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套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1页;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卷上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和学校。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考试时,要沉着、冷静、合理分配时间,相信自己。祝你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海葵、海蜇、水母等生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它们属于 ( )
A. 扁形动物
B. 腔肠动物
C. 环节动物
D. 线形动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扁形动物的特征主要是: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故A不符合题意。
B.海葵、海蜇、水母等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故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共同的特征:身体呈蠕虫状,由许多环状体节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两侧对称的体型是从什么动物开始的( )
A. 腔肠动物B. 扁形动物C. 线形动物D. 环节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据此解答。
【详解】A、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内有消化腔,A错误。B、扁形动物身体扁平,左右对称,也叫两侧对称,B正确。C、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C错误。D、环节动物的身体由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各类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3. 蛔虫和猪肉绦虫是常见的寄生虫,它们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共同点是( )
A. 都有发达的消化器官B. 都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C. 都有妊娠节片D. 都有吸盘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猪肉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可见B正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4. 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A. 体节B. 环节C. 环带D. 体带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
【详解】蚯蚓的外部形态如图:
从图中看出,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
故选C。
5. 河蚌是水生动物,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有贝壳B. 用肺呼吸C. 通过足运动D.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但是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例如乌贼。
【详解】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柔软,用鳃呼吸,有外套膜,有贝壳,通过足运动。故选B。
【点睛】掌握软体动物的特征是关键。
6. 下列哪项不是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
A. 保护内部器官B.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 对身体有支持作用D. 协助呼吸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身体有支持作用、保护内部器官、防止水分蒸发,ABC都是蝗虫外骨骼的功能;
外骨骼没有协助呼吸的功能,蝗虫用气管呼吸,D不是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7. 下列关于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着,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
B.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大多呈流线型
C. 在水中鱼的口总是一张一合,这是鱼在喝水
D. 鱼的身体两侧有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
【答案】C
【解析】
【分析】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常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等。
【详解】A.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起保护作用,且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A正确。
B.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通常左右侧扁,大多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B正确。
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所以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交替张合,是鱼在呼吸,C错误。
D.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D正确。
故选C。
8. 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 龟B. 蟾蜍C. 大鲵D. 蝾螈
【答案】A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详解】蟾蜍、大鲵、 蝾螈符合两栖动物的特征,是两栖动物的典型代表动物;龟体表有角质的甲,用肺呼吸,不属于两栖动物,属于爬行动物,BCD 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 寒冷的冬天,我们几乎看不到蛇等爬行动物,其主要原因是爬行动物( )
A. 要繁殖后代
B. 属于变温动物
C. 还不适应陆地生活
D. 冬季无法找到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爬行动物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详解】由分析可知:爬行动物的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冬天温度低,为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爬行动物等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 鸟类的体型有利于它飞行时减少飞行阻力,它的体型是 ( )
A. 流线型B. 扇形C. 长方体形D. 侧扁形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鸟在空中飞行时的阻力,利于飞行。
【详解】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所以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理解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美人鱼”的字名叫儒艮,是由于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的哺乳,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 鱼类B. 软体动物
C. 哺乳动物D. 两栖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详解】美人鱼的字名叫儒艮,是由于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的哺乳,表明具有哺乳的特征,所以,美人鱼属于哺乳动物,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 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②蝗虫﹣﹣气门③鱼﹣﹣鳃④家鸽﹣﹣肺和气囊
A. ①④B. ①②C. ②④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动物的气体交换部位与其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相适应。
【详解】①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所以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的,①正确。
②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所以蝗虫是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的,②错误。
③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是靠鳃进行气体交换的,③正确。
④家鸽能够进行双重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当两翼举起时,气囊张开,空气进入肺,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体又一次经过肺,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家鸽是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囊只能贮存气体,④错误。
综上可得,①③正确。
故选D。
13.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②鱿鱼③草鱼④章鱼⑤鲨鱼⑥鲫鱼⑦鲸鱼⑧带鱼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⑦⑧C. ①④⑥⑧D. ③⑤⑥⑧
【答案】D
【解析】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真正属于鱼类要具备鱼类的基本特征,其中③草鱼是常见的大体型淡水鱼,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地区,一般喜欢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以及靠近岸边的多水草地带,性活泼,经常成群觅食,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也是四大家鱼之一;⑤鲨鱼为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鱼类;⑥鲫鱼生活在淡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柱,属于鱼类;⑧带鱼生活在海洋中,游泳能力差,白天浮在海水表层,晚上就降到海底;而①娃娃鱼属于两栖类;②鱿鱼、④章鱼属于软体动物;⑦鲸鱼属于哺乳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体的任何动作都不可能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的,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15. 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组成的是 ( )
A. 骨骼肌B. 神经C. 骨D. 关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详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起到动力的作用。故运动系统包括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接,而神经属于神经系统。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明确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6. 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该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
A. 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 遗传物质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C. 环境因素决定的后天性行为D. 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据此答题。
【详解】美国红雀失去雏鸟后喂食金鱼,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7.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蜻蜓点水B. 鹦鹉学舌C. 螳螂捕蝉D. 作茧自缚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详解】ACD.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B.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故选B。
18. 动物通过多种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 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 学习行为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但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D.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具有的先天性行为越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A.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A正确。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正确。
C.学习行为是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C正确。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具有的学习行为越多,先天性行为不会变少,D错误。
故选D
19. 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 年龄最大的为首领
C. 形成一定的组织
D. 有些群体有等级
【答案】B
【解析】
【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一定的组织,高等动物有的还形成等级次序。
【详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在营群居动物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并不以年龄最大的为首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净化污水
D. 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详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沿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综上所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应包括能够净化空气,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1. 菌落是指( )
A. 一个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
B.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群体
C. 肉眼可见的许多霉菌的集体
D.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菌落(clny)由单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详解】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故选D。
22. 实验室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顺序正确的是:
①高温灭菌处理 ②制作培养基 ③恒温培养 ④接种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①③②④D. 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要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所以,实验室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顺序正确的是: ②制作培养基、①高温灭菌处理、④接种、③恒温培养,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23. 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B. 真菌中既有个体微小的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成型的细胞核
C. 真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D. 真菌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菌和细菌都有独立生活能力,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A正确;
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B正确;
真菌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C错误、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生殖方式。
24. 通过探究发现,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温暖、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食品长霉,你认为食品最好保存在哪种环境中( )
A. 低温、潮湿B. 低温、干燥C. 温暖、干燥D. 温暖、潮湿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详解】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温暖、潮湿的地方,因此,食品最好保存在低温、干燥,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B符合题意。
故选B。
25. 食品制作离不开微生物。下列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乳酸菌—制作酸奶B. 酵母菌—制作面包
C. 醋酸菌—制作米醋D. 细菌—制作酱油
【答案】D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酱油要用到曲霉菌。
【详解】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A正确。
B. 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B正确。
C.醋酸菌做醋,当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醋酸。当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正确。
D.酱油主要由黄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曲、发酵等程序酿造而成,使用了发酵技术。制酱油要用到曲霉菌(真菌),D错误。
故选D。
2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B. 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C. 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低温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D. 细菌和真菌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但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抗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大多数有益,只有少数能引起人得病。根据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解答。
【详解】A.食品腐败的原因是食品上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使其腐败变质。因此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A正确。
B.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制作酸奶等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会产生乳酸,使的食品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B正确。
C.腌肉放在干燥,通风环境,腌肉等食品采用的是腌制法,通过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错误。
D.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 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细菌、真菌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抗生素以及相关的内容,就能解答本题。
27. 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 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 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正确。
B.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正确。
C.有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28. 从分类的角度来讲,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同纲生物B. 同科生物C. 同属生物D. 同种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据此答题。
【详解】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选项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故同种的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密切。
故选D。
29.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
A. 生物形态的多样性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生物栖息环境的多样性D. 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是解题关键。
30.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将动物领养回家
C. 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D. 建立种质库
【答案】A
【解析】
【分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详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 下图所示是我们学习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它所属的____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2)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均填字母)
(3)C的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____呼吸,____可辅助呼吸。
(4)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
【答案】31. ①. 外骨骼 ②. 节肢
32. ①. A ②. DE##ED
33. ①. 肺 ②. 皮肤 34. 胎生哺乳
【解析】
【分析】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鲫鱼属于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属于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小问1详解】
A蝗虫以禾本科的农作物为食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有100多万中,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小问2详解】
A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D鸟类、E家兔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小问3详解】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小问4详解】
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2. 下图中图1和图2分别是关节结构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问题:
(1)人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往往要做热身运动,以免造成脱臼等伤害。脱臼是指图1中[1]____从[4]中滑脱的现象。
(2)据图2回答,我们在做伸肘动作时,[A]肱二头肌____,[B]肱三头肌____,由此可见与骨相连的肌肉中,至少是由____组肌肉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3)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____
A. 关节B. 骨C. 骨骼肌D. 骨骼
【答案】(1)关节头 (2) ①. 舒张 ②. 收缩 ③. 两##2##二 (3)A
【解析】
【分析】图中: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5是关节软骨,6是肌腱,7是肌腹,A是肱二头肌,B是肱三头肌。
【小问1详解】
如果在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使1关节头从4关节窝里脱落出来,造成脱臼。
【小问2详解】
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B肱三头肌收缩,A肱二头肌舒张;由此可见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因为骨骼肌只能牵拉不能推开骨。
【小问3详解】
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接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在运动中,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3. 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A、B、C、D所示的生物中,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是____,属于真菌的是____和____。(均填字母编号)
(2)B与C的结构相比,B没有成形的____。
(3)图中B的生殖方式是____生殖。
(4)D的结构最简单,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
(5)细菌、青霉和酵母菌的细胞质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____(填“自养”或“异养”)。
【答案】33 ①. 病毒 ②. A ③. C
34. 细胞核 35. 分裂
36. 遗传物质 37. 异养
【解析】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3)图中:A青霉属于真菌,B细菌,C酵母菌属于真菌,D病毒。
【小问1详解】
图A青霉是多细胞真菌,图B细菌是单细胞的,图C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图D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个体体积最小,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因而上述A、B、C、D所示的生物中,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是D病毒,属于真菌的是AC。
【小问2详解】
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C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因而B与C的结构相比,B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3详解】
B是细菌,细菌进行分裂生殖。
【小问4详解】
D病毒的结构最简单,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一旦离开,就变成结晶体。
【小问5详解】
细菌、青霉和酵母菌的细胞质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区喀什地区巴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