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0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1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1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17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20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2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2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步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488004/0-171032854623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前预习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律诗的特点,作者介绍,朗读指导,分析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归纳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2.结合注释,解读诗文。3.赏读诗歌,体会作者思想请感。
分析诗歌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在一生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次离别,诗人王勃也不例外,那句著名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他写给好友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他们之间这份难能可贵的情谊。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其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本诗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今四川崇州。杜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王勃赠送给杜少府这首送别诗。
1、律诗多为五言或者七言,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2、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4、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5、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生别离,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少府:县尉的别称。 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指长安。辅:辅卫。 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山。
宦游:出外做官。海内: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口。 沾巾:泪贴手巾,指挥泪告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辅卫着长安,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
与你离别,心中有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与君生别离,同是宦游人。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全诗大意。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护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不必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沾湿手巾。
作者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作者写这首诗 的用意是什么?
说一说首联交代了什么?
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及友人要去的地方。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
分别和要去的地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能看出来这样的特点?
长安: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辅)蜀州: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烽烟)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望”的用意?
1、为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及对其今后生活的关心。
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在作者心中,他对朋友的这份情感似乎能够使他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以及朋友日后的生活,所以,即便远在千里,也并非远别。
怎样理解颔联中的“同是宦游人”?
指的是你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意思是都是离家做官漂泊在外的人,你的感伤,我也能理解。
那么作者认为出外做官的人应该如何面对离别?为什么?
坦然,乐观。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颈联写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是什么?
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此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广阔胸怀,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境界开阔,气势雄浑,道出了朋友之间的感情真谛,不求朝夕相处,只求心心相印。
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四海之内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
此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这两句诗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黯然销魂的伤感、低沉的感伤基调,表现出豁达、乐观、豪放的情怀,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
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
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一洗往昔送别诗中离别的低沉凄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首联第一句写送别之地,一个“辅”字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微露离别之意。颔联承首联写惜别之情,对友人加以宽解:我和您都是远离故土、在外做官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惜别之中显出诗人胸襟的阔大。
诗的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 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颈联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哲理,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尾联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手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也使全诗气氛由悲凉转为豪放。
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从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两方面写人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首联——写景,气势宏伟颔联——抒情,劝慰友人颈联——思念,友情深厚尾联——壮别,点明主旨
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朗读指导-读准节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深入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说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品析诗文,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堂教学ppt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理解诗意,赏析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