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综合训练题
展开2.下列各句中“尔”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国以礼
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祭祀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
C.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和女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文中的“小相”,是公西华的谦辞。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风乎舞雩
7.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9.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3.下列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
14.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冉有先说“方六七十”,转而改口“如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A.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
B.
居则曰
居:平日、平时
C.
如或知尔
知:了解
D.
以吾一日长乎尔
长:成长
A.
以吾一日长乎尔
B.
如或知尔
C.
子路率尔而对曰
D.
尔何如
A.加之以师旅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A.
比及三年:等到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B.
摄乎大国之间:威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侍候
C.
春服既成:已经
孰能为之大:谁
D.
宗庙之事,如会同:至于
吾与点也:赞成
A.曾皙后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A.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
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D.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A.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
宗庙之事,如会同
C.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
B.
摄乎大国之间
乎:在
C.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如同
D.
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的样子
A.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
舍瑟而作
放下
比及三年
比较
如五六十
或者
C.
吾与点也
赞成
D.
其言不让
谦让
如会同
诸侯相见
孰能为之大
谁
A.
以(因为)吾一日长乎尔
B.
毋吾以(因为)也
C.
为国以(因为)礼,其言不让
D.
加之以(把)师旅
A.
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足民。
C.
(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
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试卷(二)
题目
解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
B.
居则曰
居:平日、平时
C.
如或知尔
知:了解
D.
以吾一日长乎尔
长:成长
D.长:年长。
2.下列各句中“尔”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如或知尔
C.子路率尔而对曰 D.尔何如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代词,你们。
B.如或知尔 代词,你们。
C.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相当于“然”,……的样子。
D.尔何如 代词,你。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为国以礼
A.加之以师旅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例句: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A.加之以师旅 状语后置
B.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C.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D.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
比及三年:等到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B.
摄乎大国之间:威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侍候
C.
春服既成:已经
孰能为之大:谁
D.
宗庙之事,如会同:至于
吾与点也:赞成
B.摄乎大国之间:夹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祭祀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
C.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和女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文中的“小相”,是公西华的谦辞。
C.“古代男子和女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错,应该是“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女子十五岁行及笄之礼。”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风乎舞雩
A.曾皙后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例句:风乎舞雩 名词作动词,吹风
A.曾皙后 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形容词作名词,勇气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
7.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
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D.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
宗庙之事,如会同
C.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或者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B.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比得上
9.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因为
B.
摄乎大国之间
乎:在
C.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如同
D.
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的样子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连词,或者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C.“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错,应该是“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比及三年
比较
B.
舍瑟而作
放下
如五六十
或者
C.
吾与点也
赞成
如会同
诸侯相见
D.
其言不让
谦让
孰能为之大
谁
A.“比及三年”的意思是“等到三年”,所以“比”的意思是“等到”。
12.对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以(因为)吾一日长乎尔
B.
毋吾以(因为)也
C.
为国以(因为)礼,其言不让
D.
加之以(把)师旅
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意思是“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以”的意思是“用”。
13.下列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D )
A.
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足民。
C.
(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
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D.“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第二小句“则何以哉”中省略了“何以哉”的主语“若”,意思是“你们”。
14.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冉有先说“方六七十”,转而改口“如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A.“优柔寡断,缺乏果决”评析错误,冉有先说“方六七十”,转而改口“如五六十”,这里表现的应该是“谦虚谨慎”。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活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活动背景分析,【活动学习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子路,评价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文挖空对译,文化常识,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