,小龙测量的重物是3.4N,并未超过此弹簧测量计的最大量程5N。题干说话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四(2)班的同学自制了一个人体呼吸模拟装置来研究人呼吸的过程。
30. 在这个装置中,气球模拟的是_____,吸管模拟的是________。
31. 向下拉气球皮时,________。
A. 气球变小,模拟呼气
B. 气球变大,模拟吸气
C. 气球变小,模拟吸气
32. 通过装置的模拟,可以推测人体吸气时_____。
A. 胸腔收缩,腹部扩张
B. 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C. 胸腔和腹部同时收缩
【答案】30. ①. 肺 ②. 气管 31. B 32. B
【解析】
【分析】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30题详解】
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在这个装置中,气球模拟的是肺,吸管模拟的是气管。
【31题详解】
向下拉气球皮时,膈肌下移,肺里面充满了气体,所以这时的气球变大,模拟吸气。
【32题详解】
通过装置的模拟,可以推测人体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扩张。
小龙制作了一个橡皮筋小车,并进行了研究,下面是小龙的实验记录表:
33. 小龙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34. 记录表中,相同圈数各做了3次实验,数据很多,小龙处理数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
A. 取最大值
B. 取最小值
C. 求平均值
35. 分析表中数据,你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33.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34. C
35. 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驱动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远。
【33题详解】
根据对表格的分析可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所以小东同学研究的问题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34题详解】
每个实验都做三次,对这三个数据处理的正确方法是取平均数。
【35题详解】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驱动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四(1)班的同学们想用钢尺探索声音高低的规律,做了如图的实验,并绘制了下面的柱状图。
36. 同学们做这个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
A. 拨动钢尺的力度与音高的关系
B.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的关系
C.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量的关系
37. 观察柱状图,你的发现是_________。
38. 如果利用图中多根长短、粗细相同的吸管制作一个可以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乐器,你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36. B 37.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高越低
38. 把吸管截的长短不一,制成排箫,可以吹奏出高低不同的乐音
【解析】
【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受物体自身大小、轻重、长短、粗细、松紧等相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
36题详解】
声音高低主要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读图可知,图中实验是探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的关系”,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5~6厘米,音高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10~11厘米,音高较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15~16厘米,音高较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20~21厘米,音高低。
【37题详解】
根据柱状图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的关系,可以判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38题详解】
如果利用图中多根长短、粗细相同的吸管制作一个可以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乐器,可以把吸管截的长短不一,制成排箫,可以吹奏出高低不同的乐音。
橡皮筋圈数
10圈
20圈
30圈
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小车运动距离(米)
2.8
2.9
3.2
6.0
6.4
6.5
10.4
11
10.7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面关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二学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二学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二学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二学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