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堂满分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堂满分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第1页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堂满分练(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半球的“寒极”是,9′S,94°04,去北极科考的时间最好是,下列物品中,考察队员需要带的有,罗斯海新站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焚烧废弃物品B.运回生活垃圾
    C.掩埋老旧设备D.捕捉喂养企鹅
    2.北半球的“寒极”是( )
    A.漠河B.乌兰巴托C.阿斯塔纳D.奥伊米亚康
    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上午10时47分,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在执行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在图中A位置(69°59.9′S,94°04.2′W)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无人员伤亡。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雪龙号”受损后要到最近的中国南极考察站进行维修,应该去的考察站是( )
    A.中山站B.昆仑站C.泰山站D.长城站
    4.去最近的考察站维修时的航向大致是( )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2023年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港启航,奔赴北冰洋执行科学考察任务。9月5日,抵达北极点区域,9月27日,返回上海。阅读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5.去北极科考的时间最好是( )
    A.12、1、2月B.3、4、5月C.6、7、8月D.9、10、11月
    6.考察队在北冰洋考察期间,能够观察到( )
    A.极昼现象B.极夜现象C.极昼极夜现象D.四季的变化
    7.下列物品中,考察队员需要带的有( )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2018年2月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莫基。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罗斯海新站位于( )
    A.北温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南寒带
    9.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 )
    A.积雪少,降水多B.有极夜,冰山少
    C.有极昼,较温暖D.光照好,风力大
    10.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和“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大洲为____洲,图中的科学考察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站。
    (2)罗斯海新站所临的大洋是____洋,该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方向。
    (3)根据“某地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应为____(南/北)极地区气候资料,其气候特征为____。
    (4)因降水稀少,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风库/白色荒漠/冰雪高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南极大陆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陆,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保护南极大陆自然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A项焚烧废弃物品、C项掩埋老旧设备、D项捕捉喂养企鹅都是对极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A、C、D错误;为保护极地环境,应该运回生活垃圾,减少对极地环境的影响,B正确。故选B。
    2.答案:D
    解析:亚洲东北部的小镇类伊米亚康曾观测到-71℃的低温纪录,是北半球的“寒极”,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距离雪龙号受损地点最近的中国科考站为长城站,因此雪龙号应前往长城站进行维修,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此图表示南极圈附近,距离雪龙号受损处最近的考察站为长城站,而长城站位于受损处的东北方,因此去最近的考察站维修时的航向大致是东北方向,C正确。故选C。
    5.答案:C
    解析:南北极科考的时间最好是北半球的夏季,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该季北极有极昼现象,正处“暖季”,白昼时间长,利于考察,C正确;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3、4、5月是春季,9、10、11月是秋季,A、B、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考察队7月12日出发,9月5日,抵达北极点区域,9月27日,返回上海,在此期间,是北极点的夏半年,有极昼极昼现象,没有极夜现象,高纬度的寒冷地区,没有四季的变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B
    解析:北极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考察队员去北极需要携带厚厚的衣物,如羽绒服,B正确;去北极气温太低,不适合带短袖、薄外套,无需带拐杖,A、C、D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沿着纬线顺时针为正东。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可判定,中国罗斯海新站的纬度大约是74°S,可判定,其位于66.5°S~90°S之间的南寒带,D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2月份是南极洲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而且是极昼期,有利于建站工作的开展;南极气候干燥,降水极少,有“白色荒漠”之称,降水多也不利于建站,风力大不利于建站,C正确。故选C。
    10.答案:(1)南极;长城
    (2)太平;东北
    (3)南;全年寒冷干燥
    (4)白色荒漠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大洲为南极洲,图中的科学考察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位于南极圈以北的考察站,即长城站,其余在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2)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所临的大洋是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由南极观察是顺时针方向,再加上南极点是地球最南方,由此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
    (3)读图可知,由于该地全年寒冷干燥,1月气温较7月气温相对温暖,由此可知该地为南极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寒冷干燥。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极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因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这里还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有“风库”之称。

    相关试卷

    地理湘教版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练习,文件包含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分层练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75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分层练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优秀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优秀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