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2埃及 教案3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02796/0-17105719314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2埃及 教案3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02796/0-17105719314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2埃及 教案3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5502796/0-17105719315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2埃及 教案1 教案 0 次下载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2埃及 教案2 教案 0 次下载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3俄罗斯 教案1 教案 0 次下载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3俄罗斯 教案2 教案 0 次下载
-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3俄罗斯 教案3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走进国家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走进国家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共6页。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8.2.2 埃及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年级
七年级下册
教 学 目 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了解该国的工农业特征,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了解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通过图表、探究等活动,了解埃及的工农业特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明确目标
1、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了解该国的工农业特征,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出发探究问题的的本质,归纳区域地理特征。
新课导入
展示埃及的特色图片,在优美的景观中带领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埃及的人文环境。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预习导学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知道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一个沙漠广布的国家。埃及是北非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一个旅游大国,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埃及的人文地理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探究
埃及的人文地理环境
探究一:文明古国
读图,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埃及的国家概况
埃及的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过渡)众所周知,埃及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你知道埃及是凭什么跻身文明古国之列的呢?(学生回答)
1.学生阅读教材P74文字,回答
(过渡)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
2、读埃及主要文物古迹分布图
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引导学生完成“活动1”,
并分析得出结论:文物古迹沿尼罗河分布的特点
3、按照文物古迹分布特点,要学生回答乘什么交通工具最为适宜?为什么?在指导学生时,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埃及特殊地理环境下的风光,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懂得应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经济。
4.小结: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
(过渡)埃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把尼罗河称为埃及人民的母亲河实不为过。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古代埃及人,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
探究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引导学生观察图
提问:埃及有哪些丰富的矿产?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导:埃及农业分布的特点: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2、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因此,在有尼罗河水灌溉的地方就有棉花的种植。这样,就得出埃及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
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最后点明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两个世界之最。
读图埃及经济图
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埃及的人文地理环境。给学生一个立体的知识环境
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合作探究:分析埃及的工业特点
教师指导:
1、埃及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地中海、红海沿岸;
2、工业现已逐步取代农业和旅游业,成为埃及经济的主要部门。
讨论:现在,工业逐步成经埃及经济的主要部门。你认为埃及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教师指导:运河的主权,丰富的旅游资源
丰富的石油资源,发达的农业等
4、学生讨论完成活动2题,教师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学以致用
1. 埃及盛产_________,其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
2.埃及最著名的古迹是( )
A、金字塔B、泰姬陵C、吴哥窟 D、凡尔赛宫
3.埃及的农耕区、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 )
A、地中海沿岸 B、红海沿岸
C、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 D、西奈半岛
4.读埃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
(1)埃及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其东北部的西奈半岛属_______洲。
(2)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是_______运河。
(3)埃及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B.棉花
C.甜菜 D.水稻
(4)列举埃及著名的文物古迹。(写出一个即可)
过渡教学
埃及是一个沙漠广布的国家,在农业发展没有优势的情况,如何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发展经济?
激发学生的对埃及进一步了解的好奇心
延伸教学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色,如何寻求适合自我发展的模式是我们应该探寻的问题,请同学们收集资料,简述埃及发展建议。
让学生对埃及认识更深,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
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较好贯彻了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注重景观图片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而严谨的问题,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埃及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