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04383/0-17106395646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04383/0-17106395646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504383/0-17106395647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含答案),共15页。
任务一 了解纯碱的制备一“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两种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再加热碳酸氢钠即可制得纯碱。
(1)饱和氯化钠溶液吸收的两种气体是______(填序号)。
A.Cl2B.NH3C.SO2D.CO2
(2)副产品氯化铵可用作 。
任务二 探究纯碱的性质——Na2CO3溶液呈碱性
(3)【查阅资料】①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
②Na2CO3在水中全部解离出Na+和。
③CaCl2溶液呈中性,Ca2+,Cl-对溶液的酸碱性没有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一:H2O单独起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是碱性。
猜想二:Na+与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 。
【实验探究】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和老师交流,得知和H2O作用,产生较多的OH-和另一种阴离子。
【拓展与延伸】结合任务二的所有信息和结论,运用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经过分析推理可得出: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2.实验室有一瓶存放很久的生石灰,小轩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充分 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轩同学对样品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2.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假设4.是CaO、Ca(OH)2、CaCO3的混合物。
(1)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直接看出,其中假设 不合理。
(2)为了判断其他几种假设的合理性,他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2】:取少量沉淀放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由此可否定假设 。
【实验3】:取少量滤液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于是小轩同学得到结论:只有假设4合理。但你认为此实验仍不能得到最后结论,请说明原因: 。
(3)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小轩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
向滤液D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
通过上述实验,小轩最终得出假设4成立,请根据所给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推测他所称取的生石灰样品的质量范围是 。
3.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4.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5.草酸钙(化学式为CaC2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能分解。“学化学,爱化学,用好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在不断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取12.8g草酸钙固体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t2时间段内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产生了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同体,它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相同,则该段时间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t2~t3时间段内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草酸钙已完全分解,但尚未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t3~t4时间段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另取12. 8g草酸钙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C2O4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2HCl=CaCl2+H2C2O4;草酸(H2C2O4)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
【设计方案并实验】
【交流与讨论】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认为,该剩余固体与图中 时间段的物质成分相同。
6.碳酸氢钠是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一)碳酸氢钠的制备
【查阅资料】I.侯氏制碱的原理:
Ⅱ.研究发现: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侯氏制碱原理设计,用图甲装置制取NaHCO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1)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 。
(2)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NaHCO3的可行方案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固体是NaHCO3。
B.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若温度计示数下降,则固体是Na HCO3。
(3)图乙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 。
【性质探究】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变为6.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丙。
【交流反思】
(4)NaHCO3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
(5)根据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专题12科学探究题 (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思维模式,混合溶液成分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提出了疑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科学探究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