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这是一份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考情分析,网络构建,热力原因,动力原因,考点二季风环流,海陆的热力差异,考点三气温与降水,热点应用,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注重书中特别案例的学习,和特殊国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状况的学习。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把平时遇到的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平素总结,把知识归纳成一个系统。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第08讲大气环流与气候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知识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气候的影响·重点)知识点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重点)知识点3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重点)考点二 季风环流知识点1 季风环流的形成(基础)知识点2 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比较(重点)考点三 气温与降水知识点1 气温(重点)知识点2 降水(重点)考点四 气候类型的判定知识点1 气候类型的成因(重点)知识点2 主要气候类型(重点)知识点3 气候类型的判读(重点)知识点4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基础)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知识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大气环流主要包括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
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考虑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如下图所示:
到30°N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1.根据气压带的中心纬度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风向也要识记);2.风带由气压带产生如果忘记风带风向,可通过气压带推理;3.风带的风向是指近地面风向。
高压低压相间插,一撇一捺向低压。
不同视角的三圈环流示意图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重点)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题型0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与夏季相比,好望角冬季更容易出现“杀人浪”的主要原因是( )A. 冬季西风势力强盛B. 冬季海浪受陆地阻挡明显C. 冬季海域面积辽阔D. 冬季西风与极地东风形成旋转浪叠加
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更容易出现“杀人浪”,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Q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下图为好望角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 西南风、东南风B. 西北风、东南风C. 东北风、东南风D. 东南风、西北风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的形成与云系示意图”。
3.部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可影响到挪威和瑞典南部,其传输路线可能是( )A. 西南季风—中纬上升—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B. 垂直上升—盛行西风—西北季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C. 垂直上升—高空西南风—垂直下沉—盛行西风—极地东风D. 东北信风—赤道上升—高空西南风—副热带下沉—盛行西风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尘源之一,每年从这里吹出的沙尘超过1.8亿吨,这些沙尘随着强风影响多地。2021年在撒哈拉沙尘暴活跃的时期,美国国家航空卫星在大西洋上空捕捉到了大量灰黄色的尘埃,哥白尼大气监测局监测到撒哈拉沙尘席卷了中东欧多个国家。
知识点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1)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地球公转使其移: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情况下,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如下图所示: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重点):(1)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即“移动不同步”。(3)气压带、风带年移动幅度约10°。夏季向北半球偏5个纬度,冬季向南半球偏5个纬度,即“移动不同幅”。(4)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赤道低气压带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
纬度30°~40°冬季:盛行西风带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题型0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 降水较少 B. 气温较高 C. 风力较弱 D. 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 ) A. 季风影响 B. 西风带影响C. 低压控制 D. 高压控制
3.图示月份为(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4.图中辐合带在南亚纬度位置偏高的原因是( )A. 西南季风影响B. 副热带高压影响C. 东北信风影响D. 蒙古高压影响
热带辐合带可分为信风辐合带和季风辐合带,辐合带的气压值比附近地区低。下图为全球某月热带辐合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点3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重点)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近地面气压低,温度低近地面气压高。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近地面气压低;气流下沉,则近地面气压高。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上升气流,对应近地面的低气压带,可能为赤道低气压带或副极地低气压带。下沉气流,对应近地面的高气压带,可能为极地高气压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
知识点2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重点)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
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位置如图所示:
(5)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下图。
(5)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题型03 气压带、风带的判读
图甲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多雨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赤道低气压带C.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4.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北半球)可能是( )A.M表示3月份、春季 B.N表示7月份、夏季C.M表示7月份、夏季 D.N表示1月份、冬季
5.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的原因是( )A.受M气压带影响 B.受P风带影响C.受Q风带影响 D.受N气压带影响
知识点1 季风环流的形成(基础)
结果: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1.根据左图说出冬季陆地和海洋的气压状况(用高低压表示),运用已学原理解释形成高低气压的原因。
答案: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做下沉运动,使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海洋反之。
答案:副极地低气压带;陆地形成的高压中心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
2. 从纬度位置上看空气柱处于哪个气压带上?所形成的气压中心对气压带有何影响?
3.根据左图说出夏季陆地和海洋的气压状况(用高低压表示),运用已学原理解释形成高低气压的原因。
答案: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夏季,陆地增温快,气温高,空气做上升运动,使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海洋反之。
答案:副热带高气压带。陆地形成的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使其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
4. 从纬度位置看空气柱处于哪个气压带上?所形成的气压中心对气压带有何影响?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北半球气压带的形状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观察南半球40°到60°的气压带呈什么分布?为什么?
南半球40°S到60°S,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因海洋面积比重大,海陆热力差异较小
从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大陆的冷高压以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大陆上的热低压以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大多发生在大陆与大洋相接的地方,特别是温带、副热带的大陆东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知识点2 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比较(重点)
广义季风区如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份(当地夏季)吹西北风(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7月份(当地冬季)吹东南风(东南信风),风向明显随季节发生改变为季风区,形成特殊的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以北非洲夏季受偏转的西南风影响比较大。
知识点2 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比较(重点)
季风环流的判断与分析1.通过30°N或60°N处的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季节:例如:30°N的近地面有低压中心(7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季;60°N的近地面有高压中心(7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季。2.通过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判断季节:偏北风为冬季,偏南风为夏季。3.根据季节可判断30°N或60°N处气压状况及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1)夏季,副热带高压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此时,我国东部地区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丰沛的降水。
(2)正常年份,5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在华南;6月份副高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此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进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0月份,雨带退出大陆。
(3)夏季风强弱带来的影响:副高强,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副高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题型04 季风环流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可能性较大的现象是( )A.南北皆旱 B.南涝北旱C.南旱北涝D.南北皆涝
2.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增强 B.夏季风减弱C.海陆热力差异减小D.温室效应加剧
3.下列我国哪个地区符合图示的情况(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和冬季的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及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南亚地区( )①夏季风比冬季风势力强 ②夏季风由东南信风北移形成③冬季风比夏季风势力强 ④冬季风由东北信风南移形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与夏季风相比,南亚冬季风与等压线夹角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较大B.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C.气流的湿度较小D.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
知识点1 气温(重点)
1.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如果夏温明显偏低
地形因素(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
4.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
5.利用等温线状况判断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不闭合等温线:凸高为低)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2)等温线闭合的成因分析(高、低温中心)(闭合等温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①低温中心:低温中心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②高温中心:一般地势较低的盆地往往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也往往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
6.等温线走向(弯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题型05 气温影响因素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地的气温可能为( )A.28℃B.26℃ C.25℃D.30℃2.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下图是某区域简图,图中P月等温线和Q月等温线是该区域的最冷月等温线或最热月等温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信息表明( )A.图中海洋为大西洋 B.图中m>nC.P月甲地气温高于乙地D.甲地地势比周边高4.图中Q月等温线对应的温度及月份最可能是( )A.-5℃ 1月B.6℃ 7月 C.22℃ 1月D.22℃ 7月
知识点2 降水(重点)
1.降水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雨、雪、雹等降落在地面上,总称为降水。
2.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水汽凝结核(固体杂质)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遇冷): ①地形抬升 ②冷暖气团相遇被迫抬升(或主动爬升) ③受热膨胀上升等
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对流上升,形成降水。赤道附近,或其他地区夏季午后暴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锋面雨: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锋面,锋面上空气上升运动强烈,易形成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范围广,多发生在中纬度。
地形雨:山地的迎风坡,暖湿空气受地形抬升运动强烈,易形成降水。自山麓到山顶降水由少到多再到少,即先增加后减少。背风坡降水少。强度较大,时间较长
台风雨(气旋雨):台风是强烈发展的气旋,内部暖湿气流辐合上升,伴随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多发生在低纬度大陆东部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①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②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6.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技巧
①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②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①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②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①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②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内部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题型06 降水影响因素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A.350B.400 C.600D.7202.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3.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不符的是(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C.西南风属于迎岸风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4.R、Q两地( )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B.1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考点四 气候类型的判定
知识点1 气候类型的成因(重点)
题型07 气候成因
据《中国财经新闻》2023年4月7日13时报道:6日沙伊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一事件被视为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格局的重大转折点,也为中东和平与发展开启了新的希望。左图为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图,右图为沙特某地的气候特征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气候特征图,分析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广东的纬度与沙特阿拉伯相当,但是气候类型却截然不同,引起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海拔C.洋流D.海陆位置
知识点2 主要气候类型(重点)
气候分布模式图(从北半球为例)
东南亚马来群岛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特征①: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特征②:有数量丰富的藤本、附生植物。特征③: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10°-20°(23°26′)大陆西岸
非洲中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偏东及偏南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萨瓦纳气候)
湿季高温多雨,草原一片葱绿,生机盎然。
干季晴朗少雨或滴雨不下,土壤中水分严重不足,植物凋萎,一片枯黄。
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由于塞伦善蒂地区进人干季,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湿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每年10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马萨的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南北纬20°(23°26′) - 30°大陆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植物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有的茎叶披白色茸毛,以抵抗灼热;有的具肉质茎叶,以储藏水分。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很广很深的地下吸取水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北纬10°~25°(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与热带雨林相比,树高较低,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种类较少,群落较简单,优势物种较明显,板状根和茎花现象不普遍,层间藤木、附生、寄生植物也较少,季相变化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其他大洲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澳大利亚东南部与西南部
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 — 淮河以南地区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春季会落叶;群落结构较简单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 — 淮河以北地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秋冬季落叶,季相变化明显
全年温和湿润(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其他大洲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远离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
通常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小、叶片内卷,地下部分强烈发育。季相变化明显
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思考(1)只在北半球有的气候类型
(2)只在大陆东岸分布的气候类型
(3)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
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题型08 气候及影响特征
“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石质基底上全是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具有圆锥形屋顶,仅一座拱形大门,没有窗户,下图为叙利亚周边地区区域图及“蜂巢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叙利亚沿海地区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A.全年均匀西风带影响 B.全年稀少信风带影响C.夏季集中夏季风影响 D.冬季集中西风带影响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抵御夏季的雨水 B.防御冬季的风沙C.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D.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读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地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4.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受高峻地势的影响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C.甲地全年受信风带影响D.乙地处于盛行风的迎风坡
5.有些年份,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导致甲处附近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偏高,该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附近海岸降水比往年偏少B.甲处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减少C.乙处附近海岸降水比往年偏多D.乙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加强
知识点3 气候类型的判读(重点)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气候类型。如右图:
(2)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7月最高温——北半球;1月最高温——南半球
最冷月均温>=15℃,0-15 ℃ ,<=0 ℃; 最热月气温<=10 ℃。
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下图示景观应是热带草原气候。
(3)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4)根据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
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南美安第斯山区的高原内陆地区
地势较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
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受大陆轮廓的影响)
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
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
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非洲索马里半岛沿岸
北半球同一种自然带,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西岸较高
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①气温的描述: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②降水的描述: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或小。
③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的描述:常用“终年……冬季……夏季……”语句描述。
题型09 气候类型判读
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2.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4.该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及成因分别是( )A.9~12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5~8月气压带、风带移动C.9~12月西风带控制 D.5~8月东南信风控制
知识点4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基础)
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影响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方面。
2. 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1)概念:是一个地方所呈现的自然风景或景色,包括植物和动物、地表形态、土壤类型、河湖特征等方面。(2)形成因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
3. 同一纬度地区,不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不同
4. 不同纬度地区,同一气候类型的不同时间,自然景观不同
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地区进入旱季,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迟进入旱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每年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萨伊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尽管温带地区热量无法与热带相比,但w岛由于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气温很少低于00C,岛上也形成了由高大的乔木、茂盛的灌木和众多的附生植物组成的温带雨林。下图示意W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W岛水汽的来源地主要是( )A.河流B.湖泊 C.太平洋D.乔治亚海峡2.图中最可能形成温带雨林的地区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下图为也门等高线地形图,其首都萨那曾被誉为“阿拉伯明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萨那的气候特点( )A.终年炎热干燥 B.全年降水不多,四季如春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萨那夏季的盛行风(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延伸至约40 °N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延伸至北极圈内: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几内亚湾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降水多;沿岸暖流(几内亚湾暖流或赤道逆流)经过,增温增湿。
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干燥的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索马里寒流)影响,形成降水稀少的沙漠气候。
南非高原东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夏季(1月)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充足的水汽,降水较多;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偏转形成)带来丰沛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为干季。
澳大利亚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岸型)成因:海陆轮廓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型)成因:海陆轮廓
南亚塔尔沙漠(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夏季西南季风无法到达;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形成干旱的沙漠。
南亚热带季风对应的自然带的差异:西高止山西侧及印度东北部,都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他地区则为热带草原带。
美国东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季风缺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02 青藏高原与热力环流
高原季风是在高原热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其风向变化主要受高原面大气和同高度大气之间的温差影响。青藏高原李风在不同季节都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环流势力产生深刻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面上的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隆起后,青藏高原面夏季容易形成( )A.冷高压 B.热低压C.冷低压D.热高压
2.高原季风的出现对我国东部的季风环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A.加强夏季风,减弱冬季风B.减弱夏季风,加强冬季风C.加强夏季风,加强冬季风D.减弱夏季风,减弱冬季风
青藏高原的隆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的大气环流。在晚第三纪高原隆起以前,是行星风系占主导地位,我国盛行西风。青藏高原隆起后,其本身就如同一堵墙一样,挡住了西风的道路,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风速加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由于西风带现在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冷,而绕过高原南侧后转为西南风,横扫过孟加拉湾吃饱喝足后(补充水汽),转为低纬吹向高纬,变成暖湿气流,就在高原南侧形成低压槽,加剧西南本身暖气流势力,一部分会爬上云贵高原成为春城昆明的一缕清风,然后和东北方赶来,驻扎在山脚下的冷空气相爱相杀(云贵准静止锋),而贵州正好处在这条水汽输送带的下方(冷空气一侧),天无三日晴。另一部分跑去给四川盆地补充水汽。剩下的大部队继续带着水汽向东北前行,直到跑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暖冬和雨雪的原因。
而到了夏季,西风带北移,南支西风变弱,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西南季风势力增强作为南部地区主导大气环流,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而西风的北支气流则得到加强,影响我国春夏北方天气,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北方夏季冷锋暴雨等等。
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偏高。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夏季,高原相对于四周的自由大气是个热源,成为一个高温低压中心。在高原上空的空气冬天下沉,夏天上升,对周围的大气起排放和抽吸作用,调节着季节变化,增强东亚季风。青藏高原热力状况的异常能诱发副高活动的异常,是影响中国和全球气候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加之北极冷涡影响,气温刷刷直降,形成全球最强的冷高压,风在吹出的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一个超级巨大的顺时针反气旋,其中一部分大概在95°E附近就会抵达青藏高原,然后转向分为两支:一支沿阿尔金山吹成偏东风潜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河西走廊吹成西北风,在狭管效应加持下顺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本身冬季西北风横扫中东部的势力。
夏季时,由于位置关系,主要是影响西南季风,当西南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随即分为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沿着恒河平原向西吹去;另一支则向东进入我们西南地区,由于这部分区域山高谷深,既然有山必然就存在迎风和背风之分,高原边缘、横断山区迎风坡降水就超级多,而高原内部、山区内部、甚至西北地区都会干旱加剧(横断山区背风位置焚风也会形成干热河谷)。
5月份,季风开始增强,其前锋部队开始进入华南,华南雨量迅速增大,形成华南雨季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为华南前汛期。由于其常出现在端午节前后,老百姓常称之为龙舟水。
6月份,到了梅雨季节,西南季风与冷空气势力正好在江淮地区交汇,有时雨带很长,可覆盖整个长江流域。年复一年,千万年来,雨水不停地浇灌,维持着长江命脉。
7月份,季风势力继续北上,雨带也北移至华北和黄河流域。此时,长江中下游被副高中心所控制,晴朗,高温,进入伏旱季节。
由于青藏高原的大幅度抬升,寒潮南下过程中,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便折向东,直驱华北以至华南,使我国东部气温低于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也成了阻止印度洋气流北上的主要障碍,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地区,尤其是藏北高原的气候变得干燥少雨,这种变化影响到整个西北地区。
(2022•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2022•山东卷)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021·湖北卷)留尼汪岛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火山岛,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岛上气候终年湿热,夏季常出现特大暴雨,圣罗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下图示意留尼汪岛地理概况。据此完成下题。
3.留尼汪岛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岛屿的(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2021·浙江1月)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A. 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B. 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 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 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5.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 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 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2022·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1)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长。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但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年降水量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考情分析,网络构建,受热上升,冷却下沉,热点应用,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8讲大气环流与气候练习原卷版docx、第08讲大气环流与气候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大气环流,单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三圈环流,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