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1图形类-坐标图像题(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04241/0-17106075307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1图形类-坐标图像题(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04241/0-17106075307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1图形类-坐标图像题(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504241/0-17106075307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中考化学压轴题型分类专练
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1图形类-坐标图像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1图形类-坐标图像题(含解析),共20页。
专题01 图形之坐标图像题
训练题01【2023·江苏苏州·真题】
作为一种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Ⅰ、植物气肥
(1)在蔬菜大棚内增大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促进生长。
Ⅱ、生产化肥
(2)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尿素[]和碳酸氢铵。
①合成尿素的反应为,X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合成碳酸氢铵的反应为,该反应需在较______(填“高”或“低”)温度下进行。
(3)理论上,相同质量的分别生产和,消耗的质量比为______。
Ⅲ、催化重整
(4)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①消碳反应的产物“”是______。
②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______气体。
③其他条件不变,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训练题02【2023·重庆·中考真题】
神奇的“风暴瓶”能“预报天气,冷暖先知”。制作“风暴瓶”用到以下物质:樟脑、酒精、KNO3、NH4Cl、水等。
(1)将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滴入水中,出现了明显的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把樟脑的酒精饱和溶液降温也出现了晶体。除上述方法外,______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
(2)下图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t3℃时将等质量的KNO3、NH4C1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小关系为KNO3______NH4Cl(填“>”“”或“=”或“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C.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训练题07【2022·新疆·中考真题】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反应①中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盐是_______,你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
训练题08【2023·湖南郴州·校考二模】
如图是硝酸钾(KNO3)和氯化钾(KCl)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KNO3 KCl(选填“>”、“<”或“=”)。
(2)60℃时,将60g 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Cl的不饱和溶液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才可变成饱和溶液
B.6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KCl溶液的大
C.将60℃时KNO3和KCl两种溶液分别降温至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溶液
D.60℃时,从KNO3和KCl两种饱和溶液中获得等质量晶体,蒸发水较多的是KCl溶液
训练题09【2023·福建南安·模拟预测】
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图1装置通过焙烧MnCO3制取MnO2,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所得固体产物中锰元素质量分数随通空气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1)焙烧MnCO3制取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 ℃。该反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加热到300⁓900℃时,锰的氧化物会分解产生一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 (填化学式)。
(3)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g。
(4)通空气3小时左右,所得固体几乎全部为 。
训练题10【2022·甘肃敦煌·校考模拟】
如图是一幅敦煌壁画。古代敦煌的颜料制作技术已经居世界领先水平。敦煌壁画中的色彩主要来自彩色矿石和色土。
(1)一千多年前的敦煌壁画色彩依然鲜艳如初,说明彩色矿石和色土常温下___________(填“易”或“不易”)被氧化。
(2)壁画绿色来自氯铜矿、石绿、石青等,氯铜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xC1,则x=___________
(3)铜矿是古代绘画颜料的主要来源,如图是铜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丁的化学式为Cu2(OH)2CO3。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②反应a可以是乙和Cu2S反应,同时得到SO2,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_;
③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d是丙和碳反应,则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丙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题型训练
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答案&解析
训练题01【2023·江苏苏州·真题】
【答案】(1)光合作用
(2)①. ②. 低
(3)1∶2
(4)①. CO ②. 或氧气 ③. 温度升高,消碳反应所消耗的碳的量多于积碳反应产生的碳
【解析】(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1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X外,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为H2O。
②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则该反应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3)合成尿素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氨分子个数比为1:2,而合成碳酸氢钠的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氨分子个数比为1:1,则相同质量的氨气分别生产尿素和碳酸氢铵时,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
(4)①由图可知, 为碳原子、为氧原子,则 为CO。
②由于碳能与氧气反应,则可在原料中加入适量氧气,从而减少积碳。
③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消碳反应所消耗的碳的量多于积碳反应产生的碳。
训练题02【2023·重庆·中考真题】
【答案】(1) ① 弱于 ②. 蒸发酒精 (2)< (3) ①. 硝酸钾 ②. ③
【解析】(1)樟脑在酒精中达到饱和,滴入到水中,出现浑浊,说明樟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弱于其在酒精中的溶解能力;还可以蒸发酒精,也能使樟脑从溶液中结晶;
(2)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铵,则所含水的质量:硝酸钾小于氯化铵;降温到t2℃,两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仍得到饱和溶液,且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为硝酸钾溶液中水的质量少,所以硝酸钾溶液中所含硝酸钾的质量小;
(3)根据图示,图③烧杯中含有100g水、55gX,根据溶解度曲线,t3℃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则100g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的质量为50g,故X应为硝酸钾;
②: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2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硝酸钾,则要达到饱和还需要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60g-50g=10g;③:t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则要达到饱和还需要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80g-50g=30g;故还需加入X的质量更大的是③。
训练题03【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
【答案】(1)= (2)乙 (3)C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交于一点,则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填:=;
(2)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则有固体剩余的是乙物质,因此B烧杯内的溶质是乙,故填:乙;
(3)A、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选项说法正确;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则t2℃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0g=70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训练题04【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
【答案】 除去HCl气体 b 将燃着的小木条置于锥形瓶口,木条熄灭 CO2与NaOH反应,使锥形瓶中CO2气体减少,压强变小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CO2气体不纯 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降低,溶液的导电能
力逐渐下降 生成的CaCO3未能完全转化为Ca(HCO3)2 OH-导电能力强于
【解析】
(1)装置A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2)①装置B中溶液为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挥发出的HCl发生反应,所以其作用是吸收HCl气体。
②装置C是为了吸收水蒸气,则X应选用的具有极强吸水性的浓硫酸,故选b。
(3)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是在锥形瓶口放置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②氢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减少,锥形瓶内压强降低。
③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压强保持在40kPa,则可说明有其他气体剩余,即为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4)①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溶液的电导率先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致使其电导率逐渐下降。
②反应最终电导率的稳定值低于初始值的可能原因是氢氧根离子导电能力强于碳酸氢根离子、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未能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钙。
训练题05【2022·辽宁沈阳·中考真题】
【答案】(1)吸附 (2)煮沸或加热煮沸
(3) ①. 4.5 ②. DBCAE
(4) ①. 易溶物 ②. 大于 ③.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5) ①. ②. 用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
(1)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一些可溶性杂质,比如颜色、异味等。所以该装置中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将部分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析出。
(3)①称取NaCl的质量=500g×0.9%=4.5g。
②A为量取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B为称取氯化钠的操作;C为把称量的氯化钠倒入烧杯;D为用药匙取出固体氯化钠准备进行称量;E则是搅拌溶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BCAE。
(4)①据图可知,常温下(20℃),KNO3和NaCl的溶解度都在30g以上,大于10g,据表可知常温下(20℃),KNO3和NaCl的溶解性都属于易溶物。
②据图可知,80℃时,KNO3的溶解度曲线对应点高于NaCl,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由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5)①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熟石灰。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的用途有,制取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等。
训练题06【2023·河北秦皇岛·联考二模】
【答案】(1)t1
(2)升高温度或加溶质/硒酸镉或蒸发溶剂/水
(3)33.3%
(4)AC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升高温度或加溶质(/硒酸镉)或蒸发溶剂(水);
(3)t2℃时,硒酸镉的溶解度为50g,30g硒酸镉固体加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的硒酸镉,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A.硝酸钾的溶解度对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明显,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t1℃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t1℃时,溶解度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钠<硒酸镉,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硝酸钾、氯化钠溶解度变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由于此时硒酸镉的溶解度小于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t3℃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t1℃时,溶解度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钠<硒酸镉,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
训练题07【2022·新疆·中考真题】
【答案】(1)溶液变红色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放热
(3)BC(或CB) ;它们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气体或沉淀
(4)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1)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若把酚酞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2)反应②是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若酸是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图可知,随着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是先升高后降低,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A、NaNO3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
B、CuSO4能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生成,能反应;
C、NH4NO3 能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有气体生成,能反应;
D、KNO3不能与氢氧化钠相互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反应;
则反应③中可以选用的盐是BC,因为它们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符合复分解的条件。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训练题08【2023·湖南郴州·校考二模】
【解答】解:(1)10℃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KNO3<KCl。
故填:<。
(2)6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100g,将60g 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够溶解5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5g。
故填:105。
(3)A.KCl的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加入氯化钾、降低温度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60℃时,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KNO3溶液、KCl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60℃时KNO3和KCl两种溶液分别降温至10℃,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是否析出晶体或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从KNO3和KCl两种饱和溶液中获得等质量晶体,蒸发水较多的是KCl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训练题09【2023·福建南安·模拟预测】
【解答】解:(1)由图像可知,300℃后二氧化锰开始分解,所以焙烧温度应控制在300℃以下,该反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nCO3+O2△¯2CO2+2MnO2;
(2)若加热到300~900℃时,锰的氧化物会分解产生一种常见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气体为氧气,其化学式为O2。
(3)由图像可知,当温度控制在900℃,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为MnO,46.0gMnCO3中锰元素的质量为46.0g×5555+12+16×3×100%=22g,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知,生成的MnO的质量为22g÷(5555+16)×100%=28.4g。
(4)Mn2O3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255×2+16×3×100%×100%≈70%,通空气3小时左右,所得固体物中锰元素质量分数接近70%,可知所得固体几乎全部为Mn2O3。
训练题10【2022·甘肃敦煌·校考模拟】
【答案】(1)不易
(2)3
(3) Cu Cu2O (硫) ce
【解析】(1)一千多年前的敦煌壁画色彩依然鲜艳如初,说明彩色矿石和色土常温下不易被氧化,化学性质稳定;
(2)氯铜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xCl,其中氯元素显示-1价,铜元素显示+2价,氢氧根显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有(+2)×2+(-1)×x+(-1)=0,解得x=3;
(3)①甲为单质,即为Cu,乙为含有+1价铜的氧化物,即为Cu2O,丙为含有+2价铜的氧化物,即为CuO,丁为Cu2(OH)2CO3;
②反应a可以是乙(Cu2O)和Cu2S反应生成甲(Cu),同时得到SO2,反应过程中铜元素由+1价变为0价,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即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硫元素(S);
③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故其中c铜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e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得到丁,属于化合反应;故属于化合反应的是c和e;
反应d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
丙为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4推断类-框图推断题(含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3推断类-文字推断题(含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题 专题08 图像题(讲练测)(含解析),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