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科学用药 保障健康巩固练习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河北香河期末)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前沿方法,原理是先找出某种癌症的特定抗原,然后诱导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靶向清除癌细胞。由此判断免疫疗法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2.【新独家原创】与下图所示属于人体同一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消化道黏膜
C.唾液中的溶菌酶 D.脾脏
3.(2022江西中考改编)下列疾病与患病原因不相符的是 ( )
A.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1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手足癣——真菌感染
D.甲型流感——细菌感染
4.(2022吉林大安中考)我国宋朝时期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接种人痘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消灭病原体
5.(2023山东峄城期中改编)下列关于甲型流感及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B7226002)( )
A.甲型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的传染源
B.甲型流感属于病毒性传染病
C.接种甲型流感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D.接种疫苗能增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6.(2023河北石家庄中考)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机体健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完成特异性免疫需要免疫细胞参与
C.非特异性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获得的
D.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7.【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江西石城一模)“携手抗艾,重在预防!”全世界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为预防艾滋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7226002)( )
A.不让艾滋病患者进入公共场所
B.不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C.不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D.不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8.(2021浙江宁波中考)使用公筷公勺正成为城市市民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清除病原体
9.【教材变式·P107T2变式】(2023河北兴隆期末)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特点的是( )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流行性 D.有季节性
10.【生活情境·甲流】(2023湖南衡阳二模)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表现有畏寒、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饮食传播 B.接触传播
C.空气飞沫传播 D.生物媒介传播
11.【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河南中考)亲爱的同学们,步入健康成长的美好阶段,你做好准备了吗?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团结同学,互助交流
B.沉湎网络,挑灯夜战
C.安全用药,科学急救
D.积极锻炼,规律作息
12.(2023江苏滨海模拟)一只受伤的家犬经常用舌头舔伤口,一段时间后伤口愈合,从免疫防线类型看,下列叙述与家犬“舔伤口”相同的是(B7226001)( )
A.接种麻疹疫苗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13.【中华传统文化·中医】(2023北京朝阳一模)晋朝学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写道:“疗狂犬咬人方: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这是较为原始的免疫处理。现代的处理方法为注射狂犬疫苗,这能使人体产生( )
A.抗体 B.抗原
C.病原体 D.传染源
14.(2022山东潍坊中考)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制剂后会出现皮疹、胸闷、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发生休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制剂相当于抗原
B.过敏反应不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C.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D.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
15.(2023江西中考改编)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由乙肝病毒引发的乙型肝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属于病毒性传染病
B.从免疫学角度判断,接种的乙肝疫苗属于抗体
C.接种疫苗后,机体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D.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23广东清远二模)(15分)如图三幅漫画表现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 的侵入,如同图 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3)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对 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4)一般来说,感染过“甲型流感”的人康复后,短时间内不会 感染,这是因为他的体内产生了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17.【新中考·开放性试题】(2023广西玉州期中)(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3年的2~4月,甲型流感来袭,气势汹汹。甲型流感进入高发期,部分原因是大家防护意识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的高发期在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一般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的症状有感冒样症状,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咽部红肿、疼痛等,治疗上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 。
(2)甲型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3)幼儿园、中小学是甲型流感的高发地。班级上有部分同学感冒发烧,老师要求该部分同学回家实行自我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每年秋季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可对甲型流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从免疫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疫苗相当于 。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5)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你认为有效预防甲型流感的措施有 。(至少写出两项)
18.【学科素养·探究实践】(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经冷储运输存放的乙肝疫苗是否能够预防乙肝传染病,设计了A组和B组实验。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源化小白鼠”10只,平均分成两组,如表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为探究免疫作用的特点,又增设C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选择多只小白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C组与 组构成对照实验。选取小白鼠的要求是
。
(3)经过一段时间后对A、B、C三组小白鼠进行检查,发现A组小白鼠未患乙肝,B组小白鼠患乙肝,C组小白鼠未患乙肝。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
(4)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的原理属于 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
19.(14分)请根据下面的药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回答问题:
品名:桂枝茯苓丸
主要成分: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性状:本品为浓缩水丸,黑褐色,味甜,微辛辣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消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3克
生产日期:2018年9月17日
有效期:两年
(1)请判断该种药物能否治疗感冒? ,判断依据是 。
(2)如果保存方法适当,到2023年该药还能不能服用? 。
(3)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本说明书还应该标明哪些信息?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B 题干中的免疫疗法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C 吞噬细胞和溶菌酶都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3.D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4.A 通过接种人痘预防天花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5.A 甲型流感病毒能使人患甲型流感,是甲型流感的病原体,A错误。
6.C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7.D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等,交谈、握手、拥抱、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A、B、C错误。
8.B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者)。使用公筷公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9.D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有季节性不属于传染病的特点。
10.C 甲型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1.B “沉湎网络,挑灯夜战”会影响身体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12.B 受伤的家犬用舌头舔伤口利用的是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其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都属于第二道防线。
13.A 狂犬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有效防治狂犬病。
14.A 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B错误;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所致,C错误;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过敏原,避免下次再遇到该过敏原,D错误。
15.B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乙肝疫苗属于抗原,B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1)病原体 1 (2)溶菌酶 2 二 (3)易感人群 抗原 三 (4)再次(第二次) 特异性
解析 (1)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1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其杀菌机理可用图2来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3)可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其免疫能力。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4)一般来说,感染过“甲型流感”的人康复后短时间内不会再次感染,这是因为他的体内产生了抗体,该抗体只对甲型流感病毒起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7.(1)甲型流感病毒 (2)呼吸道飞沫 (3)控制传染源 (4)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5)戴口罩、常通风(或甲型流感高发期间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解析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2)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甲型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和空气。(3)幼儿园、中小学是甲型流感的高发地,班级上有部分同学感冒发烧,老师要求该部分同学回家实行自我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4)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从免疫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甲型流感疫苗是为了增强免疫力,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5)预防甲型流感的有效措施:戴口罩、常通风、甲型流感高发期间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18.(1)避免偶然性 (2)A 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源化小白鼠”5只 (3)不经冷储运输存放的乙肝疫苗会失效,不能使小白鼠产生抗体 (4)特异性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解析 (1)每组选择多只小白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由表可知,C组应与A组构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为有无乙肝病毒,对照实验中除变量不同,其他条件应相同,故选取小白鼠的要求是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源化小白鼠”5只。(3)经过一段时间后,A组小白鼠未患乙肝,B组小白鼠患上乙肝,C组小白鼠未患乙肝。因此得出结论:不经冷储运输存放的乙肝疫苗会失效,不能使小白鼠产生抗体。(4)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乙肝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只针对乙肝病毒这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
19.(1)不能 根据药品说明书可知,该药的功能为活血、化瘀、消炎,对感冒不起作用 (2)不能服用 (3)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答出其一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1)根据药品说明书可知,该药的功能为活血、化瘀、消炎,对感冒不起作用。(2)从桂枝茯苓丸的说明书中可以看出生产日期是2018年9月17日,其有效期是两年,到2023年该药已过期,不可以服用。(3)根据所学的知识,除题述说明书中的内容外,药品说明书中还要标明药品的保存方法(如避光、干燥、密封等)、注意事项、批准文号、不良反应等。
组别
第一次注射等量
第二次注射等量
A
5 ℃冷储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B
20 ℃常温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C
5 ℃冷储乙肝疫苗
生理盐水
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164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测试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肾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四空合理即可得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