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试卷共18道题 满分40分)
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选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够与人进行交流对话。可根据哪一特征判断聊天机器人不是生物( )
A. 能否说话B. 具有一定结构C. 能否运动D. 能否繁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够与人进行交流对话,能否说话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A不符合题意。
B.具有一定结构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B不符合题意。
C.植物属于生物,但植物不能运动,因此能否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C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机器人不能繁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2. 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B. 阳光C. 空气D. 温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故选A。
3. 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品尝异果,嗅赏奇花
B. 将自己喜欢的花草采回家种植
C. 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采摘
D. 边观察边记录
【答案】D
【解析】
【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要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详解】ABC.调查注意事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品尝异果、嗅赏奇花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出现中毒事故,更不可取。由此可见,ABC错误。
D.调查记录要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D正确。
故选D。
4.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内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关系: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详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关系是: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即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如图:
故选B。
5. 杏与银杏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有花B. 都有种子C. 都有果实D. 都被称为“活化石”
【答案】B
【解析】
【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详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所以,银杏是裸子植物、杏是被子植物。杏与银杏的共同之处是,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不同之处是银杏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不开花,不结果,只有银杏树有“活化石”和植物中的“熊猫”之称,B正确。
故选B。
6. 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的因为植物能进行( )
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
C 生态作用D. 吸收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详解】A.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可见,呼吸作用会使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A错误。
B.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生态作用是其间接使用价值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如:绿色植物是生态平衡的支柱,因为植物能净化 污水 ,能消除和减弱 噪声 ,能耐旱固沙,能耐盐碱、耐涝,能监测 二氧化硫 、氟、氯、氨等的污染;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维持生长,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C错误。
D.绿色植物的吸收作用是指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完成生长、发育和代谢的过程。植物利用吸收作用,可以吸收到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为自身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D错误。
故选B。
7.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 )
A. 叶B. 茎C. 根D. 芽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图枝芽的结构:
【详解】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D正确。
故选D。
8. 某校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若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
A. ④和⑥B. ③和⑤C. ②和③D. ①和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放大倍数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详解】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①和④,D符合题意。
故选D。
9. 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主要是为了( )
A. 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B. 有利于根的呼吸
C. 降低植物的吸收作用
D. 保护幼根和根毛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根毛的大量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
【详解】A.移栽植物时根部带着一个土坨不是为了保留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
B.及时排涝和松土的措施是有利于根的呼吸,移栽植物时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与根的呼吸作用无关,B错误。
DC.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由此可见,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视野,若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 )
A. 向上移动B. 向下移动
C. 向左移动D. 向右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后的图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
【详解】由分析可知,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图中的物像位于左方,所以若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移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11.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能力更强原因是( )
A. 用种子繁殖B. 有输导组织C. 用孢子繁殖D. 有茎、叶的分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更适于陆地生活。
【详解】苔藓植物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无输导组织,因此不能为植株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植株长的矮小,适应陆地的能力差。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的能力较强,B符合题意。
故选B。
12. 研究光合作用条件的选叶遮光操作中,最科学、严谨的操作是选取( )
A. 同种植物、不同植株上的叶片
B. 同一植株上生长状况相近的叶片
C. 同一植株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
D. 生长状况相近的两株不同种植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研究光合作用条件的选叶遮光操作中,最科学、严谨的操作是选取同一植株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28分)
13. 图1为动、植物细胞模式图、图2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细胞结构中,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 ]____,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来、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____。
(2)图2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____(填“相同”或“不同”),④表示细胞____的过程。
(3)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图2中所示细胞时,需要滴加____,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答案】13. ①. ④细胞核 ②. ②细胞膜
14. ①. 分裂 ②. 相同 ③. 分化
15. 生理盐水
【解析】
【分析】图1中,A植物细胞、B动物细胞,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图2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小问1详解】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图1所示细胞结构中,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④细胞核。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因此,图1所示细胞结构中,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来、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②细胞膜。
【小问2详解】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因此生成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由图二可以看出:通过①②③过程细胞数目不断增多,故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分,故生成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通过④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即组织,故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小问3详解】
图2中所示是人体细胞和组织,在制作人体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应向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14. 生态系统有“生命之网”之称,在这里生物与环境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图示意了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一条和蛇有关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2)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草属于生产者,鹰属于___________者。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___________。
(3)若图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起________的数量也会减少,但一般不会无限制的减少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
(4)若该草原生态系统使用某种难以分解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农药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_。在南极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_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1) ①. 5##五 ②. 草→鼠→蛇→鹰
(2) ①. 消费 ②. 非生物部分
(3) ①. 鹰 ②. 自动调节
(4) ①. 草 ②. 生物圈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多条食物链构成食物网。
【小问1详解】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用箭头相连,到最高消费者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链有五条,分别是:草→兔子→鹰;草→鼠→蛇→鹰;草→鼠→鹰;草→鼠→狐;草→兔子→狐。其中一条和蛇有关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小问2详解】
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草属于生产者,鹰是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小问3详解】
若图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鹰以蛇为食物,会引起鹰的数量也会减少,但一般不会无限制的减少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小问4详解】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链流动的,而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营养级越高,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若该草原生态系统使用某种难以分解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农药最少的生物是草,因为是最低营养级。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的各个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以及非生物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在南极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5.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图1、图2是桃花和桃的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回答下列问题。
(1)雌蕊和雄蕊是桃花的主要部分,开花时,雄蕊的[⑤]____产生的花粉会被传播到雌蕊的[ ]____上,完成传粉过程。
(2)桃花开放后,须经过传粉和____两个生理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3)花瓣等结构凋落后,③子房壁将发育成[⑦]____,④____将发育成[⑧]种子。
【答案】15. ①. 花药 ②. ①柱头
16. 受精 17. ①. 果皮 ②. 胚珠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壁,④是胚珠,⑤是花药,⑥是花丝,⑦是果皮,⑧是种子。
【小问1详解】
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雄蕊由⑤花药、⑥花丝组成,雌蕊由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和④胚珠组成。开花时,花粉从⑤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小问2详解】
桃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需要经历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分别是传粉和受精;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当花粉落到柱头上后,花粉受到雌蕊柱头上黏液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的卵细胞和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的过程,称为受精。
【小问3详解】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下:
可见,花瓣等结构凋落后,③子房壁将发育成⑦果皮,④胚珠将发育成⑧种子。
16. 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由菜豆种子的②③④⑤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2)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___,它将发育成图2中的[]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胚 ②. ⑤子叶
(2) ①. ②胚根 ②. ⑧根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种皮,②胚根,③胚轴,④胚芽,⑤子叶,⑥茎和叶,⑦子叶,⑧根。
【小问1详解】
图1中,胚是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②胚根、③胚轴、④胚芽、⑤子叶四部分组成。菜豆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无胚乳,而有两片肥厚的子叶,⑤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小问2详解】
菜豆种子的②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图2中的⑧根。
17. 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探究绿色植物叶是否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应选用哪两个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____。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植物叶片表皮上____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这一过程叫做____。
(3)炎热的夏天,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阴影处感觉更凉爽,说明植物这一生理过程能够降低叶片的____。
(4)有资料表明,森林上空的湿度比农田上空的湿度高20%~30%,每亩森林比无林地至少多蓄水20t;降水多时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干旱季节又可以保持土壤湿润,说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____。
【答案】17. AB 18. ①. 气孔 ②. 蒸腾作用
19. 温度 20. 水循环
【解析】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叶表皮上的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小问1详解】
要探究绿色植物叶是否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必须选带叶的和没有叶植物,且以瓶中的水减少量为依据,因此应选用A、B两个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
【小问2详解】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叶表皮上的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
【小问3详解】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天,站在树荫下比站在房屋阴影处感觉更凉爽。
【小问4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时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落叶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大量的雨水,也使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18. 图1、图2、图3是有关种子呼吸作用的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实验,首先将阀门关闭瓶中种子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往瓶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这说明种子呼吸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
(2)图2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甲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因为种子呼吸时消耗了瓶内的____。
(3)图3中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向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甲瓶中温度明显____(填“高”或“低”)于乙瓶,说明种子呼吸时释放出热量。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完成时,甲瓶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呼吸作用主要在植物细胞的____内进行。
【答案】18. 二氧化碳
19. 氧气 20. ①. 高 ②. 减少 ③. 线粒体
【解析】
【分析】图1装置可以用来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图2可以用来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图3可以用来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
【小问1详解】
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子内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试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这说明种子呼吸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图2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甲乙两瓶形成对照实验。甲瓶中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蜡烛继续燃烧;因此,甲瓶中蜡烛立即熄灭,因为种子呼吸时消耗了瓶内的氧气。
【小问3详解】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图3中,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甲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还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甲瓶中温度明显高于乙瓶;甲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被分解减少,故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完成时,甲瓶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会减少。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