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1.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学者、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
②牛顿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③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通过天文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④爱因斯坦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运动定律
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①、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①、③正确
2.在实验和生活实际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明估测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教室里的课桌高约90cmB.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0g
3.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下列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4.如图所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傣族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可以在太空中传播
B. “葫芦丝”主要靠其内部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 按“葫芦丝”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其发声的响度
D. 人们可以根据“葫芦丝”发声的音响来辨别其声音
5.如图所示,中国“海巡3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 发射器喇叭状的外形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D.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6.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 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C. 折射角为50°,界面左侧是玻璃
D. 折射角为40°,界面右侧是玻璃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C.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10.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 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 姐姐一直做匀速运动
11.如图为运动员撑竿跳高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撑竿上部发生形变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 运动员能高高跃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起跳时弯曲的撑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撑竿的作用力
D. 运动员撑竿时手通常握在竿的上部,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g=9.8N/kg表示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1牛顿
D.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1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重力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
14.盐渎公园的河边垂柳成阴,水面倒影如镜,河水清澈见底,从物理角度看:“垂柳成阴”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所形成岸边柳树的______选填“实像”、“虚像”或“影子”),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河底______(选填“深”、“浅”或“一样”);这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
15.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______°。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______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一个容积为2.5L=______cm3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______kg;如果用它来装植物油,最多能装______kg.(ρ植物油=0.9×103kg/m3)
1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号令响起,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桨、龙舟向前加速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让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以龙舟为参照物,龙舟上的运动员是______的。
1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______N,此时A、B所受摩擦力方向是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19.请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20.如图,利用轻杆将小球A固定在小车上,整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以球心为作用点,作出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______cm。
(2)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移动蜡烛至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然后小明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
(4)然后把蜡烛移动到距凸透镜左侧15cm处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这时光屏应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变短,要使烛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保持(4)中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2.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选“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3.如图1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它沿水平桌面做______运动。
(2)在图1甲、乙、丙中,分别用F1=1.0N,F2=1.8N,F3=1.6N的拉力,拉着物块A匀速前进。分析______两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并可得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填“大”或“小”)。
(3)另一小组的小苗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丁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苗同学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水平匀速拉动木板。
(4)要验证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将木块A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比较甲和图2的实验结果,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2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5.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5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76.5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注满煤油后的总质量为多少?(已知:ρ钢=7.9×103kg/m3,ρ煤油=0.8×103kg/m3)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①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故①正确;
②③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故②错误,③正确;
④牛顿是物理学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故④错误。
综合分析:①③正确。
故选:D。
知道物理学家的名字并且知道物理学家的贡献。
物理学史也是物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题型,要求学生熟记著名科学家的贡献。
2.【答案】D
【解析】解:A、教室内课桌约90cm,故正确;
B、中学生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正确;
C、正常人步行约1.2m/s,故正确;
D、10个鸡蛋约500g,一个鸡蛋的鸡蛋约为50g,达不到200g,故错误。
故选:D。
A、教室内课桌约是身高的一半,中学生身高约为1.70米;
B、中学生质量约50千克;
C、人正常步行约每秒一步,一步约1米;
D、鸡蛋约十个为1斤(500g)。
估测质量、长度、重力、速度、体积等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初中物理的一种基本要求,平时应多观察、多思考、多训练,加强培养。
3.【答案】D
【解析】解: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
B、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错误;
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误;
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st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
(2)分析小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3)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
(4)根据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st比较平均速度。
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
4.【答案】B
【解析】解:A、“葫芦丝”发出的声音不可以在太空中传播,故A错误;
B、“葫芦丝”主要靠其内部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B正确;
C、按“葫芦丝”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其发声的音调,故C错误;
D、人们可以根据“葫芦丝”发声的音色来辨别其声音,故D错误。
故选: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
5.【答案】B
【解析】解:A、声波具有能量,故A正确;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B不正确;
C、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故C正确;
D、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B。
(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在高科技设备上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科技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6.【答案】A
【解析】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A正确。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
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都是常见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7.【答案】B
【解析】解:
ACD、图中光线来自水中,且光是直线传播或发生光的折射,故ACD错误。
B、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
故选:B。
首先确定光的传播方向,然后根据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对各个图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原理,要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8.【答案】C
【解析】解:已知CD是界面,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C=60°,则∠BOD=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而∠COE=40°,则折射角为90°−40°=50°;
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
故选:C。
(1)已知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此题已经告诉界面和光的传播方向,再根据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确定介质即可。
9.【答案】B
【解析】【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时的质量;与物体密度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其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密度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此题考查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一般不变的量;在比较质量或体积大小时,不能只考虑密度。抓住这点就可解答。
【解答】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每块砖的材料并没有改变,即砖的密度不变,此选项错误;
B.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所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此选项正确;
C.铁的密度虽然大于铝,但体积不确定,由公式m=ρV知,质量大小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的大小不能确定,因为两个物体的体积大小不知,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像可知,姐姐比弟弟早出发5min,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姐姐的平均速度为:v1=s1t1=1000m20min=50m/min,弟弟所用时间为:t2=15min−5min=10min,则弟弟的平均速度为:v2=s2t2=1000m10min=100m/min,则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D、姐姐在0−5min和15−20min行走,5−15min内没有行走,姐姐在0−5min和15−20min内通过的路程均为500m,则姐姐行走时的速度为:v1′=s1′t1′=500m5min=100m/min,而弟弟的速度为100m/min,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根据图像分析;
(2)根据v=st可求出平均速度;
(3)根据v=st可求出姐姐行走时的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分析物体运动的s−t图象、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使撑杆发生形变的是运动员的压力,故A错误;
B、在撑杆弹力的作用下,运动员高高跃起,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起跳时弯曲的撑竿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对撑竿的作用力,故C错误;
D、运动员撑竿时手通常握在竿的上部,是利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1)(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4)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G=mg中,g是常数,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错误;
C、g=9.8N/kg的含义是每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故D错误。
故选:A。
(1)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g=9.8N/kg的含义指: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4)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理解重力与质量间关系,知道重力的方向,可解答此题。
13.【答案】3.20 1mm 2.8 0.2N
【解析】解: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6.2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L=6.20cm−3.00cm=3.20cm;
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8N。
故答案为:3.20;1mm;2.8;0.2N。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可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14.【答案】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 浅 折射
【解析】解:(1)沿直线传播的光被垂柳挡住形成树荫,“垂柳成阴”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岸边的柳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
(3)河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河底变浅了;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虚像;浅;折射。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被阻挡时,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形成影子;
(2)水面类似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倒影,为虚像。
(3)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眼睛逆着折射光线方向看去。河底变浅了。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因与光的折射的应用,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60 140 6 不变
【解析】解:读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也为60°;
若入射角增大10°,即入射角为70°,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7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70°+710°=140°;
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小鸟距水面6m时,小鸟的像距水面6m;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向上飞还是向下俯冲,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当小鸟向着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不变。
故答案为:60;140;6;不变。
(1)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据此可求出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2)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并会分析实际问题。
16.【答案】2500 2.5 2.25
【解析】解:(1)已知,2.5L=2.5×10−3m3=2500cm3,
满水水的体积:
V水=V容=2.5L=2.5×10−3m3,
由ρ=mV得塑料瓶最多装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2.5×10−3m3=2.5kg;
(2)瓶子装满植物油时植物油的体积:
V油=V容=2.5L=2.5×10−3m3,
由ρ=mV得塑料瓶最多装植物油的质量:
m油=ρ油V油=0.9×103kg/m3×2.5×10−3m3=2.25kg;
故答案为:2500;2.5;2.25。
(1)1L=1000cm3;已知塑料瓶的容积(装满水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即可求出最多能装水的质量;
(2)已知塑料瓶的容积(装满植物油时植物油的体积)和植物油的密度,利用公式m=ρV即可求出最多能装植物油的质量。
注意当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时,该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并且会熟练应用密度的计算公式。
17.【答案】相互 水 静止
【解析】解:运动员奋力划桨,龙舟向前加速运动,这既可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以龙舟为参照物,龙舟上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相互;水;静止。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2)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能够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解答此题。
18.【答案】0 12 水平向左
【解析】解: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B不受拉力,因此摩擦力为0;A受12N的拉力,因此摩擦力也为12N;
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为12N.此时A和B的整体所受的摩擦力是12N,A、B与桌面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向右,所以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0;12;水平向左。
此题应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出摩擦力,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接触面积无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本题主要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但是注意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都是根据平衡力的知识间接得出。
19.【答案】解:
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
20.【答案】解:利用轻杆将小球A固定在小车上,整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用点在球的中心,如图所示: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力的示意图。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属于基础题。
21.【答案】10.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能 右 下 C
【解析】解:(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20.0cm−10.0cm=10.0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时,即u>2f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
(4)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cm处时,已知f=10cm,则f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蜡烛向上移动,或者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5)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C正确。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缩小;照相机;能;(4)右;下;(5)C。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理解倒立实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移动方向恰好相反;
(5)物体由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所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2.【答案】零刻度线 左 45 1.125×103 偏大 装满水 m2−m0m1−m0ρ水
【解析】解:(1)调节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甲所示可知,酱油和瓶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
酱油的质量m=62g−17g=45g,
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酱油的体积:V=40ml=40cm3,
酱油的密度:ρ=mV=45g40cm3═1.125g/cm3=1.125×103kg/m3。
(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mV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可利用水的密度已知这一条件,用等量替代方法测量酱油的体积,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则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mV可求得,水的体积V=m1−m0ρ水,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水的质量m酱油=m2−m0,
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mV=m酱油V=m2−m0m1−m0ρ水=m2−m0m1−m0ρ水。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2)45;1.125×103;(3)偏大;(4)装满水;m2−m0m1−m0ρ水。
(1)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是可以的;
(2)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读出酱油的体积,然后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
(3)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明确对体积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判断对密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4)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酱油,称量水和酱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酱油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读数方法,求出酱油的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
23.【答案】匀速直线 甲、丙 大 不一定 不可靠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析】解:(1)实验时,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甲、丙两图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甲、丙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由图丁所示实验知道,拉动木板时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的大小,实验时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4)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而小明将木块切去一半,则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得出错误结论,不可靠;正确而又简便的操作应是:将切下的木块叠放在被拉木块上面,重复甲的操作过程,比较它和甲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甲、丙;大;(3)不一定;(4)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3)图丁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故用如图丁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时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4)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
本题考查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一道比较典型的滑动摩擦力实验题。
24.【答案】解:(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s=900km,
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
t=16:30−7:30=9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v=st=900km9h=100km/h;
(2)列车的过桥速度:
v′=144km/h=40m/s,
由v=st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路程:
s′=v′t′=40m/s×25s=1000m,
所以火车的长度:
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解析】(1)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和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利用v=st即可求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火车和桥梁的总长,总长减桥梁长就是火车的长度。
本题主要考查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
25.【答案】解:(1)根据ρ=mV可得,钢球中钢的体积:
V钢=mρ钢=,
该球的实际体积:V球=V2−V1=155mL−100mL=55mL=55cm3
因为V钢
V空=V球−V钢=55cm3−35cm3=20cm3,
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时煤油的体积:
V煤油=V空=20cm3,
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时煤油的质量:
m煤油=ρ煤油V煤油=0.8g/cm3×20cm3=16g,
钢球的总质量:m=m球+m煤油=276.5g+16g=292.5g。
答:此钢球是空心的,钢球注满煤油后的总质量为292.5g。
【解析】(1)由密度公式变形公式V=mρ求出钢球钢的体积,再与钢球的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
(2)用钢球的体积减去钢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时煤油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煤油的质量,然后加上钢球的质量即为球的总质量。
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共21页。
21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部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1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部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103 kg/m3,属于电动机原理的图是,2 W,5V,R2的规格为“15Ω 0, 下图甲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5,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学期初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5,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学期初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