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495177/0-17104607209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495177/0-1710460721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495177/0-17104607210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概念,探究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建议40分钟内完成。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水”、“空气”、“天气”等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吧!
一、科学概念。
1. 比较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面的维恩图,把序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只填序号)
【答案】
【解析】
【详解】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冰、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它们其实都是同一种物质。水蒸气的特点是无色、无味、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冰的特点是无色、无味、透明、不会流动、有固定的形状、固体。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不同点:冰不会流动 ,水蒸气会流动。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冰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 用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用“√”表示“能”或“是”,用“×”表示“不能”或“不是”。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家威杏 MXSJ663 每日最新,性比价最高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⑪. √ ⑫. ×
【解析】
【详解】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有质量、会流动等。水的特征: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占据空间、不容易被压缩、有重量、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液体等。石头的特征:坚硬、占据空间、不容易被压缩、有质量,不会流动、固体等。
二、探究实践。
(一)探究活动1:认识和使用仪器。
3. 请将下列工具和它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
测量气温 测量降水量 测量风向 加热物体 支撑加热物体 让物体受热均匀
【答案】
【解析】
【详解】图片从左到右分别是:风向标(测量风向)、气温计(测量气温)、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石棉网(让物体受热均匀)、三脚架(支撑加热物体)、酒精灯(加热物体)。
4. 写出下列温度计显示的读数,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①. 10 ②. 16 ③. 0 ④. -4
【解析】
【详解】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从0摄氏度向上数值越来越大,表示温度高于0℃。从0摄氏度向下数值越来越小,表示温度低于0℃。根据观察每一小格代表1摄氏度,据此读出液面所指的温度。图中温度分别是10℃、16℃、0℃、-4℃
5. 下列仪器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用“√”或“×”判断正误。
( ) ( ) ( ) ( ) ( ) ( )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详解】图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使用时灯帽打不开,仪器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图二: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水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仪器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图三: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仪器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图四: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齐平,仪器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图五:手拿温度计的上方,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仪器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图六: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与壁,仪器使用方法是正确的。
(二)探究活动2:认识水的性质。
6. 两块大小一样的方糖,同时放入装有冷水的杯子和装有热水的杯子中,哪个杯子中的方糖溶解得快?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正确选项的“□”里画“√”。
【答案】
快;慢。
【解析】
【详解】对照实验往往设置单一变量,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例如:本实验研究对象是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那单一变量是水的温度,只有水温可以改变,其他条件像方糖大小、是否搅拌、水量等两组实验都要相同。温度是影响溶解速度条件之一,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温度越低溶解越慢。
小智从自然界中获得粗盐,但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他设计了A、B、C三个方法。
7. 方法C是( )。
A. 过滤B. 蒸发C. 溶解
8.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按照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9. 进行B步骤时,水的作用是溶解__________(选填“泥沙”或“食盐”)。
10. 方法A中,当出现多数白色颗粒时,应该( )。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用余热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C 继续加热蒸发水分
11. 方法A中,水分蒸发时,食盐颗粒( )随水分一起蒸发。
A. 有部分会B. 全部都会C. 不会
【答案】7. A 8. ①. B ②. C ③. A 9. 食盐 10. B 11. C
【解析】
【7题详解】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C为过滤装置。
【8题详解】
去除粗盐中的杂质,应先去除不容杂质,再分离可溶杂质。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9题详解】
B步骤为溶解,泥沙为不可溶杂质,食盐可以溶于水,所以水的作用是溶解食盐。
【10题详解】
移去酒精灯后,因为余热会继续蒸发液体,此时若停止搅拌会导致局部受热从而引起液滴飞溅;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移去酒精灯用余热蒸干水分,并用玻璃棒继续搅拌,防止因局部受热引起液滴飞溅;若继续加热蒸干水分,那么热会继续蒸干液体导致液体飞溅或者固体板结;故选B。
【11题详解】
食盐水受热蒸干后会形成结晶,不会随水分蒸发。
12. 如图所示,“海水晒盐法”是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A. 过滤B. 蒸发C. 溶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离物质可以用过滤法和蒸发法,前者适用于分离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后者适用于分离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将海水放在太阳下晒,水会蒸发,从而食盐析出,达到提取目的。所以选B。
(三)探究活动3:认识空气的性质。
为了研究空气,小智开展一系列的实验:
13. 如图1所示,将一团纸粘在杯内底部,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直到水槽内的水面淹没杯底,纸团( )。
A. 会湿B. 不会湿C. 无法确定
14. 如图2所示,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后,手指堵住小孔,将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压入水中,然后移开手指,会发现杯内的水位(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
15. 如图3所示,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会发现杯内的水位(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
16. 上述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 空气是不是一种气体B. 空气是否有质量C. 空气能否占据空间
【答案】13. B 14. A 15. B 16. C
【解析】
【13题详解】
空气占据一定空间,水无法完全进入水杯,纸团不会湿。
【14题详解】
当移开手指时,空气会在水压的作用下从小孔中排出,杯内水位上升。
【15题详解】
空气占据一定空间,向杯内打入空气,水会被排出杯子,杯内水位下降。
【16题详解】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上诉三个实验都是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的。
如图所示,小智在天平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物品,让天平达到平衡。
17. 当继续向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天平会( )。
A. 左侧下沉B. 右侧下沉C. 保持平衡
18. 要测量皮球内空气的质量,以下物品中最合适的是( )。
A. 苹果B. 绿豆C. 玻璃弹珠
19. 如果用小圆圈表示空气微粒,图1和图2分别代表了皮球充气前、打了10筒空气后的状态。如果再打10筒空气,与皮球里的空气状态最接近的是( )。
A B. C.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空气与液体、固体一样也有质量,当向已经保持平衡的天平,左侧气球中打入10筒空气后,左侧质量增加,左侧下沉。
【18题详解】
由于空气质量较轻,想要测量空气的质量,代替砝码的标准物越轻越准确。三个选项中绿豆最轻,所以选B。
【19题详解】
向皮球内充气,空气被压缩,气体分子密度增大,图2为打了10筒空气的分子密度图,再打10筒空气,分子密度会更大,单位体积中分子数量更多,选C。
如图所示,小智自制“风的形成实验箱”。请回答以下问题。
20. 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不点燃蜡烛,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烟雾会( )。
A. 从进风口流进,从出风管流出B. 往蚊香座上方流动C. 往蚊香座下方流动
21. 不点燃蜡烛,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 )。
A. 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B. 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热C. 冷热一样
22. 点燃蜡烛后,在蚊香座上放一段点燃的蚊香。蚊香烟雾会( )。
A. 从进风口流进,从出风管流出B. 往蚊香座上方流动C. 往蚊香座下方流动
23. 点燃蜡烛后,箱子里面的空气与箱子外围的空气相比较,冷热情况是( )。
A. 箱子里面的空气比较热B. 箱子外围的空气比较热C. 冷热一样
24.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推测大自然中的风是由( )形成的。
A. 雷电B. 太阳C. 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
【答案】20. B 21. C 22. A 23. A 24. C
【解析】
【20题详解】
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不点燃蜡烛,蚊香点燃由于热空气会上升,烟雾往蚊香座上方流动。
【21题详解】
没有蜡烛点燃,外界空气与箱子内部空气相互扩散,外界环境和箱子内环境是一样的,所以温度相同,冷热一样。
【22题详解】
点燃蜡烛后,箱子内部空气被加热,热空气会上升从出风口出去,在出风口形成向外的风,冷空气从进风口补充进来,在进风口形成向里的风,蚊香烟雾从进风管流进,从出风管流出。
23题详解】
点燃蜡烛后,箱子里空气被加热,所以箱子里的空气比较热。
24题详解】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是风。本质上来说风是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四)探究活动4:观测天气。
25. 小智想制作一面简单的风旗,以下是他的制作步骤。按制作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①. ② ②. ① ③. ③
【解析】
【详解】制作风旗的步骤:①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做旗面;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做旗杆。②把硬纸板对折,把布对齐折痕放入硬纸板内,并将硬纸板合上。③用订书机将硬纸板订结实,使用订书机要小心。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使用: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表示。风向标、风旗等是测量风向常用工具。
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了某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情况。
26.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发现:从早上开始,气温会慢慢________(选填“上升”或“降低”),________时气温达到最高,然后气温又逐渐地________(选填“上升”或“降低”)。
27. 请你推测,当天18时的气温最有可能是( )。
A. 33℃B. 30℃C. 25℃
【答案】26. ①. 上升 ②. 14 ③. 降低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发现:从早上开始,气温会慢慢上升时,14时气温达到最高,然后气温又逐渐地降低。
【27题详解】
一天中气温是早上到中午,温度由低变高;中午到晚上,温度由高变低。推测,16时气温是27℃,当天18时的气温最有可能是25℃,一天气温的变化是由低到高,再下降,所以C符合题意。
28. 小智记录了每天的降雨量,并绘制成柱状图。请根据柱状图显示的信息回答问题。降雨量(毫米)
(1)这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星期________,降雨量是________毫米。
(2)这周,最小降雨量出现在星期________,降雨量是________毫米。
(3)星期一的降雨量是________毫米。
【答案】 ①. 六 ②. 35 ③. 四 ④. 0 ⑤. 20
【解析】
【详解】(1)根据柱状图可知,这周,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星期六,雨量是35毫米,大雨。
(2)根据柱状图可知,这周,最小降雨量出现在星期四,雨量是0毫米,无降雨。
(3)观察柱状图可知,星期一的降雨量是20毫米,中雨。
下面是小智制作的天气日历,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29. 我们制作“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及时记录B. 乱涂乱画,字迹潦草C. 记录要规范、清晰
30. 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这周下雨天一共有( )天。
A. 1B. 2C. 3
31. 下列现象中,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中的是( )。
A. 四季如春B. 雾霾C. 台风
32. 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17日(星期六)最适宜开展的活动是( )。
A. 晾晒棉被B. 春游、放风筝C. 居家看书
【答案】29. B 30. C 31. A 32. C
【解析】
【29题详解】
我们制作“天气日历”时,要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及时记录;记录要规范、清晰,不能乱涂乱画,字迹潦草。选项B符合题意。
【30题详解】
观察小智制作的天气日历发现,这周下雨天一共有3天,分别是13日的雷阵雨、14日阵雨转多云、和17日大雨。选项C符合题意。
【31题详解】
天气日历中可以记录晴天、雨天、雪天、多云、阴天、雾霾、台风等天气情况,选项A四季如春描述的是形容一个地方的气候非常温和,使得该地的每个季节都如同春天一般温暖舒适,故选项A符合题意。
【32题详解】
根据以上的天气日历,17日(星期六)是大雨,不适宜晾晒棉被、春游、放风筝外出活动;选项C居家看书符合题意。
下表是某一天甲、乙、丙三个城市的天气特征记录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33.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这一天的气温最低的是( )。
A. 城市甲B. 城市乙C. 城市丙
34.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最有可能下了雪的是( )。
A. 城市甲B. 城市乙C. 城市丙
35. 分析表格中的风向可知,当天风旗往西飘的是( )。
A. 城市甲B. 城市乙C. 城市丙
36. 关于城市乙当天的风,下列描述最恰当的是( )。
A. 烟柱直冲天B. 叶动红旗展C. 拔树又倒屋
【答案】33. C 34. B 35. A 36. B
【解析】
【33题详解】
城市甲气温为14℃、乙为-4℃、丙为零下-15℃,城市丙气温最低。
【34题详解】
三个城市只有城市乙具备气温低于0℃的同时还有降水量,所以最可能下雪的是城市乙。
【35题详解】
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风旗向西飘,为东风,城市甲是东风。
【36题详解】
风级歌中:一级烟柱直冲天,三级叶动红旗展,十级拔树又倒屋。城市乙当天风速三级,所以选B.①无色 ②无味
③不会流动 ④会流动
⑤固体 ⑥气体
⑦有固定的形状 ⑧没有固定的形状
占据空间
容易被压缩
有质量
会流动
空气
( )
( )
( )
( )
水
( )
( )
( )
( )
石头
( )
( )
( )
( )
提出问题
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
作出假设
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
制订计划
需要改变的因素
水的温度□ 方糖大小□
是否搅拌□ 水量□
不能改变的因素(可多选)
水的温度□ 方糖大小□
是否搅拌□ 水量□
实验现象
方糖在热水中溶解得____________,在冷水中溶解得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①把硬纸板对折,把布对齐折痕放入硬纸板内,并将硬纸板合上。
②选一块轻薄的布,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做旗面;选一张硬纸板,长约40厘米,宽约6厘米,做旗杆。
③用订书机将硬纸板订结实,使用订书机要小心。
时间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气温
14℃
17℃
25℃
28℃
30℃
27℃
日期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天气现象
晴
雷阵雨
阵雨转多云
晴转多云
多云转晴
大雨
晴
天气特征
城市甲
城市乙
城市丙
气温(℃)
14
-4
-15
降水量(毫米)
20
15
0
风向
东风
北风
西风
风速
6级
3级
l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推理判断题,科学探究题,工程实践题,事例列举及自我评价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