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99513/0-17105046832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99513/0-17105046833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99513/1-1710504687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99513/1-17105046871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499513/1-17105046871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华顿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C-12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位素
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 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13-6)=7、(15-7)=8,不相等,故A错误;
B. C60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原子,不是13C的同位素,故B错误;
C. 15N与14N都是N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15-7)=8,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2. 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Na2CO3是碱B. Na2CO3是盐C. Na2CO3是钠盐D. Na2CO3是碳酸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CO3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是,并不是OH-,因此不属于碱,A错误;
B.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盐,B正确;
C.Na2CO3属于盐,由于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的Na+,所以根据阳离子进行分类,Na2CO3是钠盐,C正确;
D.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盐;由于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是,因此碳酸钠属于碳酸盐,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氨水B. 二氧化碳气体C. 铜丝D. 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注意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不能是单质或混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氨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A错误;
B、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的离子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电离的,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选项B错误;
C、铜丝是单质,所以铜丝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C错误;
D、氢氧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氢氧化钠固体是电解质,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判断,难度不大,注意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混合物或单质。
4. 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溶液是
A. 溶液B. 胶体C. 悬浊液D. 乳浊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因此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
故选B。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gH2O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22gCO2与11.2LH2O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 常温常压下,48g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 1ml·L-1的蔗糖水溶液中含蔗糖分子的数目为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8g÷18g/ml=0.1ml,1分子水含有10个电子,因此其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22gCO2与11.2LH2O含有的原子数不相同,B错误;
C.O2与O3均是由氧原子组成的单质,常温常压下,48g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48g÷16g/ml=3ml,其原子总数为3NA,C正确;
D.1ml·L-1的蔗糖水溶液的体积不确定,无法判断其中含蔗糖分子的数目,D错误;
答案选C。
6.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A. 稀硫酸B. 稀氯化钠溶液C. 硫酸铜溶液D. 氯化铵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稀硫酸和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气,A不符合;
B.稀氯化钠溶液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不符合;
C.硫酸铜溶液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C符合;
D.氯化铵溶液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一水合氨和氢气,D不符合;
答案选C。
7. 为检验溶液里的某种离子,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一定含Cl-
B. 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含SO
C.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溶液中一定NH
D. 溶液中加入稀HCl,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C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应加入硝酸,故A错误;
B.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则溶液中不一定含SO,故B错误;
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溶液中一定NH,故C正确;
D.溶液中加入稀HCl,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则溶液中不一定含CO,故D错误。
故选C。
8. 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澄清透明的是
A. K+、Cu2+、NO、OH-B. H+、Na+、Cl-、HCO
C. Ag+、Na+、Cl-、K+D. Fe3+、K+、NO、S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Cu2+、OH-在溶液中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
B.H+、HCO在溶液中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
C.Ag+、Cl-在溶液中转化为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
D.Fe3+、K+、NO、SO在溶液中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
答案选D。
9. 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
A. b+n+2B. b+n-2
C. b-n-2D. b-n+2
【答案】A
【解析】
【详解】aAn+核外电子数=a-n,bB2-核外电子数= b+2,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即两个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a-n=b+2,所以a=n+b+2,答案选A。
10. 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者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B.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两者
C. 向等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盐酸,NaHCO3反应剧烈
D.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CO3和Na2CO3溶液,Na2CO3溶液的碱性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NaHCO3和Na2CO3均含有钠元素,因此两者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正确;
B.二者均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两者,B错误;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分步进行,首先转化为碳酸氢钠,然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因此向等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盐酸,NaHCO3反应剧烈,C正确;
D.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强于碳酸氢钠,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CO3和Na2CO3溶液,Na2CO3溶液的碱性强,D正确;
答案选B。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 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
C.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2H+=CO2↑+H2O
D.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故B正确;
C.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O2↑+H2O+Ca2+,故C错误;
D.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故D错误;
选B。
12. 下列溶液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 m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3 ml·L-1NaClO3溶液B. 75 mL 3 ml·L-1CaCl2溶液
C. 150 mL 3 ml·L-1KCl溶液D. 50 mL 3 ml·L-1MgCl2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50mL 1ml/L的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l/L×3=3ml/L,
A.在150mL 3ml/L的NaClO3溶液中不含有Cl-,A不符合题意;
B.75mL3ml/L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l/L×2=6ml/L,B不符合题意;
C.150mL 3ml/L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l/L×1=3ml/L,C符合题意;
D.50mL3ml/L的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l/L×2=6ml/L,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
13. 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L,质量是14.2 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 71B. 71 g•ml﹣1 C. 28.4D. 28.4 g•ml﹣1
【答案】B
【解析】
【详解】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L,物质的量是4.48L÷22.4L/ml=0.2ml,质量是14.2 g,因此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14.2g÷0.2ml=71g/ml,
答案选B。
14. 下列各个反应,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产食盐
B.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C.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产漂白粉
D.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金属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采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制取氯化钠,用钠燃烧法制取氯化钠,成本高,故A错误;
B.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方法制取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成本高,故B错误;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石灰乳较廉价,所以适用于工业生产,故C正确;
D.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故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处
C. 萃取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 蒸发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正确;
B.蒸馏的原理: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所以温度计水银球要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B正确;
C.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C错误;
D.蒸发溶液应到大量固体析出时,靠余热蒸干,不能蒸干,避免固体分解,D正确;
答案选C。
16.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阳离子只有钾离子
B.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
C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定含有钾离子
D.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钾离子,但一定含有钠离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蓝色钴玻璃片具有滤光作用,可以滤去黄光,所以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钠离子,所以答案选C。
17. 下列含氯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 FeCl2B. CuCl2C. AlCl3D. MgCl2
【答案】A
【解析】
【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以此来解答。
【详解】A.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故A选;
B.Cu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故B不选;
C.Al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 ,故C不选;
D. Mg与氯气反应生成MgCl2,故D不选;
综上所述,本题选A。
18. 除去混在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氢钠,最合理的方法是
A. 加热B. 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加盐酸D. 加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分解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故加热可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氢钠,故A合理;
B.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NaHCO3+NaOH=Na2CO3+H2O,但是得到碳酸钠溶液,而不是碳酸钠固体,故B不合理;
C.加盐酸二者都发生反应,故C不合理;
D.加CaCl2溶液,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不合理;
故选A。
19.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Fe2(SO4)3=2Fe3++3B. H2SO4=2H++
C. NaHCO3=Na++H++D. NaHSO4=Na++H++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2(SO4)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Fe3+和,且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A正确;
B.H2SO4是强酸,完全电离出H+和,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B正确;
C.为弱酸根离子,不能写成H+和,正确的应为NaHCO3=Na++,C错误;
D.NaHSO4为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成Na+、H+、,且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D正确。
答案选C
20. 关于氯水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氯水的颜色,发现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Cl2
B. 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存在H+
C.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氯水中存在Cl-
D. 氯水经光照后,颜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气体,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其中存在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强电解质HCl的电离HCl=H++Cl-,弱酸HClO的电离HClOH++ClO-,水电离H2OH++OH-。因此,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
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存在Cl2,A项正确;向氯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是因为氯水中的H+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B项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氯水中的Cl-与Ag+生成AgCl沉淀,C项正确;光照氯水时,次氯酸分解放出氧气:2HClO2HCl+O2↑,使可逆反应右移,溶液黄绿色变浅,同时生成的HCl,使溶液的酸性增强,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根据氯水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理解氯水中存在的各种成分,进而理解氯水的各种性质。
21. 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B. 1∶3C. 3∶1D.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反应3S+6KOH=2K2S+K2SO3+3H2O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S,假设有3mlS参与反应,则在S→K2S中,硫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化合价降低的S原子为2ml,即被还原的S为2ml;在S→K2SO3中,硫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化合价升高的S原子为1ml,则被氧化的S为1ml,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选D。
22. 在、、形成的混合溶液种,,,,则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故答案为D。
23. 现加热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 3.38gB. 4.58gC. 4.16gD. 4.41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从反应方程分析可知,固体质量减少的部分就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解得x=0.84g,则m(Na2CO3)=5.00g-0.84g=4.16g。
答案选C。
二、填空题(共31分)
24.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1)实验室需要配制480mL0.1ml·L-1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选择__mL的容量瓶,用天平称取__gNaOH。
②配制一定浓度NaOH溶液时,溶解NaOH后的溶液需冷却到室温后方能转移入容量瓶中。若趁热转移会使溶液的浓度___(填“偏大”或“偏小”,下同);在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过程中,每次洗涤液均需注入容量瓶,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导致溶液的浓度__。
(2)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过滤 E.蒸馏 F.分液
①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__。
②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
③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___。
④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
⑤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
【答案】 ①. 500 ②. 2.0 ③. 偏大 ④. 偏小 ⑤. D ⑥. C ⑦. A ⑧. F ⑨. E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实验室没有480mL容量瓶,因此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是0.5L×0.1ml/L×40g/ml=2.0g;
②配制一定浓度NaOH溶液时,溶解NaOH后的溶液需冷却到室温后方能转移入容量瓶中。若趁热转移,等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少,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大;
在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过程中,每次洗涤液均需注入容量瓶,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液的浓度偏小;
(2)①沙子不溶于水,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混合物需要过滤,答案选D;
②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同,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需要结晶,答案选C;
③单质碘易溶于有机溶剂,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应该是萃取分液,答案选A;
④汽油不溶于水,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需要分液,答案选F;
⑤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沸点不同,分离CCl4和甲苯的混合物需要蒸馏,答案选E。
25. 化学有重要应用,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内容。
(1)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①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Fe2O3+6H+=2Fe3++3H2O ②. Fe+2H+=Fe2++H2↑
(2) ①. H++HCO=H2O+CO2↑ ②. Al(OH)3+3H+=Al3++3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时氧化铁与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小问2详解】
小苏打为NaHCO3,胃酸中含盐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离子方程式为H++HCO=H2O+CO2↑;
②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氢氧化铝和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26.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取氯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套装置中,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选填“A”、“B”、“C”)。
(2)写出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环境,图中溶液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由于氯气贮存运输不方便,工业上常将氯气转化为漂白粉,在空气中漂白粉长期存放会变质而失效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5)实验室也可用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5ml电子转移,被氧化HCl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答案】26. B 27.
28.
29. ,
30. ①. ②. 5ml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取氯气,应用分液漏斗添加浓盐酸,避免气体逸出,故应选用的装置是B;
【小问2详解】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环境,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图中溶液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在空气中漂白粉长期存放会变质而失效的原理是:,;
【小问5详解】
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每氧化1ml氯化氢,转移1ml电子,若反应中有5ml电子转移,被氧化HCl的的物质的量为5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荣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荣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荣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