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部编版(五四制)四下 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四下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四下 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四下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四制)四下 8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案及反思,共4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生字,理解“拂拭、渗出”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出示琥珀图)
大家知道琥珀是什么吗?琥珀是一种淡黄色或红褐色的装饰品,燃烧时有香气,还具有科学价值。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琥珀)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30分钟)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30分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请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一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了。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4.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琥珀 柔嫩 嗡嗡 松脂 拂拭 美餐 晌午 渗出
黏稠 挣扎 一番 波涛 澎湃 前俯后仰
(2)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注意读准翘舌音“渗”,后鼻音“嗡”“澎”。
另外,注意多音字“扎”,在这里读“”,组词为“挣扎”,它还有另外几个读音,分别是“”,组词为“扎花”;“”,组词为“包扎”。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5.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怒 吼 脂 拭 餐 划 晌 辣 渗 挣 番 埋 刷
测 详
(1)认读字音。
(2)识记生字。
(3)教师重点针对“拭”进行指导、范写:
“拭”,左窄右宽,左边的“扌”注意第三笔是提,右边的倒数第二笔斜钩写得长一些,不要多写一撇。
6.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翻腾怒吼:文中形容海浪迅速移动并发出巨大声音。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5分钟)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我们对生字新词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课文的分层,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9分钟)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检测学生课后的复习情况。
怒吼 松脂 拂拭 美餐 划动 晌午 渗出 挣扎
一番 埋藏 冲刷 推测 详细 热辣辣
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被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1.松脂球的形成。
(1)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热,太阳猛;松树渗出松脂;蜘蛛正要抓到苍蝇;松脂刚好滴到蜘蛛和苍蝇上。)
(2)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①找到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句子,想象画面,感受天热,松脂多而美。
②作者又是怎样记叙松脂包裹蜘蛛和苍蝇的过程的呢?
a.找到句子,读一读,并在脑子里形成画面。
b.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在学生介绍过程中,老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讲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同时,抓住“刚好、一齐”引导学生感受事情的“巧合”。)
(3)师生共同归纳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第一,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树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二,要有松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2.琥珀的形成。
(1)如果说松脂滴落到两只小虫上纯属巧合的话,那么,包裹着蜘蛛和苍蝇的松脂球变成化石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时间漫长;陆沉水漫;松树腐烂;泥沙掩埋。)
(2)作者是怎样写出时间的漫长的?
(引导学生抓住“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进行体会。通过时间“长”“短”的相对性,体会化石形成时间的漫长。)
3.琥珀的科学价值。
(1)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①“推测”是什么意思?(“推测”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②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因为透过琥珀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小东西——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可以想象它们两个如何相遇,如何被松脂包在一起的。从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猜测出它们如何拼命挣扎的情形。)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科学家还有哪些大胆的推测?
积累方法
指导写作
(3分钟)
在本文中,作者根据琥珀的发现过程及形态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美丽而又生动的故事。在故事中,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故事发生的环境、对两只小虫的描写以及故事情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3分钟)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又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推理的严密,真是收获不小哇!请把你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想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一种新事物比较感兴趣,抓好这一点很关键,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还要利用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应该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本堂课导入很好,学生很感兴趣,注意力集中。缺憾是应当引导学生多思考,不干预学生思维,并趁此机会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做拓展训练来巩固课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5 琥珀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琥珀教案,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