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广西卷)(全解全析)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但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B、一氧化碳有毒但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C、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水蒸气、氢气、氧气不具有温室效应。故正确;
D、氧气看供给动植物的呼吸,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
故选:C。
2.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来人们又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其中约占空气体积78%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占0.01%;故约占空气体积78%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B。
3.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
【答案】C
【解析】A、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C、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滴加液体
C.量取液体体积D.取用固体药品
【答案】A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易引发火灾,故A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B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误;
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是,要用药匙,瓶塞要倒放,防止污染药品,故D错误;
故选:A。
5.下列关于天然水的净化操作,能软化硬水的是( )
A.沉降B.过滤C.蒸馏D.吸附
【答案】C
【解析】A.沉降只能除去水中的颗粒较大的、悬浮的不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A不正确;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B不正确;
C.蒸馏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所以该净化操作能软化硬水,故C正确;
D.吸附能除去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D不正确。
故选:C。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B.白糖C.食盐D.食醋
【答案】A
【解析】A、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B、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能闻到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能闻到花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故选:D。
8.生活中的“有机玻璃”用途很广泛,属于材料分类中的( )
A.无机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D.天然材料
【答案】B
【解析】A、有机玻璃是塑料中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而不是无机材料,故选项错误。
B、有机玻璃是塑料中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
C、有机玻璃是塑料中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而不是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
D、有机玻璃是塑料中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而不是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下列金属在溶液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NaB.AlC.PbD.Hg
【答案】A
【解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选项提供的四种金属中钠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钠。
故选:A。
10.《千里江山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作品利用矿物颜料充分展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下列是其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大红色:朱砂【HgS】
B.棕红色:赭石【Fe2O3】
C.白色:碎磲【CaCO3】
D.青绿色:孔雀石【Cu2(OH)2CO3】
【答案】B
【解析】A、HgS由汞、硫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Fe2O3是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CaCO3是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D、Cu2(OH)2CO3是由铜、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故选:B。
11.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钟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原子序数为58
C.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答案】D
【解析】A、铈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铈的原子序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铈的原子序数为58,则铈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显酸性的是( )
A.洁厕灵B.消毒液
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
【答案】A
【解析】A、洁厕灵pH为1~2,pH小于7,显酸性,故正确;
B、消毒液pH为8~9,pH大于7,显碱性,故错误;
C、肥皂水pH为9~11,pH大于7,显碱性,故错误;
D、炉具清洁剂pH为12~13,pH大于7,显碱性,故错误;
故选:A。
13.我国的矿物资源丰富,但不能再生。下列能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寻找金属代用品
B.矿物资源无限,可以任意开采
C.废旧金属不需要回收利用
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答案】A
【解析】A、寻找金属代用品,可以节约金属资源,从而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正确。
B、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开采利用,故选项错误。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选项错误。
D、将铁钉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钉易生锈,不能保护金属资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东京电力公司宣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将于2024年2月下旬开始,然而坊间谣传碘酸钾可以抗击核辐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3C.+4D.+5
【答案】D
【解析】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故选:D。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答案】A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6.“灭火弹”是一种新型灭火器,将其投入火灾现场,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火被熄灭。灭火原理是( )
A.移走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氧气
D.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析】将“灭火弹”投入火灾现场,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以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开,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故选:C。
17.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2O3→Fe→Ag
B.Na2CO3→NaCl→MgCl2
C.Na2CO3→Na2SO4→BaSO4
D.C→CO2→H2CO3
【答案】B
【解析】A、氧化铁与氢气或者一氧化碳等反应可以制得铁,铁与硝酸银反应可以生成银,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无法一步反应直接制备氯化镁,选项B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稀硫酸等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可生成硫酸钡,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该选项不正确。
B、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不能得到氯化钙,该选项不正确。
C、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碳酸钠带入过量的氯化钡,该选项不正确。
D、氢氧化钙和硝酸铵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氢氧化钙不能和尿素反应,无明显现象,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9.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B.t2℃时,50g MgCl2饱和溶液中溶解了35g MgCl2
C.将t3℃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3℃时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无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A、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溶质质量分数,该选项不正确;
B、t2℃时氯化镁溶解度是70g,50gMgCl2饱和溶液中溶解氯化镁质量:50g××100%=20.6g,该选项不正确;
C、将t3℃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氯化钾质量分数大于硫酸镁,该选项不正确;
D、将t3℃时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成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该选项正确。
故选:D。
20.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铜和锌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不含Cu2+和Ag+
B.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可能含有Cu2+和Ag+
C.反应后所得的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Cu和Zn
D.反应后所得的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Zn和Ag
【答案】A
【解析】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硝酸银先和锌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硝酸银全部反应,铜没有反应,滤液中只有硝酸锌,一定没有Cu2+和Ag+;该A选项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银、过量的锌,没有反应的铜,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硫离子 ;
(2)银原子 ;
(3)标出甲烷(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4)乙醇的化学式 ;
(5)2个水分子 。
【答案】(1)S2﹣;
(2)Ag;
(3);
(4)C2H5OH;
(5)2H2O。
【解析】(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硫离子表示为S2﹣;
(2)元素符号直接表示一个原子,故银原子表示为Ag;
(3)C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0,则x=﹣4价,其可表示为;
(4)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水分子可表示为:H2O,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
22.(5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A.二氧化碳;B.水;C.生石灰;D.活性炭;E.熟石灰;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是最常见的溶剂 。
(2)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
(3)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
(4)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
(5)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
【答案】(1)B (2)E (3)A (4)C (5)D
【解析】(1)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故填:B;
(2)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E;
(3)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故填:A;
(4)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所以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故填:C;
(5)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所以可用于冰箱除臭;故填:D。
23.(5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制氧机日渐普及。
(1)如图为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一些简易制氧机利用制氧剂供氧。
①若要通过分解反应制备氧气,一定不能选用的反应物是 。(填序号)
a、KClO3
b、KMnO4
c、NH4Cl
②某品牌简易制氧机利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制氧,请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
(3)潜水艇中利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制氧剂供氧。将潜水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同时生成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物理。
(2)①c;②。
(3)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1)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①若要通过分解反应制备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NH4Cl中不含氧元素。
②过氧化氢的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方框内是2个水分子,即为。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24.(7分)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食品保鲜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填充保护气。写出最常用、最经济一种保护气是 (填化学式);
(3)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①人类从食物中摄入的六大类主要营养素,上表出现了 类;
②维生素C可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消失。因此,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该注意 ;
(4)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比为 ,加碘盐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混合物”)。
【答案】(1)2H2+O22H2O;
(2)N2;
(3)①5;②避免高温加热;
(4)1:3;混合物。
【解析】(1)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是最清洁的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最常用、最经济一种保护气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在空气中含量大,易得到;
(3)上表出现了六大类营养素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五种物质.维生素C受热易分,所以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避免高温加热;
(4)由碘酸钾(KIO3)的化学式可知:碘酸钾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3;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
25.(4分)验证稀H2SO4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写出试管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试管E中的溶液过滤,为探究滤液的成分,小李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一:滤液验证滤液中含有HCl和H2SO4
方案二:滤液验证滤液中含有HCl和BaCl2
上述方案中有一个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将加入的药品更换为 (填字母)。
A.AgNO3溶液
B.Ba(NO3)2溶液
C.NaHCO3
D.金属铝
【答案】(1)AD;
(2)H2SO4+CuO=CuSO4+H2O;
(3)B。
【解析】(1)A试管中稀硫酸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气氢气,产生气泡;B试管中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生成气体,无气泡生成;C试管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观察到红色溶液褪色,不产生气泡;D试管中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E试管中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无气泡产生;
(2)由图可知,试管B中的反应是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CuSO4+H2O。
(3)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所以将试管E中的浊液过滤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方案一加入锌粒后,锌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够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无法判断滤液中是否含有稀硫酸。
A、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硝酸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银,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生成的硫酸银较多,不能溶解的硫酸银也以沉淀的形式存在,无法判断稀硫酸的存在情况,故A错误;
B、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可以说明稀硫酸的存在,故B正确;
C、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产生气泡,现象相同,无法说明稀硫酸的存在情况,故C错误;
D、金属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现象相同,无法说明稀硫酸的存在情况,故D错误;
故选:B。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5分)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液(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图。
(1)生锈废铁屑中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分别为 、 。
(2)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滤器的作用是 。
【答案】(1)Fe2O3 Fe
(2)Fe+H2SO4═FeSO4+H2↑
(3)除去废渣
【解析】(1)生锈废铁屑中两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分别为Fe2O3、Fe。
(2)反应器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过滤器的作用是除去废渣。
27.(7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废渣(主要为CaCO3,还含有C、Fe2O3、MgO三种少量杂质)去制取CaCl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Ⅰ过程中加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2)Ⅰ过程中MgO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此反应为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滤渣一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4)X溶液为 (填化学式)。
(5)NaCl在生活中的用途: (写一例)。
【答案】(1)使碳酸钙、氧化铁、氧化镁完全反应。
(2)MgO+2HCl═MgCl2+H2O;复分解。
(3)C。
(4)Ca(OH)2。
(5)用作调味品。
【解析】(1)Ⅰ过程中加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使碳酸钙、氧化铁、氧化镁完全反应。
(2)Ⅰ过程中MgO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MgO+2HCl═MgCl2+H2O,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滤渣一的成分为C(C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4)X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氢氧化钙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5)NaCl在生活中可以用作调味品。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实验室常⽤下列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
(3)⽤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制得的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5)用B装置制⽓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答案】(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4)BD或BF;a。
(5)伸入液面以下。
【解析】(1)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4)实验室制得的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D或BF;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端通入。
(5)用B装置制⽓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29.(8分)某研究小组对一款在中小学生中盛行的炸包玩具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探究炸包爆炸的原因
【阅读说明书】在炸包内(示意图如图),隐藏着一小袋液体包,用手捏破液体包后,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炸包会在3s内迅速膨胀,产生“爆炸”效果。
【交流表达】
(1)①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 (填试剂名称)。
②引发爆炸的原因是:炸包中的两种试剂接触后,在有限的炸包空间内,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内部压强增大而急速膨胀引发爆炸。
任务二:探究炸包中两种试剂的成分
【探究问题1】液体包内液体的酸碱性
(2)取少量液体包内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试剂X,根据实验现象说明该液体呈酸性,试剂X及实验现象为 。
【探究问题2】炸包中白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猜想1:碳酸钙。猜想2:碳酸钠。猜想3:碳酸氢钠。
【进行实验】
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粉末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②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图),记录如表: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表中a= 。
(5)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为碳酸氢钠,判断依据是 。
任务三:分析炸包中选用药品的依据
【查阅资料】
①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是天然的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
②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
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价格参考:碳酸钠2200元/吨、碳酸氢钠1700元/吨。
结合资料及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老师查看炸包包装后告诉同学们所用的酸性溶液是柠檬酸溶液,请分析选用柠檬酸的原因: 。
(7)从原料成本或反应速率分析,炸包中白色粉末选用碳酸氢钠的原因是 。
【答案】(1)澄清的石灰水。
(2)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NaHCO3+HCl=NaCl+H2O+CO2↑。
(4)0.1。
(5)V1=V3。
(6)柠檬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说明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7)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且碳酸氢钠价格较低。
【解析】(1)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则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该液体呈酸性,则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实验Ⅰ: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4)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质量都是0.1g,为了形成对比,白色粉末的质量a也是0.1g;
(5)由实验可知白色粉末为碳酸氢钠,则实验Ⅰ、Ⅲ都是碳酸氢钠反应和盐酸,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相等,则判断依据是V1=V3;
(6)柠檬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说明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所以可选用柠檬酸;故填:柠檬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说明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合理即可);
(7)根据信息: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且碳酸氢钠价格较低(合理即可)。
五、计算题(6分)
30.某探究小组为了测定实验室一瓶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铜锌合金和稀硫酸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分析并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g。
(2)这瓶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2;
(2)9.8%.
【解析】(1)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3g+100g﹣112.8g=0.2g;
(2)设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氢氧化钠
取样,滴加硫酸铁溶液,观察是否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B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D
鉴别NH4NO3和尿素【CO(NH2)2】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每100g含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钙
镁
钠
锌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重庆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重庆卷)(全解全析),共12页。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河南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河南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哈尔滨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哈尔滨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